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304章 中森明菜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1990:从鲍家街开始正文卷 第304章 中森明菜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周彦对NHK的处理还算满意,这事他们本身也没吃到什么大亏,不过是耽误了点而已。

    等佐治京走了之后,后岛隆又跟周彦解释了挺长时间,大概意思就是说佐治京这段时间本来工作就有情绪,今天这事并不是针对周彦的。

    这个解释,周彦当然不相信。

    或许佐治京不是针对他,但绝对不会只是因为工作有情绪这么简单,肯定是有别的原因。至于这个原因是什么,后岛隆是肯定不会说的。

    解释了半天之后,后岛隆问道,“那今天的音乐会……”

    周彦摸了摸肚子,笑道,“休息了一会儿,肚子舒服多了,下午应该是没问题的,等吃过午饭,我再去跟广播艺术团那边合练一会儿,找找状态。”

    听到周彦这话,后岛隆松了口气,“那就好,如果有什么需求,只管跟我说就行了。”

    周彦点点头,“没问题,劳烦后岛先生了。”

    “不用客气,我本身就是为你们服务的。”

    说完,后岛隆也没有再打扰周彦,起身告辞了。

    等到后岛隆走后,桑田笑眯眯地说道,“后岛先生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这么快就解决了。”

    “对电视台来说,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情。”

    “我是否要打电话给魏老师她们?节目录制准备延期到什么时候?”

    周彦想了想,说,“给她们打个电话吧,就跟她们说事情已经解决了,让她们今天依旧来音乐厅看演出。至于节目录制,先不用急,等到清音坊在霓虹的活动全部结束之后,再去考虑具体时间的安排。”

    这次清音坊在霓虹的活动并不算多,东艺那边的演出结束之后,基本上就没了。

    而制作中心这边在霓虹的活动还有一段时间才结束,周彦的想法是,让清音坊跟着多留一段时间。

    现在已经有人来找清音坊约活动了,如果碰到质量比较高的活动,或者是一些电视台的节目,可以让她们接下来。

    其实林佳孝已经在联系,如果可以的话,周彦还是想让清音坊在霓虹这些大学里面多演几场,最好是把霓虹有点名气,又有演出条件的学校巡演一遍。

    东大的演出非常成功,这样的演出再来几次,未必就比上节目的效果要差。

    周彦非常重视这种现场演出,虽然宣传效果要比上电视差点,但是积攒的人气都是非常扎实的。

    一场高质量音乐会,现场为乐团带来的乐迷,粘性是非常高的。

    特别是像清音坊这样水平高的乐团,具有稳定吸粉的能力。

    甚至不用电视宣传,清音坊多在东京的校园里面搞一些演出,用不了多久,就能在外面的音乐厅搞商业演出了。

    至于《音乐空间》,抽空去录了就行。

    桑田点头道,“好的,我明白了。”

    ……

    中午吃饭之前,周彦都在休息室里面写谱子,他速度很快,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

    下午三四点钟开始,音乐厅外面就开始热闹起来。

    NHK音乐厅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能坐三千多人,还有一些没有买到票的,也会到现场来凑凑热闹。

    周彦跟广播艺术团合练了一会儿,就又回到休息室写谱子去了。

    六点出头的时候,工藤静香来到了后台,她不是一个人来的,旁边还跟着一个女孩子,两人身高体型都差不太多。

    不过她跟工藤静香一样,都戴着墨镜,也看不清楚脸。

    还没等周彦开口,工藤静香笑道,“周彦先生,这是我的好朋友中森明菜。”

    听到旁边这个是中森明菜,周彦还挺意外的,他没想到静香把这位也带来了。

    “中森小姐,你好。”

    不用工藤静香翻译,中森明菜也知道周彦在跟她打招呼,便伸手跟周彦轻轻握了一下,“你好。”

    这声你好,还是用汉语说的,发音还不错,应该也不是临时学的。

    打过招呼之后,中森明菜非常客气地说,“冒昧过来,打扰你了。”

    “不用客气,静香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你今天来听音乐会么,有没有座位,要不要我安排一下?”

    工藤静香笑道,“你之前不是给了我票么?我给了明菜一张,我们两个坐在一起。”

    周彦点头,“嗯,有票就好。”

    工藤静香看了眼中森明菜,随后又对周彦说道,“明菜最近心情不太好,我带她出来逛逛。”

    “你们怎么进来的,有没有被观众跟记者拦住?”

    “没有,我们就这样大摇大摆地走进来的,没有被人发现。今天的主角是你们,他们不会关注到我们的。”

    “你们坐吧,要喝点什么?”

    工藤静香打量了一下工作室,撇嘴道,“你这里还能有什么喝的?”

    说着,她倒也不客气,拽了两个凳子,给她自己跟中森明菜一人一个。

    “如果不喝白水的话,那就只有喝茶了。”周彦笑了笑,转身给她们倒了两杯茶,“这是我从中国带来的茶叶,你们尝尝。”

    看到茶杯里面跟手指头一样长的茶叶,工藤静香惊讶道,“这是什么茶?之前没见过。”

    “这是猴魁,比一般茶叶要长点。”

    “看起来像是蔬菜。”

    中森明菜看着手里的杯子,也挺惊讶的,“这是中国特产的茶么?”

    “是中国比较出名的一种茶。”

    中森明菜闻了闻,感觉挺香的,然后又浅浅地喝了一口,除了烫,什么感觉都没有。

    她是带着膜拜名茶的心态喝这口茶的,但是给她的感觉却很一般。

    其实周彦这样泡茶,让她很意外,在霓虹这边,一般不会直接把茶叶放在玻璃杯里面,然后用水壶里面的水去冲。

    工藤静香因为在周彦工作室待过挺长时间,倒是对周彦这种泡茶方式见怪不怪了。

    其实中国也有很多人喝功夫茶,特别是南方一些地区,几个人围在一个茶几边上,一喝就能喝大半天。

    周彦本身对茶没有什么讲究,这袋猴魁,还是他哥周宏送过来的,也是今年最早的一批新茶。

    按周宏说的,这一批猴魁不是特别好,想要喝到更好的,要再等几天,不过对于周彦来说,已经足够了。

    工藤静香捧着茶杯,吸溜了一口,又注意到桌上的谱子,便好奇问道,“这是《雪之华》的谱子么?”

    周彦点头,“嗯,专门给清音坊写的。”

    “快点写出来,我还等着听呢。”

    工藤静香又拉着中森明菜说道,“明菜你知道么,前两天周彦在节目上即兴创作了一首曲子,特别好听。”

    中森明菜也好奇地伸头看了看谱子,不过这谱子是给清音坊写的,虽然是简谱,但是里面有一些她不太熟悉的符号。

    对于工藤静香的夸赞,她一点都不怀疑,周彦的音乐才华是有目共睹的。

    对于周彦这样的作曲家,她也是非常尊重的。

    其实她之前对周彦的印象一直都是四十岁左右的中青年,可能还留着一头长发,即便她早前就见过周彦的照片,但是一听到别人说起周彦的名字,她脑海中还是会浮现出想象中的形象来。

    更神奇的是,这会儿她就在周彦旁边,如果不去看周彦的脸,只是听周彦的声音,她脑海中还是会浮现出那个四十岁左右男人的形象。

    因此,当她看着周彦的脸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割裂感,她想象中的周彦跟眼前的周彦没有办法重叠在一起。

    “这首曲子什么时候发表?”中森明菜问道。

    “你如果想听的话,下一期《音乐之家》播出,可以关注一下。”工藤静香笑道。

    中森明菜点头,“嗯,我一定会去看的。”

    ……

    两人在休息室没有待太久,一杯茶喝完就起身告辞了,期间他们也没有聊什么东西,毕竟语言不通,只能靠工藤静香翻译,比较麻烦。

    大部分时间,都是工藤静香用汉语跟周彦聊几句,然后又用霓虹语跟中森明菜聊几句。

    两人离开的时候,周彦看着两人的背影,不禁笑了笑,她俩身高体型差不多,今天的发型从后面看也很像,跟双胞胎似的。

    不过两人的性格却截然相反,工藤静香非常活泼,话也挺多,而中森明菜却有点死气沉沉的感觉,显然情绪不是很好。

    大概是之前那段感情对她打击太大,一直没有走出来吧。

    关于中森明菜的感情故事,周彦知道一些,不过是因为梅艳芳。

    说起来也挺狗血,一个是霓虹歌姬,另一个是香江天后,却都栽在了同一个男人手里。

    她们走了之后,周彦也没歇着,又继续写《雪之华》的谱子。

    七点半音乐会开始之后,周彦起身去了舞台侧边的等候区。

    虽然他的节目在音乐会的最后面,但是为了表示尊重,周彦还是提前来到等候区等着。

    《三国》确实很受霓虹观众喜欢,现场的气氛非常不错,每一首曲子结束之后,观众们都会献出热烈的掌声。

    音乐会的常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根本不可能把《三国》里面所有配乐都演奏完,更别说还有主题曲的演唱,都是抽取一些比较受关注的曲子演奏。

    听到台上演奏的《三国》配乐,周彦也颇有感触,恍惚间,他好像回到了之前为《三国》配乐的那段日子,特别是几次去拍摄现场的经历,让他十分难忘。

    《三国》播出之后,演员们名声大噪,不过大家也都忙了起来,周彦也好久没见到陆树名他们了。

    当然,最忙的还是周彦自己,工作基本上没有断过。

    其实周彦还是挺喜欢在剧组里面待着的,那种气氛让他感觉很轻松,当然了,前提是他不是导演。

    他自己导演的几部电影,每天实在是太忙了,休息的时间都没多少,更别说去跟组里面的人去玩了。

    而且他作为导演,也很难跟组里面的人打成一片了。

    组里面很多人,都有些怵他。

    即便是李雪健跟王学圻这样的老演员,在周彦面前,也保持着一种类似于对领导的尊重。

    更不要说那些没名气的年轻演员了,如果周彦在,他们根本就玩不开。

    渐渐的,周彦也越来越理解当年在拍《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时候,张一谋平常为什么不经常露面了。

    想到这里,周彦又看了看跟他一起待在等候区的广艺合唱团成员们,就连这些合唱团的成员们,想主动跟他说句话都不好意思。

    也就只有团长方琴会上来跟他聊几句。

    周彦在等候区待了接近两个小时,桑田终于跑过来跟他说,“周老师,准备一下,一会儿该您上台了。”

    “好的。”

    周彦点点头,握了握手里的竹笛,聚精会神地等着前面的召唤。

    两分钟之后,台上的演奏结束,然后主持人上台用霓虹语哇哩哇啦地说了一段,主持人还没说完,台下掌声就响起来了,这次的掌声十分响亮,超过了前面所有的掌声。

    这时桑田开口道,“周老师,您上吧。”

    “好。”

    说罢,周彦握着竹笛就走到了台上。

    当周彦露面,场下的掌声分贝又上了一个台阶。

    后岛隆坐在台下第一排位置上,脸上笑出了七八道褶子,果然还是周彦的人气高啊。

    虽然音乐会前面的表演已经有非常好的气氛,但是现在这么一比较,还是能够看得出来,他们跟周彦的差距明显。

    但这也是正常的,谁叫周彦现在这么火呢?

    后岛隆敢断定,现在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音乐家在霓虹开音乐会能够有周彦的热度高,即便是他们本国的那几个音乐家上场都不行。

    其实本来NHK是想把第一场音乐会放在武道馆的,武道馆能够容纳的观众数量可是NHK音乐厅的四五倍。

    不过最后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即便不考虑票能不能好卖,把音乐会放在NHK音乐厅,也能体现他们NHK的存在。

    再说了,音乐厅的声响效果肯定是要比武道馆好的。

    就武道馆那个环境,如果没有扩音,后排能听到的声音非常小。

    后岛隆也在庆幸,今天把周彦给稳住了,要不然,周彦放鸽子,现场的观众估计得把他们电视台骂个底朝天。

    之前买票的时候,他们可是宣传了周彦要来。

    上了舞台之后,周彦没有急着演奏,而是走到话筒前面,先笑着跟现场观众打了声招呼,“大家晚上好。”

    桑田就在周彦的旁边,他说完之后,桑田就把他的话翻译了出去。

    简单的一句打招呼,又引来了观众们的掌声跟喊声,大部分人喊的都是霓虹语,不过也夹杂了一些汉语。

    这些汉语,有部分应该是在霓虹的华人说的,还有一部分是霓虹人说出来的。

    周彦笑了笑,“我也跟一位霓虹的朋友学了句霓虹语,他跟我说,是你好的意思。”

    桑田把这句话翻译出去之后,周彦笑道,“阿姨洗铁路。”

    听到周彦这句霓虹语,现场爆发出响亮的笑声,也有很多人回他一句“阿姨洗铁路”。

    周彦当然知道“阿姨洗铁路”是我爱你的意思,他之所以这么说,就是为了调动一下现场的气氛。

    果然,这招还是很管用的,此类外国人的语言梗永不过时。

    等到大家笑过之后,周彦继续说道,“这并不是我第一次来到霓虹,来到东京,我的第一场‘东方遗音’音乐会就是在东京举办的,或许现场的朋友们,也有人去现场听过。”

    “霓虹的观众们非常可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友好的印象。感谢NHK,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我能够再次来到霓虹。我也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这不会是我今年最后一次来到霓虹,过段时间我会携钢琴少年乐团一起,再次来到霓虹,举办音乐会,希望到时候在现场还能见到你们。”

    周彦今年要再来霓虹举办音乐会的事情,去年新闻就报道过了,不过此时听到周彦本人亲口说出来,现场观众还是非常激动。

    这两年周彦在欧美发展越来越好,霓虹国内的新闻多有报道,包括之前周彦为《理智与情感》配乐,并且其中一首曲子还被填词拿给玛莉亚·凯莉演唱,这事在霓虹这边反响很大,毕竟玛莉亚·凯莉在霓虹的人气也非常高。

    霓虹人对这些事情的反应是很复杂的,其实他们很多人对周彦的音乐有一种认同感,特别是面对欧美人的时候,他们会认为周彦的音乐也是属于他们的音乐。

    为什么霓虹人会特别喜欢蕴含中国传统元素的东西,也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文化传承自中国,属于一脉的。

    在这一点上,他们比隔壁高丽国做的要好点。

    碰到一些传统文化争议,霓虹人会认为,我们的文化确实传承自中国,但现在你们没守好,反倒是我们发扬了,保留了。

    而高丽人则认为,这些东西就是我们自己的,跟你们中国没关系。

    因此,看到周彦的音乐征服欧美市场,霓虹人心里还会有一点骄傲。

    但周彦毕竟不是霓虹人,他们又会觉得受到了点冷落。

    他们认为,他们都这么爱周彦了,但周彦来霓虹的次数却很少,周彦应该多重视重视他们,经常来开一开音乐会。

    现在看到周彦来了,又听到周彦许诺,他们心里也舒服多了。

    场面话说完了之后,周彦也没再多说什么,开始演奏。

    他首先演奏的是一段配乐串烧,包括了周彦为《三国演义》写的《萌芽》、《纵马》、《千古英雄》。

    这几首曲子都不长,《纵马》只有二十多秒,《萌芽》稍长,却也只有三十秒钟,《千古英雄》最长,足有一分钟。

    这三首曲子加起来,也就不到两分钟,不过周彦把三首曲子混在一起重新做了一些编排,总共时长是三分半钟。

    重新编排过的组曲,叙事感增强了很多。

    《纵马》节奏轻快,《萌芽》的情绪则稍缓,到了《千古英雄》,忽然有了一种悲伤的气息。

    仿佛一个将军,打了胜仗之后,正意气风发,但是看着士兵们在收拾战场的时候,见到了很多部下倒在血泊中,悲伤的情绪油然而生。

    看着远处滚滚长江水,将军感慨,不知这仗还要打到什么时候,或许如这江水,永远没有停歇的那天。

    这套组曲,正符合杨慎的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情景。

    听着这套组曲,观众们也想起了《三国演义》里面的情节。

    一般人看电视,不会特别注意里面的配乐,不过《三国演义》的配乐确实好,而且又有周彦的参与,所以这部电视剧的配乐从一开始就很受关注。

    很多资深的三国迷,甚至能够清楚地记得每段配乐出现的地方。

    等到组曲演奏结束之后,掌声再次响起,周彦没有继续演奏,而是又对着话筒跟观众们聊起天来。

    “如果有机会,我建议你们去《三国演义》拍摄的地方去看一看,或许你们会有更深的感受。《三国演义》在拍摄的时候,我去过好几次拍摄现场,在那里,我跟吕布喝过酒,也跟曹操划过拳,还和刘关张三兄弟去借过玉米。”

    听到周彦聊起拍摄时候的事情,观众们也都挺感兴趣,谁都有颗八卦的心,他们也很好奇幕后演员们的生活到底怎么样。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不太了解“借玉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借一样东西,还要特意说出来?就像周彦之前在将军坨写的那首曲子“借黄瓜”,很多人到现在也都不明白,为什么要叫“借黄瓜”。

    当然,也有些对中国文化了解比较多的人,能够理解一些,隐约猜到“借”其实就是“窃”。

    “接下来,我要演奏的是《穿越时空的思念》,这首曲子并不属于《三国》配乐,而我之所以会要在这里演奏它,是因为某日在拍摄现场的时候,大家把酒言欢,我现场为他们演奏了这首曲子。现在演奏这首曲子,也会让我想起当时的场景。”

    “当然了,今天你们听到的这个版本,跟之前的有些不同。”

    相较于之前的版本,周彦现场吹奏的《穿越时空的思念》要显得更加苍凉、悲伤一点。

    《穿越时空的思念》在霓虹的知名度非常高,完全算得上今晚所有曲目中知名度最高的一首,所以即便它不是三国里面的配乐,观众们也非常愿意听。

    而且今天这个版本中多出来的苍凉、悲伤,也给观众们带来了惊喜。

    很多人之所以喜欢现场听音乐会,不仅仅是因为现场的声响效果更好,也因为能够近距离感受到音乐家们的临场表现。

    周彦之所以会演奏这首曲子,也正如他自己所说,当年他去探班的时候,现场为陆树名他们演奏了这首曲子。

    之前周彦去镇北堡的时候,陆树名就提到过这首曲子,说当时周彦现场演奏这首曲子,给大家的印象很深。

    每每陆树名回想起当时大家把酒言欢的场景,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穿越时空的思念》,从某种层面上说,这首曲子也算是他们彼此之间的一种羁绊了。(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1990:从鲍家街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1990:从鲍家街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990:从鲍家街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