卷六 宫中祥瑞 第一百零六章 上山之路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狐王令卷六 宫中祥瑞 第一百零六章 上山之路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一阵马的嘶鸣声吵醒了明筝。她睁眼一看,天已大亮。萧天在往大黑马背上套马鞍,她发现自己窝在一片干草里身上裹着大氅,不知睡了多长时间,自己是怎么睡着的?明筝脑子里一片浑浊。

    “醒了,快起来吧,咱们该出发了。”萧天说着,又勒了下马鞍。

    明筝看他脸色,一定是一夜未睡。唉,自己这点出息,该生气时不知道生气,该悲伤时不知道悲伤,她昨夜应该很伤心地哭了,竟然睡得这么香,真是没心没肺呀。

    “你嘟嘟囔囔说什么?”萧天走到她背后问道。

    “啊,我哪有说话呀?”明筝急忙自己翻身上马,这次大黑马很配合,很给她面子。

    大黑马歇足了,一路疾驰。两人很快来到山下,李把头他们正坐在一个茅草搭成的亭子里喝茶,亭子旁有个木屋,一个村妇正坐炉子前烧水,看见他俩急忙起身迎客。

    “一起的……”亭子里的李漠帆冲村妇说道,“再准备些炊饼……”萧天和明筝走进亭子,村妇又端上两碗热茶。萧天看村妇慈眉善目的,便接过茶碗,问道:“大婶,这进山的路可好走?”

    村妇脸色一变,问道:“你们要进山?你们是外地的吧?不知道这个地界的规矩吧?”

    “啥规矩?”李漠帆问道。

    “俺们在这里住了半辈子,也只是在近处打个野鹿,逮个野猪,从不敢越过山门一步,你们也许不知道,这妙峰山山顶就是三清观,那些道士个个成仙成道,神龙见头不见尾,这些年口口声声要进山的人多了去了,却只见去,不见回,也许跟着成仙了?”

    农妇的话引得盘阳和林栖大笑,萧天和李漠帆笑着直摇头,只有明筝正襟危坐,认真地听农妇说话。于贺听后神情更加紧张。盘阳看着他笑着说:“村里人没事都爱编些神仙呀,妖魔鬼怪的故事。大家听着图一乐呗。”

    萧天和李漠帆走到一边小声商量了一会儿,然后,两人走到众人面前。

    “林栖,你穿上飞天翼到山顶见到三清观的人,递给他们这个,”萧天说着,从怀里取出乌金的狐王令,“就说狐山君王拜见高道长。”

    林栖接过狐王令,揣进怀里。

    盘阳和李漠帆打开木箱,于贺惊奇地站在一旁观看,脸上现出不可思议的惊讶之色。明筝也过来帮忙,她曾经见识过一次,那次体验她一生也忘不了,怪不得那么多人觊觎它想得到它。连王振这个坐拥众多宝物的人也要不择手段来得到它。它的精巧和奇思妙想让其它宝物都失去了光芒,显得世俗和平庸。

    飞天翼慢慢展开羽毛,在早晨清冷的阳光下发出明亮的光芒。盘阳骑马过来,他将带林栖前往前面坡上,一有风过,林栖就可以操纵飞天翼腾空而起。

    两人骑马走后,众人也骑上马沿山道上山。萧天回头问于贺:“那天你们上山顺利吗?”于贺想了想道:“一路上,两位大人交谈甚欢,上山时还顺利。到了山门前是高大人先上,然后有位道士下来,引着我家老爷走进山门,他们不让带随从和马匹,我就只好在山门外等他们,但怎么也等不到他们,我感觉不妙,就回去找你们了。”

    一行人迤逦而上,村妇仍站在道上向他们张望着,山道时而平缓时而陡峭,覆盖了一层雪,分外难行。不一会儿,盘阳从后面赶过来。他向萧天说道:“一切正常。”

    在一个简陋的石砌的山门前,萧天命令大家下马。虽然他不相信山下村妇的话,但还是引起他的注意,谨慎为好。山石垒成的山门,一个字也没有,什么也看不出来。

    李漠帆笑着第一个走进去,他看看四周什么也没有,向他们挥手:“村妇胡说八道,快进来吧。”说着,便大步向前走。

    “李把头,慢着……”明筝突然叫住他,她看到一些古怪的标记很不一般。

    萧天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尤其是明筝熟悉《天门山录》,可以说他们中只有明筝了解三清观。萧天见李漠帆不以为然继续向前走,便厉声叫住他:“李把头——”

    但已经晚了,眨眼的功夫,就像眼前突然刮过一阵风,飘过一阵雪片后,李漠帆就不见了踪影。

    众人这才站定,个个身上都惊出一身冷汗。

    面前的路平平坦坦,雪白的一层雪,连一点痕迹都没有,一个大活人便凭空消失了。

    萧天回头望着明筝:“你可知道是怎么回事?”

    明筝眨着眼睛,努力地回想,并不时的摇头:“这……让我想想。”萧天回头向其他几个人摆手,他们聚拢到一起,慢慢向后退。

    “萧大哥,在《天门山录》里是有三清观的记录,它在十大帮派排第五,但文字是最少的。你知道道教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而高瑄高道长最是推崇老子的道德经,他尊道崇德,三清观里一切皆按道德经里篇章字序所命名,而他又痴迷机关遁甲之术,因此所有机关设置皆是文字之谜。”

    萧天站在一旁听着这些如坠迷雾之中:“这……这老道也真是太怪异了……”他盯着她,知道这一次可真是太为难她了,“明筝,你别怕,能解多少是多少,大不了,咱们攻上山去……”

    “大哥,你别傻了,弄不好,咱们连人都见不了,就被机关要了性命。我想高大人之所以能进去,是因为他知道机关暗语……”明筝看着面前的路面,“大哥,你去把上面的雪扫去,让我看看。”

    萧天听明筝这么一说,腾空而起将要落下之时接连几个扫堂腿,轻点地面又腾空返回。路面上雪被扫出一片,露出下面木纹,原来路是木头铺的。明筝蹲下身,仔细俯看下面木头纹路,成片的木板并没有规律,看了一会便有些眼花缭乱。明筝索性做到地上,屁股被硌了一下,她扒开雪看见木板的链接处并排放着五块鹅卵石,有鹅蛋大小,排列整齐。明筝环视四周,皆是茂密林木,而这鹅卵石不像是随意放的。

    明筝陷入沉思,她盯着那五个鹅卵石,脸色发白越来越难看。一旁的萧天跟着干着急,他蹲到明筝面前,盯着明筝脑门上涔出大颗大颗的汗珠,“明筝……”

    “我儿时曾对道德经倒背如流,可如今要用却……”明筝终于开口说话,“第五章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天……对,第一个字是天……”

    明筝站起身,面对萧天道:“只能赌一把了,我并没有把握,高道长把进山的路都设成字谜,走错一步,就会掉进陷阱。我想此时李把头就是掉进了陷阱里,咱们快些进去找到他,他也会少受点罪。”

    萧天一把抓住明筝的手:“你说吧,怎么走?”

    “你,你别抓着我呀。”明筝想挣脱出手。

    “我怕你掉进去。有我最起码有个垫背的。”萧天严肃地说。

    明筝扑哧一声笑出来,突然想起那次掉进马戏坊陷阱里,他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瞬间的心猿意马后,马上被面前的严峻所震慑,眼前的一切让她头皮发麻,只能冒险一试了,看自己猜测的对不对?

    明筝再一次仔细看面前的木纹时,刚才的杂乱无章渐渐有了眉目。明筝一阵暗喜,她指着面前的路说道:“看见没有,木纹中间暗藏着一个字,看出来没有?”

    萧天凝神细看,果然看出来:“天——”

    “萧大哥,你去试一下,我拿不准,‘天’字,是能走还是不能走,你拿重物放上去,如果不动,就可以走。”

    萧天迅速回头叫盘阳:“去搬块石头。”

    不一会儿,盘阳抱着一块石头走过来,萧天接着冲“天”字的一撇投去,只听“哐”一声,石头转眼不见了,木板又恢复了原样,脚下却传来轰鸣声,所有人都看的心惊胆战。

    “这便是了,天字不能走,跟我来。”明筝突然信心十足的说道。

    众人跟在明筝身后小心地绕过天字走到前面,明筝一挥手止住大家脚步。她俯身四下张望,萧天问道:“还要找鹅卵石?”

    “不一定,总之有暗号,”明筝说道,“道士有时候也要下山,这暗号是留给他们自己人看的。”明筝低头寻找,一旁的萧天道:“怎么没有鹅卵石了?”

    明筝大笑:“道德经共八十一章,这要多少鹅卵石呀?”明筝看到一处木板中间镶着一块石头,石头被打磨的很平滑,上面刻着图案,“在这里。”明筝一阵高兴,她蹲下来盯着图案,上面画了一个月亮,月亮中间一个正字,旁边还画了一个太阳。

    萧天盯着那幅图突然开口道:“是正字,上面写着呢。”

    明筝不做声,她仔细看着那个图,又陷入沉思:“不对,暗语只是一个数字,或者数字的组合,这个正字,不对……”

    明筝的话提醒了萧天,萧天也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哪有把谜底放到牌面上的。

    “一个月亮上写个正字,代表什么?正……正月?是正月吗?”明筝双眸一亮,“正月里多少天?”

    “三十一天。”

    “是三十一?”

    “那旁边怎么还有个太阳?”

    “难道是再加一日?”

    “三十二?”

    “让我想想,第三十二章是……”明筝凝思默想,“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对,是……道……”

    “天……道,”萧天眯起眼睛,点了下头,脸上现出难得的微笑,“这个高道长,真是个有趣之人。”

    “你还说他有趣?难为死我了……”明筝说道。

    萧天打头扫除掉路面的雪,下面的木板纹路虽然繁杂,但心里因为有了谜底,一会儿路面就清晰起来,一个道字呈现在眼前。

    “走吧……”

    几人刚刚走过道字,从前方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众人止住脚步,看见一行人从一处山石后走出来。打头的是一位五十岁左右身穿青色道袍的道士,此人长身玉立,头挽道髻,唇下三绺长髯,身上自有一种绝尘的仙风道骨,让人肃然起敬。

    萧天突然看到道长手中拿着一物,正是狐王令。心里已猜出七八分,他大步上前,拱手一揖道:“对面可是高道长?”

    “这位兄台必是狐山君王了。”高瑄微笑着盯着萧天看了片刻,突然话音一转,脸上露出孩童般淘气神情,“唉,你是怎么破解的?”他看了一眼萧天一行身后的路,充满好奇,这些年还没有一个人在没有得到他的暗语情况下,如此轻易地进来过,但转念间,又点头捋着胡须道,“也不奇怪,能造出飞天翼,这点雕虫小技又算什么。”

    萧天嘿嘿一笑,此道长虽攻于机巧,却也不失率真本性。拱手道:“道长,你接到狐王令,我的人呢?”

    “是呀,你的人呢,你快快叫他,”高瑄急急说道,“刚才他飞到山顶,把令牌扔到我面前就飞走了,我是追着他下来的……我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一睹飞天翼的真容……”

    “噢……”萧天一笑,拱手道:“高道长,请恕晚辈如此无礼冒犯,实属无奈之举。”

    “狐山君王何出此言?”高瑄继而笑道,“你是我想请都请不来的贵客呀……”

    “道长如此大度,让小弟甚是欣慰,”萧天说道,“那就先请道长把我的人放了吧。”

    “你的人?放了?什么人呀?”高瑄一脸迷惑。

    “前日,我的两位兄长还有刚才一个兄弟,他们……”不等萧天说完,高瑄已恍然大悟,他冷下脸转身望着众弟子,其中大弟子韩文泽走过来,面带窘态道:“师傅,你在山顶专心修行,我便没有打扰你,本以为又是山下村里的狂妄之徒,便有心教育一般。”

    “人呢?”

    “在修青峰塔。”

    “修塔?”

    “主要是搬砖和泥。”

    萧天一听,即可气又可笑。好在人没事,但想想高风远和于谦两位大人在搬砖和泥,还是忍不住气道:“高道长,我这两位兄长,可不是一般市井之人,他们是朝堂中人。”

    “噢,是这样,这就怪不得我徒儿了,我以为是什么逸士高人,我有话在先,一律不与朝堂中人结交。”

    “可是于大人和高大人虽是朝廷官员,但却是清正廉洁的好官。”

    “高……是高风远?”高瑄突然想起来自己是有这么个侄子,“是我长房侄儿,那另一位大人是……”

    “兵部侍郎于谦。”萧天话一出口,便见高瑄神情突变,眼前一亮,看来这位道长虽远离京城,但对朝中事还是知道一二的。

    “你怎么不早说呢?”高瑄回头叫道,“文泽,你干的好事,快,快前面带路去见他们。”说完又回头叮嘱萧天,“看清脚下,跟着我走。”

    众人早已领教了他的机巧设计,哪还敢造次。在高瑄的带领下,上山的路异常顺利和快捷。在道观一旁的山崖上,一座九层塔已现出雏形。韩文泽知道自己闯了祸,急忙先行跑到被木板围起的工地。

    不一会儿,韩文泽带来四个人走过来。于谦、高风远和他的随从,还有腿上打着绷带的李漠帆。于贺第一个跑过去,走到于谦面前简要地把经过讲了一遍。高风远气呼呼地走到高道长面前叫道:“喂,有你这样待客的吗?你可是我老叔。”

    高瑄把气又撒在弟子身上:“我让你们修塔,你们可好,想出这招,还有多少人在工地?”

    “十几个,不过这些人都是擅闯道观,掉进陷阱里的,他们是自作自受。”

    “既然让人家修塔,便要好吃好喝,别忘了给工钱。”高瑄一向护短,此时话锋一转也不多加责罚,反而给徒儿出了这招,看得周围几人哭笑不得。高瑄吩咐完,又回过头来看看高凤远又看看于谦,笑道,“修塔也是积德吗。”

    “道长说得极是。”于谦微微一笑,“干了一天搬砖的活总算见到了道长,心里高兴的很呀。”

    高瑄这才寻思着问他们的来意:“你们……来见我……不会是占卜问卦的吧?”

    于谦笑道:“让道长言中了。”

    “噢,是占卜人还是事?”

    “人。”

    “谁?”

    “王振。”

    “看来是要占卜生死?”高瑄呵呵一笑,环视了一圈众人,道:“进我的书斋详谈吧。”他转身吩咐弟子:“给众人准备午饭。”

    一行人跟着高道长走进三清观,直接走到大殿旁的书斋里,众人坐定后,高瑄直言道:“你们想刺杀王振,这个事我帮不上忙。”

    “老叔,我们只借用你的身份,不用你动手。”高风远说道。

    “不用我动手,谁动手?”

    “我。”萧天道。

    高瑄望着萧天,沉吟片刻:“这些年多少人想杀他,都没有成功。我虽然在妙峰山闭门不出,但天下事也知一二,近日观天象,月亮运行至端门外遮掩了金星,此天象预示大凶之兆。”

    “除此祸患,也是顺应天道。”萧天道。

    “话是这么说……”高瑄眼神犹疑地望着众人。

    “那老叔是应许了。”高风远高兴地问道。

    “不,你们去干你们的,与我何干?”高瑄转眼就翻脸。

    “这……”高风远和众人面面相觑,怎么说了半天又回到原地。

    “高道长,我们此次筹划周全,绝不会连累三清观,”于谦明白高道长的顾虑,解释道,“三清观里上上下下上千人,全靠道长你的护佑,我们绝不会让你有丝毫闪失。”

    高瑄一脸惊讶地扭头望着于谦,“你怎知我观里人数?”

    “哈哈,你忘了我在你观里搬了一天砖……”

    “你呀……”高瑄手指着他们,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真是服了你们了,但我有个条件,事情过后我要看到飞天翼,而且是拿在手里看。”

    “好,我答应你。”萧天爽快地回答,至此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看到高瑄总算答应了,于谦就叫其余众人去用午饭,他叫上萧天和高凤远,在书斋里又把这两天自己搬砖时细思的筹划当着高道长说了一遍,最后,他又添上救青冥郡主的环节,最让萧天惊叹的是,竟然用上了飞天翼,如此一来,连高瑄都惊叹,完美的简直天衣无缝。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狐王令》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狐王令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狐王令》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