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出兵倭国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第一莽夫 第277章 出兵倭国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大殿内群情激愤。

    皇帝朱厚照却是好整以暇。

    如果放在眼前的话,他可能真会信了这些文臣缙绅的鬼话。

    不过自从汤昊提醒过之后,朱厚照现在就是带着有色滤镜看待这些文臣缙绅。

    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雨,朱厚照可以确信一点,真正对他忠心耿耿的人,可能就只有一个野人汤昊而已。

    连刘瑾这种陪着他长大的亲密大伴,都可以为了私心接连给他设局!

    连杨廷和这位教导他进学修德的帝师,都可以为了文臣缙绅的利益选择背刺于他!

    至于其他朝臣,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他们此刻群情激愤,他们此刻义正辞严,但又有多少人是因为觊觎那座石见银矿,是为了那上亿白银呢?

    所以朱厚照压根就不动怒,他甚至觉得有些好笑,就像是看着一群小丑那般,静静地看着这些文臣缙绅表演。

    “这大名就相当于是倭国这边的地方贵族。”谢铎贴心地为众人解释道,“现在的倭国非常的混乱,执掌倭国大权的室町幕府发生了内乱,统治力因此暴跌,各个地方的大名割据一方,不再听从幕府号令,开始互相征伐战火不绝。”

    而帝党里面,唯一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无疑就是中山侯汤昊了。

    他焦芳能够坐上这个户部尚书的位置,无疑是皇帝陛下的提拔重用,所以他是不折不扣的帝党。

    话音未落,戛然而止。

    且不说他本身就是个贪财好色之人,现在他可是当朝户部尚书,为皇帝陛下执掌国朝钱粮,无疑钱粮越多越好。

    这上亿两银子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即便是对大明来说,那也是天文数字。

    焦芳想了想笑着说道,“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汤侯曾经提到过,在倭国这边有一个超大型的银矿,这个银矿的银子藏银……有上亿两。”

    汤昊笑呵呵地点了点头,对焦芳的识趣配合还是很欣慰的。

    这绝对是一个大矿,谁能不心动啊?

    谢铎点了点头,接着对群臣说道。

    虽然大家都关心这石见银矿的事情,但是大家毕竟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就算再怎么想得知这石见银矿的具体消息,那也不能主动开口。

    大殿内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向了谢铎,这位大儒名士也察觉到了众人的目光,所以立刻开口接话道:“汤侯所说不错,确实有这么一座银矿。”

    群臣听到这话,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

    万一哪天国库空虚了,皇帝陛下索要钱粮不成,第一个倒霉之人就是他焦芳这个户部尚书!

    藏银上亿两银子的银矿,这要是能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以后就有源源不断的银子了,他焦芳也可以坐稳户部尚书这个位置!

    “没错,我曾派人去倭国这边,已经大致的找到了这个银矿的所在位置。”

    朱厚照记忆很不错,立即说道。

    “没错,倒是有这回事情,藏银上亿两银子的银矿……”

    因为接下来就不需要他再开口了,而是“知情人”谢铎的主场。

    此话一出,全场沸腾。

    “我记得,当初也是在朝堂之上,汤侯你讲到倭国现状的时候,提到过在倭国有一個大型的银矿。”

    但是他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以这些倭国大名的军事实力而言,称他们为“诸侯”,确实有些玷污了“诸侯”这个词语,所以他后面又补充说明了一下,占地一两个县的诸侯……

    这倭国的一个银矿竟然蕴含有上亿两白银,粗略估计之下都赶得上大明三四十年的税银收入了!

    这发财的事情,他可是最爱了。

    “石见银矿的位置位于倭国九州岛岛根县境内,目前这个地方是倭国一个叫大内氏的大名所统治,大内氏的家主就是那个大内义兴,颇有些手段……”

    说得直白一些,大家都要脸。

    “确实有这么一座银矿,叫做石见银矿!”

    “你们找到那个银矿的位置了?”焦芳连忙追问道。

    而且他身为户部尚书,本身就是执掌钱粮的大司农,此刻他开口提及此事,倒是显得合情合理。

    皇帝陛下都开口提及此事了,那群臣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使团出海前去倭国之前,本侯也曾嘱咐过京军统领马永和邓伯颜试着去打探一下这个银矿的具体情况,看看是否属实……”

    “大名?”群臣对此微微有些疑惑,他们不太了解这倭国的官职体制。

    焦芳对汤昊态度恭敬,这是因为他清楚自身定位。

    因此焦芳本能地对汤昊态度恭敬,甚至如果不是汤昊拒绝了他多次宴会邀请,这位户部尚书都想去跪舔一二了。

    不过户部尚书焦芳一向是个不要脸的,出了名的卑劣小人。

    谢铎思索了片刻,还是犹豫着使用了“诸侯”这个词汇。

    “说到倭国,我倒是记起一件事情来。”

    朱厚照故意提及此事,无疑就是扯开了在场众人身上最后那块遮羞布。

    你们要想知道,那就直接开口问,开口商量,别在这里装出一副道德标杆的模样,平白让人听了都觉得恶心。

    直到户部尚书焦芳故意引出了石见银矿的话题,大殿内才为之一寂。

    要知道大明本土境内的矿产虽然也不少,但是朝廷一年的税银收入也不过仅仅在三百万两左右!

    众人一听,顿时就纷纷看了过来。

    “嗯,怎么说呢?这所谓的大名,差不多是倭国的地方诸侯,当然了倭国很小,这些大名的势力范围也都不大,一般也就是一两个县的范围……”

    朱厚照更是笑得乐不可支。

    拥兵一两个县的诸侯,这可真是天下奇闻啊!

    只怕比之前不久造反作乱的安化王朱寘鐇还要不如,至少人家还是占了一个州府的。

    “那这些倭国大名的厮杀征战,是不是相当于咱大明村镇械斗?”

    大名征战?

    村镇械斗?

    群臣听到这话,立刻就发出了一阵哄笑。

    谢铎犹豫了片刻,最后也点了点头。

    好像……真是……没有什么区别。

    “陛下英明,这些大名麾下兵力不过数千人,多点的也就将近万人,比如这个大内氏,家族武士高达万人,因此一跃成了倭国的西部霸主,至于其他那些地方大名,就……不太够看了。”

    还真就是村镇械斗!

    朱厚照一时间也没了兴趣。

    这种军事实力,随便让野人派一万战兵过去,就能横扫整个倭国了,没什么值得忌惮的地方。

    “继续说说这个石见银矿吧!”

    谢铎赶紧解释道:“这岛根县的位置靠海,北面就是倭国海,目前大内家族的家督是大内义兴,大内家族的实力在臣看来……确实一般,但却是倭国境内的西部霸主,他们目前也是已经大概的知道了石见这一带有银矿,正在小规模地进行开采。”

    众人听到谢铎这么一番解释,也总算是明白了这石见银矿的位置,也是大概的知道了一下倭国内部的情况。

    总体而言,倭国还是那个倭国,军事实力不怎么样,而且此刻正处于各地大名混战之中,乱得不成样子。

    然后群臣最关心的石见银矿,此刻被一个大内氏执掌,这个大内氏号称倭国西部霸主,手里有着差不多万人的武装力量,而且正在小规模地开采石见银矿!

    确认了银矿是真的,而且大内氏正在偷偷开采,群臣立刻就有些坐不住了。

    这可是他们看上的银矿,大内氏这些该死的蛮夷怎么敢偷偷开采的?

    这就好比是被人偷了自家银子啊!

    焦芳立刻就向朱厚照提议道:“陛下,倭国卑劣不知恩义,这等银矿落入其手中,那也只会是暴殄天物!”

    “若是我大明可以掌控这座银矿,将开采出来的银子用以发展民生,不失为一项仁政善举!”

    用人家国内的银矿,发展大明民生,然后还是一项仁政,饶是朱厚照都被焦芳的无耻话语给气笑了。

    不过他就是看重焦芳这一点。

    卑鄙无耻,阴损下作,但那又如何?

    只要这个焦芳愿意听话,愿意顺着他的想法去做事,那朱厚照就愿意重用于他。

    “怎么?你想怎么做?”

    “自然是出兵倭国,将这石见银矿给抢过来!”

    焦芳笑了笑直接说道,毫不掩饰,脸不红气不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他为什么要遮掩?

    谁都想要这座石见银矿,谁都想要里面的上亿两银子,不过就是碍于脸面不好意思开这个口罢了。

    但是焦芳不一样,他从来都不要脸!

    初入仕途便可以为了晋升,把自己结发妻子送给权臣淫乐,焦芳还要什么脸面?

    他当然可以开口,也有这个资格开口!

    然而焦芳没有想到的是,他主动开口提议将石见银矿给抢过来,却遭到了文臣缙绅的反对。

    “这倭国毕竟是我大明的藩属国,我大明身为宗主国,出兵抢藩属国的东西,如何能够服众?”吏部尚书王鏊率先开口,否决了这个提议。

    “王尚书所言极是,倭国乃是我大明的藩属国,这倭国的子民自然也是陛下的子民,哪有宗主国抢藩属国东西的道理?实在不是天朝大国该有的风范!”

    内阁首辅杨廷和也出言附和道。

    “若是我大明真这样做了,那四方藩属国会如何看待我大明?难道先前一直维持的天朝气度都是假象不成吗?难道我大明一直推崇的仁义礼法都是笑话不成吗?”

    面对杨廷和的接连质问,焦芳一时间哑口无言,选择了沉默。

    其余文臣也纷纷出言反对,附和杨廷和的说法。

    他们确实觊觎那座石见银矿,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乐意出兵倭国。

    文臣缙绅一直反战,自然是有原因的。

    其一就是为了打压武将勋贵,不给他们攫取军功的机会。

    武将勋贵没有传承,只要没有战事,那他们就得不到军功,没有军功自然就不能晋升。

    其二则是因为战争一旦开启,青壮劳力全都会被征召去服务战事,那谁来给士绅缙绅们耕田种地,粮食减产导致损害最大之人自然就是拥有田地最多的士绅缙绅!

    所以不管怎么样,反战都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至于那座石见银矿,除了战争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大不了就像这中山侯汤昊先前做的那般,动用压力逼迫倭国乖乖交出银矿即可!

    眼瞅着这些文臣缙绅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的恶心模样,皇帝朱厚照一时间被恶心坏了,他只能看向了汤昊。

    嗯,撕咬文臣,最好的办法,就是关门放野人!

    汤昊看着这些朝臣惺惺作态的恶心模样,也是丝毫不会惯着他们。

    “杨廷和,你真是国家栋梁啊!”

    “张口闭口什么宗主国藩属国,什么仁义礼法天朝气度!”

    “你是听不懂谢侍郎方才说的话,还是你耳朵聋了不成?”

    中山侯一开口,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内阁首辅杨廷和。

    这还是杨廷和继任内阁首辅以来,第一次与汤昊政见不合,公然在朝堂之上产生了矛盾。

    一时间,群臣全都闭上了嘴巴,齐刷刷地看向了杨廷和。

    杨廷和面无表情地看向汤昊,沉声道:“敢问汤侯有何高见?”

    “高见谈不上,本侯只是觉得你们这些公卿太过可笑了一些!”

    汤昊嗤笑道:“谢侍郎已经说过了,倭人对我大明毫无恭顺之心,之所以向我大明称臣纳贡,不过是迫于武力威慑,不过是觊觎勘合贸易的利润罢了。”

    “可笑事实就摆在眼前,这还是谢侍郎亲自证实过的事情,伱们这些朝堂公卿现在反倒是维护起这些倭人来了,反倒是念及那么点天朝气度,人家把大明当成过宗主国吗?人家对大明有半点恭顺之心吗?”

    “说得难听一点,人家就是把大明当成地主家的傻儿子,当成可以获取利益的宝地福地罢了,至于什么宗主国藩属国,这些该死的倭人可曾在意半分?”

    话说到这儿,汤昊直接上前一步,目光锐利的直视着杨廷和。

    “但凡倭人对我大明有半分恭顺之心,他们就不会一边向我大明称臣纳贡,一边伪装成倭寇劫掠我大明沿海百姓!”

    “你杨廷和倒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可曾这些年来有多少沿海百姓饱受倭寇劫掠袭扰之苦?又有多少百姓因此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本侯今日把话放在这里,谁再敢出言维护倭人半句,本侯会将他全家流放倭国,让他妻女被倭人淫虐凌辱致死,包括你杨廷和在内!”

    “本侯倒是想要看看,到了那个时候,你杨廷和还有没有脸说出这些笑话来!”

    大殿之内,鸦雀无声。

    杨廷和气得满脸涨红,怒视着中山侯汤昊。

    然而汤昊丝毫不惧,反倒是嘴角挂着一抹鄙夷之色。

    “还有什么“不征之国”,本侯曾经告诉过你们,那只是太祖高皇帝的权宜之计罢了!”

    “倭国擅杀我大明天使,囚禁我大明使臣,更是在国书上面挑衅太祖高皇帝,若不是考虑到民生问题,太祖高皇帝岂会将这倭国列为不征之国?”

    “相比于卑劣的倭国,朝鲜才是我大明真正的藩属国,年年上贡朝贡不绝,从未有过任何冒犯举动,前不久更是为了我大明主动将济州马场献出,与之相比倭国算是什么东西?”

    “怎么?你杨廷和这是收受了倭人的贿赂吗?还是说倭人是你杨廷和的祖宗,你身为大明朝堂重臣,却要偏帮着这群卑劣倭人说话,一而再再而三地出言维护他们?”

    “汤昊,你不要太过分……”杨廷和终于忍不住了。

    汤昊这些恶毒的话语,简直触碰到了他的逆鳞。

    然而正当杨廷和准备反击的时候,龙椅上的皇帝陛下却是开口了。

    “都给朕闭嘴!”

    “汤侯无端攻讦谩骂朝堂重臣,罚俸一年!”

    朱厚照也是没有想到,野人会动用如此恶毒的语言当众谩骂杨廷和。

    虽然朱厚照对杨廷和的立场问题感到不满,但是汤昊曾经可是提醒过他,杨廷和能力突出值得重用。

    结果你个混账东西现在是什么意思?

    当众如此谩骂杨廷和,一旦宣扬出去,杨廷和这辈子算是废了。

    朱厚照算是发现了,野人这家伙不知道什么原因,但凡涉及到倭国的事情,他就态度异常,分明就是对这些倭人怀有极大的敌意,恨不得将倭国给屠了的那种!

    虽然不太理解这其中隐秘,但是毕竟是自己的野人,得宠着。

    所以朱厚照厉声开口道:“撮尔小国,却屡屡犯我大明天威!”

    “朕好心派遣天使前去调停,这些该死的蛮夷却不慕教化不知恩义,依旧我行我素!”

    “朕意已决,出兵倭国,吊民伐罪,救倭国子民于水火之中!”

    “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皇帝陛下从来都不是一意孤行的人,所以他开口表态了之后,还要象征性地询问一下朝堂重臣的意见。

    然而群臣都看到了皇帝陛下的态度,再加上中山侯汤昊正在虎视眈眈地扫视群臣,他方才那血腥暴虐的威胁话语仍旧回响在耳畔,谁都不敢保证这个无法无天的莽夫是否会真的做出这种事情来,所以一时间压根无人胆敢开口反对。

    再者他们也确实觊觎石见银矿,既然皇帝陛下态度坚决必须要出兵,那不如顺水推舟,先将石见银矿夺过来再说!

    杨廷和深深地看了汤昊一眼,心中清楚他已经无力阻止朝廷出兵了,所以最后只能叹了口气,躬身认命。

    “臣附议!”

    群臣见状纷纷跟上。

    “臣等附议!”

    (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第一莽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第一莽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第一莽夫》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