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邦建国,王道之始 第六章:洛苏走了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封邦建国,王道之始 第六章:洛苏走了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国师将会如何落幕呢?

    他将会如何消失在万众之前呢?

    这是横亘在无数人心中的问题。

    洛氏不会把他单独列传记录,他的言行举止只出现在其他人的纪传中。

    一个带着神圣意味的人,他的出生恢宏,死亡也该是不凡的。

    洛苏不知道他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去。

    他曾经见到了许多人的死期,但他看不到自己的。

    在一个清晨,他见到水滴滴落,落在苍翠碧绿的叶子上,翠绿的叶子在颤动,上下起伏,他突然感悟到,他降落在这个世间是为了什么呢?

    似乎一切都已经走上了正轨。

    于是他在灵天阁中摇动铃铛,洛阳的洛氏族人都来到这里。

    “我要走了,离开洛阳。”

    这是洛苏开头的第一句话,他告诉所有人。

    “我有一番话要交待,你们都要遵守。”

    这是他的第二句话,所有人都怀着震惊的心情垂首聆听。

    “下一代的洛氏将会迎来新的巅峰,在往后的岁月中,要记住屈身守分,不可过于招摇,与李氏携手并进,切记不可居于天命之上,否则灭族之危就在旦夕。

    永远不要忘记利剑悬在头顶,静待光明从黑暗中升起,那一日,凤凰的大旗将会重新席卷。”

    洛苏留下了一句如同警示的言语。

    让人心中发寒。

    皇室之下,天下无敌的洛氏也要时刻警惕,因为天上会来敌。

    那不是敌人,那是规则。

    武曌得知了消息,于是在午后走进灵天阁中,她紧紧的盯着洛苏,眼中满是紧张,“国师,能不能不走?”

    洛苏望着眼前已经渐渐上了年岁的武曌,脑海中的印象渐渐和数十年前那个满脸艳丽若桃花的少女对应上,“原来时间已经过去这许久了,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你,你还很年轻,不想做太宗皇帝的妃子。”

    “见天子,是祸非福。”

    武曌捏在一起的手垂落下去,宽大的凤袍便淹没了她的手,说着当初那句话,又想到现在的境遇,“见天子,是福非祸。”

    人一旦开始回忆过去,就证明他已经没有未来了。

    武曌望着眼前的那道身影,她现在执掌大唐天命,不是天子胜似天子,终于能仔仔细细的看清眼前这個人,他的身影依旧在云散云聚之间,他的肌肤依旧如同玉石一般温润,瞳孔依旧如此黑白分明,似乎是因为他已经不属于这段岁月,于是岁月不近他身,他从来都没有丝毫的变化。

    “国师,在您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说‘原来是你’,我一直好奇,现在您要走了,可以为我解惑吗?”

    “你是命运的节点,在你的生命中,我从你身上拿走了一些东西,那可能是至高的荣誉,我又给了你一些新的东西,那伱是曾经所绝对得不到的。”

    洛苏从武曌身上拿走了她的皇帝位、天子位。

    洛苏给了她青史留名,百世流芳,这是曾经的她所得不到的。

    是非功过,已不必只由后人评说。

    史书之上,功绩长存,名和位,到底哪一个更加重要呢?

    洛苏永远都不会说出来,武曌或许能够猜到,但她就当作不知道,她对自己的这一生很满意。

    对人,对事,对一切。

    武曌离开了灵天阁,她郑重的行礼,“不能见国师登天,朕之憾也。”

    洛苏在声声不舍中,离开洛阳。

    许多人在望着他。

    武曌身着黑金色袍服,偏头望向洛君薇,带着莫名的声音,而后明知故问,“国师还有可能回来吗?”

    “不会了。”

    洛君薇摇摇头,“老祖宗大概会走遍现在的诸夏诸国吧,他要去那些有诸夏儿郎身影的地方看看,也去看看在外的洛氏子,这对中原也是一件好事。”

    武曌明白洛君薇言语中的意思。

    国师走这一趟,四周就会安定几分,国师这是不愿意看到诸夏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内耗。

    回想着过去每一次所见到的国师,武曌眼中出现了丝丝沉醉。

    洛千秋和太平得到了特许,一路送着洛苏来到了洛阳城外。

    杨柳依依,漫天花絮。

    洛阳巍峨的立于洛水之北,那亘古不变的洛水声在这一刻激昂起来,洛苏知道那是小灵均在向自己招手。

    灵兵为洛苏驾车。

    太平穿着金色凤袍,她张扬而艳丽,就像是她母亲年轻的时候。

    “把你们二人叫出来,是有一些话想要说。”

    洛苏沉吟,“太平是中原第一位女皇帝,对天下有莫大干系,绝不能出什么纰漏,她一定要成为一个圣君,她有这个天赋,阿秋,你要好好辅佐她,必要时,可以动用家族底蕴,不用太过于节省,如今的家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在最后,他还是放心不下这件事,他不担心自己的事情能不能成功,只担心素王的交待有没有做成。

    在这个世上,没有人比他更敬顺素王。

    洛千秋躬身抱拳沉声,“老祖宗,千秋明白。”

    太平目光熠熠的望着洛苏,她的娇颜上亮起光,“老祖宗,您将要远行了,可否为太平赐下一个日后统御天下的年号呢?”

    洛苏坐上车,马车缓缓开动,声音悠悠传来,“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叫做元始,一切的开始,你是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年号就叫开元吧。”

    开元。

    太平念叨了两句,她很喜欢这个年号,有种宿命般的感觉。

    洛苏就这样离开了洛阳,在所有人的视线中,在往后的岁月中,时常会有当地的官吏听闻国师来到了这里,但等到追过去,人已经不见了。

    这一番行程又不知道会留下多少传说。

    至于洛苏去了哪里。

    他在路上。

    人世间的路有许多,都是人走出来的。

    他的最终目的地是凛冬城,那个他此世诞生的地方,他会在那里登天,但那大概是许多年之后了。

    既然旅途的终点已经确定,那现在所要做的就是一条将之串联起来的点。

    于是从洛阳出来之后,他径直向辽东而去。

    是的。

    既然他要沿着大唐周围走一遍,那便是一个不规则的圆。

    对于一个圆来说,起点便是终点。

    终点在辽东,起点也在。

    洛苏的马悠悠走着,那匹马看起来很老了,皮毛是黄色的,但步履稳健,一点也没有年老的样子。

    他就这样走着,不知过了多久,来到了辽公国。

    在这里他感到很是亲切,比在洛阳还要亲切,有亲人的地方就是故乡,这里是洛氏族人的聚集地。

    辽国公洛君骏没想到自己会在人生的最后,见到洛苏。

    洛千秋这一代人已经成长起来,君字辈的人也渐渐开始凋零。

    “老祖宗。”

    洛君骏想要搀扶洛苏,却发现自己看起来比洛苏更加苍老,这让他有些手足无措。

    明明是个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将军,此刻却没有那份铁血的气质,倒像是年幼时,偶然犯了错担心被父母责罚的孩子。

    洛苏抬手想要摸他的脑袋,洛君骏主动低下头来,低到洛苏胸口的位置,这样洛苏便不需要高抬手。

    “真是个好孩子啊。”

    洛苏这样说着,二人便在城中四处转着,偶然有小孩子跑过来,都好奇的望着洛苏,眼睛亮晶晶的,洛苏很喜欢小孩子,“这都是我洛氏的希望,是天下的希望啊。”

    辽公国所在是曾经的辽东第一重城,在攻破辽东国后,这里化作辽州,辽国也是从此而来,由洛氏镇守,这里的条件比凛冬城好了很多,所以大部分族人都迁徙到这里,在凛冬城中,还有一部分人,主持岁岁的祭祀。

    洛苏登上了辽州的城头,望着那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旷野平原和山川林木,摩挲着那布满剑痕的城墙,“自古以来,这片白山黑水就是战争的策源地,镇守这里,事关重大啊,要重视民生,能活下去,这里的人不会造反的,夹在这里,以后还有的是争斗,如果有朝一日朝廷不能给予支持,那个时候就要看子孙了。”

    洛君骏严肃的点点头,每次中原崩溃,都会不能投放力量到边疆,辽东就是毋庸置疑的边境。

    到了那个时候,辽东走向何方,又会有什么利益交杂,就是一件难以明了的事情。

    朝廷对辽东的忌惮远比西域深,所以现在朝廷能允许西域以同盟的形势存在,但却一定要将辽东国夷为平地。

    洛君骏自然是守土有责,但如果有朝一日,辽东本地的利益集团和中原离心,那个时候他该做出什么选择呢?

    老祖宗在提醒他这件事。

    这件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实际上洛苏却没想这么多,从他提出六大王国,重开分封的时候,他就意识到未来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从女主天下开始,未来天子拥有洛氏的血统后,事态就会再次发生巨大的变化。

    开元开元。

    开的可不仅仅是大唐的新纪元,也是大唐皇族的新纪元。

    等到一批拥有素王血脉的皇族走上历史舞台,现在那些旧皇族,会不会对立起来?

    洛苏认为一定会的。

    况且新的天子眼看着那些和自己血缘渐渐疏远的皇族占据着广袤的土地,而自己的儿子们却没有土地分封,他会不会心中胆寒呢?

    洛苏认为一定会的。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

    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邦周发生的故事,会在大唐再次重演,谁也不能改变,除非坐在皇位上的是洛氏。

    但洛氏不能坐在皇位上,起码现在不能。

    洛苏在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而后便一路从辽国南下往半岛而去,在大唐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洛氏的身影。

    “当初将这座半岛划入齐国治下,是因为蓬莱三岛没有纳入统治,要给齐王李泰一个基础地盘,现在既然蓬莱三岛的进程很是顺利,而且从胶东半岛到这里的航线已经清晰,那这里就该化为郡县,纳入中原朝廷的管控了,这里是中原之翼,有这座半岛,就能永远保证蓬莱三岛在朝廷的控制下。”

    蓬莱三岛是块宝地,物产虽然不算丰饶,但这里独立于海外,最重要的是,对于大唐来说,不难打。

    这里过去有一个名字,叫做倭,意思是矮小的人,既然是矮小的人,那战斗力便不会胜过大唐,或者说远远不如。

    大唐的军队,在过去的岁月中,和这世上最强大的几个国家都刀锋相见,皆大胜之,这样的强军来到这里,不说是砍瓜切菜,但很难输。

    所以齐王李泰很喜欢这里。

    卫王李贤也很喜欢这里。

    不过现在的蓬莱三岛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因为有足够多的汉人登上了这里,相对于漠北的承载力,以及遥远的秦国,还有自成一体的西域。

    箕子半岛和蓬莱三岛,是化解中原人口的绝佳之地。

    现在的中原朝廷,已经摒弃了那种人口越多越昌盛的想法,上上下下都意识到,没有足够的土地,人口多只会变成流民,进而威胁朝廷的生存。

    所以大唐律中,已经有所规定,尤其是那些生儿子比较多的家庭,必须要承担更多的边境兵役,即四大都护府的服役,如果再多的话,就要上报官府,成为迁徙百姓中的一员,大部分人都会被迁徙到蓬莱三岛。

    箕子半岛、蓬莱三岛的人口膨胀速度远远超过秦国和燕国,如今卫国和齐国面积远远这两个国家,但人口却超过,可谓是占尽了靠近中原的福利。

    洛苏没有登上蓬莱三岛,他隔着海遥遥望着,其实并不能看到什么东西,地球是圆形的,但他已经认为够了。

    从洛氏这里,他知道了一些事情,是关于蓬莱三岛的,这岛上原来有矿。

    而且还是金矿。

    只不过消息被卫王李贤屏蔽了,怪不得这些年卫国能这么大力的从中原引流百姓过来。

    等到中央朝廷知道这件事后,会有什么反应呢?

    卫王李贤隐藏这件事,自然是想要独吞,或许也不仅仅是他,而是底下的所有人。

    自古财帛动人心,洛苏仿佛已经见到了血流成河。

    该继续向南了。

    (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