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孝村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暮鸦行 北孝村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汴州城外

    双方鏖战之际,粮草辎重自然是重中之重,务必要安置在最稳妥的地方,若是被朱温派人连锅端掉,那就万事皆休了。所以,蔡州军存放辎重的军寨就设在了大河北岸,有沿河守军严防死守,万万不虞有失。

    不过,只是负责运送物资的辎重兵就无关紧要了,他们的营寨被随意安置在岸边的空地上;也许在情急之下还可扔进战场去送死,虽然不济事,钝一钝敌军的刀子也是好的,这应该就是中路行营都统申丛的想法。

    许存立于营寨外等待着尚未归来的鹿弁,他神情憔悴双眼布满血丝,心里烦躁不安!

    自从双方开战后,许存一干兄弟就更加忙碌了,日日在辎重营和各处战场之间疲于奔命。原本运送粮草辎重的活计,都要组织大规模的民夫和驼畜来分担,可臭名远扬的蔡州军所到之处人烟灭绝,哪里还能捉到百姓供他们驱使?

    据史料记载,前朝隋炀帝第一次远征高丽,出动了三十军兵马,每军两万人,其中骑兵四千、步兵八千、辎重兵八千,而马步兵中还有承担后勤任务的兵员,故后勤兵比例几乎已过半,当然那是远征他国。而据唐初军队编制,若全军两万人,后勤兵约占六千,比例也约为三成。

    而如今,汴州城下十五万之众的蔡州大军,居然只有区区不足万人的辎重兵员,面对每日繁重的运输任务,他们也只能马不停蹄,席不暇暖的勉力支应。

    即便如此劳累,居然还随时都有丧命的危险。虽然只是苦力军不用直接上阵厮杀,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近来就常有辎重队刚刚抵达指定地点,却发现己方军寨已被敌军占领的情况,短短数日里,许存军中居然已折进去了十几个兄弟。

    许存私底下也不断嘱咐着弟兄们:“去了战场上先看清形势再行路,只要发现情势不对,赶紧扔下辎重保命要紧。”除此之外,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

    今日鹿弁带人去给张晊军中送粮,到了现在还没回来,怎不令许存担心不已?

    ……

    边孝村,地处汴州城北十五里处,以往也是人丁兴旺的大村落。如今,蔡州大军围攻汴州城,这里就变成了战场。

    村里的百姓唯恐殃及池鱼,早就四散奔逃,只留下这座空无一人的村落。由于位置合适,又有几座不错的屋舍,自然就成了蔡州军主帅的驻地。

    傍晚时分,鹿弁驾着牛车走在返回辎重营的路上,依照军令他已带人在未时前,将粮秣送到了张晊将军营中,只是被临时抓差搬运战场上的死尸,才耽搁了回营复命的时辰。

    随行的几名兵丁,都是他的手下弟兄,他如今已是火长,比起数月前也健壮了许多,来辎重营已经三月有余,每日疲于奔命,倒是让身体恢复的很快。

    牛车路过边孝村口,鹿弁又看到了那个蓬头垢面的痴汉,依旧坐在村外的大槐树下,居然还保持着清晨看到时的姿势。

    自从蔡州军十余万人马在此摆开战阵,附近就几乎见不到百姓的身影了,只有这个痴汉,也不知从何方流落至此,整日憨傻愚笨的呆在这里一动不动,浑身上下脏兮兮一团,完全辨不清面目,那双呆滞的眼睛空洞无物的瞅着远方,打着绺的头发胡乱刺蓬着,隔着老远就能闻到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

    鹿弁一如往常,经过痴汉身旁时未做停留,也不言语,只是坐在车辕上隔空丢过去一个糠饼就继续赶路,痴汉看见扔在地上的糠饼也不道谢,只是径自捡起来慢慢咀嚼着。

    第一次看见这个痴汉时,鹿弁就想起了蔡州城下的自己,所以每次路过村口,都会施舍一点吃食给他。

    听说昨晚军中有人刺杀秦宗权,鹿弁的嘴角上就忍不住微微漾起了笑意,只是知道没有成功,心里不免有些失落。当然,些许遗憾是无法抑制心中愉悦的。

    心情好,出手自然也就阔绰起来,鹿弁今天就大方的把自己一天的口粮统统都扔给了痴汉。

    小卒鹿弁今天的心情很不错,而“大王”秦宗权就满腹心事了。

    三个多月来,蔡州军的战事很不顺利,按理说双方兵力悬殊,不该是如今的局面。

    这一役,蔡州军几乎倾巢而出,由卢塘、张晊和秦贤三员爱将领兵近十万,兵分三路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而困守孤城的朱温,帐下只有兵马区区两万人,攻守双方兵力比接近五比一,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对决。

    在郑州城里饮酒作乐的秦宗权,本打算坐等这场毫无悬念的战役捷报,而战事进程却让人瞠目结舌!

    秦宗权原本以为朱温会龟缩城中死守不出,没想到,他竟然利用蔡州军人数众多只能分散驻扎的弱点,频频主动出击,先是在万胜击败卢塘,又在板桥攻破秦贤的四处营寨,斩杀万余人。五月初三,朱温又出兵袭击赤岗,大败张晊所部。秦宗权接连接到秦贤、张晊等人战败的消息后大为震怒!

    于是,秦宗权亲率麾下最精锐的三万人马火速驰援汴州战场,在边孝村升起帅旗,亲自坐镇中军督战;至此,汴州城下已聚集蔡州军共计十五万人之众,连扎了气势恢宏的三十六座营寨,逐鹿中原的决战即将开始!

    对于老对手朱温,秦宗权还是很了解的,这位宿敌就是个天生为乱世而生的人物。

    宣宗大中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夜,朱温出生在宋州砀山县午沟里。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家乡有名的儒士,虽然未曾出仕为官,但极好的家风,也为朱家赢得了无上嘉誉,以致于能和本地那些更有名望的地方官员家族联姻。

    长兄朱全昱,二兄朱存,朱温排行老三。由于父亲早死,家贫,其母王氏就带着他们兄弟,佣食于亲戚萧县刘崇家中。朱温长大后,不喜劳作,整日游手好闲,常以豪雄英勇自许,乡里人对他都很是反感,家主刘崇同样也不喜欢他,只有刘崇的母亲对他青睐有加,逢人便说:“朱三非常人也,汝曹善遇之”

    僖宗乾符年间,天下连年饥荒,成群的盗贼呼啸相聚,黄巢趁机崛起于曹州、濮州,饥民们自愿追随他的竟有数万人之多。

    乾符四年,生性不安分守己的朱温与二兄朱存终于离开家乡,一起投入了黄巢军。在转战岭南时,朱存战死,朱温则因功补为队长,开启了他乱世枭雄的生涯。

    广明元年十二月五日,黄巢起义军攻陷唐都长安,僖宗被迫逃往成都,黄巢派遣朱温领兵驻扎在东渭桥。这时,唐将诸葛爽率领工北行营的兵马驻扎在栎阳,黄巢派朱温去招安诸葛爽,诸葛爽被朱温说服,归降黄巢。

    中和元年二月,朱温被任为东南面行营都虞候,攻占了邓州,俘虏刺史赵戒,阻扼了由荆襄地区北攻的唐军,稳定了新建的“大齐”政权东南面的局势。

    六月,朱温返回长安时,黄巢亲自到灞上劳军。

    七月,又把朱温调到长安西面的兴平,抗击从邠、岐、鄜、夏等州调集的唐军。

    八月,鄜延节度使李孝昌、夏州节度使李思恭驻扎在东渭桥,黄巢派朱温前去抵御,朱温在东渭桥一带大败唐军。

    十一月,朱温乘胜在富平大破鄜州李孝昌、夏州李思恭的兵马,二李溃不成军,逃回了原来的藩镇。

    至此,朱温已稳稳成为黄巢大军的头等猛将。但天道轮回,“百战百胜”始终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中和二年二月,黄巢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使,让朱温自行攻取。朱温从丹州领兵南下,很快攻克同州。当时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屯扎了数万军队,纠合其他藩镇,计划收复同州,朱温与王重荣在河中地界交战,王重荣挑选精锐甲士三万人攻打朱温,朱温大惧,将舟船全部凿沉在河中。

    朱温被王重荣击败后向黄巢请求支援,进上十次表章,均被黄巢身边的亲随隐报,又听说黄巢军队势力窘迫困厄,军心涣散,他的亲信将领劝他反正降唐,朱温推知黄巢起义军必将失败,于是有了投降朝廷的准备。

    中和二年九月,朱温同身旁心腹计议,杀了黄巢的监军使严实,率领全同州军民投降王重荣。

    四面行营招讨使杨复光想要斩杀朱温,王重荣阻止说:“如今招降黄巢兵马,投降的一律赦免,况且朱温此人骁勇可用,杀了他怕是不祥。”

    保下命的朱温随即认王重荣为舅父以示效忠,王重荣也投桃报李,当天就赶写奏章上报了朝廷。

    僖宗在蜀郡看到奏章后欣喜万分,高兴地说:“这是上天赐给我的上将啊!”下诏授给朱温左金吾卫大将军的官职,担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又赐名“全忠”。从此,朱温统率他的旧部和王重荣的兵士一起行动,所到之处战无不克。

    中和三年二月,朝廷任命朱温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朱温终于成为了雄踞一方的封疆大吏。

    秦宗权首次与之交锋,还是在黄巢麾下,他奉命率军围困陈州长达三百余日,攻守双方的军队都已粮草殆尽,百姓四处逃窜无粮可收。穷途末路的黄巢为了募集军粮,居然丧心病狂,命令秦宗权以人肉为粮,设置数百个巨锤,同时开工,成立供应军粮的人肉作坊,陈州城周边百姓,无论男女老幼,悉数纳入巨舂,称之为“捣磨寨”。

    正在陈州军民绝望之际,以朱温为首的几路援军赶到,在陈州城下和秦宗权进行了大小数十次缠斗,最终秦宗权被朱温所败,无功而返。

    ……

    面对这样的难缠对手,任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大战之际更要万事谨慎,一步行差踏错便会满盘皆输。前夜,秦宗权的帅帐竟然潜入了刺客,幸亏他去了申丛处商议军情才逃过一劫,那刺客也着实了得,硬生生在大批侍卫的包围中无声无息的消失不见。

    暗自庆幸的秦宗权却不知道,那刺客不但身手不凡,还是个非常执着的人!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暮鸦行》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暮鸦行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暮鸦行》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