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八百三十三章 载入史册的答辩(下)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走进不科学正文卷 第八百三十三章 载入史册的答辩(下)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

    会议室内。

    看着面前的论文标题,薛其坤院士下意识做出了一个有些滑稽的举动:

    只见他缓缓摘下眼镜,用指关节用力揉搓了两下眼睛,方才重新瞪大双眼望向了论文。

    然后

    嗯,那行字依旧没有任何变化:

    《有关高温超导现象机理的探讨》。

    见此情形。

    砰砰砰——

    薛其坤院士那颗获得巴克利奖时都没怎么波动的大心脏,瞬间剧烈的跳动了起来。

    在如今这个时代,超导概念对于很多人而言并不陌生。

    物理上,超导是材料在低于一定温度时电阻变为0的现象,转变后的材料称为超导体。

    上过高中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在一个电路中,导线里的电荷在电压驱动下会像跑步运动员一样运动,从而形成电流,但经过导体的电阻会阻碍它们的运动。

    如果电路由超导体组成,电荷就能在电路中自由自在地奔跑,电流会一直流动下去。

    在一个超导铅制成的环路中,可以连续几个月都观测不到电流有减弱的迹象。

    超导现象最早由昂内斯在1911年发现,他用液氦冷却汞,发现汞在-268.98°C时电阻变为零,从而推开了超导世界的大门。

    从商业和科技角度上来说。

    超导材料一旦能应用化,那么人类的科技将会迎来一轮全新的飞跃。

    比如说输电领域,比如说家电设备,又比如说交通出行——那时候所有移动物体的轮都可以去掉了。

    那时候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会被《星球大战》里的低空悬浮飞车比赛顶替,你能能开着悬浮车和悬浮船,到达这个世界上每一句角落.

    不过可惜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直到目前为止,超导体的实际应用还主要集中在粒子加速器、磁悬浮、超导量子干涉仪等特定情境中。

    在电力工程方面,尤其是被寄予厚望的超导线长距离输电,大范围应用仍然遥遥无期。

    而什么限制了超导体的大范围应用呢?

    根本原因只有一个:

    温度。

    材料转变为超导体的温度被称为超导临界温度(Tc),低于这个Tc,超导体才能保持自身的超导性质。

    然而,绝大多数材料的Tc都非常低,基本都在-220℃以下,需要借助液氮或液氦等维持低温环境。

    想象一下。

    你辛辛苦苦建造了一条几百公里的超导输电线,还需要全程浸泡在液氮中冷却,成本得多么夸张.

    所以为了让超导体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必须要找到Tc更高、最好是室温条件下(大约25℃左右)也能保持超导性质的材料。

    从发现超导现象开始,物理学家对高Tc超导体的寻找从未停止,但一直举步维艰。

    在发现超导最开始的70多年内,Tc的上限连突破-240℃都很困难。

    还好后来物理学家陆续发现Tc超过-173℃的超导体,目前超导体最高临界温度的记录保持者是150万个大气压下的硫化氢,Tc大约是-73℃,离理想的室温还是有一定距离,如此高压的条件也意味着难以实际应用。

    与此同时。

    基于以上这些概念,超导材料又引申出了两个小支路:

    室温超导以及高温超导。

    一般情况下。

    我们把临界温度高于40K的超导体称为高温超导体,而把临界温度高于300K左右的超导体称为室温超导。

    也就是说在超导界,“室温”其实是要比“高温”高得多的。

    更特殊的是.

    直到如今这个时期,物理学界对于高温超导的完整机理依旧没有定论。

    这是一个凝聚态物理领域中的黑洞,如今凝聚态物理公认推不动的问题只有两个:

    一个是强关联体系,另一个就是高温超导的完整机理。(注:也有些观点把两者看做一个问题,这就和车厘子和美早樱桃是不是一个物种一样具体取决于你怎么看)

    除此以外,即便是薛其坤院士专精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都只能算是经典问题,而非绝路。

    诚然。

    由于这个机理无限接近理论层次的缘故,想要单独靠着它获得诺奖其实没多少可能,但对于物理界的从业者来说,解开这个机理带来的意义丝毫不亚于获得诺奖。

    如今国内和国际上从事机理推导的团队有很多,就连薛其坤院士名下都有两个课题组在推这个课题,项目组的领头人一个是长江,另一个是杰青。

    结果没想到的是。

    薛其坤院士居然在徐云的硕士答辩现场,见到了这么个惊天动地的标题?

    是徐云在刻意擦边,最后玩上一手模棱两可的文字游戏?

    还是说.他真的摘下了这颗凝聚态物理的明珠?

    “周老,周老!”

    就在薛其坤院士震撼莫名之际,周光召院士位置的桌面上,一台通讯设备中忽然传来了一阵有些急促的声音:

    “周老,您的心跳刚刚破百了!杨老和王老的数据也很高!”

    “是不是出什么状况了?需不需要保健小组进场?”

    早先提及过。

    此时屋内的七人(包括徐云)里有三位年龄都接近或者已经破百,三者中最‘年轻’的周光召都95岁了。

    因此为了保证几位国宝的安全,科院事先便筹建了一个医疗小组,在场外通过几位大佬佩戴在身上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控。

    就在刚刚,负责保健事项的医生忽然发现了一个异常:

    几位大佬的心率同时开始升高,其中周光召院士的数值甚至从每分钟57窜到了峰值102,吓得保健小组医生们的心率也跟着飙向了180+

    “我没事。”

    就在医疗小组负责人琢磨着要不要拎起医疗箱冲进屋内的时候,周光召对着通讯设备开口了:

    “只是看到了一些比较意外的内容罢了,不用进来。”

    “杨老和希季也都没问题,我们的意识都很清醒,真要是身体不舒服我会通知伱们的。”

    通讯设备对面的人沉默了一会儿,最终无奈的叹了口气:

    “.收到。”

    作为专门为这些科研圈老前辈提供医疗保健的专家,医疗小组的成员们自然也知道这些小老头儿的脾气。

    别看他们平时乐乐呵呵的,一遇到学术上的事儿就会变得特犟,怎么劝都劝不动。

    反倒是那些政治圈内退下来的老干部会更加配合医疗团队,这大抵就是头部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区别吧.

    挂断通讯设备后。

    周光召院士整个人身子微微靠后,双手将徐云的论文拿到了面前又看了几眼,抬头望向了徐云:

    “徐云同学,你这个标题是认真的?”

    看着周光召略带审视的目光,徐云的心中忽然冒出了一股有些复杂的情绪。

    副本中徐云和周光召不说是割头换命的交情吧,至少可以说是朝夕共处的革命战友,合力完成过不少艰巨的任务,但现实中的周老爷子却与自己素未谋面,直白点说语气甚至带着些许质疑。

    副本中的战友,现实中的陌生人。

    所谓错位时空,大抵就是这么种感觉吧

    不过这缕情绪在徐云心中只是稍纵即逝,很快他便调整好了状态:

    “周院士您好,很荣幸您能参加我的毕业答辩,关于您的一些想法我也大致可以理解——毕竟这个标题涉及到的层次或许比较高,不像是一位硕士能够接触到的范畴。”

    “但另一方面,从我个人角度而言,这次硕士答辩也是一个不容有失的重要人生节点,我没有任何理由去毁掉这次答辩。”

    “因此说句可能有点托大的话,对于这篇论文的内容质量.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徐云说话时整个人的姿态放的很低,但表情上并没有太过拘束,语气委婉但态度坚决的回答了周光召的问题。

    毕竟正如他所说。

    他所写的这篇论文可不是整活标题党,更不是模棱两可的擦两下边,而是明确的阐述了高温超导的完整机理。

    “.”

    周光召闻言沉默了一会儿,转头与薛其坤对视了一眼,对徐云说道:

    “既然如此.徐云同学,你可以开始答辩了。”

    徐云见状点了点头,从讲台侧面走到了讲台中央,目光飞快的一扫现场,开口道:

    “各位评审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答辩人徐云,24岁,是研究生,学号为114514”

    “今天我的答辩内容是《有关高温超导现象机理的探讨》,一个凝聚态领域中非常有热度与争议的话题。”

    说着徐云顿了顿,一按遥控笔,投影仪上很快投放出了徐云论文的画面:

    “高温超导一般是指超导临界温度在40K以上的超导体,是相对于汞和铅等低温超导.也就是临界温度10K左右而言的概念。”

    “至于应用上则通常特指YBaCuO和HgBaCaCuO等铜氧化物陶瓷超导体,其超导临界温度在100 K左右,比概念要更高一些。”

    “超导现象最早由昂内斯在1911年发现,接着在超导发现44年之后的1957年,Bardeen、Cooper和Schrieffer三位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BCS理论,圆满的解释了Hg和Pb一类超导体中的超导现象——他们也因此于197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BCS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低温超导体的一些性质,如能隙、迈斯纳效应、同位素效应,然而,高温超导体中发现了许多有违 BCS理论的现象,如赝能隙、线性电阻、电荷自旋分离、强超导位相涨落等等”

    “这表明高温超导体中存在强关联的电子系统,难以用微扰论或平均场来处理。”

    “因此我在论文里摒除了BCS理论的框架,采用了另一个思路来解释高温超导。”

    注:

    明天大结局,会是个大章,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手有点发抖,2021年11.26发书,整整两年半的时间,感谢各位一路陪伴。

    (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走进不科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走进不科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