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御史台上·风声响 第0427章:偷国高丽!海东孔子VS苏景明,国之辩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在大宋做台谏官第一卷 御史台上·风声响 第0427章:偷国高丽!海东孔子VS苏景明,国之辩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五月初三。

    十日之期的第八日。

    高丽与登州港之间的一片蔚蓝色海域上,五艘高丽船朝着登州港疾行而来。

    其中。

    两艘满载身穿铠甲、手携兵器的高丽兵。

    两艘载宋人,但宋人皆被关在船舱之内,无法外出露脸。

    头船则是一艘挂着“李”字大旗的三桅尖底大船。

    当下。

    被贩卖到高丽的宋人还有729人。

    在高丽国相李子渊和户部郎中崔尚安的安排下,已找到699人,其中有30人身死高丽。

    或为意外身死,或为被打骂致死。

    害死这三十人的高丽人贩子也全部被抓,身在船上。

    在任何国家,人贩子都是要被打压的。

    高丽的人贩子,不但贩卖宋人,还卖高丽人。高丽盛产美女,很多高丽女人都被卖到了辽国。

    此刻。

    头船的甲板上,站着三人。

    一个是高丽国相李子渊,一个是户部郎中崔尚安,还有一个是身穿一袭白衫,白须白发的老者。

    此老者站于三人中间的最前方,显然地位最高。

    李子渊率先道:“崔老,此番我们依照宋国的要求将被贩卖的宋人全数找回,可谓是仁至义尽。”

    “然宋人不但辱骂我们,还利用海上商贸威胁我们,事事都做的有悖圣贤之道,您一定要痛斥那苏良一顿,让其知晓,我高丽国不可欺!”

    “崔老,此事关乎国体,是向宋国低头,还是能彰显国威,全都仰仗您了!”

    一旁的崔尚安也躬身拱手,甚是尊敬。

    老者捋了捋白须,道:“二位放心,我们好心帮助宋国寻人,而宋失礼仪,无端迫害我高丽商人,还出言不逊,老夫定然会讨回一个公道,让天下人看一看,此事到底是谁对谁错?即使不能逼得宋朝皇帝认错,也必然让苏良这個自以为是的跳梁小丑,低头认错!”

    老者抬头望向西方,一脸自信。

    其姓崔名冲,字浩然,已是古稀之龄,曾官至高丽宰相,去年刚刚致仕。

    崔冲在高丽创建私学,传播儒家文化,徒子徒孙满高丽,所著文章也被高丽文人奉为圭臬。

    被高丽人尊称为“海东孔子”。

    他在高丽文人心中的地位,就相当于孙复、胡瑗、欧阳修三人叠加在一起在大宋文人心中的地位。

    甚是崇高。

    高丽首相李子渊深知,若完全依照苏良的要求,在截止日前归还宋人,然后道歉,再恳请对方废除“登州港三策”。

    不但个人名声受损,国体尊严有失,还有可能会得罪辽国。

    他又不擅辩,故而想到了致仕的崔冲。

    崔冲曾做过谏议大夫,类似大宋的台谏官,一番说理功夫,无人能比,又是高丽的文人领袖。

    便希望他能站出来,至少能保住高丽的脸面。

    在李子渊一番添油加醋的恳求下,崔冲决定出山,给苏良一番教训。

    崔冲经过一番了解,认为苏良擅行“登州港三禁”之策,逼迫高丽国交宋人,失礼失德,实乃忤逆圣贤之道,设定的十日之期,更是强盗所为。

    他决定教训苏良一顿。

    简而言之。

    他们会按照大宋的要求归还宋人,但必须要训斥苏良一顿,以此挽回脸面,彰显高丽国威。

    ……

    五月五日,十日之期的最后一日。

    午后,太阳灼热。

    若在太阳落山之时,高丽国相未至,被贩卖的宋人未归,那“登州港三禁”将续期一个月。

    若明日太阳落山还未到,则自动续约两个月,以此类推。

    此时。

    登州港码头上,甚是热闹。

    很多百姓听闻高丽将在今日归还被贩卖的宋人,高丽国相还要道歉,都纷纷跑来围观。

    当下。

    此事已经不仅仅是归还被贩卖的宋人,还涉及大宋商人的底气、地位以及胆量。

    若此事圆满结束。

    那大宋商人日后出海经商时,若被别国欺负或被关押,他们坚信大宋朝廷一定会帮助或营救他们。

    与此同时。

    很多外国船只,包括辽国、东瀛、高丽船只也在近海海域上漂着。

    他们也想看一看高丽朝廷会如何处理此事。

    这也关系着他们日后对大宋商人的态度。

    一个时辰后。

    苏良、登州知州刘昱、登州市舶司主官、提举市舶司夏丰三人来到了望楼上。

    刘昱心情激动,望向东方的海域。

    “景明,他们会不会即使今日能来,也会故意拖延一日,以此给我们一个下马威!”

    苏良笑着摇了摇头。

    “不会!高丽朝廷向来小气,绝对舍不得这一笔商税收入。”

    “高丽人会不会没有找全被贩卖的百姓呢?”一旁夏丰担忧地说道。

    “时间上绝对是充足的,他们若没找全,要么是不上心,要么是想与咱们开战,若真找不全,我不介意先把高丽灭了!”

    夏丰听到此话,心情甚是兴奋。

    苏良若真提出这个建议,依照他目前在朝廷的话语权,朝廷真有可能出兵灭高丽。

    随即。

    三人便坐在望楼上,吹着海风,喝着茶,等待高丽船来。

    ……

    日近黄昏。

    在望楼上不停远眺的杜雷突然高声道:“高丽船来了!高丽船来了!”

    苏良、刘昱、夏丰当即站起身,来到望楼前的瞭望台,举目望去,果然看到有数艘高丽船疾速行来。

    没多久。

    码头上的百姓也都看到了高丽船,不由得都变得心情激动起来。

    苏良看向刘昱、夏丰,沉声道:“刘知州,立即安排人手接收归来的百姓。夏提举,令刀鱼寨的水军随时待命,若高丽人有不轨之举,咱们直接将他们截留下来。”

    一旁。

    孙胜和杜雷也已让护卫们做好了准备,一旦发生冲突,他们的第一要务是护卫苏良的安全,其次是生擒对方首领。

    约半个时辰后。

    高丽的五艘大船停留在在距离码头约千米远的地方。

    附近的其他船只都迅速撤到了远处。

    紧接着。

    一艘小船行至码头,一名高丽兵高声道:“吾国国相已至,贵国被贩卖到我境剩余的729人已找到699人,其中有30人身死,已将贩卖者或致死凶手抓到船上,可交由贵国处置。然交接之前,烦请贵国苏司谏、刘知州上前一叙。”

    苏良淡淡一笑,脸上带着一抹鄙夷。

    高丽国相连上岸都不敢,可见其风范能力,皆是一般。

    “备船!”

    苏良当即与刘昱、夏丰下了望楼,在大宋的近海领域,他们丝毫不惧。

    若高丽真敢做出什么下作的事情,迎接他们的将会是大宋毁灭性的打击。

    一刻钟后。

    苏良、刘昱、夏丰三人坐着一艘与对方头船大小相近的船只,驶向了前方。

    而船上,皆是苏良的护卫,不但有弓弩、风火枪,还有风火雷。

    在双方距离还有百米时,刘昱已看清了甲板最前方站立的三人。

    “咦?”

    刘昱朝着苏良道:“景明,甲板上,身穿紫袍的那个,便是高丽国相李子渊,身穿蓝衣的是户部郎中崔尚安,而居中那个白须老者是高丽的前相国,被誉为海东孔子的崔冲崔浩然,崔冲已致仕,此番来此,估计是与你讲理的,此人擅于雄辩,你可莫着了他的道!”

    “海东孔子崔冲?我听说过,放心,我苏良还从未给大宋丢过脸!”苏良笑着道。

    双方此次对话,代表的乃是宋与高丽二国。

    彼此的谈话内容,定然会传播出去,成为百姓讨论的焦点。

    谁若落下风或被寻了短处,那就是为国丢脸。

    很快。

    双船船头相近,在距离还有不到五米的距离时,停了下来。

    崔尚安率先大步走出,直接看向苏良。

    “这位就是宋国有名的砍头御史苏良苏景明吧!苏司谏,本官乃户部郎中崔尚安,官居五品,那日被你拒见,本官虽不理解,但还是将我朝李国相请来了!”

    崔尚安将“司谏”和“官居五品”两个词咬的甚重,明显是在讽刺苏良不过是七品官。

    “我家国相不但来了,还请来了我朝大儒,海东孔子崔老,不知他老人家有没有资格与苏司谏谈一谈呢?”

    崔尚安说罢,站到了一侧。

    而崔冲这时朝前走了一步,挺胸看向苏良三人。

    他在等苏良三人向他行礼。

    在高丽。

    莫说满朝文武,即使高丽王都要朝其拱手行礼,唤一声:崔老,以表示对学问的尊敬。

    但苏良却没有任何反应。

    苏良没有任何反应,刘昱和夏丰自然也不会有任何动作。

    崔冲见苏良面带不屑,不由得胡子一翘,瞪眼道:“苏良小子,你倒是真如传闻中的那般,向来不守礼节,依照老夫的辈分,即使你朝的孙复、欧阳修等人见到我,也要拱手相拜,大宋号称礼仪之邦,这点儿礼仪,你都不懂吗?”

    苏良淡淡一笑,反问道:“海东孔子,谁承认的?”

    此话,一下子将崔冲噎住了。

    大宋的读书人自然是不承认这个称呼的。

    崔冲也就是见孙复和欧阳修不在这里,才敢如此充大辈。

    他虽然比孙复和欧阳修的岁数大,但论起学问,孙复和欧阳修定然是不服他的。

    孙复在此,或许见其年迈以及知其在高丽的地位,还会拱一拱手。

    欧阳修若在这里,恐怕已经骂起来了。

    海东孔子?

    天下谁人都不敢称孔子,他一个拾人牙慧的高丽人竟然敢自称孔子,那不是找骂吗?

    要是王安石知其自称圣人,但见其实力一般,甚至会动手揍他。

    在王安石心里,当世只有一人可称为圣人,那就是苏良。

    苏良不待其回复,便上前走了两步,然后道:“本官令你国国相前来,乃是因本官此次外巡,代表的乃是我朝官家,见我如见我大宋官家,本官还没有责怪你们礼仪有失,伱们倒是指责起本官来了,辽国皇帝在我面前,也不敢如此托大,是谁给你们的勇气!”

    苏良后发制人,瞬间将气势夺了回来。

    刘昱和夏丰都忍不住将身子挺得直直的,这种感觉实在是太舒爽了。

    崔冲干咳一声。

    “苏良,苏司谏,老夫不与你争口舌之利,且让老夫问你几个问题,你如实相答,答完后,我们便将宋人全部放回。如何?”

    “但问无妨。”苏良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你朝黑心商人贩卖人口至我高丽,此事非我高丽朝廷之失,我家国主特派崔郎中为你国寻人,此行为实乃相帮贵国。然你却以进度缓慢,施行登州港三禁之策,无端欺辱我朝商人,更是以十日之期相逼,此举,不仁不义,无礼无德。”

    “威胁施压相帮者,实乃小人行径,苏司谏可否给老夫一个合理的解释?”

    苏良听完后,摇了摇头,叹息道:“唉!海东孔子,真是徒有虚名啊!”

    “崔夫子,三岁孩童尚知不可欺老弱妇幼,若高丽国有少女妇人被贩卖至我大宋,只要我朝廷知晓,不出七日,必然能将其解救出来,并重惩贩卖者,此乃君子之本性,为人之道义。”

    “今我大宋七百多名少女妇人陷入高丽禽兽之口,晚一日,便可能有数人被凌辱,甚至丧命,尔等先想的不是本性道义,而是在帮扶我大宋。若你闺女被贩卖,我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要不要帮扶高丽呢?”

    “尔等想法本就落了下成,即使是帮扶,我朝告知贵国已整月,却只救回了十三人,此等效率,不是恶意拖延,还能是什么?为了我朝七百多名少女妇人,莫说本官施行了登州港三禁之策,即使兵发高丽,灭了你们,天下也无人敢指责?”

    “为了自国百姓性命,我朝做什么都不过分!百姓之命,大于天!若朝廷连自家百姓都保护不了,那算个什么朝廷!”

    ……

    苏良身后,刘昱、夏丰听得心情激动。

    他们终于意识到为何朝堂相公都称“苏景明一人,可抵十万精兵”了。

    此等口才,此等风采,此等对国对民的态度,任谁都倾佩万分。

    不远处船只上的水军士兵们,眼眶泛红,近乎泪目。

    苏良这番话,让他们感受到了朝廷对每一位百姓的重视。

    这种重视让他们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崔冲气得嘴唇颤抖。

    他缓了缓,提高了声音道:“苏良,莫偷梁换柱,故作大义。”

    “老夫且问你,若我们如约归还宋人,在登州港经商受损失的我朝商人应该如何赔偿,他们没有触犯任何法令,而登州港三禁却让他们损失巨大,这是不是你的错,你该不该致歉,该不该赔偿?”

    “哼!”

    苏良冷冷一笑,道:“该致歉,该赔偿!不过该是你们高丽朝廷致歉,高丽朝廷赔偿!”

    “你胡说八道!这完全是你所导致的!”一旁的崔尚安瞪眼道。

    后面有书记官记录着,他必须说几句强硬的话语。

    不然回朝后,高丽王不会惩罚他们的“儒学吉祥物”和他老丈人,崔尚安只能做背锅人。

    苏良睥睨地看向对面。

    “崔夫子,李相国,你们应该是最清楚高丽国在外的名声的。”

    “实为蝼蚁,却摆出一副鸿鹄之态,向国内百姓宣讲,京东东路曾是高丽故土,太极八卦、文字刺绣,皆是高丽所创,偷我朝汉唐文化,自称祖先所留,你们的祖先,才认识了几年字,如此教化,使得高丽商人不断偷盗我大宋书籍、发明,技法……”

    “上梁不正下梁歪,就连偷窃汉唐文化的东瀛人都认为你们才是真正的偷国。登州港三禁只是对你朝商人略加惩戒,你们的朝廷失德,报应自然会算在你们的百姓身上,若想让你们的商人在外面受到尊敬,须先让你们的朝廷懂得如何做事!”

    ……

    苏良中气十足,骂得对方几乎抬不起头来。

    “咳咳……咳咳……咳咳……”

    崔冲气得脸色涨红,忍不住咳嗽起来。

    高丽国相李子渊看向苏良,瞪眼道:“苏良,我朝如何做事,还轮不到你指手画脚!本相且问你,待我们将宋人交还,你是否能立即废除登州港三禁?”

    苏良摇了摇头。

    “如约交人,三个月后可解禁!”

    “你……你……欺人太甚!”李子渊伸手指着苏良说道。

    苏良微微一笑,不予理会。

    而这时,缓过劲的崔冲走到甲板最前面看向苏良。

    “苏良,我高丽乃是辽之藩国,莫说是你,你家皇帝也没有资格对我朝的管理指手画脚。”

    “老夫再次警告你,待我们交人后,你若不立即废除登州港三禁,我们将联合辽国、东瀛,甚至西夏,共同谴责你们。”

    “此举,实非大国之为,如此做,只会让尔朝的名声扫地,若老夫写篇文章,天下遵循儒道的文人必将群起唾骂你,你将会成为尔朝的罪人,儒家的弃徒!”

    听到此话,苏良顿时笑了。

    此话对一般的读书人或许有用,苏良却完全不在乎。

    “你个老书虫,应是在家太久,不知世事了,即使你能说动辽国、东瀛、西夏,你们四国共击我大宋,那有如何?我大宋根本不惧!”

    “你大可去辽国一趟,去西夏一趟,你看他们敢开战吗?”

    苏良骤然放大了声音。

    “还有,你真以为自己是当代孔子了,写篇文章,天下人便会云集响应吗?”

    “你这种腐儒,死后见到孔夫子,他老人家也不会认你为门徒的,读了一辈子书,真是读到狗身上去了,没理还有硬辩,实乃自取其辱!”

    “噗嗤!”

    苏良的话音刚落,崔冲便喷出一口鲜血,然后昏倒在了地上。

    活了七十载,他从来没有被人这样骂过。

    “快……快……快……将崔老抬到舱内救治!”李子渊连忙道,若崔冲死在这里,他罪过就大了。

    而此刻。

    刘昱和夏丰皆是一脸崇拜地看向苏良,整个人都傻了。

    孙胜、杜雷和后面的护卫们都是高高抬起头,能护卫苏良,他们觉得实乃一生之荣耀。

    今日之场景,已够成为他们老迈之时吹牛聊天,受人敬仰的资本了。

    随即。

    苏良再次看向李子渊,道:“李国相,可还有问题要问?本官一定据实相告!”

    李子渊摇了摇头。

    他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的话语之力能有如此可怕。

    此刻的他,只觉得苏良就是一个恶魔。

    崔尚安低着脑袋,根本不敢望向苏良,他庆幸自己当时拒见了苏良,不然受辱的就只是他自己了。

    “那今日可打算放人?”苏良又问道。

    “放!放!放!”李子渊扭脸高喊道:“放人!全都放掉!”

    李子渊已经不在乎回国后受什么惩罚了,他只想迅速离开这里,这辈子他都不想再见到苏良。

    ……

    海面上。

    火红的夕阳渐渐落去,天色渐暗,船上渐渐点燃起灯火。

    被贩卖到高丽的少女妇人们陆续被接到大宋自己的船上。

    有人失声痛哭,有人跪在地上一个劲磕头,有人哭着喊着要见自己的丈夫和儿子,有人不停地朝着官差们道谢……

    刘昱和夏丰安排的甚是细腻。

    为她们寻了大夫,安排了衣物,准备了餐食,并在岸上已为她们找好了休息的地方。

    明日一早,有体力恢复者,便会陆续将她们送回家。

    而李子渊交接完毕后,直接调转船头,连夜奔向了高丽方向。

    今日之事,也被刘昱手下的书记员尽数记录。

    明日此事便会传遍蓬莱城的大街小巷,随后还会传到汴京,甚至传到各地州府。

    让大宋所有百姓都铭记苏良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百姓之命,大于天!

    (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在大宋做台谏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大宋做台谏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大宋做台谏官》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