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含恨入宫 第十三章 厨神传奇 (6)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妺喜妺喜第一卷 含恨入宫 第十三章 厨神传奇 (6)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伊尹感到奇怪一愣,心想,我已经是商国的宰相了呀,还有啥工作非得我来干呀?

    “我要派你去夏朝,当官,好好看看夏朝到底怎么样,夏王夏桀可不可以辅佐,夏朝民情民风民生到底如何。如果夏王可以辅佐,你就留下认真用心的辅佐他,让他把国家治理好,让百姓生活得好一点。如果夏王昏聩透顶,黑白不分,不可以辅佐,你就摸清夏朝的底细,赶回来后我们再想办法”

    伊尹感到有一些意外,又知道商汤慈善也很看重自己,问一个问题不会掉脑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我去呀,别人去不行吗?”

    “因为你为人细致周到,宅心仁厚,又会厨艺医术,懂得治国安邦之道,有治国理政的经验,而且你在有莘国生活过,有莘国国王和夏朝天子是亲戚,生活习惯大体相同,你还会夏朝的官话(即今天的豫西河南话,斟鄩位于当时的河南豫西那块),到夏朝后无论是干什么,当官管理国家,做医生给王公大臣治病,给夏王做厨师,都很方便,你是全才,大才,虽然我也舍不得,可为了向夏朝尽忠,为了尽最大可能帮助夏王治理好国家,让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尽可能的少吃苦少受罪,我们商国要派出最好的人才,也就是你了。”商汤说道。

    商汤是仁慈的,他说的很入情入理。

    商汤又说:“很多人都说夏桀骄奢淫逸,刚愎自用,沉溺于美色不能自拔,劳民伤财,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所以呢,我就想请你去看一看,一是看看他真的这样做了吗,二是看看你能不能规劝他改过自新大兴圣王之道,三是全面了解一下夏朝,再有一点就是要在夏朝广交朋友,扩大商国的影响。”

    就这样,伊尹以商国大贤的身份,被推荐到了夏朝中央政府,诸侯国的大贤怠慢不得,这是当年大禹给儿子夏启定下的规矩,也是后来夏启打败伯益,建立夏朝,变禅让制为父子相袭的家天下的一个根本原因,后来作为一条祖规,几百年来一直是夏朝的一个根本国策,就是到了夏桀这里,依然在执行着,规矩是没有变,只不过是流于形式罢了。

    夏桀十五年秋天,伊尹和其他各国大贤一共三百多人,一路上有各国和夏朝专门负责接待的官员兵士,沿途护送,高规格接待,到达夏朝的第二天,就得到了夏桀的亲自接见,和隆重欢迎,为了表达对大仙的敬重之情,夏桀还一连三天,邀请夏朝所有中央政府重要官员到会自己亲自参加为他们举办盛大的欢迎宴会,重要的媒体见面会,祈福大会等等,一时间让伊尹等人受宠若惊。大家从内心深处觉得,可能是由于民间对夏王的误解,把他给抹黑了,妖魔化了,夏王如此的礼贤下士,并非如民间所说的如此不堪呀。

    其实夏桀也并非不会收买人心,并非不懂得收买人心,夏朝能够执政四百多年,也不是没有一点政治手段的。尊重社会贤达,善待社会贤达,利用社会贤达的影响力,稳定民心,稳定政局,稳定社会,这就是夏朝几百年执政影响力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一个夏桀的先祖,用血的教训,得到的政治经验。

    大禹当上夏代的国君后,没有忘记肩负的重任,没有忘记天下的长治久安,虽然身居高位,却不贪图享乐。为了治理天下,他还经常外出巡游,了解民情。大禹在巡视期间,看到多数部落首领对他毕恭毕敬,可是也有的部落首领并不把他这个领袖放在眼里。他便下令各部落把所有的铜贡献出来,用这些铜铸成了九个大鼎,象征九州。每个鼎上铸着各州的地理出产、珍禽异兽,然后将九鼎运至宫中,号称是镇国之宝。各部落首领定期向禹王进贡时,都要向九鼎致礼。拥有九鼎的禹王,当然也就成了九州大地的主人。这九个鼎流传下来也就成了封建国家政权的象征。同时,铸鼎的故事告诉我们,禹时手工业和冶炼技术已得到了发展。夏禹开始在部落联盟中拥有无上的权力,九鼎的铸成,使他有机会把这权力强化和神圣化,使它更加巩固,以便把各部落统一在一起。禹王晚年有一次在茅山(今浙江绍兴)召集各部落首领,想借商议大事之名再显示一下威风,巩固他对各部落的控制。说来也巧,这次大会刚开始,就给了禹王一个树立权威的机会。原来是离茅山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部落,叫防风氏。这防风氏对禹王的权力并不尊重,因此开会时,故意很晚才来。禹王见此情况大怒,下令处死了防风氏。各部落的首领见禹王是这样威严,个个俯首贴耳,唯禹王之命是从。禹王去世前几年,想效仿尧舜,找一个贤能的人来接替自己。最初,人们推举在帝舜时就掌管刑法的皋陶,但是没等接任,皋陶就病死了。后来经过商议,又一致推举伯益做他的继承人。伯益曾经是大禹治水的一名主要助手,发明过一种凿井的新方法。他擅长畜牧和狩猎,曾教会人们用火烧的办法来驱赶林中的野兽。所以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伯益是仅次于大禹的一位英雄。

    随着王位的巩固,夏禹越来越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王权应该由自己的儿子来接管,而不能让别的什么人来继承。可是伯益功劳卓著,威望极高,首领会议上推举他做自己的继承人。禹王感到众怒难犯,只好顺水推舟,答应下来。为了这件事,禹王越发烦躁,寝食难安。后来他想到:“自己所以能顺利的继承舜位,一是当年治水有功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二是舜选定自己做继承人之后,就让自己行使治理天下的大权。如果我也效法当年舜的做法,把治理天下的大权让儿子去执行,而只给伯益一个继承人的名义呢?“于是禹王让启参与治理国事,结交社会各界贤达。过了几年,他的儿子启由于把国事处理得很好,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高了起来,而伯益做为继承人,却没有新的政绩,他过去办的好事,人们也渐渐淡忘了。禹王死后,他的儿子夏启就真地行使起王权来了。而多数部族的首领,也都表示效忠于启,他们说:“启是禹的儿子,我们愿意效忠于他。“伯益看到事情成了这个样子,大怒。他本是东夷人,他召集东夷部族率军向启杀来。而启早有防备,经过一场大战,打败了伯益的军队。夏启为了庆祝胜利,在钧台(今河南禹州)举行了大规模宴会,公开宣布自己是夏朝第二代国君。从此,父亡子继的家天下制度便取代了任人唯贤的公天下制度。尽管启打败了伯益,但许多部族对他改变禅让传统的做法表示强烈的反对。有一个部族首领叫做有扈氏,站出来反对夏启的做法,要求他按照部落会议的决定,还位于伯益。于是,夏启就和有扈氏在甘泽地方(今陕西户县一带)发生了战斗。两军对垒,大战开始前,夏启激励将士们说:“我要告诉大家,这个有扈氏对天帝不敬,王命不遵,是上天借我的手来消灭他!因此你们要服从我的命令,奋力出击,不可懈怠!“夏启训话完毕,六军兵士就挥舞刀枪,呐喊着冲向有扈氏的队伍。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有扈氏被打败了,有扈部落的成员被罚做奴隶。从此,夏启的王位终于坐稳了,父死子继的家天下制度正式开始了,启被后世誉为家天下的始祖。启夺位后,攻杀禹选定的继承人伯益,开创了世袭的由父传子的家天下制度。和启同姓的有扈氏部落(在今陕西省户县)不服,启发兵攻伐,被有扈氏打败。为了赢得民心,启便严于律已,过着粗茶淡饭的俭朴生活;还尊老爱幼,任用贤能,然后在人民的支持下,他再次出兵攻灭了有扈氏,巩固了王位。这以后,他又一反以往的作风,生活变得腐化起来,整日饮酒作乐,歌舞游猎。传说他曾创作了名为《九韶》的大型乐舞。启的年纪老了,他的“五“个儿子激烈地争夺着继承权。小儿子武观因为争得最凶,启就将他放逐到黄河西岸(今陕西义带)。武观聚众反叛,启派大将彭伯寿带兵将他打败,并押来见启。武观只好认罪服输。不久,启因为荒淫过度而病死。

    夏启死后,其子太康继位。太康在洛水之滨建立新的都城,即夏都斟鄩。(这座都城已经考古所证实,在今偃师市二里头村。)这里环境优越,交通方便,既有舟楫之利,又易于供水排水,况且周围形势险固。新都的选址显然是太康经过周密考虑而定的。为了建设新都,太康役使大量民力,在城内建宏大的宫殿、宗庙和完善的服务设施。作为一个守成之君,太康承袭了其父、其祖的王位,但是他不具备大禹、夏启的雄才大略,却继承了夏启晚年的腐化生活方式。对未尝过创业之苦的太康来说,他可能想建设一个规模庞大的都城,使群臣万民敬畏。新都已建成,太康带着自己的后宫、百官连同腐化之风一起来到这里。太康对这里的环境很满意,他不再过问朝政,每日游乐不止。当新都在他眼中不再新鲜之时,他带领自己的卫队开始频繁出外打猎游玩。民众对太康甚为不满,他们对自己荒淫的君主失去忠心。而夏王朝的敌人正伺机而动,这就是以善于射箭闻名的有穷部族的首领后羿。太康对即将到来的灭国之灾毫无觉察,没有人告诉他后羿正在策划的夺国之谋。又是一个狩猎的季节,太康带领着自己的一批亲信、卫队,驾起战车离开都城而去,他沿着洛河走到很远的地方,三个多月没有回朝。当他带着猎物心满意足地想转回都城时,却惊愕地发现,他已是一个被放逐的国王。后羿在太康狩猎之际,兵不血刃进入斟鄩,夏朝的王族仓皇出逃。后羿闻太康欲归来,整师而出。太康知道大势已去,他的民众已用行动证明他们厌倦了这个大禹的孙子。太康带着自己的少数部众开始漫长的流亡。他把流亡的方向选择在东方。经过漫长的跋涉,高高低低的山峰不见了,进入了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他在一条无名河流之滨停下,扎下自己的营地,并将这里取名阳夏。这个名字,寄托了太康复国的希望,在“夏”之上增加“阳”字,正预示着将来仍是明亮美好的。但是,太康,这个失去王国的国王,再也没能回到他的故国,带着无法洗去的耻辱,死在这条无名的河流边。

    后羿与太康相同,也是一个无能的统治者,终日沉溺于游猎之中,将政事完全交与寒浞手中。寒浞掌权后,杀后羿而代之,自立为王。后,太康弟仲康之孙少康与夏朝遗臣伯靡联手,起兵打败寒浞,恢复夏朝的统治地位,史称“少康中兴”;夏朝的统治这才得以巩固,进入了国势向上的相对稳定时期。自少康以后的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等八代的统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到夏代的第十三个国王孔甲执政,夏朝开始走向了衰亡。孔甲“好方鬼神,事**”,引起人民的不满和诸侯的叛乱。夏朝的统治从此发生危机,“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夏朝当夏桀的父亲伺发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国进一步衰落。到夏桀即位时,国家基本就是一个烂摊子了。

    夏朝建立后,也就是夏王国诞生之后,天下就出现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其政治实体是多个层次并存,既有位于中原的王国,也有各地的邦国,还有尚未发展为邦国的史前不平等的“复杂社会”(即“分层社会”)乃至平等的氏族部落社会。由于王国与邦国相比,在政治实体发展的程度上,王国位于更高的层次,而且有些邦国与王国还有从属、半从属或同盟的关系,有些处于时服时叛,但中原作为一个政治中心已经形成,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王国位于最高的顶点。位于中原的夏王国是在与周围的诸邦国的冲撞与竞争中崛起的,而夏王朝的建立又对诸邦国走向王国的发展速度有某种程度的抑制作用。因此,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时期,周边国家会成为夏王国的拥戴者,卫星国,会成为夏王朝的维护者,一旦夏王国军备飞驰政局混乱国力疲弱,周伟的国家就会趁机叛乱,身之前来抢夺夏王国的领导权。夏桀以前时期,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桀所面临的大环境,大致就是这个样子。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妺喜妺喜》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妺喜妺喜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妺喜妺喜》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