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395 出兵之前 (三)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东晋:我的权臣父亲正文卷 395 出兵之前 (三)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阿满在拜见过祖母与母亲之后,随着父亲来到一间静室,他当然没有忘记父亲交给自己的任务。

    桓熙安静的坐着,倾听阿满对关中各地官员们的看法。

    他的面容平静,单从脸色上,根本看不出桓熙是否赞同阿满的点评。

    因此,阿满的心里直打鼓,唯恐自己的看法与父亲不同,让父亲觉得他没有看人的眼光。

    过了不知多久,阿满终于一一汇报完毕,他紧张的坐在静室里,好像一个正在等待老师打分的学生。

    桓熙的脸上依然看不出喜怒,他倒了一碗茶递给阿满:

    “说了这么久,口也该干了,先吃碗茶润润口。”

    “谢父亲赐茶。”

    阿满道谢一声,连忙接过,他确实口干舌燥,一碗茶水下肚,立时便解了渴。

    桓熙待他喝完,却没有评价阿满的那些看法是对是错,转而问道:

    “阿满,你觉得这些官员之中,哪些人可以被重用?”

    父亲的问题出乎了阿满的意料,但他可不认为父亲是在随口一问,故而,阿满不敢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在沉吟片刻后,说道:

    “如果只是阐述对他们的看法,自当畅所欲言,可如今父亲想要重用其中一些人,孩儿与他们的接触并不多,对他们的了解也不够深,孩儿不敢妄下断言,以免耽误了国事。”

    此话一出,桓熙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此前一直绷着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桓熙满意道:

    “不错!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关系到国事,你能这般慎重,为父很欣慰。”

    桓熙说着,朝阿满招招手,示意他过来,坐在自己的腿上。

    阿满会意,起身坐了过去。

    王坦之二十多岁时,还经常让他父亲抱着坐在腿上,因而得了一个膝上王文度名号,更何况阿满才七岁,尽管他很早熟,但也经常会与父亲有些这样的亲密之举。

    在阿满的生命中,桓熙通常扮演的是慈父的角色,谢道韫才是严母,故而,阿满内心是亲近自己父亲的。

    桓熙抱着阿满,继续道:

    “为父披荆斩棘,开创这片基业,靠的便是谨慎二字。

    “我此前与你说,让你仔细留心各地的官员,回来后要听取你对他们的看法,实则是想知道,你是否会被某些人在你面前刻意展现的一面所蒙蔽。

    “倘若你在听了我的问题后,报上几个名字,无论这些人是否能够被重用,为父仍然会感到失望,因为伱太容易相信别人了。”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这还是莎士比亚将哈姆雷特的内心活动毫无保留的展现给读者的情况。

    又何况是活生生的人。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多多少少都自带着一层伪装,不会轻易让人看穿真实的自己。

    桓熙又怎么可能强求一个七岁的孩子,在与那些地方官员们接触不多的情况下,就洞悉真实的他们。

    故而,桓熙一开始的泄题就是假的,他不是在考察阿满的眼光,而是想要知道阿满是否会轻易相信那些了解不深的人。

    阿满显然没有想到父亲居然存着这种心思,但也庆幸自己没有随口说出几个名字来应付父亲。

    当然,阿满更开心的是自己的行为让父亲感到欣慰,这可是桓熙亲口说的,一时间,阿满觉得跟随权翼一路奔波的辛苦,全都是值得的。

    桓熙抱着阿满在静室内坐了好一会,他又询问起了阿满在旅途中的见闻,虽然权翼都有写信向他汇报,但桓熙还是更愿意让远游归来的儿子亲口说给自己听。

    阿满并未有所隐瞒,毕竟他做的所有事情,权翼都看在眼里,根本不可能瞒得过父亲。

    待听完了阿满这一路上的见闻,桓熙这才开口道:

    “你在新平郡时,就把有关赵韶一事处置得很好。

    “先是向民众许诺减免赋税,为自己邀得美名,而后又在私底下安抚赵韶。

    “虽然这其中少不了权翼的点拨,但你能够听取忠良之言,从谏如流,也是一种智慧。”

    阿满坦诚道:

    “孩儿只是觉得权中书不会害我,所以对他言听计从。”

    桓熙闻言,一张脸又绷了起来:

    “不是才与你说过不能轻易相信别人吗?”

    阿满此时已经不再害怕了,他看着父亲,认真道:

    “孩儿不相信外人,但是相信父亲,父亲既然将我托付给权中书,那么权中书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儿好。

    “否则,岂不是在说父亲识人不明。”

    说着,阿满还俏皮地朝桓熙眨了眨眼睛。

    桓熙没想到自己被他反将一军,原来小阿满是在这里等着自己。

    但他心里没有半点恼怒之意,反而高兴的连声叫好。

    桓熙抚摸着阿满的小脑袋,感慨道:

    “有此佳儿,我桓熙还有什么好奢求的。”

    桓熙位高权重,一言能够定夺成千上万人的生死,但是人死如灯灭,一旦自己百年之后,能够决定政权未来走向的,只能是阿满。

    至于所谓的祖宗之法,岂不闻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桓熙虽然常年征战在外,但他对阿满,确实倾注了所有,而以目前阿满的表现看来,小家伙对得起桓熙的辛苦付出。

    自从河西、河套的十万胡人响应桓熙号召,集结于长安以来,长安城里的商户们便忙碌得不可开交。

    这些胡人大部分是去年前往河东助阵的将士,去年班师后,桓熙为他们赐下了大笔财货,用以赏赐苦劳,如今驻扎在长安城外,这可是足足十万人的消费生力军。

    虽然官府担心引发骚乱,规定每名将士只有一次出入长安的机会,每天限额一万人入城,并且不能在城中留宿,但这反而刺激到了匈奴、鲜卑将士们的消费欲望。

    尤其是酒肆、妓坊,生意出奇的好,这些胡人离家千里,要么借酒消愁,要么便是去寻欢作乐,排解寂寞,肯定最先奔赴的酒肆这两个去处。

    商户们的生意好,桓熙也跟着开心,毕竟他是要征收商税的,特别是酒肆与妓坊,那都是要课以重税。

    如果不是大战迫在眉睫,桓熙真想多留一段日子。

    (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东晋:我的权臣父亲》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东晋:我的权臣父亲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东晋:我的权臣父亲》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