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人生路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正文卷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人生路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向阳,你这双水湾发展的好啊,要是所有生产队都能像双水湾一样,咱们国家何愁不富强?”

    张自强背着手,对着旁边的孙向阳说道。

    两人刚刚从研究所出来,里面的一切,让张自强感慨不已。

    不亲眼来瞧瞧,谁又能想到,在双水湾这个偏僻的山沟里,竟然搭建起了一座碳纤维研究所。

    “不现实,双水湾发展靠的是煤矿,剪纸画,未来还有研究所,这些资源,都不是普通生产队能有的,大部分的情况都是靠着种地,所以田地才是普通老百姓的根本。”

    孙向阳摇了摇头。

    就跟曾经的双水湾一样,想吃饱饭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而双水湾的成功,也不具备复制性。

    不过等明年,应该就会有所好转,毕竟一旦分田到户,老百姓的积极性也将彻底被调动起来。

    可就算如此,九成九的农村,也只是靠种地罢了。

    甚至到了九十年代以后,外出务工变成了主流。

    听到孙向阳的话,张自强沉默了片刻,有些吃力的点了点头。

    双水湾以前如何,他也是知道的。

    别的生产队状况,他更是有所耳闻。

    再看看双水湾的煤矿,剪纸画,的确没法复制。

    这也让他的心情有些沉重。

    “只是靠种地,苦啊。”

    张自强不是那种不知人间疾苦的类型,此刻不由心生感慨。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过农村除了种地,也有一些别的发展方向,比如说县里决定推动种植枣树,这种经验完全可以推广,因地制宜,种苹果,桃树之类的,县里或者生产队甚至可以成立罐头厂,一些地方还能发展养殖,草药等项目,不过这些,都得有人指导,解决后患才行。”

    孙向阳想了想说道。

    这已经是最简单,也是比较靠谱的一种发展了。

    “有没有兴趣走出去?”

    突然,张自强问道。

    这个走出去,可不是去外面落户,而是去做事情。

    在张自强看来,孙向阳完全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而不仅仅只是窝在双水湾。

    “没有。”

    孙向阳自然也听出了对方的言外之意,毫不犹豫的说道。

    “您别看我说起来一套一套的,但也就是说说,真要让我去做这些事情,未必能做好,属于纸上谈兵,我这辈子,就只打算窝在双水湾,把这里发展起来,就足够了。”

    “可惜了。”

    张自强摇了摇头,却也没有勉强。

    “没什么可惜的,这个世界离了谁,都照样转,很早以前我就明白一个道理,千万别把自己看的太重。”

    孙向阳自嘲的笑了笑。

    这個很早,却是上辈子的事情。

    不经社会的摔打,一个人是很难长大,成熟起来的。

    夜幕降临后,孙庆波来到知青点。

    “有事吗?”

    徐凤霞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当初经历了跳水库风波,反而更加坚定了她考大学的想法,而且她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已经在有针对性的锻炼。

    比如去学校给学生上课,刻意参与一些生产队的宣传工作,以此来克服自己一到关键时刻就紧张的毛病。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锻炼,她感觉比以前好了不少。

    “那什么,明天我就要走了。”

    孙庆波痴痴的看着徐凤霞。

    他这个走,是要去上学的意思。

    作为旁听生,去学校报到的时间要稍晚一些。

    “祝你一路顺风。”

    徐凤霞直接说道。

    对于孙庆波直接去读大学,她自然是羡慕加嫉妒,不过这却不是她的选择,毕竟孙庆波这种旁听生是没有毕业证,毕业以后也不会包分配,身份更不会有任何改变。

    不过,一旦读了大学,孙庆波未来的前途无疑也会更好。

    尤其是现在双水湾煤矿扩建,等他回来以后,说不定也能当个副队长。

    “你,你会等我吗?”

    孙庆波鼓足勇气说道。

    他这一走,最起码两三个月才能回来一趟,甚至是到过年寒假的时候,所以他生怕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对方会‘移情别恋’。

    其实对于生产队的那些光棍汉,他并不担心,可研究所那边,还有两个没结婚的,论长相,他不占优势,论学历,就更不算什么了。

    能够进研究所的,那可都是技术员,最起码也是专业学校出来的。

    尤其是陈书婷的哥哥,陈书垣,不管家世还是学历,都是上上之选,最近一段时间,徐凤霞去研究所那边有些勤快,而且因为宣传的缘故,跟越来越多的人打起了交道,这让他有些不安。

    “在明年高考前,我肯定哪都不去,你去了大学,就会发现,双水湾不算什么,我更不算什么。”

    徐凤霞自然能听懂孙庆波的意思,对方的痴情,她也有些感动,但却更为冷静,她很清楚自己的选择是什么,要的又是什么。

    她跟孙庆波,注定不会有结果。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开始?

    “不会的,在我心里,你永远都是最好的。”

    孙庆波坚定的说道。

    对孙庆波这种孩子气的话,徐凤霞并未多说什么,如今,她只是把孙庆波当成普通朋友。

    “好了,你要是没什么事情,我就先回去复习了。”

    徐凤霞这时看到不远处有人经过,急忙说道。

    “我会给你写信的。”

    孙庆波最后不甘的说道。

    原本他鼓足勇气来找徐凤霞,心里准备了好多话想要说,可真的到了关键时刻,却怎么都说不出来。

    第二天,孙庆波,孙建刚等人坐着吉普车离开双水湾,开始了求学之旅,虽然放假的时候肯定回来,但最起码两三年的时间是少不了的。

    孙庆波在送别的人群中找了又找,却始终没有找到徐凤霞的身影,心情显得有些低落。

    相比他,其余人则充满了激动,兴奋。

    尤其是孙建刚,更是扬眉吐气。

    “别看了,人家都没来,真不知道伱怎么想的。”

    等吉普车离开双水湾,孙建刚看着孙庆波的模样,忍不住说道。

    “你不懂。”

    孙庆波眼皮子都没抬的说道。

    “依我看,明年徐凤霞说不定就能考上大学了,到时候你就算想也没用,难不成你还能跟着她去上大学?”

    孙建刚使劲往孙庆波的心窝子里戳。

    实际上,不仅仅他不懂,整个双水湾,除了孙庆波估计也没人懂,现在不少人都在背地里叫孙庆波大傻子,大冤种。

    如果他是孙向阳,当初在孙庆波第一次拒绝的时候,就已经放弃他了。

    到时候看看后悔的是谁。

    “跟着她去上大学?”

    孙庆波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我说你不会真这么打算的吧?先不说徐凤霞考上大学,不知道被哪里的大学录取,就算你想跟着,人家乐意你跟着吗?到时候你离开双水湾,你爹会不会把你的腿打断不说,反正我肯定饶不了你,整个煤矿的人也都饶不了你。”

    孙建刚不得不提醒着他。

    他们这些人能够有机会去读大学,不是他们有什么本事,而是煤矿那边需要他们去读大学,也是基于此,孙向阳才会通过关系把他们塞进去当旁听生。

    等毕业以后,必然要回到煤矿工作,发挥自己的所长,这才是他们去读大学的目的所在。

    如果孙庆波读完以后跑了,岂不是白白辜负了孙向阳的期望?

    更关键的是,他占用了一个名额,结果却跑了,让煤矿那边眼巴巴瞅着的人,怎么看?

    到时候孙庆波就是双水湾最大的叛徒。

    “没,我怎么可能离开双水湾。”

    孙庆波急忙否认,不过心里,却有些动摇起来。

    如果到时候徐凤霞愿意让他跟着一块离开,那他到底离开,还是留下?

    一时间,孙庆波有些茫然起来。

    而另一边,徐凤霞这会正在接待着矿务局那边来的人,这也是她自己争取来的机会,为此,她甚至主动找到孙向阳,说明了自己这么做的原因。

    对此,孙向阳倒也愿意成全她,多跟人交流,的确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办法。

    至于说徐凤霞跟孙庆波的感情纠葛,孙向阳压根就不打算管。

    他重用孙庆波,是因为当初对方第一个投向他,并且能说会道,在双水湾人缘也不错,成为小组长以后,也没有让他失望。

    唯独在徐凤霞这件事情上,就像魔怔了一般,完全变了一个人。

    如果他未来能走出来,继续留在双水湾好好干,孙向阳仍旧会重用他。

    如果他为了徐凤霞选择离开,孙向阳同样不会勉强,说白了,孙庆波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煤矿那边随时都能找出替代他的人。

    要是换个不可或缺,不能取代的人,那孙向阳估计又是一种态度,甚至会想方设法帮他完成心愿,只为了把对方留下,安心的工作。

    矿务局留在双水湾的人是一个姓郑的副科长,由他来协调工程队,为双水湾煤矿扩建。

    不管是设备,还是人员,都是从矿务局那边抽调来的专业队伍。

    可以说,这次煤矿扩建,根本不用双水湾插手。

    对于这些专业队伍来说,以往从事的都是中大型煤矿,像双水湾这种小煤矿,根本就不值一提。

    “小徐同志,你是留在这边的知青吗?”

    郑科长今年三十二岁,虽然是副的,但也要看在什么部门工作,如今的矿务局几乎管理着全部的矿产,绝对是肥差中的肥差。

    要不是上面对双水湾比较重视,他作为一个副科长,根本就不会亲自跑到这边盯着。

    区区一个小煤矿……

    当然,煤矿小,但人家的背景大,来之前,他的顶头上司可是郑重交代了一些事情,也让他不敢疏忽。

    “对,我在这边已经待了四年多。”

    徐凤霞点点头说道。

    “四年,不短了,你们这些知青也不容易,不过现在上面已经允许知青回城,你没打算回去吗?”

    郑科长一副聊家常的模样说道。

    “我想考上大学再回去。”

    徐凤霞说道。

    要不是为了这个目标,以她跟陈书婷的关系,今年回城的名额肯定有她的一个。

    只不过,以她的家庭,就这么回去,显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毕竟回去以后找不到工作,还不如留在双水湾,最起码在这里,她可以有工分赚,自己养活自己。

    “考大学?好,年青人就应该有这个志向。”

    听到徐凤霞的打算,郑科长眼睛一亮,一副鼓励的模样说道。

    “嗯,我会努力的。”

    徐凤霞得到对方的认同,心中更加坚定。

    “我知道,在乡下的条件有限,缺少一些重要的复习资料,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帮你从省城那边带一些学习资料,我们局里,今年就有两个考上大学的,我跟他们也比较熟悉,可以问问他们考大学的经验。”

    郑科长很热心的说道。

    “谢谢郑科长。”

    面对对方的好意,徐凤霞说道。

    不过她并没有告诉对方,自己的问题不在于学习资料,而是一到考场就紧张,如果她能克服这个毛病,以她的能力,考上大学并不难。

    尤其是今年的考题,她后来也仔细研究过,正常发挥的话,完全不成问题。

    就算明年试题再怎么变化,她相信自己也能考上。

    前提是必须先克服自己紧张的毛病。

    这也是她选择跟更多人接触的原因。

    “不用客气,过段时间等我回去,就会帮你好好问问。”

    郑科长温和的说道。

    “对了,我这刚来双水湾,能跟我说说双水湾的情况吗?尤其是那个孙队长,我对他挺好奇的。”

    随后,郑科长话锋一转。

    “孙队长?”

    听到对方的话,徐凤霞顿时犹豫起来。

    要说对孙向阳的了解,她自然很清楚,甚至因为陈书婷的缘故,她知道的要更多。

    但问题是,她不确定这位郑科长到底是什么意思。

    “对,就是孙队长,据我所知,他是煤矿的队长吧?而且全权负责这次煤矿的援建,我想着多了解一下这位孙队长,也是为了方便接下来的工作。”

    郑科长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说道。

    至于真实目的如何,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清楚。

    (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