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正文卷 第十五回-听许师伯讲兵法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千古圣雄王阳明之悟道作品正文卷 第十五回-听许师伯讲兵法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许师伯的兵法从《道德经》开始;当代兵圣王越的故事。】

    许师伯点一下头:“当然,将之道如棋,就看谁看得远了,所以,孙武子讲“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我问许璋最喜欢《孙子兵法》中哪句话,他说:“夫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夫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我大为叹服。

    在其后的学习中,许师伯是从《道德经》开始的,我很奇怪,《道德经》不是道家之书吗?但其后的学习让我对《道德经》有了新的认知。许师伯是从《道德经》的几个点开始剖析的。

    首先,他讲:“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问我什么意思?

    我说:“不就是不去与别人争,别人也没办法,如同《三十六计》最后一句,走为上策。”

    许师伯大摇其头,“错了,夫唯不争,是说我的战略层面更高,不去与你争那蝇头小利。”

    我说:“我明白了,如同圣人将动,必有愚色一般,是愚敌之计。”

    许师伯说:“不对,你记住这几句话:‘只做第一,不求最好;舍己从人,借势打势’。”

    我一下明白了,说:“如同蒙古骑兵,以快马利箭而横行欧亚,并不与你争刀剑之利,而从更高的战略、战术上进行突破。”

    许师伯点了一下头,又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治军要以正道而治,用兵要以奇兵制胜,但为将则要虚怀若谷,从容泰然,胜负不在心中。”

    我叹道:“好,一定以无事取天下。”

    许师伯笑了一下,又讲,为将之道在于“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待兵要以慈父之心待之,用兵物资要节俭为上,而用兵之道在于后发制人”。

    我忍不住叫道:“不是说要先发制人吗?”

    许师伯说:“先机未必先发,真懂用兵者一定会让对方的虚实全面暴露,然后一剑封喉”。

    我一下明白过来,并以《左传》中“曹刿论战”的典故“一鼓作气,再则衰,三则竭”来印证,得到了许师伯的认同。

    接着,许师伯分析了时局,他讲一个将军一定要明达时务。

    当时大明的主要边患来自于北方的蒙古。三十多年前,蒙古瓦剌部来犯,当今成化皇帝之父正统皇帝统率明军主力五十五万人应战,结果由于正统皇帝任用太监王振而兵溃土木堡,皇帝做了蒙古人的俘虏,至今仍是国耻。

    其次,在于谦的指挥下,发动了“北京保卫战”而击退瓦剌。后来虽然瓦剌衰落了,却又兴起了鞑靼。

    到了当今成化之初,鞑靼的几个部落南下,深入到了黄河以南的河套地区,被大明称为“套虏”。

    这“套虏”的活动范围西起甘肃、宁夏,东至山西、河北,对大明的北部边疆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这还不算,外忧既炽,内患也盛啊!成化元年,广西发生大藤峡瑶民举事,攻城略地,杀官劫库,广东、广西、江西、湖广四省都受到波及,明调动了京城及地方十多万人,费资巨万才将瑶民镇压下去。

    也就在当年,湖北、河南、陕西交界地区又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荆襄流民暴动,参加人数达几十万,时断时续闹了二十年,直到明在这一地区设府(郧阳府)增县,改变过去禁止流民居住的政策之后,事情才逐渐平息。

    我叹道:“可惜当今没有名将!”

    许师伯说:“你还真错了,当今有一个旷世名将,他叫王越。”

    我也仿佛听说过此人,便请师伯讲一下这个王越。

    许师伯讲,在大明曾以军功封伯爵的文臣只有二人,有趣的是他们都姓王,一个是正统时的王骥,他以平麓川之功而封靖远伯;另一个便是成化时也就是当下的王越,他以袭威宁海子之功而封威宁伯。

    讲到这里,许师伯说,希望我能成为大明第三个姓王而以军功封伯爵者,当我听到此言,并未当成玩笑,而是想起了《史记》中陈胜之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心中顿时豪气干云。

    且说这个王越,当真是位传奇人物。他的神话可以说比我更牛,他是景泰二年的进士。

    据传说,他在殿试那天,忽然平地刮起了一阵旋风,将王越的试卷卷上了云间,王越呆呆地看着试卷在天际间消失,监考官见此便只得给他重发试卷,而这王越确有真才实学,当下奋笔疾书,竟在收卷前写完了二份对策,可能你要说,这哪有啥了不起,没什么神奇的啊!

    那后面的故事你再听听!在这年秋天,朝鲜国使者前来进贡,你猜他们带来了什么?竟然是王越的那张试卷。

    怎么回事?据使者讲,那日朝鲜国王正在视朝,一物从天而降,待定睛一看,乃是一份文卷。

    侍者将文卷捡起呈给国王,国王一看,才知是天朝进士的试卷。于是,让侍者进贡时顺便带回北京。

    神话啊神话,一份试卷竟然飘洋过海,被风从北京卷到朝鲜王宫,也真是不可思议。

    这王越曾任兵部尚书,晚年被任命为三边(大同、延绥、甘宁)总制,为防范鞑靼侵扰立下了卓越功勋,后被朝廷封为威宁伯。他曾三次出兵与鞑靼作战,收复了河套地区。

    听许师伯讲,王越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有十余年的作战经验,兵法出奇制胜,一旦出兵,必然凯旋。

    接着许师伯讲了王越的两个故事,以显示其性格豪爽,知人善用,乐于提拔人才,所以部下都甘愿为他赴汤蹈火。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寒冷的冬天,天降大雪,王越坐在暖炉旁饮酒取暖,身边还有四位美姬为他弹曲斟酒,好不潇洒。

    此时,一名士兵从前线侦察敌情归来。王越立即将其招入帐中,听他禀报敌情。那名士兵的汇报非常详细,王越听了很满意,于是将手中的金杯递给他,请他饮酒。

    之后王越又问了几个问题,那名士兵都回答的很精妙,这一下,王越更高兴了,于是让美姬们给士兵弹曲斟酒,这就有点乱来了。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千古圣雄王阳明之悟道》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千古圣雄王阳明之悟道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千古圣雄王阳明之悟道》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