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乱世开幕 第十章 展露头角的赵云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往事第一卷:乱世开幕 第十章 展露头角的赵云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说到赵云,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

    当年正是赵云跟着刘备一帮人打天下的。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

    赵云是一个见识高远,忠勇兼备,品行无暇的完美英雄(网上评价的)。

    那赵云是怎样发迹的呢?

    赵云字子龙,在三国时期被人们通常称呼为“赵子龙”。

    赵云是常山真定人。在今河北正定。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赵云受常山郡百姓的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

    赵云到了公孙瓒那里。公孙瓒对赵云说道:“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赵云则回答说:“今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赵云自此随公孙瓒四处征讨。

    而在当时,刘备也在公孙瓒那儿。并依附于公孙瓒。所以赵云在私下里与刘备深交。

    后来公孙瓒与袁绍交战。赵云就初次在战场上崭露头角。对于这次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有《演义》和正史的两个版本。

    《演义》上是这样描述的。

    当年,反董联军解散后。袁绍离开了洛阳,屯兵河内,因缺少粮草,想夺取冀州,便采用谋士逢纪的计谋,暗中给公孙瓒去信,以事成之后平分为诱饵,邀他一起拿下冀州。公孙瓒信以为真,当日就起兵赶往冀州。

    袁绍见公孙瓒已中计在先,便又派人密告冀州牧韩馥。韩馥惧怕公孙瓒,忙差人去请袁绍出兵相助。袁绍一到冀州,便夺了韩馥的权力,占据了冀州。韩馥懊恼不已,转而投奔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公孙瓒在得知袁绍已经得了冀州,便派自己的弟弟公孙越去找袁绍索要一半冀州疆土。袁绍说要公孙瓒亲自来商议。这时公孙越只得告辞返回,哪知才走了不到五十公里,便被自称董卓的家将的人用乱箭射死了。

    公孙瓒听逃回的随从们报告了事情的经过,勃然大怒,骂道:“袁绍诱惑我起兵,自己却坐收渔翁之利,不但不遵守承诺,反而派人冒董卓的家将杀了我的弟弟,这个仇我非报不可。”

    公孙瓒当即率领本部队人马杀奔冀州,袁绍也立刻率部迎战。两军在磐河相遇,随即展开了厮杀。

    说了这么多,这是《演义》的版本。还有一个简单的正史版本。

    正史是这样描述的。

    话说公孙瓒与袁绍交战。公孙瓒派遣青州刺史田楷来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袁绍还派了数万大军前来争,这时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赵云则是随刘备出征,为刘备掌管骑兵。

    然而对于赵云来投靠公孙瓒《演义》上还有一个小插曲。

    《演义》上讲正在公孙瓒与袁绍军队在磐河相遇,展开厮杀的时候。袁绍派大将文丑迎战公孙瓒。公孙瓒不是文丑的对手,不到十来个回合就败下阵来了。

    公孙瓒败阵而走,文丑乘胜追击。公孙瓒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头散发地骑着战马往山坡上逃,却不料马失前蹄,摔了下来。这时,文丑瞅准时机,捻枪便朝公孙瓒刺了过来。

    正在此危机时刻,赵云出现了。

    这时忽然从山坡边闪出了一名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二人大战了五六十回合,还是难分胜负。后来见公孙瓒的救兵赶到,文丑便拔马走了。

    公孙瓒得救了。公孙瓒见那少年长得浓眉大眼,威风凛凛。忙问其姓名。少年欠身答道:“我叫赵云,字子龙,本是袁绍的部下,因见袁绍没有忠君救民之心,特来投奔将军。”这时公孙瓒大喜,带着赵云,一起回到了军中。

    由此可见赵云本是想投靠袁绍的。后来发现袁绍不是明君。所以暂时投靠了公孙瓒。

    这大概就是赵云投靠公孙瓒的故事吧。正史上也没有记载赵云是怎样投靠公孙瓒的。《演义》上则是用这一小段插曲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笔吧。

    之后的事情大概大家也都知道了。

    《演义》上有这样一段描述。

    公孙瓒还没有和袁绍打完。第二天迎战袁绍,公孙瓒果断分一支兵马给赵云。混战之中,赵云率众杀入袁绍的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这时,刘备等也带兵杀到。袁绍大败。

    这段描述在《演义》上是有的。但是在正史上无从考证。而且《演义》后来还有下面这句话。

    刘备是得知好友公孙瓒与袁绍交战,特地赶来相助的。他一见赵云,甚是喜爱。

    从这其中,《演义》上讲刘备是为了他的“好友”公孙瓒,在得知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时,也特来助战的。

    但是正史上恰恰相反。上面也讲过。刘备当时确实依附于公孙瓒,而不是好友。这点是《演义》上虚构的。

    正史上讲是公孙瓒派刘备和赵云一起去与袁绍作战的。

    下来作者要简要分析一下,刘备与赵云是怎样认识的?

    上面也讲过。赵云是在投奔公孙瓒时认识刘备的。具体怎么投奔,正史上没有记载。

    还有一点,刘备当时是依附于公孙瓒。而不是好友。

    那么就是说,赵云在投奔公孙瓒后与同样依附于公孙瓒的刘备认识刘备的。并且私下关系甚好。

    回到原题。后来袁绍兵败之后,坚守不出。不久董卓派人过来调解,公孙瓒决定班师回领地,赵云随行。

    《演义》上还说刘备与赵子龙分别时,流着眼泪,不忍相离。

    后来,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了,离开了公孙瓒。

    正史上讲的是赵云向公孙瓒请辞归乡。这时正依附于公孙瓒的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因此握着赵云的手,不舍得分别。

    赵云临走前,还对刘备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

    赵云向刘备辞别说:“终究不能做有违德操的事。”

    赵云在离开公孙瓒后,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一起共图大业。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往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往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往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