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推拿按摩保健疗法简介 二、推拿按摩疗法经穴简介 (五)十四经脉的走向及主要临床功效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看图推拿按摩上篇 推拿按摩保健疗法简介 二、推拿按摩疗法经穴简介 (五)十四经脉的走向及主要临床功效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十二经脉加上奇经八脉中的督、任二脉就是通常所说的十四经。十四经根据内为阴、外为阳,腹为阴、背为阳的原则分为阴经和阳经。

    根据经脉循行方向,十二经的走向为:手三阴(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从胸走手;手三阳(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从手走头;足三阳(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从头走足;足三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从足走腹(胸)。在四肢末端相连接的是不同属性的表里经,即手为手三阴和手三阳经的交接处,足为足三阳和足三阴经的交接处。而在头面、胸腹部位相联接的是相同属性的经脉,即头面为手三阳和足三阳经的交接处,胸腹为足三阴和手三阴经的交接处。

    1.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见图1-2-3。

    图1-2-3 手太阴肺经

    (1)循行:自上胸外侧(中府)横出腋下,沿着上肢内侧前缘,经过肘窝、寸口、鱼际到拇指桡侧端(少商)。

    (2)主治证候:咳嗽、喘息、气逆、胸闷胀满、发热、恶寒、出汗、上肢内侧前缘疼痛、厥冷。

    2.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见图1-2-4。

    图1-2-4 手阳明大肠经

    (1)循行: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沿食指桡侧缘向上,经上肢外侧前缘到肩锁关节上方,经过大椎,折回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到面颊,进入下齿中,经口角和口唇到对侧鼻翼旁(迎香)。

    (2)主治证候:下牙痛、咽喉肿痛、鼻出血、口干、上肢外侧前缘及肩痛或运动障碍等。

    3.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见图1-2-5。

    (1)循行:自眼眶下(承泣)进入上齿,绕过口角,过承浆,然后分布于下颌、耳前、前额等处。并从颊部向下,沿咽喉到锁骨上窝,经**,沿腹中线旁2寸下行到腹股沟,再沿下肢外侧前缘下行,经足背到达第二趾外侧端(厉兑)。

    (2)主治证候:高热、惊悸、口眼㖞斜、胸腹胀痛、腹水及腹股沟、小腿前面、足背、足趾疼痛或运动障碍等。

    4.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见图1-2-6。

    图1-2-5 足阳明胃经

    图1-2-6 足太阴脾经

    (1)循行:起于趾内侧端(隐白),沿足背内侧,经内踝前面,沿胫骨后缘上行,经膝,沿股内侧前缘向上,进入胸腹部(大包)。

    (2)主治证候:心烦、食欲缺乏、腹胀、呕吐、便溏、黄疸及下肢内侧肿痛或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等。

    5.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见图1-2-7。

    图1-2-7 手少阴心经

    (1)循行:自腋下(极泉)沿上肢内侧后缘,经第四、五掌骨间,到小指桡侧端(少冲)。

    (2)主治证候:心前区及胸痛、咽干、口渴、上肢内侧后缘疼痛、厥冷或发热等。

    6.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见图1-2-8。

    (1)循行:起于小指尺侧端(少泽),沿上肢外侧后缘,经肩关节后方,到大椎,折入锁骨上窝,沿颈侧部上行,过下颌角,分布于颊部、颧部、眼外眦,到耳前(听宫)。

    (2)主治证候:咽痛、颊肿、听力减退、上臂疼痛及上肢外侧后缘疼痛等。

    7.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见图1-2-9。

    图1-2-8 手太阳小肠经

    图1-2-9 足太阳膀胱经

    (1)循行:起于眼内角(睛明),至上颊,到达脑以后,一支沿背中线旁1.5寸,由项下行到腰部,经股到腘窝;另一支沿背中线旁3寸,由项穿过肩胛部,一直下行到臀部,经髋关节,下到腘窝,与前一支会合后,继续下行,过腓肠肌,经外踝后方,沿足背外侧,到达小趾外侧端(至阴)。

    (2)主治证候:头项强痛、腰背痛、中风后遗症,以及腘窝、腓肠肌、足小趾等处疼痛和癫狂、精神错乱等。

    8.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见图1-2-10。

    (1)循行:自足心(涌泉),经舟骨粗隆下方、内踝下方进入足跟,沿下肢内侧后缘向上,到达胸腹(俞府)。

    (2)主治证候:腰脊强痛、喉痛、齿痛、不寐、小便不利、遗精、阳痿等前阴病及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

    9.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见图1-2-11。

    图1-2-10 足少阴肾经

    图1-2-11 手厥阴心包经

    (1)循行:自**外侧(天池)至胸腔,到腋窝后,沿上肢内侧中线,经肘窝中间,入掌心,直到中指末端(中冲)。

    (2)主治证候:心悸、心烦、胸闷、精神失常、上肢内侧疼痛、发热等。

    10.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络“心包”见图1-2-12。

    图1-2-12 手少阳三焦经

    (1)循行:起于无名指端(关冲),经无名指尺侧缘,穿过第四、五掌骨间,沿上肢外侧中线到肩后,折向前,入锁骨上窝,上走颈部,沿耳后,过耳上方,入耳中,出耳前,分布于面颊、眶下、目外角及眉毛外端(丝竹空)。

    (2)主治证候:耳聋、耳鸣、咽及面颊疼痛、肩部、肱部、前臂外侧及无名指疼痛或运动障碍等。

    11.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见图1-2-13。

    图1-2-13 足少阳胆经

    (1)循行:起于眼外角(瞳子髎),环绕分布于头颅的颞侧、耳前、耳后,然后由颈侧经肩部入锁骨上窝,经腋窝,分布于胸腹侧面,经髋关节,沿下肢外侧中线向下,经外踝前面,到达第四趾外侧段(足窍阴)。

    (2)主治证候:寒热往来、疟疾、口苦、胁痛、偏头痛、目外眦痛,以及股、膝、小腿的外侧及足第四趾等处疼痛及运动障碍等。

    12.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见图1-2-14。

    图1-2-14 足厥阴肝经

    (1)循行:起于足大趾背面趾甲后(大敦),沿足背第一、二跖骨间,经内踝前1寸处,沿小腿内侧前缘上行,在踝上8寸处交叉到足太阴脾经的后方,再沿股内侧上行,绕外生殖器到小腹,最后到胁下(期门)。

    (2)主治证候:头痛、眩晕、胸胁胀痛、疝气、遗尿、妇女小腹胀痛、腰痛下肢内侧前缘疼痛等。

    13.督脉

    督脉是“阳脉之海”见图1-2-15。

    图1-2-15 督脉

    (1)循行:自骶部(长强),沿背脊正中线上行,经骶部、腰部、背部、项部,沿头部正中线,由项部经头顶、额部、鼻部到达上龈正中(龈交)。

    (2)主治证候:角弓反张、背脊强直、精神失常及泌尿系统疾病。

    14.任脉

    任脉是“阴脉之海”,任主胞胎(1-2-16)。

    图1-2-16 任脉

    (1)循行:下出会阴,沿胸腹正中线上行,经**、腹部、胸部、颈部到颏下,至下唇正中(承浆)。

    (2)主治证候:肠胃病、妇女病等。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看图推拿按摩》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看图推拿按摩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看图推拿按摩》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