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105哭穷才是硬道理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南宋搬运工正文卷 105哭穷才是硬道理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说吧,我一个平头小老百姓,县丞大人如果出手帮忙,我若不将这些家产奉上,他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又如何回报县丞大人的一番恩情?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更合理的解释,我不喜欢和那些将我当成鱼肉的砧板做交易。”

    王存坐下,似乎已经从刚才弩箭的造成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方才我问了三个问题,前两个问题应该是你最关心的,第三个问题是王大人关心的。你若能答得了第三个,前两个问题王大人自会给你答案。”

    “冒昧地问一下,王大人既然没什么实权了,又怎么帮我解决前两个问题?”

    王存苦笑:“大人确实有些孤立无援,但毕竟是八品官员,不是一个小小的胥吏能替代的。这是大人的手书……”

    手书这东西赵翔看起来费劲,县丞再差也是个正儿八经有品级的官,也是要读书科举考出来的,写的字漂亮是漂亮,但草了点,又是繁体字加文言文,看了几眼头都大了,将信收起来对王存说:“你直接说吧,我没文化,这信我晚上再慢慢研究。”

    “大人只叫我来问话,问过话将信送上,至于信中的内容在下并不知情。赵公子慢慢研究,我到山下等回信。”

    王存下山,由黑牛看着。赵翔干脆将信丢给何德芳:“老何帮我看看。”

    书信的内容经过何德芳的翻译意思就简单明了许多:县丞王大人是个外来户,想有一番作为,但是来在龙溪县却被架空了,这次发生民灾,正好落了口实,基本上这个八品官想再混下去就有难度了。

    但是呢,先前赵翔以工代赈安顿了两千多灾民,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作点文章。他可以用“安置灾民、维持治安”这个借口将“公*安局长”的实权拿回来。如果换成以前,本地大户都紧闭大门捂紧粮仓,他也无计可施。

    也就是说,赵翔这个愿意以工代赈的异数,成了他夺权的倚仗。

    信的结尾比较隐蔽的给了赵翔一点暗示:你帮我把实权夺回来了,你杀没杀人都不是事儿了,有我这个公*安局长护着你,龙溪地头上那些土豪劣绅当然也不敢动你了。

    看赵翔茅塞顿开的样子,何德芳很是汗颜——这个东家真的是一点官场套路都不懂啊。估计对方也是将他看得通透了,才会写这么直白的信。

    王存得到肯定的回复之后离开了。

    施定安这二十三个杂牌间谍在子城内外到处打听消息。只不过还是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昨晚钱百万大宴宾客之后,那些大户连夜各回各家。唯一受到影响的似乎只有张屠户,因为平时约定好了给小芝山一天四头生猪的供应成了问题。

    乱民散去,乡间城里的百姓却比往常要活跃许多,都往开元寺方向走。有些胆大的已经开始拿长竿挑下烧完的梁木取炭了。

    赵翔所担心的大军压境并没有发生,一场来去匆匆的暴动似乎并不值得知州大人调驻军来扫荡。

    一切平静得有些诡异,赵翔总觉得这是暴风雨来前的平静,下令加快施工进度,同时自亲盯着护院队的训练。

    开元寺的大火足足烧了三天,到第三天夜里下了场大雨才熄灭。

    雨下了整整一夜,漳水便涨了起来。城南水门紧闭,防止江水倒灌。漳水上游两岸低洼地被淹了不少。

    天亮时,开元寺只剩下一堆焦炭,而子城附近的江边又聚集了数千灾民。其中很多前几天参与了开元寺事件,可惜抢到了粮食还没回到家里,一场大雨把他们的希望全泡汤了。

    赵翔站在外河道边上,组织民工们将河道里的积水舀掉,以便挖掘机能够继续施工。之所以不用抽水机,原因很简单:这么多人闲着也是闲着,总得找点活干。

    就在这时,王县丞上门来了!

    赵翔原先脑补的王县丞是个落魄的中年胖子,但站在跟前的却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身边跟着十几名衙役,还有王存。王县丞大名叫王浩然,字中正,这是在信里面就写了的,但是信里不会告诉赵翔他几岁。赵翔当时只是想着“中正”这个字是不是很多人用过,至于长相,完全脑补。

    王浩然,赵翔是民,所以见面的时候赵翔很自觉行了礼:“小民赵翔,见过王大人。”

    好在这个时候还不像辫子朝那样见官就得跪拜,不然以赵翔的性子,一穿越过来先要混个官身再说。

    作了揖之后王浩然就把赵翔扶住了,笑道:“赵贤弟,你我第二次见面了,也算旧相识了,不必客气。”

    贤弟?这么看得起我?赵翔有点反应不过来,这意思是咱俩成了“兄弟”了?当然,叫归叫,赵翔不敢当真,毕竟人家好歹也是个官,便道:“大人大驾光临,蓬荜生辉!”

    王浩然笑道:“上次来的时候倒可以说是蓬荜,现在龙溪县哪个不知道贤弟的芝山云居是个仙境般的住所。可惜今日公务在身,还要继续巡查沿江灾民,不能登门了。今日来也是有事找贤弟商量。”

    好吧,话说到正题上面了。

    但出乎赵翔的意料,接下来可以省略的上万字内容,是王浩然对赵翔前期灾民安置工作的高度肯定,对其为国分忧的精神给以表扬,并对以工代赈的处理方式进行了正面支持……

    赵翔笑着脸听着,笑得脸都有点僵了。

    终于废话说完,进入正题:“昨夜大雨,灾民又聚于城周,我来就是想看看你这里还能吸纳多少民工。”

    赵翔长叹道:“不瞒大人,小民以工代赈实在是被迫无奈,灾民聚于江堤那头,不知道哪个生孩子没***的居然放出谣言怂恿灾民来抢我,就是他们了,好在应对的及时,不然大祸之下早像开元寺一样被一把火烧光了。我也是死撑,家里就那么几亩薄田,能收多少粮食,就等着官府伸出援手,给这些灾民找些路子谋生,再这么吃下去我的家底都要被吃光了。”

    哭穷肯定是要哭的,炫富在华夏这片土地上从来没有什么好下场。哭穷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不容易。

    王浩然点头:“也是难为你了。只是眼下朝廷赈灾之粮还未运到,还需要你再支撑一阵。”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南宋搬运工》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南宋搬运工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南宋搬运工》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