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偏只到、凉秋半破(四)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崇祯大明 第三百五十六章偏只到、凉秋半破(四)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一间占地颇广的大院子里。

    没有南京几位国公,侯爷们住的大,却也不小了,属于是有钱都很难买到的好地段。

    小桥流水没有。

    可走廊,水榭还是很齐全的。

    唐世济在旁人的恭贺声中,一路走回了自己的住处,本来他是不用走路的,他有自己的私人轿子。

    虽然大明在禁止轿夫这个职业。

    可此地山高皇帝远,远行用马车,近了用轿子,只要有钱,有官身的人,都是这样做的。

    “哈哈哈······”

    一朝扬眉吐气,唐世济很是开怀,在外面人多的时候,他还需要顾忌一二自己的形象问题。

    可此时到了自己的家中个,就再也忍不住了。

    本来一个很稳重的人,只是在最底层待得久了,上进无门,不是憋了多少的怨气在心中。

    此时此刻总算是有了发泄的机会。

    院子里的护院,下人们一个个的,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家的老爷,仿佛还以为自家老爷给发疯了。

    唐世济显得心情还很不错,对于自己家里下人们的失礼,也就很宽容,很大度的一笑了之。

    “看什么?都干活去,也就老爷我今天高兴,不然你们的工钱都要扣一半。”

    嘟囔了一声,走路的时候,连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他还要等到天黑去送礼。

    白天拉到朝堂上的金银,不过是给众人一个交代,说明自己很上进,办事不错,是个值得往上靠的人。

    至于拿什么靠?

    无外乎金银而已,要是想要联姻的,还得送出来自己家的闺女。

    当然,陪嫁一定不能少。

    重要的是陪嫁不能少,他不会去做贪赃的事情,可枉法吗?

    那就要看情况了。

    书房之内。

    他已经分好了五箱礼物,全都是这一次进项之中,最好的宝物。

    他自己是没有留下一份的。

    在他想要上进的时候,可不能落人口实,特别是魏国公徐文爵、灵璧侯汤国祚、定远侯邓文郁,及大臣赵之龙、大学士王铎几人的口实。

    在南京,他的身份和地位算是低了。

    要不是还有被需要的可能,自己也会随着一些人,拿不出上门拜访的礼物,而被扫地出门。

    有几位同僚,现在过得日子,可是要比以前清贫的多。

    世间是个大染缸,他想要往前走,就得把自己染得五颜六色才行,上面的人需要什么颜色,他就得必须立刻拿出什么颜色。

    天色就在他琢磨着,下一次去往赣州府,捞到多少金银的时候,渐渐的黑了下来。

    “厨房都准备好了吗?”

    这些宝物,可没有办法兑换成支票。

    如今在大面额的支付当中,支票早就代替了银票,南京的许多钱庄,都因此而开始衰败了。

    也就高利贷暂时还存在。

    赌坊的生意,也还火热。

    “回老爷的话,都准备好了。”

    外面一直候着的管家,实在是不明白,老爷买这么多的菜,倒地吃不吃得完。

    买回来之后,还不允许采摘,更加不允许放进地窖,这大热天的,一个晚上全都蔫吧了,和外面的草一样。

    怕是送人都会被嫌弃。

    可唐世济明白,必须这么做,他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几位国公,侯爷,都是很低调的人。

    也只有用菜叶子盖着的礼物,会让人家满意。

    “掩耳盗铃?呵呵,没想到啊,故事里的事,却都是真实发生的。”

    唐世济喃喃自语道,随后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觉得差不多了,才起身开门。

    “把这些箱子都搬出去,上面记得摆满菜叶子,不要让任何一人看到菜叶子底下放的都是什么。”

    随着唐世济的吩咐,整个院子里的下人们都开始活动了起来。

    五口箱子,装了五大车。

    装车的下人们,很是心疼这些菜,多少人都在饿肚子,可总有些人把吃食不当一回事。

    最先去的是魏国公徐文爵的家中,开门的下人们,只是问了一句是谁送来的,也不问车子里装的是什么,就让人拉到了院子里。

    至始至终都没有人招呼唐世济进屋小坐一会。

    而唐世济也不以为意。

    送完了这一家,还有下一家,可不能耽搁的太久了。

    接下来就是灵璧侯汤国祚、定远侯邓文郁,及大臣赵之龙、大学士王铎。

    仿佛这些人都有着默契。

    一个送,一个接收。

    当中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一句废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再次回到了自己书房的唐世济,唱着小曲,喝着自己夫人斟满的酒。

    “哪里可都是不少的金银珠宝,你就没想过留下几件?”

    “妇人之见,那东西我今天留下,明天你们就得去教坊司。”

    “没这么严重吧?”

    “头发长见识短,给你说了你也不明白,对了今天在我走后又会前来拜访?”

    “没人前来拜访,你就一个七品官,谁能求到你的门上?”

    唐世济:“······”

    世态炎凉,都是一些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就怕下一次这些人,求到了自己门上,拿出来的东西,自己看不上。

    唐世济本来在得意着,可听了自家夫人的话,却是瞬间尴尬的无地自容。

    于此同时。

    年轻的阮大铖却在秦淮河上的画舫中,买醉饮酒。

    等到明天,他一手创建的靠看社就不是他的了,为此他还要拿出不少的金元去维持各种开支。

    想想就是一阵郁闷。

    要是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去京师找周奎去,毕竟皇上的老丈人,怎么说,也能够给皇上说几句好话,免了自己的罪责。

    他却是不知道,周奎如今的处境,可是还不如他。

    在金库当中,每一天一睁眼,就能够看到满仓库的金子,可没有一枚是他的。

    除了眼珠子发红,加上气急败坏的乱骂一通,也就什么都做不了了。

    而每天给他送饭的人,也都习以为常。

    一开始还会说几句安慰他的胡啊,到了后来,时间久了,连翻换人之下,谁还记得他叫什么?

    是什么样的身份?

    也就偶尔皇后前来看望一次,家中的所有亲人,都当他是不存在。

    活成他这个样子的国丈,历史上也是第一个。

    翌日。

    本来说好的,要让阮大铖成为整个南京人尽皆知的事情,突然之间一点动静都没有。

    也就唐世济破天荒的,在官职上面提升了一级。

    看起来不多,可道贺的人,却要比昨日的人多了不少,也真诚了不少。

    原本只是说说的有机会出去喝酒,这次就是真的在邀请他了。

    唐世济没去。

    不是他自命清高,看不上这样的酒宴,而是他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到底该干什么。

    “阮大先生,自从马首辅被关起来之后,你作为他的手下,可不是很尽心啊。”

    出了朝堂,瞅着一个人少的机会,唐世济低声的问道。

    此时的阮大铖,还是无官一身轻,之前有他推荐的马士英在前面照顾着他,所以万事无忧。

    可马士英倒了,他也就跟着倒霉了。

    “尽心?,现在我敢尽心的话,是不是就要被你参一本了?”

    阮大铖正在郁闷着。

    如今的他可是一无所有,被人欺负到了这步田地,还没有任何的办法反击,也是够了。

    “知道就好,我会时刻的盯着你的,正如你盯着我一样。”

    说完,唐世济就扬长而去。

    而阮大铖瞬间就已经洞悉,肯定是魏国公徐文爵、灵璧侯汤国祚、定远侯邓文郁,及大臣赵之龙、大学士王铎他们把他给卖了。

    面对一位能够给他们办事,还能够给他们捞银子的人,肯定要比他这个指挥吟诗作对,写一点比他们更好的文章的人,要看中的多。

    南京的蝇营狗苟还在继续。

    其实,认真来说,蝇营狗苟任何地方都有,只是看多寡而已。

    朝廷的公文,还没有走到孙传庭和陆鸿轩,以及秦良玉他们手上的时候。

    高阳县的孙府,又迎来了客人。

    这一次的来人,一人是请人,之前是请孙承宗出山,现在请的就是袁可立回京。

    “老夫从没想过,都一把年纪了,还能够有回到京师的机会。”

    当年他被黄立极他们,合起伙来送到了登莱,原以为会老死在那个地方,谁知道风云变幻,大明的安危已经不需要他这样的老人,来操心了。

    宽慰之余,却也被南京的那一伙人气的不轻。

    索性连家也不回了。

    “袁老言重了,皇上可是一直都很关心你的身体的,也就是以前一直在忙,根本就顾不得为大明做出贡献的老人。”

    来人很会说话。

    不但好听,还说的很有道理。

    “范景文是你的什么人?”

    袁可立瞧着面前的年轻人,总觉得眼熟,仿佛在哪里见过一样。

    “正是家父。”

    来人正是范景文的儿子,范铉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范景文也是看准了机会,让他唯一的儿子,不用科举了,立刻去参军,好在他儿子还算争气。

    没有让他花费任何的人情,居然因为识字的原因,谋到ile一个什长的位子。

    虽然还很低,却也让范景文开怀大笑了。

    走仕途暂时是不用想了,不过因为识字,也可以抄近道,想比于朱继祚来说他可就要幸运的多。

    两人之间的年岁相差不大,可也只是相差不大,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承认了,朱继祚的儿子还在上学。

    皇上现在新办的小学。

    等到学出来之后,也就是好多年以后的事情了,怕是很难赶上如今大明在努力进取的好时机。

    “嗯,好好的当兵,现在当兵有前途。”

    袁可立也不是个老顽固。

    范景文他是认识的,在当时的朝堂之上,也算是为数不多,还算清廉的人物。

    不过。

    要是不清廉的话,如今也会在工程队中干活吧。

    “这位是你的高叔叔,你也见见面。”

    士兵再次造访孙家的宅院,让还在县里做教谕的高弘图,还以为又发生什么事情了,裂开放下手中的活,赶了过来。

    “······”

    范铉超可不认识高弘图,他来是领了皇命,前来接袁可立的,跟什么高弘图可没有任何的关系。

    “不用了,人家还小,别把咱们认为是对的,这种恶习教给下一代。”

    高弘图在年轻时,是挺讨厌拉关系的,也就为了做官,不得已的那些应酬,慢慢的熟练了过来。

    好不容易来到高阳县,做了教谕。

    不用每天都喝酒喝得晕晕乎乎的,就是他近年来最开心的一段日子。

    只是眼看着,自己的老友们,一个个的都走了,自己又要回到原来的孤单中去,心中有点分别之后的伤感。

    好在,现在的官道修建的不错。

    公共马车也已经开通,想要见面的话,距离也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你啊,年纪也就和范景文差不多,脾气倔的要死,人情往来,只要不触犯大明律,有什么不对吗?”

    袁可立瞪着眼,忿忿不已的说道:“要是想通了,给你弟弟一封信,说说你的近况也好,家中的子女,也能够知道你还平安无事,一声不吭的跑路,还真有你的。”

    快要走了,袁可立也不怕得罪谁。

    本来见到的第一面,就要说这件事情的,一直拖到了现在。

    “不要说我,你还不是一样,你儿子可是给你写了好几封信了,我可是都替你回了的。”

    高弘图眼皮子一翻,不甘示弱的道。

    都一个德行,谁也别说谁。

    袁可立一噎,干咳一声,仿佛此时才意识到,他们本来都是一路人。

    “好了,你家里的信件,也都是我回的,你弟弟,儿子都还好,这点不用担心。”

    范铉超尴尬的瞧着两人,互相的揭短,仿佛为这一场离别增添了一点别样的颜色。

    不大一会,孙家的人也来送行了。

    不但被安排了两位婢女跟着,还送了一辆马车,马车上面还有一口大箱子。

    只是这些东西,都被袁可立拒绝了。

    高阳县离着京师很近,以后有机会了还会回来,免得到时候孙承宗那个老东西,说他趁着家中无人,欺负自个的儿子。

    “不用送了,回去吧,想老夫了的话,可以来京师,一直听说现在的京师很繁华,你也来看看。”

    “会有机会的。”

    高弘图高声喊道。

    他想要去京师,可是要做出一番政绩才行的,如今的朝堂之上,可是还缺少一个教谕部门。

    以前能够做到尚书这个职位。

    以后也能够做到部长这个位子,只是迟早罢了。

    人群散去,车马璐璐。

    派来接他的马车,要比孙家送出来的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袁可立安稳的坐着。

    马车的窗户,也都是琉璃窗,被打开之后,风灌进了马车里面,凉飕飕的感觉很是不错。

    一路行来,一路看。

    京师他很熟悉。

    可这一次看到的沿途景致,却几乎没有了熟悉的感觉。

    官道更宽了,官道上的人流也更大了。

    来往的行人,匆忙的脚步。

    烈日下的身影,拉的很长很长。

    一时间,似乎就连身后的影子,都开始陌生了起来,袁可立感慨着,京师的变化日新月异,一直待在孙家,似乎自己错过了一点什么?

    心中想着:或许是奇迹吧。

    (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崇祯大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崇祯大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崇祯大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