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钧磐岭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诡谋.子暮归 第5章 钧磐岭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邵诩与牛夯饱食了一顿便想向杨萦钥一行人辞行,牛夯不善与女子言语,邵诩便只身一人前去向其辞行。

    “杨姑娘,我等要先行赶路了,事从突然,来不及报答分粮之恩,望姑娘见谅。”

    杨萦钥有些不舍,便言道:“公子适才不是应下了吗,带我们一行人一起结伴同行,难道全然不念分粮之恩吗。”

    “男女有别,姑娘云英未嫁,一起上路恐毁姑娘名誉,况在下现今也是逃难之际,恐连累了姑娘。”

    “你们南方人怎么如此磨磨叽叽,我自小在塞北长大,从不忌讳这些繁文缛节,公子若是真心不想结伴同行也就罢了,我也不做强求。”

    邵诩见这姑娘伶牙俐齿,怕也说不过,便准备应了下来。正抬头望向她,杨萦钥目光恰巧移到此处,两人四目相视,邵诩此前也未仔细瞧瞧她,现今目光相对立刻脸红了起来,自觉有些无礼,便马上转向一侧。杨萦钥本也看得出神,见邵诩这么一转身也渐回过神来,觉得有些尴尬,低下头来缄口不言。两人这样在原地站了好一会,邵诩见此状如此尴尬,便对着杨萦钥说道:“杨姑娘,我们,还、还是早点赶路为好,我去叫我那兄弟准备准备,立刻就出发可好吗。”

    杨萦钥这时似有一魄未回来的样子,只轻声应了句:“凭公子安排。”

    “赤奴,你去叫她们准备准备一下,我们一起随这位公子一同上路。”赤奴点了点头,立马去牵了马,收拾去了。

    邵诩走到树林里时,脸上还有些微红,对着牛夯说道:“牛兄弟,我们也她们一同上路吧,现在就收拾收拾准备启行吧。”

    “邵兄弟,你脸上是怎么了,莫非是被人打了去?”牛夯一脸疑问状。

    “无事,只是被被蚊虫叮咬了下,我们快些吧,莫让杨姑娘她们等久了。”

    邵诩、牛夯、杨萦钥一行六人结伴而行,往安定城方向而去。一路上,只要休息之时杨萦钥便坐于邵诩一侧,两人交谈愈发契合,邵诩引经据典讲了些诗赋、典故出处之类,杨萦钥慕其才华,渐渐对他暗生情愫。

    过了约十日,行至了钧磐岭附近一小村落中,见村落中的人都面怀惧色,每一户人家都躲在屋里。杨萦钥见状,不觉好奇,转过头来问邵诩道:“邵公子,他们为何见了我们便躲了起来。”

    “我也不得而知,恐怕这其中必有难言的缘由,我们去前方在看看吧。”

    邵诩走在前头,看见一户人家,似乎有位老者在掩面而泣,不禁觉得奇怪,便上前问了老者为何事而哭,老者自言姓张,他见这人斯文有礼,不像盗匪,便与其倾述自己的女儿如何被这山上的盗匪看上,盗匪再过三日便要来“迎亲”了等等。说到伤心处老者与其女儿相拥而泣,一旁的杨萦钥早已听得怒气冲冲,恨不得立刻带一队人马灭了这一伙盗匪。

    “邵公子,我们可要想想办法救这张姑娘,不如我们留下帮忙如何。”

    “杨姑娘之意,我也明白,只是就我们这六人怎么肯能敌得过这人数众多的盗匪,此事不能过于急躁,需谋定而后行。”

    “那等想好了对策,张姑娘岂不是早入了虎口。”杨萦钥神情呈不悦之状,眉头紧锁,怒气浮现于皎洁清丽的面容之上。

    邵诩想安抚一下这个热心肠的杨姑娘,却实在想不出任何良策,无奈之下只得说了句:“容我今夜思考一晚,明日定能想出良策。”

    众人走了一日也累了,那老者腾出了一间柴房与邵诩等人,邵诩与牛夯商量之下,让杨萦钥等四位女子睡在房内,自己与牛夯睡在门外。邵诩坐与门口一方石板之上,拿出包裹里数本兵书,就着黄昏暗暗的光翻看着,这些书是临行之际陶公所赠,自陶公举荐自己到郢州牧帐下已将要满两年了,在军中处处碰壁,那田毅之子仗着其父之权每每得人相助,自己则毫无仰仗,论功劳自己怕是早在其上,而每次论功之时往往被扣去大半,离三年之期今所剩一年而已,至家中探亲归来定要在沙场扬名。所以自己平常也时时将这些兵书翻来研读,今日定要看出个究竟来。

    “邵公子,门外风大,夜里甚凉,要么就一同在房内共住一晚。”杨萦钥心中不忍让他受冻,推开柴门对着他说道。

    邵诩合上书站立了起来,笑着答道:“杨姑娘且去休息吧,我有御寒衣物,杨姑娘早些去休息吧,明日我们早些起来去周边探探路。”

    “那邵公子也早些休息吧,夜里若是下了雨寒冷难挡的话,敲门与我们知道,进房内暂避一下风雨。”

    邵诩谢过了杨萦钥的好意,他心里闪过一丝邪念,随即用掌心拍打了下自己的头。“在想什么呐,怜儿还在等着我建立功业回去迎娶她那。日后要与杨姑娘保持点距离,免得再生这邪念。”

    次日清晨,杨萦钥早早起来推开门去,邵诩已经不见踪影,她忙追了出去,四下寻他而去。

    邵诩与牛夯在周围已巡视了一圈,邵诩将哪里有林地、山坡、河流统统记了下来。不一会便往回而去,牛夯自是不知道其中道理,只是陪着走了一趟。

    杨萦钥出去行了半天,也不见邵诩身影,便回了去。此时邵诩已回至了住处,见了老者便说道:“张老伯,你们这村落有多少户人家,其中又有多少男丁。”

    “我们这村子小,大约有二三十户人家吧,男丁就三十余个吧。”

    “张老伯烦你召集来村落里所有能来的人,我已有办法救你的女儿了,你见了人面就说这里出现了异象,说得越怪异越好。”

    这张老伯听完也不明其意,反正眼下也无其他办法,姑且照他说得做吧。他逢人就说自己家里来了个奇人,把各种奇象说了个遍,众人纷纷好奇不已,便陆陆续续往张老伯家中而去。

    众人都站在篱笆墙外往里瞧着,都想见见有什么奇异之事会发生,却无人敢跨入院内。“门开了!”邵诩从里走出,手里拉满一张猎弓,咻的一箭朝西北方的树丛中射去,只听轰得一声那树丛便燃起了火来。正在众人吃惊之际,又发出了一箭,直直地朝一个蒙面大汉射去。那人一动未动,箭穿过草丛,等众人反应过来之时,箭头已经穿入石头之中。邵诩对着那人大喝道:“汝可是山上之盗匪,在上前一步,此石即为汝头。”那人见状连忙后撤数步,口里念着:“寨主交待,再过三日不交出十个黄花丫头,定来屠村。”那大汉边说边往后挪着腿,待众人不留意之时拔腿就跑了去。

    “这下可怎么办,前些天不是要一个吗,今日又要十个,今后可怎么办啊!不交命也保不住,这可怎么办!”众人纷纷议论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这里不是有位神人吗,刚刚一箭就能起火、入石,定是上天派来救我们的神人。”

    “对,对,对。求神人出手救救我等,您定是上天派来搭救我们的。”

    邵诩放下手中的弓,顿了顿声音说道:“大伙莫急,我虽不是神人,但也练过一些武艺、兵法,大伙若信得过我,我有办法剿灭这盗匪。”

    “什么办法。”一个带头年轻的男子问道。

    “只要大家齐心随我一起对抗盗匪,相信这盗匪必能剿灭。”

    众人一片哗然,无人再敢言一语。邵诩见众人如此,突然提起手中的弓,“喝”的一声将手中的弓拉断。

    “竟然如此,那我也无留下之必要,你们还是交出自己家女儿为好,日后不知还有何盘削之法。”说完邵诩便向张老伯与村民们告辞,转身就想前走去。

    那个带头的年轻男子急忙上前拜倒在邵诩跟前,求先生救我等,我愿听先生的,谁不听先生的就是和我张大躬过不去,先生的话就是我的话。”

    “先生,为何为何不说话?是怕我等明日反悔不认吗?”邵诩弯下身子将张大躬扶起,仍然还是不作言语。这下张大躬急了,“嘭”的一下重重地跪在地上,指天发誓道:“我愿誓死追随先生,与盗匪拼命,要是反悔,就猪狗也不如。”

    邵诩见其如此坚定,立马将其扶起,就此应了下来待众人皆离去后,邵诩遂叫张老伯叫回在树丛中的杨萦钥、牛夯等人,与张大躬在屋内谈论怎么对抗盗匪。

    “我自幼在这山里打猎,会使几下弓箭,也未见过先生这样的,先生刚那两箭穿石、起火,可是用的神力?”

    杨萦钥这时忍不住笑了出来,捂嘴笑着说道:“这哪里是神力啊,这些是邵公子想出来的障眼法。那胖盗匪是他扮得,她指了指一旁的牛夯;火是我放的,石头也早凿开了一个口子,箭也是趁你们不注意时插上去的”。

    “请张兄弟不要见怪,实不该用此小把戏戏弄大伙,不过我这样做也是为了激起大伙对抗盗匪的决心,除此外我也是别无他法,望张兄弟见谅。”

    张大躬此时才焕然大悟,不禁大笑了起来,自此对邵诩的谋略与心思佩服不已,与邵诩商量着如何联络附近村落一起抗匪,如何趁盗匪下山之时伏击盗匪等等。

    三日后,清晨,一伙人吹吹打打往村落里走来,领头的那人边上跟着一人,是个书生模样打扮之人。领头那人脸上挂着不悦之态,嘴里不停念着什么,转过身来催促一行人加紧赶路,别误了吉时。

    此时邵诩等以埋伏在均盘岭下,这一伙刚刚下了岭来,也未做什么准备。只见邵诩一声令下,众人齐声呐喊,不远处树里隐约立起了许多大旗,似乎有数千人的军队在哪里埋伏着。那领头的人见此状也不禁心中一震,这里何时来了这么多军队,正在此际在盗匪们身后也传来一阵阵声响,这下领头的那人彻底慌了神,战不敢战,逃又不知往哪里逃。

    “你们听着,我等是郢州牧帐下,奉命讨匪,现领军来此,只剿匪首,其余诸人只要不作抵抗,一律不问罪责,汝等还是早些弃械投降为好。”

    “戚先生,我们是降了还是拼死一战?”先前领头那人小声的说道。那戚先生似乎再想些什么,挥挥手示意其他人不要轻举妄动。自己则走向前去对着河岸的树林中喊道:“将军,可否能借一步说话。”

    邵诩从树林中走了出来。“邵公子,小心有诈,不可这样直接就出去。”杨萦钥担忧的说道。

    “就冲这份胆量,此人绝不是一般的盗匪,值得一见。”

    邵诩与那位戚先生两人沿着河岸向着唯一的一座木桥那走去,不一会,两人分别站在了桥的两边。两人四目相对,分别打量着对方的装束与举止神态。只见邵诩身披甲胄,手按佩剑,神采奕奕。那戚先生看了不禁心中大喜,此人定是不凡之人,自己委屈在盗匪之中已久,今日或许是个良机。

    “将军,你带了多少兵马而来。”

    邵诩按着手中的佩剑回答道:“先生问此事欲何为?我手下皆是善战之士,三千人就足以灭草寇山匪。”

    “哈哈哈,将军误会了,我观这四周虽有千军万马之样,无千军万马之实。”

    邵诩心想这人竟能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观察分析的这样细致与冷静,决不会是一个屈于只当盗匪之人,或许....”

    “这位先生如何称呼,以先生之才,何至于为盗为匪?先生若在军中,定能有一番大作为。

    戚先生听完此话立马躬身作揖回道:“将军可露姓名与在下否?”他说完抬头看了一眼邵诩,见其神情似乎有变,忙补上一句道:“将军莫误会,我无其他意思,在下戚长民,本是滂城一文吏,后因种种原因不得不栖身于此。”

    邵诩突然跨出脚步,踏上木桥向戚长民走去,正在戚长民惊愕之际,邵诩已将手搭在他臂上,好似数年不见之老友相聚一般。

    “这下,我已不得不与将军合作了,必有人在近处探视着这里,这是将我“抹白”了去啊,哈哈哈。”戚长民放声大笑,之后与邵诩交谈甚密,邵诩把自己姓名与官职都统统报与他知晓,戚长民得知其为朝中名门世家子弟之后,便决心跟随之。

    “我有一计,需借用将军身上一件贵重之物,不知邵将军可信戚某否?”

    “一切都凭戚先生安排,我身上贵重之物除了此阙星剑就只有陛下亲赐的玉牌了,兄若需要弟解下给你便是。”说着便解下腰间玉牌递与戚长民。“弟愿在此等着,相信兄必不是言出不行之人。”

    “哈哈哈,邵将军有如此胸襟与胆魄,日后必定前途不可限量,竟然将军对戚某这般信任,我愿凭这张嘴为将军立下这头功,权当见面之礼,如何!”

    邵诩当下应允了戚长民之计,与其约定明日中午之前在此等候他的消息。戚长民归去之后对与自己同来的那领头的盗匪说,邵诩是自己在滂城时的旧识,现今为郢州刺史手下一员将领,故人相见难免多聊数句。那领头之人被他说得心中大喜,不仅拣回一条性命还认识一员大将,由此对这位戚先生更是佩服不已,当然也是唯言即从了。

    “报大寨主,戚先生和胡大哥在山岭下遭到了一伙官军的伏击,生死未卜,我拼了死命逃了回来。”

    “你可是亲眼所见?这么些年来,若无戚先生之谋,胡头领之勇,我等怕早就给官军剿了,如今戚先生........。”大寨主收住了惊慌的神情,顿了顿说道:“你看清了是那里的官军否,打得是何旗号?领头的是个什么模样的人?”

    回来报信那人早就被吓得丢了一半魂,见大寨主这样问道,只能强行定了定神,支支吾吾地回道:“小的没、来得及看清,只听见震天的喊声,一眼望去林子里全、全是人。”

    “季六,你带一队人绕道柴子坳去山岭下探探情况,有戚先生消息立马派人回报。”

    季六领了命立即动身往柴子坳而去,过了半个时辰多到了山岭下一处隐秘的坡道里,望见不远处站着一批人马,心中一惊,定下来细看之,原是戚先生与胡大哥,心中大喜。季六慢慢爬下坡来,对着那边喊道:“戚先生、胡大哥,你们遭遇了官军伏击了吗?大寨主心忧戚先生,叫我下来探明虚实,你们没事太了!”戚长民正与那胡头领小声私语道,见季六来了,便扬起手向他挥了挥,道了句:“季兄弟,幸苦了,戚某无甚功劳,白白承蒙大寨主关怀了,我们回岭上吧,今日之事,待我见到大寨主后慢慢道来。”众匪皆言“好”,一伙人沿着山路往寨里回去。不消一会,戚先生就入了寨门,那大寨主早已在寨门口候着了,见其完好无损而回,不禁欣喜不已,迎上去问长问短,戚先生也一一回答,两人一路走进了大帐之内。

    这大寨主一路之上就觉得戚先生今日有些怪异,问其事由总欲言又止,感觉藏了些事未说一般,当下心里存了些疑问。大寨主屏退了帐中的手下,待其全部出去后,回过身来面带笑意的对着戚先生说道:“听说先生今日遇见官兵伏击被俘,官军又放了先生回来,可有此事?”大寨主脱口而出后,又觉得自己言语有些过了,忙赔了个不是,说道:“先生高风之人,我绝没有怀疑先生之意,眼下先生无事就好,无事就好。”

    “大寨主是不信戚某人吗?大寨主忙上前宽慰戚长民,说明自己只是一时失言而已。“此事实在不是在下有意瞒大寨主,只是此事事关大伙之前程,难道我等兄弟一辈子在这穷山僻壤里做匪?如今有条富贵路,不知大寨主是否有意。”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诡谋.子暮归》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诡谋.子暮归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诡谋.子暮归》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