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含恨入宫 第十五章 厨神传奇(8)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妺喜妺喜第一卷 含恨入宫 第十五章 厨神传奇(8)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舜用计谋处死了鲧,此后接下来的事是:马上就任命鲧之子,大禹来接替其父治水。

    政治家们大都是玩弄权术玩弄阴谋的高手,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政治家们从来都是不讲良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舜更是如此。历史是残酷的,雪上加霜,严厉追杀,斩尽杀绝,是一种常态。鲧被杀之后,整个鲧部落,在与大舜进行着激烈对抗,在连年征战厮杀中,一批批,一片片先先后后倒下去的部民尸体。自然还少不了部族间,如鲧部落与祝融部落间的厮杀与博斗。在鲧部落的疆域内,接二连三的失败,大量的消耗着部族人的生命,青山绿水间弥漫着血雨腥风,碧草连天间写满了一个部落的苦难,辽阔的大地上,与洪水一起泛滥流淌着的,还有部落众多部民间的鲜血,与众多生命的消失,原始部族间的博杀是相当残酷的,冷兵器时代的博杀,为贴身肉博,尤其是在原始社会条件下的战争,更具残酷性。

    当祝融部乘虚而入,恶狠狠杀来的时候,鲧部落还未从悲怆中走出。在丧失部落领导人的同时,也丧失了劳动的尊严与成果,跟着鲧泥一把,水一把,筑起了万丈长堤,可是竟然在一夜间,全部付之东流了。部落的心,由鲧的被放逐,而被凝聚,被团结,也被最大悲愤,由此拉开了一场战争的序幕,那一战,一场水与火的战争,一打就是三年。作为政治斗争的延续,主要核心人物的死亡,并不意味着该集团的土崩瓦解,作为二号人物的禹还健在,而且正年富力强,接他老子的班后也正如日中天般上升着自身的影响。大禹在其部族的政治影响力,也并非杀掉一个鲧,就能完全消除掉,禹自身的作用绝不可小觑。不管此时的大禹,是怎样的默默无闻,不为世所重,一个治水世家中出生并长大的大禹,想来应该是一个水利通,任用大禹可能是一个关于舜不得已的理由:那就是,在治水中,还不得不借助禹集团的人多势众的号召力,以及治水中积累下来的经验与技术。

    还有一个是最主要却并不光明正大的,既说不出口,又不能摆到桌面上的原因:这时的舜,想在以后,再用杀掉鲧同样的政治手段与逻辑,去杀掉禹,从根本上彻底消除政治隐患,消除对自己的政治威胁,大舜要禹继续治水,出于一个并说不出口的一个政治动因,以此杀掉禹才是用禹的真正理由。

    因为杀了鲧,黄帝部族的后裔们的实力,就少了一大节,再借治水失败之名,把大禹也杀掉,那黄帝部族就真的不足为患了,况且大禹还不就是一个毛孩子,治水是一件极为复杂的大事情,他老子鲧那么有经验,那么能干,尚且做不好,他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能做好吗?如此一来,杀他不就顺理成章,不就没人敢再说什么了吗?大禹一除,在找借口收拾几个黄帝部族的有能力的人,对其他人进行一些分化瓦解,到一定时候,再把黄帝部族分解迁往各地,这样一来,不就彻底的解决问题了吗?

    舜的算计,很深刻,很毒辣,因而大禹所面对的大形势很严峻很冷酷。大禹治水中的战战兢兢,大禹治水中的尽职尽责,大禹治水中的小心翼翼,还有那传扬千古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境况,其实是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的,是限于政治的残酷性,还是由于自身政治人格的伟大,或者这二者因素都有,但至少在治水的早期,大禹是没有人身自由的,他被严密的监视着,稍有懈怠,稍有不慎,就要人头落地。因为心存复仇的坚强意志,因为明白自己的严酷处境,他是不敢,也绝不可能,拿自己的颈上人头去开政治玩笑的。

    一想到这里,大禹有些不寒而栗,不过他也明白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今后必须从父亲的惨死中汲取一些教训,并且要找到合适机会进行复仇。

    在实际的治水中疏浚不可偏废,是因为算起经济账,疏浚比堙塞,更经济,更划算,但不太易行。不淤,不塞,不堵,水就能畅其流向,水就不为患,少为患,反之就为患。就需要对水流进行疏浚,疏浚的成本也要远远低于堙塞筑堤。尤其是对发生堵塞之处的疏浚,就更事半功倍了,“因水为师”也就是顺应水的自然走向,进行因势利导的疏通,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治理好一处,也就让整条河流顺畅。就疏浚作业的成本来看,也比单纯的筑堤要节省人力与物力。可疏浚,人不能脚踏实地,有力使不太出,也就不太易行。尤其是在古时的水工作业条件下,就更不易。想不让洪水为患,还要修筑田间地头的水利设施。这有两个作用:一是化水害为水利,将水作为资源--有益物,而不是祸害--有害物。有了田间的水利设施,水就不再为害,相反却可为我所用。反之,就大大不妙了。有水,成患;没水,也成患,水小成患,水大也成患,无法保证正常的农业生产,年年是个灾年。二是水有源头,那源在哪,就在这些小沟渠,治理田间地头的水,也就是治本清源,既基础,又重要。由此可以看到,治水是一项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任何之一的偏废都将是劳而无功。

    鲧是一个技术型人员,很善良很实在,没有多少私心杂念,不好巴结上级领导人,不会阿于奉承,对政治很不感兴趣,对阴谋诡计更是不屑一顾,他憨厚直爽,为人正派本分,一根筋,认死理,不圆滑,做事实事求是,不贪污不腐败,也不会揣摩别人心理,由于出身高贵,可能还有点恃才傲物,甚至有点刚愎自用。但是他对治水没有疑议,他怀着很大的希望一心一意地投入到了治水工作中,由于性格不够圆滑,先是到处碰壁,接着尧从背后拆台,舜暗中进行破坏,最后舜又让他承担责任,他眼看不干事的人发财的发财,致富的致富,升官的升官,贪污腐败的人都成了新贵,他这个充满理想要为天下造福的人,遭受诬陷,反而流放羽山。他知道他这个罪名就是再过百年千年也不可澄清了,他郁闷,他不平,他义愤填膺,可没有任何用处,因为他影响很大,舜怕他东山再起,最后他又被舜暗中残害。

    究其原因,出身黄帝世家的贵胄身份,天生就形成了其贵族式的性格。作为颛顼帝的直系,用今天的话来讲,是一个太子的身份,却失去了继承帝位的可能。早年养成的贵胄脾气,鲧的贵族气息,有点让人不理解,也无法忍受。早早就当上酋长,无形中就养成了颐指气使的强人脾气,更成为鲧的刚愎自用中,想抹也抹不掉的性格因子。一个过早在权力中成长的人,不是能更好领略权力,就是被权力所腐蚀。而鲧恰恰就是后者。也就不能不造成鲧的某些不易为人理解的强横。鲧是一个政治强人,也就天生具有那种强人的脾气与秉性。鲧空有一身才干,只知道埋头苦干,只知道拉磨,不知道躲鞭子,更没想到要抓好刀子,要在必要的时候,敢于反戈一击,敢于杀人。鲧很能干,品格也很好,但是不得其时,不得其势,最终失败。在政治的残酷里,作为老子的鲧,被舜用治水政治的借口杀掉了,而作为儿子的禹,又在政治势力的压迫之下,被迫的接替老子来治水。绝非正常逻辑的父死子继,权力之下的政治,演绎着更多的残酷,连天伦人道似乎都不顾及了。

    充分的认识到了形势的残酷性,大禹决定,一定要吸取父亲的教训,一手抓治水,一手抓权力,治水到哪里就把自己的势力扩张到哪里,在治水中亲和爱民,以自己的君子之行径,破解虞舜的小人之阴险,以德立威,以诚服人,用治水聚齐强大人气,让治水成为堂堂正正的复仇利剑,既斩断虞舜的魔爪,又动摇舜的宝座,还要弄垮塌舜的实力,治水成功之日,也就是他替代虞舜,面南背北之时。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妺喜妺喜》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妺喜妺喜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妺喜妺喜》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