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3章 后路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朝小官员正文 第133章 后路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第133章 后路

    张超突然将自己的盘算告诉杨一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杨一清代表的明朝真正的实干派,从基层爬起来,然后一步一个脚印,靠着切切实实的功劳爬到了现在的位置,他们是大明真正的顶梁柱,与那些靠着嘴炮或是文章写得好的翰林是两回事。

    正统以后,全部政务的处理、裁决,重大问题的决策,几乎由各部门议定。府、部、院诸衙门该管事务,皆由各衙门先行提出处理意见,是为部议。

    但是自正德登基之后,受到群臣上书的刺激,这一套政治模式被正德推翻了,鉴于文臣的巨大权力,正德利用刘瑾完全撇开了内外廷,开始了一段时间的独裁,当时朝政皆由刘瑾一伙说了算,内阁六部九卿只能垂首听命,他们虽然还是可以延议廷推,但是到了刘瑾手里是什么结果那就是天知道了,这也是刘瑾为什么那么遭恨的根本原因。

    虽然在暗处利用种种手段影响廷议廷推,但是对廷推廷议的结果军机房比较尊重,这看起来已经恢复了以前的制度,而且军机房又改变了以前内阁和司礼监之间的内耗,所以相比于刘瑾那一套进步非常多。

    但是随着正德意外驾崩,一岁多的嘉靖继位,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张超提前一步意识到一个问题,太皇太后张氏名声实在不怎么样,更是几十年不问朝政,而且还跟张超是亲戚关系,这样一来,作为军机房事实上的领袖张超就会变成众矢之的。

    但是当这一天张超将自己的改革打算告诉杨一清时,杨一清真的十分吃惊,他万万没有想到张超真的想对大明动大手术。

    大明的太监干政开始于太宗,成型于宣宗英宗,成熟于宪宗,皇帝弄出太监,就是为了牵制文臣,这某种意义上就是祖宗家法。文臣们顶多是钻钻空子想办法削弱太监势力,比如刘健谢迁他们弄得减员增效,消减皇庄等等,可是没有一个人有胆子从根源上斩断太监干政的根基。

    除此之外,还有对皇家下手,这是一般的大臣敢想的?尽管都知道那群当猪养的家伙,一身毛病,但也是皇家的猪,是大臣们可以碰的吗?

    只要张超用好了手下的荡倭营系统的一帮子人,想必那些吃的脑满肠肥的旧军官还真不敢造反,就算造反,张超也可以镇压。

    张超立刻意识到,这是杨一清在怀疑他的目的,张超准备利用国士院办的这几件大事,绝不部分是在侵消皇权,这一点两个人都心知肚明。

    张超笑着说道,“还是杨公知吾。做完了这些大事,吾也想必年岁已高,可以告老还乡了。

    所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若是到时候国士院不争气,吾可以躲在海外养老。杨公肯定知道,吾在海外有不少产业,所以吾一族躲在海外,想必陛下也奈何不得。”

    杨一清突然间哈哈大笑起来,“子卓儿女双全,又有亿万家私,尚且不惧,老夫一个隐宫之人,无儿无女,又有何惧?”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朝小官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朝小官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朝小官员》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