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流贼来了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末最强钉子户 第489章 流贼来了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随着时间的推移,腊月十六日,洛阳城外开始出现了流贼哨探。

    接下来的几天里,每天都有数百甚至上千名流贼出现在城外,不时在城池周围疾驰穿梭。

    一种紧张而压迫的气氛不禁蔓延开来。

    同样,从十六日开始,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入洛阳城内。

    尤其是在过年前的那几天,难民的数量达到了高峰。

    城内的寺庙等场所都挤满了寻求庇护的民众。

    哨探不断传来消息,宜阳、永安等地的流贼正在数量超众地集结。

    他们直指洛阳,预计到来的流贼数量,可能超过十多万人。

    这般情况下,洛阳城的军民终于意识到,流寇真的要发起攻击了。

    腊月十八日夜晚,福王亲自前往庙宇进行祈祷,献上丰厚的供品,并恳求上天落下破敌之法。

    次日,心神不宁的福王又将兵备王长义、总兵王宇少、温越等人召入王府,共同商讨如何守城,并承诺如果能够成功抵御流贼,将会给予重赏。

    “贼寇假借仁义之名,宣称要消除暴政、救济贫困,以此赢得了一些无知民众的支持。

    “据闻城中已有小儿传播‘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人心不安。

    “此乃非常时期,必采非常之略。”

    在宽敞的殿堂内,众人议论纷纷,但始终难以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当福王将目光投向温越时,温越毫不犹豫地开口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敢问温将军,您所谓的非常之策是指什么?”

    游击刘艺间看了一眼温越。

    温越淡淡道:“便是严禁民众互相抢夺粮食,造成混乱。

    “当前城内灾民数量不少,官府和商户需要搭建粥棚,确保百姓免受饥饿寒冷之苦。

    “只要众人有一口饭吃,就不会因流寇的蛊惑所动摇,从而减少城内有内贼之危机。

    “而如果有谁胆敢散布谣言,煽动人心,直接斩之!”

    洛阳城内时常有人因饥饿而丧命,而许多官员和富户却依旧过着奢华的生活,这种鲜明的对比自然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和愤怒。

    即便是后世,仇富情绪普遍存在。

    因此流贼攻克城池,常有饥民百姓作为内应。

    温越道:“对于各富家子弟,可以按照千字文的顺序进行,抽号成民兵,每五十人为一队,由当地士绅宗室为头目。

    “如果有男丁拒绝参与守城,则可以直接斩首示众。

    “如此,我等可以迅速集结数千名士兵保卫洛阳。

    “这样既能增强我们的战斗力,又能防止城内发生骚乱。”

    这些做法都是有先例的。

    福王和王长义等人都是点头表示认同。

    然而,王长义仍然有所顾虑:“但是这样做需要大量的粮食供应,目前我们的仓库储备并不充足……”

    温越平静道:“囤积粮食不肯出售的人,也当斩!”

    “如此危难之际,所有囤积粮食的商户都必须出售粮食,每个巨商和大族必须每天提供一定数量的粮食,如此军民同心协力,洛阳城才能坚不可摧。”

    王长义面露难色:“要说服城内的士绅富户配合,恐怕并不容易……”

    温越冷笑道:“前车之鉴就在不远之前,永安城士绅富商因为固执地守着财物,最终城破人亡,他们的财产,全部落入了流寇之手,莫非洛阳城士绅富商也想步其后尘吗?”

    王长义眉头紧锁:“温将军……”

    此时,前兵部尚书吕奇伟叹息道:“温将军说得对,洛阳城若破,我等必然倾巢覆灭,关于组织民兵之事,老夫自会去联络城内的乡绅富商等。

    “只是这些民兵缺乏战场磨炼,到时候,怕无法守卫城池。”

    温越道:“若有丰厚的奖励在前,必然会有人愿勇敢作战。

    “我等可以下令,凡是力战杀死一名敌人的人,将获得十两银子的赏金,射杀一名敌人的赏金为三五两,射伤或击伤敌人的赏金为三两。

    “这样一来,人人皆会争先杀敌!”

    ……

    温越展现出的决心和魄力赢得了吕奇伟、王长义等人的赞赏。

    但如刘艺间这样的人私下里认为,不是温越自己出钱,所以他才能表现得如此慷慨。

    除了提出重赏激励士气的建议外。

    温越还主张立即命令周边乡村的居民,将家人、牲畜和粮食全部迁移至城内。

    同时,彻底清除城郊的所有树木和水井。

    实施坚壁清野,以给流贼增加难度。

    这个建议,得到了所有人赞同。

    如果不采取行动,城外的资源,最终只会成为敌人的补给。

    然而,在讨论到具体的赏金数额时。

    河南府知府康辉梦认为温越提出的赏金标准过高,洛阳城的财政状况无法承担。

    他提议将赏金进一步降低,这得到了兵备王长义的支持,福王也认为可行。

    从腊月十九日开始,洛阳城开始执行坚壁清野,并着手组建民兵。

    根据温越的建议,民兵主要由城内富裕家庭提供,拥有一定财产的家庭需出一名士兵,或者两家合出一兵,资产更多的家庭则出更多。

    每五十名民兵为一甲,由当地声望者担任甲长。

    共招募了三千民兵,由前兵部尚书吕奇伟统一指挥。

    这些民兵不需要额外的粮饷,因为他们都是来自城内的富裕家庭。

    不仅身体强健,而且对城外的流贼有着天然的敌意,绝不会背叛或通敌。

    同样,洛阳官府加大了对民众的救济力度,并且悬赏方式传出,也激励不少民众参战。

    洛阳城的士气因此大幅提升。

    时间很快,来到了崇祯三年。

    这个春节,洛阳的百姓并没有心情庆祝。

    各自怀着不安的心情,度过了新年。

    正月初四这天,按照惯例应该是商铺新年开市的时候。

    不过,洛阳城内的各街头,却看不到任何商铺开门营业。

    整个城市的气氛异常凝重。

    因为传闻中的流贼先锋已经逼近,他们的规模庞大,人数超过万人。

    流贼的骑兵在城外的附近徘徊,又扬起尘土,以此迷惑城内的守军,使城内百姓军民难以判断流贼的具体数量。

    流贼哨探不断游弋,有时甚至做出逼近城墙的姿态,引起城内守军的恐慌。

    流贼的先锋在城西十五里处扎营。

    而到了正月初六,李自成的主力大军终于抵达。

    规模庞大,军队连绵不绝。

    从高处俯瞰,可以看到往来洛阳的两条官道上,到处都是头戴红巾、手持长矛的流贼,如同浪海一般汹涌澎湃。

    “流贼真是不少啊……”

    通过千里镜,陈伏涌看到密密麻麻的流贼,先是占据了洛阳城西的平原地带。

    随后,这股巨浪又蔓延至其他三个城外方向。

    来的人数之多,连同饥民妇孺在内,恐怕接近二十万了。

    这就是流贼的优势,随便聚集就能形成数十万的规模。

    陈伏涌脸色凝重,面对如此众多的敌人,即使有精锐的青牙军在旁,他也无法确定能否守住城池。

    而他麾下的总兵营军士们都是脸色苍白。

    好在陈伏涌统领的部队乃是河南境内赫赫有名的劲旅。

    也曾与青牙军在汝州的战场上并肩厮杀,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这份心理上的优越感,让他们面对这庞大的流贼时,虽感心惊却未显慌乱。

    相较之下,洛阳城内以及其他三关的官兵,目睹流寇大军压境的壮观场面,无不心生畏惧,战栗不安。

    “终究还是来了,我已经恭候多时了!”

    温越缓缓放下手中的千里镜,心中平静。

    虽然流贼的阵势看似庞大,但在他眼中,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温越与陈伏涌一同登上北关城的城墙,审视着这座已做好战斗准备的堡垒。

    城墙上随处可见结伴而行的士兵,他们中有来自青牙军的精兵,也有总兵营的勇士。

    陈伏涌的家丁们装备着棉甲,而其余士卒则仅戴着军帽,身着战裙,外面披挂着褴褛的褡护,显得破旧不堪。

    不过,在汝州一役之后,战利品丰厚。

    温越对缴获的流贼衣甲不屑一顾,大多数都赠予了陈伏涌。

    因此,现在更多的总兵营普通士卒,也得以身披盔甲。

    此刻,这些总兵营士卒既感到紧张又充满期待。

    他们好奇看着城外的流贼,大声议论。

    相比之下,在他们旁边青牙军战士则保持着沉着冷静,在寒风中屹立不动,姿态坚毅。

    青牙军的军纪和战斗力让陈伏涌深感敬佩。

    同时,他也羡慕青牙军士兵身上的精良甲胄,以及他们所使用的火器等武器。

    陈伏涌有意向温越购买一些铁甲以及优质的火铳。

    但鉴于当前军中剩余的火器需留作自用,温越表示此事只能待他回到去后再议。

    ……

    正月里的洛阳依旧严寒逼人。

    城头上点燃了一堆堆篝火,周围聚集着取暖的士兵。

    随着流贼的逐渐靠近。

    总兵营士兵们纷纷涌至城头,紧张地远眺敌情。

    而青牙军战士除了指定的巡逻士卒外,其余人仍旧从容地在火堆旁取暖交谈。

    巡视过程中,每当温越与陈伏涌及随行将领经过,城上的军士们都会纷纷向他们行礼致敬。

    陈伏涌除了对儿子要求严格,对部下的要求并不苛刻,使得士卒们在向他行礼后,不乏嬉笑打趣之声。

    对此,陈伏涌往往一笑置之,轻松应对。

    “……小子,流贼来了,你害怕不?”陈伏涌询问一名军士。

    那名士兵豪迈地回应:“怕个屁,脑袋掉了碗大一个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杀一个流贼,就有十两赏银,够我快活好些日子了。”

    周围的军士们哄堂大笑。

    温越也笑道:“士气可用。”

    陈伏涌心中也颇感自豪。

    别的比不过,在军心士气方面,他的总兵营并不逊色于温越的青牙军。

    回到关内的把总署,这里的火夹墙燃烧着。

    尽管外面的世界冰冷刺骨,室内却暖和不已。

    温越与陈伏涌凝视着案桌上摆放的沙盘。

    两人的思绪都沉浸在对即将到来战事的考量之中。

    良久后,陈伏涌开口说道:“看来贼军的攻城战略依旧是采取围三阙一的战术,重点攻击西、南、北三个方向。

    “如果我们的守军能够坚固防御,即便贼军人数多达二十万,想要攻破洛阳,几乎是难于登天。”

    从高空俯瞰,洛水北岸,邙山脚下的洛阳城宛如一座雄伟的巨兽。

    主城稳坐中央,东、西、南、北四关如同守护神般环绕四周。

    与主城形成相互支援的防御体系,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这四关,即关城,通常呈竖立的长方形布局。

    大小可能是主城的一半或四分之一,它们面向四个主要城门的方向。

    随着大型城市人口的增长,通常会在主城外新立小城。

    通过城门道路与主城相连。

    这些小城与主城的距离一般在两里之内,有的甚至仅隔百步之遥。

    这种布局不仅便于城市的扩张,也为城市的防御提供了额外的层次和纵深。

    关城洛阳城的设计同样体现了周密的防御规划。

    东关、西关、南关、北关如同忠诚的卫士,围绕着主城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

    每个关城都配备了瓮城、护城河和壕沟,增强了防御能力。

    此外,东关外围设有“拦马墙”,高达一丈,构建有壕沟。

    这些设施共同构成了环绕洛阳城的层层防御体系,而且各关城之间的支援也十分便捷。

    在这样的防御体系下,如果守军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凭借坚固防线,流贼想要攻破洛阳,极其困难。

    温越摇头道:“除了我们防守的北关之外,其他三关的官兵,百姓,并不精锐,怕是守不好城,还需做最坏的准备。”

    陈伏涌明白温越的意思,不由叹了口气。

    温越继续道:“不过考虑到其他三面坚固,我预计,流贼会优先攻打我们所防守的北关,因此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陈伏涌点头附和:“确实,我们不能长时间与流贼僵持,还是按照之前的断粮之策,先尽快找到他们的粮草重地,使其自行崩溃。”

    温越道:“流贼的粮草重地已被寻到,根据我麾下夜不收传报,流贼正在不断地将粮草运输至涧山中一座名叫六龙山的地方。”

    闻言,陈伏涌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他的目光立即在沙盘上寻找起来,随即紧紧盯着那标注着六龙山的位置。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最强钉子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最强钉子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最强钉子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