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五百三十章 皇权下乡第一枪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祖父是秦始皇正文卷 第五百三十章 皇权下乡第一枪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诺!”

    李斯、冯去疾和蒙毅三人,肃然领命。

    赵郢这时,才笑呵呵地道。

    “这两件事,都是为亡者计,然而为国者,岂有厚待死者而罔顾生者的道理?朕决定,凡为朝廷征战而伤残之老卒,抑或为朝廷征战满五年而愿意回归故里者,除朝廷赈济抚恤之外,另有营生安排,以为终养之道……”

    这是涉及到军中老卒安排的大事。

    冯去疾、李斯和蒙毅三人,顿时神情一肃,从刚才的兴奋和盘算中回过神来。

    “不知道陛下,有何打算……”

    关于伤残老卒,朝廷其实一直有优抚政策,比如发放抚恤,比如分配田地,再比如免除一部分赋税徭役。不用担心分配到手的土地没人耕种,就算是没有家人帮衬的,一般按照军功,也会有两个奴仆,帮助打理。

    算是很优厚的了。

    这也是军功爵制度之下,老秦人闻战则喜,死不旋踵的原因之一。

    当今陛下重视老卒安排,刚刚登基,就亲自过问,在大秦,属于天然的政治正确,也是朝廷一件非常严肃的大事。

    “朕欲启用老卒,自此之后,天下各地游徼、校长、亭长之职,皆须选拔卓有战功的老卒担任,麾下所有部从,也优先选用老卒,月俸由县衙统一按月足额发放。凡县中退伍之老卒,尚能执坚持锐,挽两石弓者,皆可酌情录用。”

    李斯、冯去疾和蒙毅三人,闻言不由都不由心中一凛。

    很明显,陛下这是对这次巨鹿郡应对螽灾的执行力度十分不满,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加强多地方的控制了。

    但不现实!

    地方游徼、校长和亭长,负有巡查盗贼,维持地方治安的重任。可这个时代,交通不便,民风彪悍,地方宗族势力极为强势。

    没有地方的支持配合,别说巡查盗贼,就是想要维持地方治安,你都会疲于奔命。

    跟后世,只是披着一身皮,就足以震慑地方的情景,完全不同。

    故而,无论是县中的普通吏员,地方乡老,亦或者是这些强权的机构,地方官府,都会很默契地选用本地方豪强,或是当地颇有声望的游侠儿。

    否则,寸步难行。

    这已经是上下都已经默认的事实。

    皇权不下乡,不是一个简单的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像大秦这般,刚刚靠着强大的武力,扫除了六国上层建筑的。

    想要让地方上乖乖配合,难度更是可想而知。

    故而,赵郢的这个提议,已经不是朝廷要不要多承担一部分钱粮,从而增加财政负担的问题,而是可能会直接给地方的治理带来极大的不便。

    “陛下,此事恐需徐徐图之。”

    冯去疾忍不住躬身施礼,很是认真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有些过份的皇帝,言辞越发恳切。

    “陛下,治理地方,不是行军打仗,一味用强,有时候,反而会徒生事端。”

    这个陛下,跟始皇帝相比,到底还是太年轻了。

    想到这里,三人心中都不由轻叹了一口气。

    李斯和蒙毅,也都纷纷劝阻。

    “请陛下三思。”

    大秦这种局势下,让军中老卒担任这些值司,在关中还好,这原本就是大秦的大本营,但若是派出三五大秦老卒,进入山东六国之地,那跟一滴水撒进大沙漠也没多少区别。

    不需要跟你作对,只需要不配合,你就等于变成了又聋又瞎的摆设。

    见连冯去疾和李斯这等老狐狸,都站出来反对自己,赵郢的眼底不由泛出一丝笑意。还不错,这两人虽然鬼心思多了些,但关键时候不含糊。

    所以,他心情大好,笑着多解释了一句。

    “朕知道此事艰难,故而,朕也并不苛求一步成功,朕只是希望,在这块沉闷的大石头下,撬开一条缝隙,然后再徐徐图之……”

    见三人目光疑惑地看过来,赵郢笑着摆了摆手,请三人重新坐下,又让人给三人重新倒上茶水,这才面色和煦地道。

    “诸君可曾听过温水煮蛙的故事?”

    冯去疾、李斯、蒙毅:……

    “老臣愚钝,未曾耳闻,敢请陛下指教……”

    冯去疾很是配合地给新皇打着配合,眼力劲儿直接打满。

    赵郢对于这个老货,越发满意,怪不到能三朝元老,到了自己大父上手,依然还能占着右相的位置在那里摆烂。

    单这份察言观色,以及丝滑的配合,就让人很是舒服。

    “诸君,把一只活着的蛙,扔入装有滚烫热汤的釜中会如何……”

    “其为了活命,必然会奋力挣扎,一跃而出……”

    冯去疾很是尽责地充当着自己捧哏的角色,给自家新皇打着配合,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家新皇到底想说点啥。

    主打一个不让陛下尴尬。

    赵郢笑着点头。

    “善,逆境求生,拼死一击,虽区区一蛙,也不能例外,而况于人乎?就譬如,以凉水如沸油,其反必然沸腾爆裂,虽有防范,亦难免受其害……”

    说到这里,赵郢环顾众人。

    “可若是釜中盛满清凉之水,下面以火徐徐加之,诸君以为那只蛙会有何反应……”

    此言一出,包括正在给赵郢捧哏的冯去疾,都不由心中一动,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赵郢见他们脸上的神色,这才笑道。

    “朕以老卒充任地方,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游徼、校长、亭长等,多以老秦卒任之,然后辅以当地老卒,令其朝夕相处,渐渐习惯于长官必取决于朝廷的道理,然后,潜移默化,缓缓取之……”

    赵郢的这个想法,其实还是来源于前世听到的改土归流。

    先让他们习惯于长官,必须是来自朝廷的流转官,而不能是他们自己在锅里分馍馍,甚至可以是世袭的父死子替。

    “如此,或可一试……”

    李斯沉吟半晌,神色严肃地回了一句。

    冯去疾和蒙毅也纷纷点头。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倒也不至于激起太大的变数,如此这般下去,也许三五年,有或者是七八年,各地或许真的就能慢慢习惯于这种地方官吏,取决于朝廷的现状。

    “但臣忧虑的地方在于,如此会不会影响地方的治理,徒生许多变数……”

    蒙毅眉头紧蹙,总觉得陛下的这个决定,有些不太稳妥。

    赵郢笑着摆了摆手。

    “无妨,这就是朕只换游徼、校长和亭长,而不动三老和乡啬夫的道理……”

    此言一出,三人不由眼睛一亮,瞬间悟透了其中的关键,忍不住露出惊叹之色,拱手道。

    “陛下英明!”

    治安虽然也是地方治理当中很重要的一环,但他又是极为特殊的一环,跟赋税的征收,户口的统计等工作不同,那些工作做不好,着急的是朝廷。

    但若是治安治不好,最着急的反而是当地的百姓,尤其是那些有些的乡绅豪门。

    根本由不得他们不配合。

    故而,这项政策一旦推行下去,就算是开始遇到些抵触的声音,也出不了什么大问题,反而能成功地在地方上撬开一道缝隙,埋下一道眼线。

    赵郢笑着点了点头。

    “各地乡老,里长之属,以后也要优先选用地方德高望重的老卒……”

    冯去疾、李斯和蒙毅三人相互对视一眼,然后齐齐上前。

    “诺!”

    很明显,这也是陛下的折中之策,跟之前提出的推恩令,几乎如出一辙,无法以秦卒取代地方基层,那就尽量在地方上搞分化。

    如此,当地方大族与地方乡老、乡啬夫等地方职位无法高度重合的时候,就必然地会出现不同的利益团体。

    而且,很多地方老卒,虽然出身不好,但家族势力颇大,一旦有了朝廷的这层身份,虽然地方豪族大户,也不得不礼让三分。

    故而,想通了这一点,三人答应的很快。

    或许是有了前面的这些铺垫和让步的缘故,所以当赵郢以安置军中伤残老卒为由,提出扩充地方驿站,在官府驿站之外,令设私驿站,方便寻常客商及百姓来往的时候,三个人竟然也很快的就答应下来。

    赵郢这才偷偷松了一口气。

    其实,图穷匕见,最后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安置,才是自己最主要的目的。

    由这样一群老卒,撒到天下各地,几乎等同于建立起一直沟通天下各地的网络系统,而且是物质和情报上的双层网络!

    “善,只是或许朝廷的财政又要吃紧些时日……”

    陛下的这项政策,必然能够让军心大震,令陛下在军中的威望登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收拢军权,争取军队的效忠,对于新皇来讲,这是一个极为英明的决定,他们身为臣子,除了忧虑可能会给朝廷增加额外的财政负担之外,没有丝毫反对的理由。

    甚至不得不赞叹一声高明。

    冯去疾、李斯和蒙毅三人,受限于这个时代,不会明白,这种物质和情报运送网络的强大之处,从后世穿越而来的赵郢,却深知,这样的网络,一旦铺展开,随之而来的,除了对地方的高度掌控之外,还有滚滚而来的海量财富。

    有了决断之后,赵郢叫过张良,令其拟定一张诏书,然后,亲自捧起镌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重重地盖了上去。

    打响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皇权下乡的第一枪。

    皇权不下乡,是历朝历代的顽疾,也是地方豪族趁机坐大的根本。赵郢想趁着这个机会,试一试,能不能在这块铁板上,撬开一道缝隙。

    冯去疾、李斯和蒙毅三人,心情有些复杂。

    原以为这个新皇,年轻冒进,结果,一出手,就又准又狠,其老辣稳健之处,丝毫不逊色于太上皇。刚刚开始,就已经着眼于数十年之后了。

    三个人,步出大殿之外,心中不约而同地升起一个再也遏制不住的念头。

    “大秦当兴啊!”

    ……

    处理完朝政,赵郢很自然地朝始皇帝的寝宫走去,准备与自己大父大母一起共用晚膳,其随意自然的举动,与登基之前,并无什么两样。

    眼看着自家陛下,步履轻盈地离开,张良处理完手上的最后一份奏疏,这才开始轻手轻脚地帮助赵郢整理几案。

    给上面的东西,分门别类地摆放整齐。

    他现在虽然名义上干的是车府令的活,但实际上,他如今等同于赵郢的私人秘书长,不仅要帮赵郢处理日常工作,还得随时准备赵郢的垂询问政,几乎等同于隐形的宰相。

    其实,已经有人暗中以“内相”称呼他了。

    这种风声和议论,自然瞒不过赵郢的耳目,不过,他很是默契地没有制止。

    张良之才,堪比宰相。

    目前,对自己的帮助,也堪比宰相,这个称呼,几乎是实至名归。

    只是,还需要再打磨,也还需要再等一个契机……

    张良并不知道赵郢的打算,他一如既往地,一丝不苟地整理着赵郢几案上散乱的纸张,等他无意间归拢起一张草纸的时候,整个人却不由瞬间楞在当场。

    那是一副,看上去极为怪异,又让人极为震撼的画面。

    有长长的,带着无数方形眼睛,宛若巨形长龙,沿着一种类似驰道的轨道呼啸奔驰的怪兽,还有顶着两只奇怪的大眼睛,长得又扁又长,不见腿脚,却有着类似车轮的四脚盒子。

    最让他震惊莫名的,那图画上,竟然还有一张长着长长的翅膀,明显是在空中的巨型飞鸟!

    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他忽然想起自家师父对于自家这位陛下的猜测,深吸了一口气,强压着心中激动翻涌的心情,默默地把这张草图,识记在心,这才小心翼翼地把赵郢随手乱画的这张草纸,当宝贝似的折叠收拢起来。

    好不容易熬到下值。

    便迫不及待地离开宫门,朝着阿房学宫的方向匆匆而去。自家师父和师妹,不知道犯了什么邪,自从跟随当今陛下返回咸阳之后,便向当今这位陛下主动请求,住进入了阿房学宫。

    非常主动地成为墨家巨子田击的邻居。(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祖父是秦始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祖父是秦始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祖父是秦始皇》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