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典故十一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幼学琼林典故 第 26 章典故十一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原文:宝窗选婿,林甫之女

    译文:唐末李林甫的女儿曾经通过纱窗选择女婿。

    典故: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朝宰相李林甫有六个女儿,各有姿色。他在客厅墙壁上开一横窗,装饰一些宝物,挂上纱幔,每次有贵族子弟来访,就让女儿们隔窗观看,自选中意的郎君。

    原文:射雀屏而中目,唐高得妻

    译文:用箭射中了屏风之上孔雀的眼睛,唐高祖也因此而得到了娇妻。

    典故:《旧唐书?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传》记载:唐朝时期,窦毅觉得女儿才貌双全,不能轻易许给平庸之辈,得嫁一个真正的贤人。于是他在门屏上画两个孔雀,表示谁能同时两箭射中两孔雀的眼睛就将女儿嫁给他。很多公子都去射箭比武,可惜都不能如愿。唐高祖一箭射两目而娶得她。

    唐高祖窦皇后(约569年―约613年),谥称太穆皇后,是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北周武帝(宇文邕)姐姐襄阳长公主的女儿。

    据说这位太穆皇后生来不凡,刚出娘胎头发就长过颈项,三岁时这头发就已经与她的身高一样长短了。周武帝对这位外甥女非常喜爱,自幼就将她养在宫中。她对舅舅北周武帝与皇后突厥公主夫妻失和的状态非常担心,劝周武帝说:「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但须突厥之助,则江南、关东不能为患矣!」这时窦氏可能只有六七岁年纪,能有如此见解,顿时语惊四座。周武帝第一个正色以对,立即接纳小甥女的进谏,从此对阿史那皇后态度大为转变。

    隋文帝受北周禅,窦氏大哭道:“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窦毅与襄阳长公主忙掩其口说:“汝勿妄言,灭吾族矣!”窦毅对妻子襄阳长公主提出要求:“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经过广泛而苛刻的比武招亲,最终雀屏中选的东床快婿也非寻常人,乃是未来的唐高祖李渊。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平阳公主都是她的亲生子女。隋大业年间,在涿郡去世,时年四十五岁。唐朝建立后,窦氏追封为皇后;唐高宗上元元年八月时,上尊号为太穆顺圣皇后。

    原文:因亲作配,温峤曾下镜台

    译文:因为是旧亲,又成了配偶,温峤曾经以玉镜台为聘礼,向他姑母的爱女求婚。

    典故:据《世说新语?假谲》载:东晋将领温峤的姑母家有一个女儿,生得美貌而聪慧,姑母曾嘱咐温峤替表妹物色一个女婿。温峤想自娶而不明说,而是对姑母讲已经找到一个门第不下于自己的女婿,他的表妹也已经看出。后来温峤的妻子死了,温峤拿自己北征的战利品玉镜台为聘礼,姑母大喜允婚。行完婚礼,表妹见新郎是老表哥,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说:“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元?关汉卿有一出杂剧叫《玉镜台》,写温峤以玉镜台为聘物骗娶表妹刘倩英,婚后夫妻不和,经人调解终于和好。全剧共四折。剧情是:翰林学士温峤被姑母请去教表妹刘倩英弹琴写字,温峤心爱表妹姿容。恰好姑母托他在翰林院学士中为表妹觅亲,温峤于是以御赐玉镜台为定物,骗娶刘倩英。姑母无奈之下只好嫁女,但温、刘二人年龄悬殊,刘倩英满心不乐意,夫妻婚后不和。温峤友人王府尹设宴招待温峤夫妇,席间温峤展露才华,为刘倩英赢得风光,二人终于和解。

    原文:从简去华,仲淹欲焚罗帐

    译文:范仲淹主张生活简朴,抛弃奢华,他的儿子结婚时,他想用火烧儿媳昂贵的罗账。

    典故:据《事文类聚》载,范仲淹的儿子将娶亲,有人说新媳妇将以绫罗为帐幔,范仲淹很不高兴,说:“我家素来讲究俭朴,决不能坏了我的家风,她如果真带了罗帐来,我就当庭给她烧掉。”

    原文:义重恩深,楚女因婚报德

    译文:义重恩深,楚昭王的妹妹用婚姻来报答钟健的救命之恩。

    典故:据《左传?定公五年》记载:春秋时,吴国进攻楚国,郢都被攻破,侍卫钟建一直背着楚昭王的妹妹季芈畀我(念“季米必我”。是楚昭王熊轸的妹妹。她的名字是奇怪的四字组合。“季”是她的排行。“芈”是楚国的国姓,是模拟羊叫的声音。“畀”是象形字,丝织品放在托盘上的样子)逃难。战后,楚昭王为妹妹选婿申包胥,季芈说,战乱中钟建始终背着我,除了钟建我谁也不嫁。楚昭王便将季芈畀我嫁给钟建,并把钟建由侍卫提拔为乐尹(主管搜集整理编排音乐歌舞)。

    原文:情孚意契,汉君指腹连姻

    译文:情投意合,汉武帝与他的爱将贾复指腹为婚。

    典故:指腹为婚

    指腹为婚,旧时婚姻风俗,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即双方家长,于孩子尚未出生之时,即约定为婚姻。又有怕男女长成后,互不相认,或一方不守信诺,将衣襟裁为两幅,各执一幅为凭证者,称“指腹裁襟”或“指腹割衿”。《后汉书?贾复传》记载,东汉初年,将军贾复跟随刘秀南征北战,一次在战斗中不幸负重伤,光武帝刘秀十分心痛与难过,得知贾复的妻子怀孕在身,便对她说:“如果生女儿,我儿子娶她,如果生儿子,我女儿嫁给他,一定不让他对妻儿老小有后顾之忧。”

    原文:贫乏奁仪,吴隐之婢卖犬

    译文:家境贫穷缺少嫁妆,吴隐嫁女的时候叫他的使女卖掉了犬去购置嫁妆。

    典故:奁,本是盛放梳妆用品的器具,也作为女子出嫁时所备衣物的总称。奁仪即嫁妆。《晋书?吴隐之传》记载,谢石听说吴隐之女儿要出嫁,知道吴家清贫,嫁妆一定不多,准备帮他一把。派人去吴家,只见婢女正牵着一条狗准备去卖,实在是别无长物啦。

    原文:婿皆贤士,元叔之女乘龙

    译文:女婿都是贤德之士,西汉太尉恒元叔的女婿都称得上是乘龙快婿。

    典故:乘龙快婿

    相传春秋时代,秦穆公有个小女儿,非常喜欢西戎国贡献的一块碧玉。穆公便给女儿起名为“弄玉”。弄玉公主长到十几岁,姿容无双,聪颖绝伦,但性情孤僻,尤其厌恶宫里繁琐的礼仪。她经常一个人呆在深宫里,品笛吹笙。穆公见她这么喜欢笙,命名匠把那块美玉雕成碧玉笙送给她。公主自从得了碧玉笙,练习吹笙的时间更长了,技艺也更加精湛了。

    穆公欲为女儿召邻国王子为婿,将来可做国君夫人。但弄玉不从,自有主张,若不是懂音律、善吹笙的高手,弄玉宁可不嫁。穆公珍爱女儿,只得依从于她。

    有一天夜里,公主在月光下赏月,倚著栏杆吹起笙来。这时似是有一阵袅袅的仙乐,在和著公主的玉笙。公主仔细一听,是从东方远远传来的洞箫声。一连几夜,都是如此。公主趁闲谈的机会,把有人在远处为她伴奏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穆公便派大将孟明根据公主所说的方向去寻访吹箫的人。一直寻到华山,才听见樵夫们说:“有个青年隐士,名叫萧史,在华山中峰明星崖隐居。这位青年人喜欢吹箫,箫声可以传出几百里。”孟明来到明星崖,找到了萧史,把他带回秦宫。

    萧史来到秦宫,正好是中秋节。穆公见他举止潇洒,风度翩翩,心里十分高兴,马上请他吹箫。萧史取出玉箫,吹了起来。一曲还不曾吹完,殿上的金龙、彩凤都好像在翩翩起舞。大家不约而同地齐声赞道:“真是仙乐!真是仙乐!”

    萧史和弄玉结成夫妻。从此萧史就教弄玉吹箫学凤的鸣声。学了十几年,弄玉吹出的箫声就和真的凤凰的叫声一样,甚至把天上的凤凰也引下来了,停在他们的屋子上。秦穆公专门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凤凰台。萧史、弄玉就住在那里,不饮不食,不下数年。

    一天晚上,奏完笙箫之后,萧史对公主说:“我很怀念华山幽静的生活。”公主也说:“这宫廷生涯,我压根儿就厌烦,我愿意与你去同享山野的清静。”从此二人便隐居在华山的中峰之上。有一天,弄玉带著玉笙乘上彩凤,萧史带上玉箫跨上金龙,一时间龙凤双飞,双双升空而去。当时的人们便把萧史称为乘龙快婿。

    原文:俊逸裴航,蓝桥捣残玉杵

    译文:俊逸清秀的裴航,曾经受到了云翘夫人的指点,用玉杵捣药,捣烂了玉杵才娶得上曾经蓝桥遇到的仙女。

    典故:玄霜捣尽

    玄霜,传说中仙药的名称。用药杵把玄霜捣好。这是个优美的爱情故事。此典表示男女情缘。典出宋代皇都风月主人《绿窗新语?裴航遇蓝桥云英》。

    唐代闻喜(今山西省县名)人裴航,在襄阳(今湖北省市名)汉水上雇了一条船,同船的有位姓樊的夫人,长得十分漂亮。夫人的使女叫袅烟。裴航买通袅烟,让袅烟传给樊夫人一首诗:“同舟胡越犹怀思(sì),况遇天仙隔锦屏。倘若玉京朝会去,愿随鸾鹤入青冥。”表达对樊夫人的爱恋和追求。樊夫人回答说:“请不要开玩笑,我与您姻缘不够。以后有机会一定为您找一位配偶。”并回赠裴航一首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宅,何必区区上玉京!”

    后来,裴航经过蓝桥驿,十分口渴。见一位老妈妈坐在茅屋前搓麻绳,裴航上前作了一个揖,求水解渴。老妈妈向屋里叫:“云英,拿一罐浆来!”航裴喝了此浆,觉得真是琼浆玉液啊。于是想起樊夫人的赠诗,有“琼浆”、“云英”之句,再一看眼前姑娘,十分漂亮,便对老妈妈说:“我愿娶这位姑娘为妻,可以吗?”老妈妈回答说:“我年老多病,神仙赐给我玄霜,想得到玉杵来捣药,你想娶这位姑娘,只求您找来玉杵,别的我们什么都不要。”

    过了一个来月,裴航终于找到了玉杵。老妈妈说:“您这样守信用,我愿意把姑娘嫁给您。”于是吃了裴航用玉杵捣的玄霜,说:“我到仙洞里为你们安排洞房。”一会儿,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宅院出现了,一队仙童侍女把裴航引进了洞房。

    过了几年,裴航和云英生了孩子,裴航就带上云英和孩子,进了玉峰山的仙洞中,成了神仙。

    后以“玄霜捣尽”谓爱情坚贞不渝。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幼学琼林典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幼学琼林典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幼学琼林典故》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