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李绚和武后的第三次正面交锋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正文卷 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李绚和武后的第三次正面交锋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李显目光看向前方的整个乾阳殿广场,轻声说道:“当年父皇在时,王叔离京,也是母后接见了,父皇再见,朕也不想打破这个惯例,毕竟母后能多查缺补漏。”

    “臣领旨。”李绚神色凛然起来。

    李显笑笑,然后转过身看向李绚,说道:“王叔历来离京,都有良策教导于朕,今日,王叔有何教朕?”

    李显的眼神一片肃然,神色真挚。

    以前的时候,李显的头上有先帝帮他顶着,但他即位之后,顶天的人,就成了他。

    之前的时候,他还不觉得有多少压力,但现在,他就连呼吸都感到异常的困难。

    朝前有裴炎,后宫有武后,甚至就连韦氏,也逐渐的开始不安起来。

    好在军前有李绚帮他顶着,天下各州政事的压力,还没有开始。

    一旦春耕,谁知道有多少事会发生。

    李绚沉沉躬身,然后说道:“陛下之忧,内外皆有,以臣看来,朝政之事,朝制已经足够解决。”

    李显诧异的看向李绚。

    李绚点点头,然后说道:“六部之事,只有御史大夫和御史台这位御史盯着,三省之事,陛下但有疑惑,可问裴相,裴炎言后,可问王相是否妥当,最后问薛相是否可以执行。”

    中书提意见,门下审核,尚书省执行。

    没有毛病。

    李显很快就明白了李绚的意思,然后又问道:“若是三省态度不一呢?”

    李绚笑笑,说道:“如此,说明这是一件有利有弊的事情,只有有利,不管弊病多大,作出决策都不会有错,故而陛下只需要询问天后便可。”

    “嗯!”李显的神色一挑,稍微松了口气,然后脸色又严肃了起来。

    李绚自然知道李显在担心什么,心里轻叹一声,李绚说道:“至于说内忧,有件事情,陛下可能忽略了,先帝虽然去岁病故,但也有五十五岁之龄,而天后比先帝年长,今年,已经五十九岁,虚岁六十了。”

    “母后的六十大寿。”李显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十月。”李绚轻轻点头,说道:“六十大寿,五十九过,过虚而不实。先帝六月归葬,天后十月大寿,陛下可以从除服之后,便派人前往天下四方,为天后六十大寿做准备了。”

    “这是好事啊!”李显下意识的说了一句,随即他就反应了过来,看向李绚惊喜的说道:“这是好事。”

    李绚郑重的点头,皇帝在为武后的六十大寿做准备,同时也在昭告天下人,武后六十了。

    即便是武后如今看起来还精神健硕,但她终究六十了。

    哪怕想不到这一点的人也会下意识的将立场倾向李显。

    这是阳谋。

    李显转身看向李绚,轻声叹道:“若是王叔能够多在朝中就好了。”

    李绚轻轻躬身,低头的瞬间,面色无奈。

    武后在先帝时,在朝中的根基便已经很深。

    如今先帝病逝,李显登基,武后对权利的侵蚀速度,比任何人想的都要快。

    尤其武后如今更是看起来放弃了权力,一心在后宫为先帝祈福。

    即便是裴炎,在最开始的戒备之后,也一点点的放下了戒心。

    到最后,武后一旦爆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死在她的手上。

    “陛下!”李绚突然出乎意料的“噗通”一声,跪倒在李显面前。

    李显顿时无比诧异,下意识的想要搀扶起李绚:“王叔。”

    “陛下!”李绚阻止李显,看着他认真说道:“臣母老迈,臣欲在归去之时,携带侧妃裴氏回长安,留下王妃刘氏在洛阳为先帝祭祀,只是若是老母有病,还请陛下允王妃刘氏,携带子女回长安伺候老母,病愈即归。”

    “王叔这是说的哪里话,这本是应当之事,甚至若非父皇停灵洛阳,朕早就让诸家女眷回归长安了……”

    李显话说到一半,看到李绚郑重的神色,他沉吟了一下,最终点头道:“好!”

    “多谢陛下。”李绚没有站起来,依旧跪在地上,看着李显说道:“陛下可还记得,臣这些年离京,总是有书信送到陛下和先帝手里?”

    “是!”李显点点头,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从李绚的手里着实学到不少。

    “故而臣建议,陛下应该选一批臣子,托以腹心,每隔一旬,便让其禀奏地方执政详情送于中枢,这人数不妨选的多一些,让他们多送奏章于中枢,裴相阅读,便让裴相阅读,天后阅读,便让天后阅读,多一些,复杂一些……”

    李绚话说到这里便停了,李显一时间有些没有弄清楚。

    李绚沉沉的叩首,沉声说道:“还请陛下保重身体,不要过于劳累,臣此番离京,少则两年,多恐怕需要四五年才能回到长安,愿陛下万年长久,福泽天下。”

    李显看着在面前叩首的李绚,他终于明白了李绚的意思。

    劳累,奏章,阅读。

    六十大寿。

    李显嘴角微微抽搐,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能说出来。

    莫名的,李绚刚才说的,让家里女眷返回长安,还有自己需要四五年才能回来。

    这里面所说的谨慎和隐晦,非是一般人能够听的出来。

    李显的呼吸凝重起来,看着地上叩首的李绚,他终于明白对方的用心之重。

    “这……”李显一个字说完,剩下的话,一时间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

    “什么时候,陛下察觉到危险了,便差不多可以开始了。”李绚依旧低着头,但他的声音却清晰的传入到李显耳中。

    李显嘴角微抽,他知道,李绚的这番话,是到最后,最万不得已的时候,才可以行的。

    “陛下若是没有他事,臣便告退了,天后那里还在等着。”李绚对着李显再度叩首。

    这一次,很可能是他这一生,对李显私下的最后一次叩首了。

    “王叔小心。”李显轻轻的说了一句。

    李绚这才起身,对着李显沉重拱手,然后才转身离开,朝着徽猷殿而去。

    李显看着李绚离开的背影,莫名的感到一股无比的危险。

    这股危险来自于他自身的身体四周。

    这股危险,他根本没有察觉,但是李绚,却察觉到了。

    李显真的很想斥责李绚的荒谬,很想斥责李绚的危言耸听和大言欺人,但一想到李绚郑重的神色,李显就知道,李绚是对的。

    作为在战场上厮杀无数的前线大将,李绚的危险直觉,恐怕要超出朝中的所有人。

    李显回身看了一眼殿中依旧恭敬的裴炎,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

    自从任辅政大臣以来,裴炎从一开始的意气风发,多少已经有些疲态了。

    正是因为李显这段时间,一直拉着他见各方刺史,多数时候还不赐座,不累才怪。

    裴炎如今也有五十多岁了,长期精力不济是会要命的。

    同样的,有所疏忽也是会要命的。

    李显忍不住的抬头看向徽猷殿的方向,在他登基之后,母后却以为父皇祈福为由,主动退出了朝堂。

    甚至就连北门学士这段时间都安静了下来。

    李显终于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什么。

    母后这段时间已经安静了下来。

    太安静了。

    李显面色不由得一沉,随即他轻轻一笑,然后迈步走进了乾阳殿。

    ……

    徽猷殿外,李绚对着站在殿外的仇宦微微点头:“仇监。”

    “见过彭王!”仇宦微微躬身,让开道路道:“天后已经在等着了。”

    “谢过仇监了。”李绚轻轻点头,然后迈步走上台阶,走入殿中。

    上官婉儿站在门口,看着李绚,肃然说道:“王爷里面请。”

    “谢过上官才人。”李绚平静的颔首。

    上官婉儿在宫中是才人品级的内命妇。

    准确的讲,她是高宗皇帝的才人,是高宗皇帝的妾室,就如同武后之于太宗皇帝一样。

    上官婉儿并没有将李绚引入内殿,而是走过中堂,引入后殿。

    后殿之中,一尊半丈高的释迦牟尼佛金像被供奉在上,武后跪在地上,低声颂念。

    听到身后脚步声响起,她才停止了颂念。

    李绚进入殿中,看了一眼佛像,然后没有丝毫犹豫的在武后身后跪了下来,沉声道:“臣,彭王绚,拜见天后。”

    武后轻叹一声,看向前方的佛像说道:“彭王可还记得这尊佛像?”

    “记得,是臣从逻些运送回朝中的。”李绚轻轻叩首。

    武后点点头,说道:“去了西域之后,记得多送些东西回来。”

    “喏!”李绚肃然拱手。

    “这一次,程务挺升任右领军卫大将军,有些堵了黑齿常之的路,回到逻些之后,记得和他说一句话,这件事情,是先帝的旨意,本宫和陛下都是无法。”武后侧身看了李绚一眼。

    李绚心底顿时就是一紧,随即说道:“臣领旨,不过依臣看,浮阳郡公也并不是那种太注重权位的人,臣五月就会从蕃州杀入西域,到时,令浮阳郡公替臣统辖整个逻些道便是。”

    “黑齿常之坐镇逻些?”武后微微挑眉。

    李绚俯首道:“确是如此,浮阳郡公以逻些道副总管坐守逻些,萧嗣业调运粮草,原本应该由邢司马负责协助转运,现在看来要交给王长史了,臣先去西域探探路。”

    “探探路?”武后有些不解的侧身看向李绚。

    李绚谨慎的说道:“不是臣自大,若是只有西突厥,花费三年时间,足够臣彻底将其平定了,但是大食骑兵,臣对于了解实在太少,五千骑兵,关键时刻从关键位置杀出,可能会很要命的。”

    武后点点头,说道:“彭城郡公有奏本来,大食骑兵的确凌厉。”

    “是!”李绚松了口气,然后说道:“若是可以,臣此番调用两万骑兵便已经足以,若是情况艰难,就需要浮阳郡公率两万骑兵增援,局面恐怕不会轻松。”

    “小心一些,宁肯不胜,不要有大败。”

    “喏!”李绚沉沉躬身。

    “你打算什么时候启程?”武后低声问道。

    “二月初二,龙抬头那日,左相恰好护送太子返回长安监国,臣也借一借太子的运势。”李绚有些不好意思的躬身笑笑。

    “无妨,只要你能够在西域取得足够的战绩,整个朝堂的运势都借给你都无妨。”武后不在意的摆摆手。

    “多谢天后。”李绚微微松了口气。

    武后平静的抬头,问道:“皇帝已经登基,太平也已经成家有子,如今本宫这边只有四郎让人不放心,彭王觉得,相王之事,如何做最为妥当?”

    李绚眉眼一惊:“啊?”

    (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