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夺权 第二十一章 最终确定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清末拐点第一卷 夺权 第二十一章 最终确定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宝鋆此人,汝怎看”

    光绪看着奕訢,平静的问道。

    奕訢面色一凝,随即开口答道:“宝鋆入直多年,严直清廉倒值得拉拢。”

    光绪听此,也是颇有些意外。要知道朝堂中奕訢与宝鋆都会不对付的。如今却能在此为宝鋆说话,可见奕訢胸怀。

    光绪有些吃惊道:“哦~朕素闻汝与宝鋆可是各持牛耳,意见不何的呀!为何也能在此对其人如此评价?不怕朕重用他?”

    奕訢闻言,心想:“果然如此,自己又不傻。怎会无端诋毁,再说自己也是很是欣赏宝鋆其品质。”

    奕訢随即摇头作辑道:“臣知国事为先,私事为后。公为公,私乃私。臣虽与宝鋆意见不和,但我两也是惺惺相惜。怎会无端诋毁他,请诉臣做不到。”

    光绪听此,也是笑道:“朕果真是没看错你!”

    光绪再次说道:“其太后之党羽,尽摸清。高者控制,小者可观其料,在做决议。”

    奕訢接着答道:“皇上可是要激将?”

    光绪闻言,也是惊讶奕訢的心思缜密。自己只是询问,没想到一下子就能猜出自己所问的关键之处。

    光绪点点头,若有所思说道:“弹劾军机大臣……”

    奕訢到这关头,也是不敢猜忌。急忙疑问道:“可是宝鋆?”

    光绪摇摇头,看向奕訢说道:“朕第一时间想到的的确是他,但听汝如此一说。朕相信汝的眼光,不会出错!”

    奕訢一听,只觉得一股无法用言语所表达的情绪由内而外的流出。奕訢有所感触,就连需要有些支支吾吾道:“皇…皇上!”

    光绪见此,急忙止住了奕訢的讲话。见自己所要的效果已然达到,急忙转移话题道:“那爱卿觉得哪位?”

    奕訢闻言,也是急忙收回自己的情绪。思考一番后回答道:“臣觉以景廉颜札氏为佳”

    光绪对此人可以说是毫无印象,不由发出疑问道:“景廉?”

    奕訢点点头,随即答道:“景廉颜札氏,乃军机大臣之一。是军机大臣中忠实的帝后党派,从辛西政变起。此人就一直站在慈禧太后一旁,因此才得以重用。光绪二年,命入军机,兼总理各国大臣。如今坐事降二级,仍留军机。补内阁学士,再迁兵部尚书。”

    光绪听此,点头道:“可!”

    奕訢恭敬道:“臣遵命!”

    光绪再次说道:“记住,切记暴露朕的意图。迅速挑起汝跟太后的权利之争,一旦挑起迅速示弱麻痹太后。”

    奕訢听此,面色凝重的点点头道:“臣遵命!”

    奕訢知道,这场争斗光绪已经赢了。无他,光绪已经把慈禧的性格把握在手了。一个极强的权利欲越容不得他人挑战权威,而光绪此举更是想激起慈禧的权利欲。一旦激起,势必会冲动。那么,下面的事就好办得多了。

    思考之际,光绪声音再次响起!

    “汝与老师翁同龢尽可能得拉拢朝中汉臣,还有地方提督巡抚。朕后续计划需要这么人,可知?”

    奕訢听此,心想:这皇上下的好大一盘棋,年纪轻轻想的倒是够远的。不过这样也好,皇上能有如此远虑也是我大清之福分也。近来洋人虎视眈眈,国内排满情绪愈来愈严重。也希望皇上能中兴我大清,治得一大清盛世。

    奕訢拱手作辑回道:“谨遵圣命”

    只听得光绪再次说道:“素闻爱卿对洋人多有了解,朕对洋人也颇有研究。可否与朕析之?”

    见光绪居然对洋人如此关心,也是有些惊讶。要知道这朝中大多还是对洋人有着看不上的观点,自己跟洋人接触甚多甚至被清流派说为“鬼子六”。而光绪能对洋人如此感兴趣,那是不是自己所推的洋务,会不会更容易推广。

    奕訢想着想着心思也是活络了起来,随即答道:“洋人电报、铁路、轮船、开矿,大船技术之利,我大清实乃不如。”

    奕訢这么答,其实也是道出了洋务的整个方向。奕訢说出,更多的是希望洋务能得到光绪的认可。这样,推办洋务可以更加顺畅无阻。

    光绪点点头道:“洋务之利,朕略有耳闻。但更朕更希望洋务由中央推广,地方配合。”

    奕訢听此,虽然皇上这一想法甚好。自己何尝没有想过呢,但中央处清流顽固频频阻拦。而朝中早已没有银子所办洋务,至此才有地方提督所办洋务。

    奕訢苦笑道:“皇上,此计切不可行!”

    光绪摇头道:“朕知你所担忧为何,清流也好,顽固也罢。若是挡了路,清了就好。”

    光绪此话,虽是语气平平淡淡。但奕訢还是能感觉出光绪的杀气,相较自己光绪倒显得十分果断了。也是暗自心惊光绪的杀伐果断,自己发觉还真不能用平常的眼光看待光绪。

    只听得光绪再次说道:“洋人之思想,政体如何?”

    奕訢心下一愣,这一下他猜不透光绪了。心中分析:皇上为何如此问?是好奇兴趣所为?还是要……

    奕訢也是有些不敢想下去,都说这圣意难猜。这皇上如此年幼,自己怎么就猜不透他呢?

    奕訢冷汗俱下,急忙跪下道:“启禀皇上,我国乃礼邦大国。其政治体自然比洋人甚好,然如今大清虽有滋乱。但只要重振朝纲,定能复我大清朗朗乾坤。”

    光绪听此,只觉得面红耳赤呵斥道:“枉你与洋人交流甚多,其思想文化却没学进丁点。”

    连奕訢这种对外外交的高官内心都是一副士大夫心态的人,大清又怎么可能去改变发展起来。

    奕訢也是急忙说道:“臣惶恐,臣罪该万死。”

    光绪缓了缓情绪,说道:“先起身就坐吧!”

    “谢皇上!”

    奕訢听此,也是急忙低身起身就坐。

    光绪再次说道:“这样说吧!洋人无论其军事,政治,生活都显忧于大清。你也观过洋人生活,个个富裕自信。洋务其目的,不就是让大清富强。但其洋务明显不会让我大清富强,腐败,动乱依旧还在。为何?其根未解”

    光绪说道这,似乎有些口干。慢慢拿起一杯茶,慢慢品饮。

    奕訢也是察觉出光绪的想法,他又是何等聪明。在联想刚刚皇帝所呵斥自己的缘由,再加上皇帝说而止停。思考一番后随即答道:“皇上,其根可是”

    奕訢说着就右手抬起指了指脑袋,光绪见此。暗道这奕訢也算聪明,其思想也算有些开化。

    随即点头道:“没错,大脑支配行为。思想控制其所为,汝心中觉得洋人之利,故在大清推广洋务。可知其理?”

    奕訢一听,大感奇妙。不由感叹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光绪摆了摆手道:“你去联络洋人,去购置一批洋书。并专门培养翻译人才,将洋书翻译送来。”

    奕訢点头道:“臣遵命!”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清末拐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清末拐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清末拐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