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0章 12磅山地榴弹炮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一卷 第30章 12磅山地榴弹炮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一个多月后,随着除夕将至,刘烨给各工厂都放了假,只留下护卫队轮流当值。

    相比往年艰难的年关,李家村村民是幸福的,盐场不再是压在他们头上的枷锁,反而给他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加上村里大部分人不是盐场做工,就是加入了护卫队,工钱也很高,全村从临高县最低层一跃成为全县最富有的村。

    原调楼村的匠人自从举家搬迁到博辅后,比以前收入要高的多,而且更稳定,比起以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更有安全感。

    来自广州的铁匠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安心凭手艺吃饭,不要担心被东主克扣工钱,也不会被官府征调去制枪铸炮(明清广东铸炮质量好于北方,所以很多朝廷铸炮都在广东进行),收入比起在广州最低翻了两番。

    整个体系的人都满足于眼下的生活,怀揣着来年日子会更好的美好期待,他们迎来了除夕之夜。从李家村到刘家庄,从博辅到百仞滩,到处都响起了鞭炮声,家家户户的桌上比去年要丰盛的多,所有人都过了一个心情愉悦的大年夜。

    年后,刘烨找到梁小明:“我说梁大工程师啊,兵工厂都投产了,还是只有枪不见炮,我这拉出去打仗,手里没炮心里发慌啊!你好歹给我弄两门小炮壮胆啊,我现在是去打人家的山寨,不是平地野战。”

    梁小明笑着说:“你都拿18世纪的燧发枪去欺负只有刀的匪军了,还要什么炮,杀鸡焉用牛刀嘛!再说,我还想等焦炭到位后,按照制作步枪的流程,弄个标准化铸炮呢,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不过看刘烨对炮的需求很迫切,梁小明想了想,回答说:“好吧,正好我也想先尝试下石墨化退火工艺,就当练手了。”

    按梁小明的设想,在没有焦炭的情况下,炉温达不到要求,是不会有合格的灰口铁的。而像明军一样,用又脆又硬的白口铁铸炮,则是他无法容忍的。

    白口铁的特性决定了铸造的大炮无法进行镗光加工,内壁粗糙不平,想要顺利把炮弹推出去,就只能把炮弹的直径造的比炮管口径小很多,而这样一来,过大的游隙导致气密性太差,火药燃烧的推力大部分都被浪费,这样的大炮既打不远,也打不准。而且白口铁太脆,加上传统泥模铸造产生的气眼,导致炮管很容易炸膛。

    至于石墨化退火工艺,就是用白口铁铸造口径较小,壁厚较薄的炮管,然后进行退火处理,得到材质为展性铸铁的炮管,就可以用刀具进行切削加工,让炮管内外都整齐光滑,炮弹可以造的更贴近炮管口径,游隙更小,同样的火药推力更大,炮可以打的更远,射击更精确。

    而制造炮管的方法,梁小明决定采用清末龚振麟的铁模铸炮法。

    龚振麟和林则徐、魏源是同时代人,有革新思想,好研习西学,对西方的算学、火器有一定研究。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入侵,清军节节失利,浙江省遂添设炮局,赶铸新炮,以应急需,委派龚振麟监制。此前铸造火炮历来是用泥模。泥模制好后需长时间才能干透,从开工到出炮,需要一个月左右。龚振麟主持造炮恰逢冬天,雨雪连绵,泥模干不了,炮制不出来。龚振麟就创议用铁模铸造铁炮,在他主持下很快试制成功,大大加快了制炮的速度。

    相对于泥模,铁模的优点是可以重复使用,减少铸造工时,降低成本;铁模不含水分,不会像泥模一样产生气泡,继而在炮身上留下气眼,减少炸膛的几率;而且铁模铸造的大炮内外光滑。当时清朝评价龚振麟铁模铸造的炮“光滑灵动,不下西洋”,工艺之精接近西方列强。

    具体工艺流程为:首先造出铁模,而铁模也是用泥模翻铸的。按要造的炮管大小,做出泥炮模型,再把泥炮分成两瓣,把内面旋制光洁规整后烘干,浇注铁水后把两瓣铁模榫合,就得到了铸型铁模。用铁模铸造铁炮时,先在模的内表面刷上用细稻壳灰与细砂泥加水和成的涂料,再涂刷极细煤粉调制的第二层涂料,然后箍紧铁模,烘热、装配泥芯,浇入铁水。待凝固后,立即脱去铁模,趁炮身还是红热时,清除毛刺,除净泥芯,得到成品。

    在制作泥炮模型前,梁小明征询刘烨的意见:“小炮也分很多种,你想造哪种?”

    刘烨问:“你给推荐几种最有名的,要野战用,要求机动性好,威力够用,运输方便。”

    谈起滑膛炮时代的名炮,梁小明如数家珍:“按拿破仑时代的火炮标准,英法两国的火炮体系最完善,英国舰炮强于法国,而法国的陆用野战炮强于英国。我个人建议陆战采用法国的野战炮,去除杀伤力太小的3磅炮,榴弹炮、臼炮又不是黑火药时代的主流,那么剩下的选择就是拿破仑炮了。”

    最后选择了

    切削加工之后,炮管就完成了,只需要安装炮架、前拖车,就是一门完整的火炮了。

    梁小明对刘烨说,“报告老板,12磅山地榴两门试验炮主体部分完成,口径117毫米,长0.96米,重100公斤,请验收。”

    刘烨看着眼前表面平整顺滑堪比钢质的炮管,1米左右的长度,异常轻便,非常满意,捶了梁小明一下,“明子啊,你这么厉害,咋不上天呢?这些炮的数据是不是都刻在你脑袋里了,整个一人型电脑啊!别跟我说你们专业还教这个啊?”

    梁小明嘿嘿笑了两声,“从中学时代起,我就迷上了风帆时代的战舰和拿破仑时代的武器,经常上论坛与别人交流讨论,这些知名的火枪和大炮的具体参数都倒背如流了。不光是这些,我们还在论坛讨论穿越之后必备的生存技能和赚钱利器,黑火药、燧发枪和前膛炮什么的都是必修课程,除此之外,我还会造肥皂和玻璃,你信吗?”

    刘烨眼睛瞪圆了:“你们理科男得多无聊,才会研究这个?话说,你真会造肥皂?不会这么夸张吧。”

    “肥皂其实很简单,就是硬木烧灰得到碱,加入动物油脂,比如猪油,再加点植物萃取的香精,冷却后就是原始的肥皂了。烧碱的浓度有讲究,要达到鸡蛋能浮起来的程度。不过这年头动物油脂太贵,造块肥皂成本太高,最后成了奢侈品,老百姓都用皂角,造出肥皂也没法赚钱。”梁小明兴致勃勃,“其实我们位于琼州,有优质的石英砂,可以考虑做玻璃。穿越前我曾经下载过全套的平板玻璃制作方法,还有吹制玻璃器皿的方法,给我一些时间,我一定能把理论用于实践,造出玻璃,开辟新的财源!”

    “玻璃倒是个不错的产品,可以作奢侈品卖嘛!现在明朝的玻璃都是欧洲来的,价格死贵死贵,我们有运输成本上的优势,可以把意大利人拍死。”刘烨捏着下巴说道,“不过我还是觉得你们真无聊,没事研究穿越,这下好了,真穿越了,我不是被你拖累的吧?要不是你不上我的车,我还好好的做着我的公司老总呢!”

    梁小明没法反驳这言论,说不定真是自己连累了人家呢,人家好好的高富帅做不成,跑到明朝做农民企业家,只好转移话题:“咳咳,这个炮弄好了,要不要试试?”

    虽然明知对方是转移话题,不过刘烨还是被他成功地带入了这个话题:“必须的,走,去打炮!”

    打炮?中国语言博大精深,这是个含义很丰富的词,高富帅和宅男同时露出了略显猥琐的笑容。

    试炮是在测试燧发枪的靶场进行的。由于只是测试火炮的基础数据,梁小明没有选择最大射程,而是在三百米左右堆放一个两米高三米宽的土堆。炮架在临时的固定炮架上,带有炮耳的炮管可以调整位置,带着准星和照门等瞄准具可以帮助炮手瞄准。

    刘烨不确定地问林伟业:“据说炮兵都要懂弹道学,还要学习三角函数,这是真的吗?”

    梁小明呲之以鼻:“无知的脑残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只有到了火炮发展到超视距攻击,具备现代化的观瞄技术阶段时才需要。前装滑膛炮只能在肉眼可视的范围内攻击,通常不过几百米的距离,用得上狗屁三角函数吗?再说了,加农炮主要以平射为攻击手段,弹道低伸,你懂弹道学有屁用,榴弹炮和臼炮倒是抛物线攻击,不过都是碰运气,精度惨不忍睹。这时代火炮的瞄准和枪没有质的区别,就是照门+准星,三点一线,靠肉眼判断,还可以使用简单的象限仪测算炮口的角度,除此之外,就算你学了微积分也没用。”

    刘烨放下心来,他之前担心培养合格的炮兵太难,现在看来很容易,多打炮就能练出好炮兵。

    梁小明把炮口对准土堆后,简单估算了一下距离,然后减低了角度,从炮口塞入事先装好的火药包,再塞入实心弹,用通杆压实,从点火孔刺破炮管底部的火药包,塞入火绳,然后点燃,退后几步。

    火绳外露的部分很快燃烧完,火星钻进了点火孔内,片刻之后,炮管内传来一声巨响,“轰”的一声,炮弹在火药的推力下飞出了炮口,以较为平直的轨迹飞向目标,砸在土堆右前方两米处,激起大片灰尘,然后又弹起来继续前进,在地上砸了两次之后没入了一片草丛中。

    围观的护卫队员虽然都经过了步枪的洗礼,对火器有了一定承受能力,可是火炮的声威又岂是步枪能比的,各个脸色发白。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