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满汉醉仙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强汉从传道开始 第六十七章 满汉醉仙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咚咚咚”正在批改作业的王允听见一阵敲门声。

    “请进。”

    刘彻缓缓推门而入。

    王允停下手中的笔对他微微一笑,“吃完饭了?”

    听见王允的问话刘彻心中有着些许慌乱,“吃完了。”

    “还不错吧?”

    “挺好吃的,感觉比宫里的那些御厨做到还好吃。”

    听见刘彻的回答王允心中很满意,想来自己做的事得到别人的认可都是让人开心的事。

    “早上我回来的时候看见你在看书便没有打扰你,你觉得这学校怎么样啊?”

    “挺好的,挺新奇的。里面教的这些东西我很多以前都没有听说过。”

    两人一搭一搭的聊着,很平常的话语,不过却毫不违和。

    王允想着闲聊的也差不多了,随后开口到“你要继续看书还是去看看这些老师上课呢?”

    刘彻对学校还是有着些许陌生,尤其是那些学生“指指点点”的样子时不时就会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

    “呃,我还是继续看看书吧。这些书挺有趣的。”

    王允轻笑,没有说什么。只是简单的以为刘彻怕生,“那你继续看书吧,我要继续工作了。”

    “好的。”说完刘彻一溜烟的就跑进王允的藏书室。

    王允看着刘彻有着些许慌乱的样子只感觉好笑,摇摇头,而后低着头就开始继续批改自己的手中的作业。

    而溜进藏书室的刘彻则站在门边悄悄偷看着正在认真批改作业的王允。

    他不知道王允在做什么,不过那认真的神情却让他感觉有着些许心安。

    莫名其妙的他甚至怀疑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允哥儿”吗?

    他的印象中王允就是个懒散、圆滑、做事不靠谱但是却总有着让人亲近的亲近的气质。这样认真且专注的王允让他感觉有这些许陌生,不过看着王允的样子让他莫名其妙想到自己认真批写奏章的父皇。

    甩了甩自己脑子中乱七八糟的想法,刘彻收回自己偷看的目光,走进书屋中拿起一本《老人与海》。

    又是陌生的人名地名,不过所描述的故事却是不同。不同于早上所看的小章节,这本书好像所说的只是一个故事。。。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可以尽可以的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日已西斜,刘彻手中的书也接尽了尾声。

    默默合上书,刘彻的脑子中突然出现这么一个场景。

    “一个老人站着无边的大海中,狂风呼啸、电闪雷鸣。老人在拼搏,孤立无援。所谓的海鸥为他奏着战歌,翻腾的海浪好似老人心中的奔涌前进的决心。那怕随时可能葬生鱼腹他也永不放弃!”

    “他一定很苦吧。”莫名其妙的刘彻又想到大汉现在的场景。

    诸侯好似翻滚的海浪一般,北方的匈奴宛如那张开血盆大口的“鲨鱼”,而大汉这片富饶的土地不就是那所谓的“大马林鱼”?朝廷是不是又是那一叶扁舟呢?

    “不可以!我绝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不得不羡慕孩子的脑洞,如果让王允知道刘彻现在的所思所想一定会惊讶。厉害了我的儿童启蒙书,居然这么开脑洞!

    王允缓缓推开门,此时的刘彻正坐在窗前思考着,王允的进来完全没有打扰到他。

    王允轻轻拍了一下刘彻的肩膀,“回家了。”

    “啊,哦。”

    说着刘彻起身便准备同王允离开,王允摇摇头。而后拿起刘彻看完的两本书,“看完的书要放回原位,就像穿完的衣物应该放在指定的位置。如果管理自己书屋的事都不能做好,以后的你怎么维护国家的秩序呢?”

    说着王允便将两本书放回他们原本的位置。

    刘彻点点头,王允的话很直白,也很容易理解,同时也很实用。

    “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想来也是这个意思。

    不过此时的刘彻并不知道这句话,但是王允所说的他却是明白了。

    简单打扫一下办公室王允便带着刘彻离开了,走在路上刘彻瞬间就懵了。

    原本他以为只有自己和王允两个人回去,最多加上自己的三个随从和旺财。不过看着校门口的一大堆等着他们人他瞬间就懵了。

    王允和门口的人招招手,而后一个个的介绍给刘彻认识。

    “这位是卫青,这两个是他妹妹卫少儿和卫子夫,他们三个是厨娘的孩子。”

    学校是新产物,再加上汉初的封建礼教还不至于明宋那会儿,女子的地位不至于那么低下。学校也收女子,槐里一亩三分地王允说啥自然没人反对。所以学校里女学生也很常见,刘彻不懂并不惊奇。

    “你好”卫子夫因为经常和王允玩耍,差不多算是跟着王允,性格自然比较大方。

    王允介绍他们,她看见自己哥哥木讷的样子便主动打了个招呼。

    此时的卫子夫已经十一岁了,不同于曾经那个面露菜色发质枯黄的小丫头片子。此时的她变色红润,肤质细腻。那双大眼睛水灵灵的,让人看一眼仿佛便能陷进去。

    身材虽然不是太凸显,不过脸蛋却是难得颜色了。

    “你好”刘彻对她点点头。

    “这位是张汤,他父亲是长安吏。”

    “你好”张汤此时已经不是那个自以为是的孩子了,很和善的同刘彻打了个招呼。

    “你好”

    “还有这位是曹寿,平阳侯之子。”

    两三年的学习此时的曹寿也不是当初那个泥塘里抓鱼的小胖子了,此时的他身材壮硕,两眼散着精光。再加上本事颜值就还不错,文质彬彬的样子很容易给人好感。

    “你好”点头浅笑,对着刘彻打了个招呼。

    “你好”刘彻同样微笑着回应他。

    “这三位是我表兄弟,我娘亲哥哥的孩子。这位是老大李当户、这个是老二李椒、这位是李敢。老大老二比我大,老三比我小。”

    李家三兄弟李当户和李敢看起来十分壮实,不同于曹寿的壮硕,两人给人就是高达威武的感觉。而李椒则相对瘦小许多。

    “你好”三人同时对着刘彻打招呼。

    “你们好”

    接着王允又解释起来,“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暂时都是住在我家。平时倒是都是在学校,不过明后天休学他们今日就同我们一起回去。”

    “呃,好的。”刘彻有点不习惯,毕竟是个孩子,突然之间认识这么多人他还是有些许放不开。

    大家一起走路回去,卫子夫则挽着王允的手臂,一路上说说笑笑仿佛早就习惯这个场景一般。

    刘彻走在旁边,看着卫子夫挽着王允的手臂眉头又皱了起来。刘菱和王允有婚约天下皆知的,而且从刚才王允的介绍中这位女子好像还只是王允家仆的孩子。这身份差距......

    不过看着周围的人对这些好像习以为常他也没多问,听着李家三兄弟说着边塞风情渐渐的这些事好像突然就变得那么微不足道了。

    三位侍卫和那些随从则跟在老后面。

    很快大家便到了家中,因为王允才从长安回来。正好卫青他们也才放假,商议着大家就想去酒楼吃饭。作为东道主的王允自然要请客了。

    酒局问醉仙,绝味选满汉。这是槐里人的共识,槐里最初出名的两座酒楼,醉仙楼和满汉美食。

    任何新酒好酒只要你入了醉仙楼都可以喝到,只要你有钱!同样的,满汉美食则是专攻美食,现在大汉新菜品十之七八都是出自其中。

    当时王允起名也没多想,想到酒醉仙楼就出现在自己脑中,想到美食就想到满汉全席。自然而然的这两个酒楼名字也就出来了。

    一群学生吃饭当然是奔着好吃,在王允和李家三兄弟拜见了李氏后,卫家姐妹也拜见了他们娘亲。王允回家同李氏说了一声,几人奔着满汉美食就去了。

    主宾就坐,卫子夫坐在王允左手边,刘彻坐在王允右手边。酒局礼仪有时候课上也有学习。虽然他们出来吃饭的时候大家也很随意,不过刘彻的位置是王允安排的,这就引起了几人一个心眼。

    “校长这位表弟,身份好像不简单呢。起码比曹寿这位侯子高贵。”

    “咦,王允哥哥。好像又加了不少新菜品哎。”卫子夫拿着一本新菜单对着王允说到。

    “那是自然,满汉美食可是大投资呢。你的王允哥哥一直都是倒砸钱在里面呢,每天研究新菜品的话费可是不少呢。是吧王允哥哥?”

    听见卫子夫的话曹寿阴阳怪气的开口说道,他的话自然引的大家哄堂大笑。只有卫青仍旧板着个脸。

    “你。。。”

    “王允哥哥......”

    “不是吧~不是吧~有人就开始要告自己的王允哥哥了嘛~”卫子夫还没说完曹寿接着就又打断了他。

    “我。。。”此时的卫子夫脸被气的涨红。

    王允白了曹寿一眼,而后随手就丢了个炒豆子砸在曹寿脸上。“就你话多。”

    “嘿嘿”曹寿讪笑,没有接话。

    秉着不浪费的原则,他们十人也就点了三十来个菜。主要李当户,李敢,卫青几人武者出身太能吃了。王允自然不会把锅算在自己头上......

    饭桌上曹寿殷勤的给这卫少儿夹菜,虽然这并不是第一次了。不过却是引起了王允的其他心思,因为刘彻的到来他自然想起了自己的那位表妹。

    阳信公主,历史上她是曹寿妻子,三次改嫁才嫁给了卫青。想着想着王允又看了看卫青。

    然后又看了看卫少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好像是霍去病他娘亲吧。虽然我不记得霍去病他爹叫啥,不过想来肯定不姓曹!

    如果卫少儿被这猪给拱了,我的霍大将军怎么办啊我去!

    王允想到此处顿时感觉碗里的美食就不香了,好不容易来到这个时代,想这可以见识下冠军侯的风采。不过好像因为自己的原因这个冠军侯好像怕是要出世不了了啊。

    想这想这王允把脑中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出,而也开始给卫子夫夹着菜。算了算了,不想了。走一步看一步吧。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强汉从传道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强汉从传道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强汉从传道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