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端午节和开荤宴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福运医妃旺夫命,王爷越宠江山越稳 第318章 端午节和开荤宴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随着陈星耀带回长安的消息传开,不会为何,之前幽州百姓都很羡慕从长安那边来的人。

    特别是商人,都想着在幽州攒够钱,然后举家搬到南边,或者去长安。

    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这么想了,甚至在长安来的人面前,有一种优越感。

    你长安人又怎么样?还不是跑到我幽州来讨生活!

    这种优越感的产生,让幽州户藉变得更加珍贵。

    之前还在观望,等在流民区,想着王妃放宽政策,加入城籍的百姓。

    都开始急了,别管是城籍还是农藉,赶紧将幽州户籍拿到手,才是最重要的!

    官员建议扩建流民区,沈冬素却笑道,不必。光是扩个流民区有什么用?

    隔一年扩一次,工部一年申请一次经费,本王妃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要扩就扩城!

    现在整个幽州城都算内城,给我再扩一个外城出来。以幽州城为圆心,往外圈出十个县的范围。

    庞先生等官员惊掉下巴,小心翼翼地提醒:“王妃,扩城所费的银子,足够扩一百次,不,一千次流民区了!”

    王妃是不会算账吗?嫌弃扩流民区太费银子,然后就花百倍的银子去扩城?

    “还有,扩城得上报朝廷的。”

    沈冬素笑道:

    “朝廷派的钦差都在幽州,钦差大人同意,等他回长安复命的时候,再上报就是了。”

    安静坐着喝茶,以为此事跟自己毫无关系的陈星耀:……难道我还能说不同意吗?

    怎么感觉我在幽州的作用,就是用来背锅的?

    沈冬素接着道:“扩流民区非长久之计,外地百姓奔赴幽州,可不是为了住进流民区的!”

    “幽州城已经拥挤不堪,新的工坊、学院、官方机构、官员府邸、商城街区,都没地方修建,扩城是必须的。”

    “早扩晚扩都是扩,不如早点动起来。”

    这个理由说服了官员们,当然,主要是府库充盈,不差钱。

    王妃又不是像长安勋贵那样,今日要修个避暑的园林,明日要修个赏景的楼台。

    就像后世流传的一句笑话,人家欧州都开始工业革命了,大清朝还在修园林、修园林……

    沈冬素甚至连庞先生建议,提前为双胞胎建开蒙私塾、建演武场,都给驳回去了。

    要什么开蒙私塾,年纪一到,全部到万书阁去。

    在此之前,先在王府上几年幼儿园。

    至于演武场,王府后花园够大,推平几块,修成小公园的模式,年纪小时有个运动的地方,年纪大点就到新兵训练营学骑射。

    她要趁这次扩城的机会,将整个幽州城的格局都给调整一下,内城区的一些机构和工坊都迁到外城。

    她心中还有一个大蓝图,但无法说给别人听,连庞先生也不能说。

    那就是,若未来凌墨萧登基为帝,必须迁都幽州,这内城区极大的一片区域,自然要推倒重建皇宫。

    若凌墨萧不能登基为帝,那登基的不管是太子还是吴王,第一件要做的事,必是除掉凌王。

    那咱们幽州只能裂土自封,同样要建皇宫。

    这幽州城就是国都,所以得内城变得极度拥挤,且建筑群越来越多之前,先扩城缓冲。

    她将王府附近的区域圈定为东城区,以有偿的方式让已经在此地落户的百姓迁走,整个东城区只保留官方机构,和文官武将的府邸。

    因为现在幽州城赏赐给官员的府邸,都是王妃设计的,最大就是三进三出,像长安那样占地几十亩的府邸,完全不存在。

    连给莫大人和蔡大人建的婚房府邸,也是三进的宅院。

    虽然宅院整体不大,但因材料是红砖,房屋都有三层高,窗户是陶璃。

    也就是沈冬素烧出来的半成品玻璃,玻璃不像玻璃,琉璃不像琉璃,遂取了个新名字,叫陶璃。

    这宅院的实用面积就大大提高,便是三进的宅子,一家几十口人住也绰绰有余。

    除了扩城,保留内城未来建皇宫的区域,沈冬素这一次最想改良的,就是整个幽州的下水道!

    这可是样大差事,若非有墨门子弟帮忙,她是不改有这么大的改良的。

    这个时代的下水道,也就是倒污水的沟渠,都极为简陋。

    导致排泄物之类的垃圾,得用粪桶运送出城,还给其取了个‘夜香’的名字。

    因为幽州城人口太多,运送夜香的夜香行,工作人员就多达千人。

    虽然幽州律法森严,百姓来到幽州还在流民区就学到,不可随地便溺,可还是有一些人习惯了,找个无人的地方就大小解。

    没有下水道,城中人一多,夏天气味极为难闻,还容易滋生细菌。

    虽然庞先生一再说,幽州城的环境已经算好的了,就连长安城,也常有人在城墙根处小解。

    城墙根的墙面,生了一层的白硝。

    但沈冬素可不能因为这是习以为常的问题,就视而不见。

    她知道不光大夏有这个问题,中世纪的欧州同样有这个问题,能想像高根鞋早最发明出来,是男人穿的吗?

    一是为了骑马方便,二嘛,是为了不在街上踩到屎……

    趁着这次扩城大改,沈冬素一定要将下水道问题全面改革。

    连陈琼都能挖出那么周全的地道,幽州城有什么理由挖不好下水道?

    她坚持在这个时候开启扩城大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她只凭看流民区的工分表,便知道,幽州城官府能提供给百姓赚工分的工作,越来越少了。

    路修好了、矿有奴隶挖、开荒有入农户的百姓、工坊招人都开始招熟手工。

    至于之前基地那边喊破嗓子要人,现在则是百姓抢名额去基地。

    谁能想到,当初沈林钟为了给基地多抢点流民,就守在流民办,为此还跟陈落雪吵架。

    一句话,幽州城不缺人了,工分制吸引流民前来定居的弊端即将显现出来。

    官府可提供的工作减少,百姓能挣的工分自然也就减少,不光影响他们入藉的进度,还影响他们的收入。

    时间短些还好,时间一长,百姓自然心生不满,万一引发民变,那沈冬素花了这么多年塑造的幽州城口碑,将分崩离析。

    别的方面可提供的岗位不多,就算多建工坊,让百姓去开荒,或是去牧场,也只能引流百分之一的人。

    但是扩城新城就不同了,这一项大工程,最少能给十万人提供岗位。

    还能刺激整个北境都动起来,最起码盘活整个北境的砖、瓦窑。

    并且,连凌王妃过生辰,北境士族都赶来送礼。

    幽州扩城这么大的事,你们好意思不表示表示?

    别说提供人力,幽州不缺人力了,要提供就提供点粮食、物资和金银。

    嗯,跟士族要东西的套路,陈落雪已经熟了,让她和陈星耀这个钦差打配合,能要不少东西回来。

    沈冬素隆重地召见了幽州城春季大会,定下今、明两年,给自己乃至整个幽州的发展目标。

    军事方面,一是守好丹东的同时,暗中让高丽、新罗、倭人内战,尽可能地消耗他们的兵力。

    二是练海军、造战舰,练最强的海军,造杀伤性最强的战舰!

    敌人已经在那站着了,只要有海军和战舰,咱们就能杀过去!

    三则是守好凌墨萧已经打下来的北疆领土,开发牧区的经济产业,以建设兵团的方式,带动更多的人百姓愿意去建设牧区。

    四嘛,自然是内部震慑和防备,说实话,北境的士族现在已经不够资格跟她掰手腕了。

    北境只需要震慑,而防备则是针对太子党和吴王,谁知道这两人自己斗着斗着,会不会反应过来。

    不能看着幽州做大做强,先一致把凌王干掉。

    其实沈冬素内心深处还防备着一个人,同样不能告诉旁人,那就是皇帝。

    实在是当年凌墨萧军功最盛之时,被皇后派施姑姑下蛊毒,她不信皇帝一无所知。

    帝王心术,自己还是壮年,自然不希望那个儿子能强大到,他震慑不住的地步。

    唉,且看后世鼎鼎有名的九龙夺嫡,最大的受益人是谁?不就是老皇帝吗?

    沈冬素希望是自己想多了,皇帝对凌墨萧还是有些父子之情,并不单单将凌墨萧当一把刀来用。

    若只是当刀来用,斩完外敌,就要斩内敌,敌人斩完之后呢?

    故而她得提前防备起来,必须将幽州城打造成钢铁之城,管你是内敌还是外敌,都别想攻破。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她和孩子不能回长安,也不能让凌墨萧回去。

    等凌墨萧回到幽州,不管用什么方法,也要将他留在幽州。

    政事上面,别的方面她参与的不多,全权交给庞先生,但她有一点要求。

    那就是留住人才!

    不管是万书阁的书生,还是工匠学院的技术型人才,就连普通的流民百姓。

    凡是来幽州的,都给我留住了!

    当然,为非作歹之辈来幽州,也要给我把命留下来。

    再则就是,潜移默化地提高百姓的地位,幽州无士族,无勋贵,幽州律的执行,让百姓的地位提高不少。

    但千年的阶级化分,光靠这些还是不够的。

    想真正打破阶级,她不能像黄巢一样,杀光五望七姓,让士族和门阀彻底消失。

    但她能从别的方面提高百姓的阶级地位,让士族不敢轻视幽州百姓。

    像,将代表匠人的墨门工匠学院,和同样是中九流的医师学院,还有上不了台面的商人阶级,正在筹建的商行协会等等。

    这些阶级都随着正规学院的建立,地位得到提高。

    特别是姜宏封爵的消息传开,无数商人涌向幽州城。

    她要做的,就是让幽州城成为,最好的时代!

    百姓方面,则是广开小学堂,这一代成年人很难做到全民扫盲,但下一代孩童,只要是幽州人。

    都不能做睁眼瞎,最少给我进三年小学堂,然后再由个人资质,去上万书阁或是工匠学院、医学院等等。

    民事方面,开荒田、开发浅海养殖、开发牧区养殖等等。

    反正就是,既要提高农产品的收成,又要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

    由以前一年吃一回肉,到后来的一个月吃一回肉,再到未来的,顿顿有肉有蛋、大米白面不是梦!

    ……

    大会开了三天,谢清芷的报社加印,连着上新三日份时政报。

    据说北境各州城预定报纸的,比幽州本地人还多。

    凌王妃新下达的政令传开,整个北境仿佛沸腾的湖水,燃烧的火山,所有人都精神了起来。

    都铆足了劲,一种全新的感觉,一种只要努力,就会有好生活的希望,浮现在所有人心中。

    沈冬素觉得照这样发展下去,用不了十年,幽州城从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远超江南,甚至能跟长安一比。

    她自然没提政治和军事,否则那就不是建设边城,而是准备造反。

    热火朝天的扩城大业中,时间来到五月。

    王妃爱过节,幽州百姓同样爱过节,加上现在富足了,不像之前穷的连节也过不起。

    这端午节自然要过的极为隆重,由各学院参与的龙州大赛,还有新兵各营比的骑、射、蹴鞠,都面向百姓开放观礼。

    从四月底,就有北境各地士族公子小姐,来到幽州城。

    全城的大小客栈都住满了,一些自诩身份高贵之辈,不得不住进流民区。

    结果他们发现,这流民区竟然住得还不错,又省钱,一住都不想走了。

    沈冬素没带龙凤胎参加热闹的赛龙舟,因为她要在端午这天,给龙凤胎举行开荤仪式,从今天起,就能吃荤腥辅食了。

    全府都在为这事准备,一大早奶娘给孩子戴上五线编的手串,装有艾草的小香囊,再用酒和雄黄在额头点痣。

    大孩子是写个‘王’字,龙凤胎太小,就点个痣应个景。

    小摇床上挂了艾草和五色绳编的挂饰,小床栏上贴着红纸剪的五毒。

    还有白云观的僧人一大早送的避邪符纸,冬素没让进后院,分给前院的嬷嬷婢女贴了。

    每个门上都挂了一串新鲜艾草,早上吃了艾叶粑粑,几天前就开始为包粽子准备。

    泡上的糥米一盆又一盆,全府下人都在包粽子、煮粽子、送粽子。

    因为历来就有端午节,亲友相互赠粽子的传统。

    这个时代粽子的种类不多,多是白粽沾糖吃,再有红枣粽、绿豆粽、碱水粽这几样。

    冬素当初为了帮阿爷卖鸭蛋,弄了咸蛋黄粽,这几年也传开了。

    她令厨房多包些蛋黄粽,送到军中。

    庞先生一大早来请了一次,去参加赛龙舟,王妃给胜利的队伍发奖杯。

    她直接说怕去人多的地方,对孩子不好。

    庞先生立即说那不去了,啥也没有两位小主子重要。

    她转而邀请庞先生中午来王府过节,给龙凤胎开荤。

    庞先生很开心地接受了邀请,开荤多是用汤。

    鱼汤或鸽子汤,冬素让厨房一样炖一盆。

    哥哥喂鱼汤,妹妹喝鸽子汤。

    钱管家将开荤宴加端午宴,当大宴来办的,准备的菜色非常齐全。

    不过当沈冬素看到一碟生葱,还是没切的,不禁疑惑:“这个配什么吃?沾酱配饼吗?”

    庞先生笑着抱过大宝道:“一会王妃就知道了。”

    另外,竟然还在要吃饭之前拜灶神,说是要向灶神报一声,以后多两个孩子吃饭。

    等正式开荤的时候,她才知道生葱有什么用。

    拿葱点下唇,说句“聪聪明明”。筷子点下鱼头,则是“鸿运当头”。点下鱼尾是“顺风顺水”。

    原来开荤宴顺口溜,哪个时代都有啊!

    沈冬素在一旁忍笑,看着大宝的眼睛随着筷上的食物动,结果沾下唇就是不给自己吃。

    气的哇哇乱叫,在庞先生怀里小屁股直蹦,双手拍个不停,庞先生差点抱不住。

    最后喂口鱼汤,大宝的眼睛都亮了,不断地舔唇咂嘴,头一回知道,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小宝就安静多了,乖巧地喝了口鸽子汤,像个小淑女,不过眼睛也是一直落在食物上,看来和哥哥一样,是个小吃货。

    让她没想到的是,庞先生还送礼,一人一个华丽无比的璎珞。

    除了坠着的各色宝石,哥哥的中间镶了块黄玉,妹妹的是紫玉,一看就价值不菲。

    沈冬素有些不好意思,孩子的开荤宴一般都是请家中长辈主持,这幽州没长辈,她便请了庞先生。

    结果人家当成大事,还送了这么重的礼。

    她没有说不要,这样会辜负庞先生的心意。

    庞先生对王妃请他参加龙凤胎的开荤宴非常高兴,说明王妃真拿他当家,拿他当长辈。

    这意义跟把他当凌王属官是完全不同的,让他觉得自己为凌王操劳多年,是有意义的。

    端午节前后,整个幽州乃至北境,都热闹非凡。

    而随着麻城的消息慢慢传来,沈冬素收到莫修谨的家书,突然觉得中原和幽州好像已经成了两个天地一样。

    幽州百姓过端午,思考的是吃哪种口味的粽子。

    而麻城百姓,却流离失所,且因麻城夏天来得早,五月天气已经很热了。

    那因水患而死的人和动物尸体,都开始发臭,苍蝇像一团团黑云嗡嗡地飞。

    瘟疫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福运医妃旺夫命,王爷越宠江山越稳》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福运医妃旺夫命,王爷越宠江山越稳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福运医妃旺夫命,王爷越宠江山越稳》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