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将徐晃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纵横三国之仁者无敌 第39章 大将徐晃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收降了白波军之后,卫仁又确认了一次,得知还有一个大头领胡才也一起来偷营了,不过没找到他,估计很有可能被抛石机砸死了,对此卫仁也不在乎,只要不是藏在降兵里偷偷搞事就行。

    不过他不在乎,王邑倒是在乎得很,要知道胡才可是大头领啊,整支白波军也没几个,找到了不管死活都是一件功劳,所以很是上心地叫了一批人去认尸体。

    看他的兴奋劲,哪还有之前大半夜被叫醒要求紧急撤离的时候那种不情不愿的样子。

    谷口的营寨因为本就没有打算真的烧掉,白波军又救火及时,所以基本都还完整,倒是救火的那群人发现情况不妙,早早地从北门开溜了。

    第二天,卫仁让人拷问杨奉,取得了一些情报,然后就把他交给王邑处理了,把个王邑乐得直夸他年轻有为。

    至于那些降兵,卫仁只挑选了几百人补充新军的伤亡,其余一万多人都暂时先充做苦力了。

    现在新军没有足够的训练和实战经验,还不到大量扩张的时候。

    等卫仁回到浍水南岸,发现这里的营寨已经被烧成一片废墟,不止如此,连那些船都被烧了,下游的浮桥也拆了,看来白波军是真的怕了。

    不过这也挡不住卫仁多久,有抛石机的强力压制,用不了半天他就能学白波军造出一条浮桥来渡河。

    正好今天那些降兵有过造浮桥的经验,卫仁就把这事交给了他们。

    令他意外的是,造浮桥的过程中一直没有白波军前来阻止。

    等浮桥造好,先派了斥候过去查探,才发现连北岸的白波军也烧了营撤走了,一个人都没留下。

    “真够干脆啊,该说你胆小还是果断呢?”卫仁得知后不禁有些感叹。

    现在南征的白波军就剩李乐一个大头领了,卫仁本来还想他会不会压不住杨奉胡才的那些手下,准备找个机会将他干掉,没想到才这么点时间,人都跑得不见影了。

    当下带着大军来到绛邑城下问话,城上守军见是官军,一个个大为欣喜,齐声欢呼,只有一个穿着县令官服的中年男子表现沉稳,大声问道:“不知是何方王师驾临本县,可有文书符节?”

    看来是担心白波军化装成官军来骗开城门,卫仁对县令的谨慎倒是十分赞赏,能顶住白波军的强攻使绛邑不沦陷果然不只是走运而已。

    卫仁拿出王邑的给任命文书和兵符,一起让县令核验。

    县令确认无误后,叫人开了城门,亲自迎了出来。

    “原来是都尉大人,多亏大人带兵击退白波贼,才使绛邑数万百姓得以幸存,下官代本县百姓感激大人救命之恩!”

    卫仁见他要下拜,忙扶住了他道:“县令乃是长者,不可行此大礼。再说小子既然是本郡都尉,那么征讨贼寇、保境安民便是分内之事,说不上什么救命之恩。不知县令尊姓大名?”

    县令见他毫无骄矜之色,心中顿生好感,答道:“下官姓周名复,字明旭,现任绛邑县令。”

    卫仁又问起白波军去向。

    周复道:“今日一早,贼人便烧了营寨船只,往北去了。”

    问明了白波军情况,卫仁便继续带兵追击去了,同时也派了几个人去报告王邑,让他派人押运粮草辎重并调工匠苦力北上。

    本来他还想邀请周复同去,可惜人家不肯,卫仁只好做罢。

    第二天到了襄陵,却见此城无人把守,问了百姓才知,此城本来已被白波军攻下,但就在几个时辰前他们带上抢到的物资弃城往北走了。

    卫仁急着追敌人,顾不得安顿城里许多家破人亡、衣食无着的难民,只是派了人通知王邑就走了。

    又花了一天时间,终于到达杨县。

    杨县的白波军同样已经撤离,不过卫仁却不打算马上去追了,反正击败他们是迟早的事,相比之下收揽人才显然更重要。

    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就是杨县人。

    这可是卫仁有机会招揽得到的第一个三国牛人,还是堪称顶级的那种,为此花一点时间又算得了什么。

    他已经问过了,杨奉进攻杨县的时候,徐晃就是这里的县尉,也曾带兵抵抗了杨奉大军多日,后来顶不住了就逃进山里去了。

    杨奉也是挺看好这个徐晃的,还想将他收服,可惜当时没抓到,现在也没机会了。

    让卫仁惊喜的是,他才刚派人进山去找,徐晃就已经主动来投了。

    “徐晃,徐公明拜见大人。”

    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卫仁简直大喜过望,忙将他扶起,问他是怎么来的。

    原来徐晃被迫逃进山里后,一直都没停止对杨县的关注,发现杨奉南下后还想着重夺杨县,只是手下士兵仅剩七百来人,力有未逮才无奈作罢。

    其后这几天他带着士兵在山中以狩猎为生,同时也是在等待机会,直到不久前发现杨县的白波军突然撤走了,尽管心里还有疑惑,但还是急忙带着士兵出山。

    然后刚巧就碰到了进山搜寻的新军士兵,通过询问了解到白波军离开的原因。

    随后他又去了杨县,发现新军士兵不但没有继续剥削百姓,还在卫仁的命令下维持治安、安顿难民,甚至拿出仅有的一点干粮分给饥饿的百姓,让他深受感动。

    徐晃乃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杨县人,对家乡自然十分有感情,而白波军肆虐杨县,杀人无数,掠夺百姓,早已令他恨之入骨,只恨自己无力反抗,这时得知卫仁兵势强盛,又能善待百姓,便想带残部加入,助卫仁讨伐白波军。

    对此卫仁当然是欣然同意。

    “从俘虏中听闻杨县有一猛士,率数千军民力抗杨奉数万大军多日强攻,极为神勇,我听来甚是向往。如今得公明相助,我军可谓如虎添翼,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面对卫仁的夸奖,徐晃有些不好意思,连说不敢当。

    此时的徐晃还很年轻,只有二十二岁,带兵打仗的经验还很浅薄,跟历史上那个东征西讨、屡立战功,为曹魏立下汗马功劳,被称为“有周亚夫之风”的天下名将相比还差得远。

    但是他的天赋摆在那,卫仁相信只要他多上战场,一定可以很快成长起来,他的成就甚至不会比历史上的差。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纵横三国之仁者无敌》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纵横三国之仁者无敌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纵横三国之仁者无敌》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