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势 第七十五章 蓬勃发展的大学教育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起势 第七十五章 蓬勃发展的大学教育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大学是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它创立于1088年的神圣罗马帝国时期,是世界上广泛公认的、拥有完整大学体系并发展最早的第一所大学,被誉为“世界大学之母”。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则诞生于1637年的汉洲建业城。

    是时,齐国还未建国称制,但以太祖为首的民政府却在建业设立了一所工业研究院,命名为天工学院,在总结和归纳既有的工农业生产技术同时,还对这个世界上最为前沿的科学理论和工艺技术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在它建校的数十年历程中,创造过无数的辉煌,也结出无数的硕果。

    世界上第一台实用型的蒸汽机便是在天工学院和黑山工业研究所联合研制下,成功问世的。

    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也是在天工学院的多年理论总结指导下,并亲自参与多项试验,最终得以飞速地行驶在铁轨上。

    第一架改良后的纺纱机、世界上效率最高的织布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飞鱼船(即飞剪船)、第一艘蒸汽帆船……等等,一系列齐国乃至世界高端的工业技术和发明,皆有天工学院的参与和实施。

    天工学院最大的捐助者是大齐皇室基金,每年会获得皇室多达数十万的资金扶持。

    即使到了现在,齐国已陆续建有六十余所综合大学和各类专业学院,但天工学院仍旧以其雄厚的科技储备和丰富人文储备,成为齐国最顶尖的工科大学。

    齐国的大学完全不同于神州大陆秦国所设立的各级县学、府学和国子监之类的官办学校,很少会教授学生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家文典,反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研究的探索、创新和发现,并试图将科学和技术与社会及经济的发展相结合。

    教育价值取向也主要强调学术自由、独立思考、研究导向、学问传承等,以培养出富有学术深度和严格的批判眼光的专业人才为目标。

    不过,在齐国大学里的部分人文专业方面,也会对儒家经典进行辩证性地研究和学习,试图通过对历代先贤所著文典予以重新解读,将其与齐国不断发展和进化的诸多社会问题相互融通,寻找出某种合适的理论支撑。

    当年,太祖皇帝在创办大学教育时,曾强调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和反思的能力,并主张个体的自我实现与真理探索,同时,还要将学到的理论用于实际,相互印证、相互促进,切忌闭门造车、出门合辙,造成形而上学的空谈现象,这些观点对后来齐国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太祖皇帝还指出,高等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人文思考和道德理念,也甚为关注实际问题和具体应用的学科,如社会科学、经济学、法律、政治等学科,认为这些学科有利于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不同于欧洲各国的古典大学,大部分研究和学习的内容以神学为主,齐国的大学则是禁止神学及宗教传播的,即使是传统的东方道教和佛教,也不能在学校里布道施教,发展信徒,至于与被打压和限制的天主教和真神教,那就更不能进入校园。

    更值得称道的是,齐国大学的入学门槛不以身份和地位来决定,凡是能通过大学招录考试的学生,不分门第、不论贵贱,皆能入学就读。

    对于家境贫寒的学子,政府和学校也会给予一定程度上的资助,帮助其尽可能地完成学业。

    毕竟,能通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最终能考上万中挑一的大学,那绝对是帝国栋梁之材,其未来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和创造的财富也将是难以估量的。

    要知道,这个时期,英格兰王国根据1662年颁布的《信仰划一法》规定,信奉国教不仅是国教会神职人员、学校教师任职的必要条件,而且还是当时英格兰高校申请入学和获取学位的前提条件。

    在齐国的每个大学都会根据专业的不同,设置若干独立学院。在一些财政拨款或者民间捐款充裕的大学,各個独立学院都还有自己的校舍,有教室、食堂、图书馆、运动场、会所和学生宿舍。

    大部分学生都会配备有两到四人的居住套房,包括书房和卧室,生活条件算是极为优越的。

    在学制上,不同于欧洲的大学会将一学年分成三学期,齐国的大学从建立之初,便直接将一学年分成两个学期,中间是五到六周的假期,以为学生提供返家团聚或者社会实践的时间。

    欧洲的诸多古典大学,包括久负盛名的英格兰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仍旧延续了既有的保守和落后。

    它们按照传统教育,学生的教学主要是以传统问答制为主。这种模式是以应试教育为目的,极大破坏和挫伤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同时不利于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学内容也多为古典教育。

    因为,古典教育相信崇高的思想和深奥的学术是由贵族精英们开创的,高等教育也是为那些没有金钱之忧的绅士服务的。然而,对于这个时期人们而言,大多以新兴职业为目标,因为这些新兴职业大多收入不菲,更加需要获得高阶层次的教育。

    相较而言,齐国的大学教育模式从建立之初,既完美地避开了东方传统的僵化和束缚性的儒家教育模式,也摈除了西方欧洲古典大学那种保守而落后的教育理念,从始至终都强调教学和研究的紧密结合,将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相结合,以促进学术研究和发展,从而创造和应用新的知识,这种强调研究和创新的模式为当时的齐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科学和技术上的杰出人才,并成为整个世界高等教育的典范。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齐国目前已陆续建立了六十多所大学,每年在读的学生人数超过十万人,源源不断地为齐国社会输送各个学科的有用人才,这也为齐国的工业不断进步和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帝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长安有七所大学,而帝国大学和长安大学则是其中最为翘楚的两座。

    尽管这两所大学不论是从建校历史,还是学术成就上,根本无法与建业天工学院相比,也暂时无力争夺齐国第一大学的美誉。

    但这并不妨碍两所学校为争夺老二的名头,而不断展开一场又一场的撕逼大战。

    长安大学自长安城建立之初就成立了,并凭借帝都的政治地位和政府的重点扶持,迅速从建业天工学院、建业大学、建业师范学院、北方政治经济学院等诸多大学引进了大量的知名教授和学者,搭建起了较为完善的专业体系,很快便成为东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

    而帝国大学则成立于汉兴十年(1680年),足足比长安大学晚了十年,算是一个小字辈。

    但是,帝国大学却是由当年的太祖皇帝亲自主持建立的,大学运转费用的大头也是由皇室基金注入。因而,从它诞生之初,便被打上了深深的皇室烙印,甚至被认为是皇家学院。

    因而,依托皇室不遗余力的支持,帝国大学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迎来了一段高速发展时光,从学校规模和学术影响力等诸多方面,逐渐追上了长安大学,并与之展开激烈的竞争。

    总得看来,帝国大学以政治,人文社科和艺术专业方面著称,并在这几个方面稍稍领先于长安大学。自建校以来,已经先后出了一位总理大臣,三位副总理大臣,五位大理寺大法官,三十多位阁部尚书和地方总督,以及数量更多的社会知名学者、书报专刊的编辑、撰稿人。

    而长安大学则与建业天工学院一脉相承,在数学,物理,化学,应用科学等工科专业方向上遥遥领先于帝国大学。在历年皇家科学奖的评选当中,长安大学与天工学院基本上能包揽了各个学科的奖项。

    作为两个齐国最为顶级的名校,而且还同属一城,学术上的竞争不可避免,学术外的竞争也互不相让。

    足球、马球、手球、网球、赛马、摔跤、格斗、赛龙舟,以及每四年一届的全国大学运动会,无不针锋相对,力争压过对方一头。

    若是对方学校搞出了什么糗事,另一方则会幸灾乐祸地予以大肆调侃和嘲笑。

    今年三月初,经过数十年的争论,是否允许男女同校的问题在皇帝陛下的大力支持下得以解决。

    按照讨论结果,帝国大学将在九月新学年开始之际,首次招收二十名女学生进入大学,与众多男学生同堂上课,这标志着传统大学之门向妇女开放,同时也意味着齐国女性地位的再次获得提升。

    其实,此前齐国大学也是招收女学生的,不过皆为女子学院,不论是授课的教谕,还是听课的学生,全部都是女子,以此应对社会传统中所谓的“男女授受不亲”。

    据说,早在建国时期,太祖皇帝就曾下令各级学校,包括大学,男女学生混同上课,以此节约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本。

    但此举遭到无数学者和教谕的反对,女子入学,本来就已是惊世骇俗了,若是再施行男女同校,共居一室上课,那成何体统,岂不是有违社会伦理,更会造成各种道德风化问题。

    太祖皇帝争论不过,在汹汹舆情之下,不得不放弃了男女同校的谕令,转而建立了男女分校就读的教育模式。

    数十年过去了,随着齐国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思想上也更为开放和包容,整个社会对女子接受教育和参加工作已普遍接受。随之,民间舆论便有了男女同校的讨论,认为学校也应开放女禁,允许女子就读综合性和专业性大学,享有男子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泰平十五年(1719年),内阁科技教育部颁布了《帝国中学学制》,正式规定:“初级中学可以男女同校。”

    泰平二十三年(1727年),长安名华高级中学试行男女同校,就齐国的学校来说,开了风气之先。

    而现在,帝国大学这种高等学府也开始试行男女同校,顿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议。

    而作为老对手的长安大学自然也不会放过这种机会,不少师生对此是极尽嘲笑和讽刺,认为女子尚不具备足够的智力和能力来完成男子同样的课程,她们更无法理解那些专为培养男子逻辑思维的专业学科。

    那么,堂堂帝国大学是不是要特意为这些招收的女子设置缝纫、绘画、小手工、育儿、家政等“女性科目”?

    还有,这些女子进入帝国大学就读,与诸多男同学在共同学习过程中,会不会在“耳鬓厮磨”间,为帝国大学生出几个“小学生”?

    当然,长安大学的学生们怪话连篇,未尝没有一丝嫉妒的心理。

    尼玛的,男女同校,美人相伴,这可是“对月把酒时看剑,红袖添香夜读书”,此乃我辈文人的风雅之事!

    在大学里,学生除了每周正常地接受教授和学者的知识传授外,一般大部分时间就是阅读大量书籍和文章或者跟课业导师讨论和交流学术思想,另外还有运动、会谈和娱乐,以及与其他同学的交往时间。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毕业的学生,自律和独立性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这样才能学到应有的知识和思想,继而产生出色的、富于革新精神的社会精英。

    不过同样也有许多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能勉强毕业,特别是那些拥有深厚家庭背景和高官显贵出身的学生从不会一门心思投身学习。他们的时间都花在找乐、运动和关系交际上,只是在需要课业考核的时候,才会努力学习。

    要是大学里有一群温婉美丽的女同学,这对荷尔蒙爆棚的男学生而言,简直诱惑力十足,为枯燥而乏味的大学生活增添一抹绮丽的氛围。

    (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