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文场继续成三代, 家族辉华在一身] 29 第 29 章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第一卷 [文场继续成三代, 家族辉华在一身] 29 第 29 章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四月京都,今年出奇绵雨连连。时值晚春,满城翠意罩于朦胧之下,难得有了些烟雨江南的意睡、

    北方种不得高大的竹子,气候使然。却能种些精巧的观赏竹,直节亭亭,贞姿不惧雪霜。

    烟雨之下,道是&ot;绿竹半含篷,新梢才出墙&ot;【1】。

    沈姨娘心里有事,裴秉元在外,她又不能同老太太说,只能来到朝露院向林氏诉说一二,她担忧道∶&ot;尚书府那头素来与我们不亲近,二老太太却不声不响来了,竹儿一个庶女,哪里值得她跑一趟…几日,我的眼皮子总是在跳,害怕出些甚么波折。&ot;

    林氏也觉得有蹊跷,却猜不出尚书府是甚么意图。

    她宽慰沈姨娘道∶&ot;按照官人信上所言,李三郎已然归京,我敲算着,应当过不了几日,那李家夫人就该上门相看了,只需行纳采之后,这事就算定下来了。&ot;

    沈姨娘稍心安一些,感激道∶&ot;这些年来,劳夫人费心关照了。&039;&039;

    上晌正说着,晌午过后,那李家的帖子就来了,说是李夫人明日求访,沈姨娘悬着的心终于沉了下来。

    老太太知晓此事之后,虽不是勃然大怒,但脸色不甚好看,显然对这桩婚事不满意,斥责道∶&ot;竹儿这样出挑的模样,虽是个庶女,也不至于找这种的小官小吏之家,往后带着姑爷回来,同两个姐姐一比,岂不是寒移。&ot;

    &ot;竹儿庶出,本就是不能同两位姐姐相的。&ot;沈姨娘道。

    后来,老太太听林氏说,这是裴秉元的意思,神色才好一些,她又道∶&ot;既然是秉元拿的主意,我也懒得管,落个清闲……明日会客我身子不爽,世珍你去操持就是了。&ot;一个小小官吏之家的主母,还惊动不了她这个伯爵娘子的&ot;大驾&ot;。

    该有的尊贵,还是要端着的。

    &ot;是。&ot;林氏应道,总归是过了老太太这一关。

    翌日,李家夫人到了伯爵府,是个五十多的妇人,穿着朴素得体,她举止从容,又恰时带着笑意。

    李夫人随着嬷嬷一路到了会客堂里,林氏迎了出来,笑盈盈道∶&ot;听说城南李所正家,三个儿子都是读书人,个顶个的出息,早便想认识往来了,今日总算是逮着了机会。&ot;

    李夫人见了林氏,露出奉承之态,笑呵呵道∶&ot;老婆子给伯爵府大娘子问好,真是传闻不如所见,这伯爵府果真又大又气派。&ot;末了,又添了一句,&ot;老婆子走了好远的路,才到会客堂。&ot;

    林氏心头咯噔一下,不甚舒坦,隐隐觉得这妇人并非善类,于是招呼下人上茶,草草掩饰了过去。

    两人坐下以后,后头的谈话倒是正常了许多,无非是李夫人感谢裴知县数月以来对自家么儿的关照,林氏则夸赞李三郎学识了得,为人上进,往后必定能有一番作为,之类之类。

    一直没有进入正题。

    这位李夫人心思藏的够深,林氏已从方才之事见识到一二,故此,林氏一直笑盈盈地闲聊着,绝口不提联姻之事,也没提竹姐儿。

    终究是那李夫人耐不住主动了,她放下茶盏,似是自嘲道∶&ot;我家水生年岁不小了,早前便催着我前去相看谁谁家姑娘……不过这儿女婚事素来是父母之命,哪里用得着他自己着急。&ot;

    又道∶&ot;这次他实习历事回京后,说是要求娶伯爵府的小姐,老婆子我心想,伯爵府这样的高门大户,哪里是咱们这些小官吏家可以攀得上的?即便是我儿做事踏实些,叫知县大人赏识一二,可知县大人家的四姑娘还有两年才及笄呢,也不急于一时的,叫他不要痴心妄想…&ot;

    &ot;哐当&ot;闷声,林氏轻掷茶盏于桌上,故意打断了李夫人的话。

    林氏算是看明白了,那李三郎回京后,同家里说了自个的意愿,必定是遭家中老母给严拒了,不让他娶庶女。可李家夫人久居京都,谨慎惯了,今天跑这一趟,就是想不得罪伯爵府,把事情了了。

    林氏心中陡然怒起。原本竹姐儿和李三郎只是碰了个面,得了个眼缘,又没如何,谁都不曾出格许诺过甚么,姻缘不成也是常事,私下里知会一声便是了。林氏气就气在,这李三郎一连数日都没透个气,造成了今日的局面。

    想来也是个软蛋没担当的,看走了眼,真是晦气。

    还莫名其妙把伯爵府的四姑娘给牵扯进来了。

    想及此,林氏冷声带厉道∶&ot;李夫人有句话说得是,伯爵府的门第虽说不上有多高,但究竟是个勋贵人家,确实不是甚么人家都能高攀的。再者,李夫人方才说的这些,都是自家的私事,牵扯上咱们伯爵府的姑娘,恐怕不合适,往后还是慎言才好……小郎君顽皮些,没皮没脸不打紧,可我们家姑娘却是要清白的。&ot;

    李夫人脖子往后缩了缩,才知晓方才一直脸上带笑的林氏是个厉害的,连连赔罪道∶&ot;请大娘子恕罪,是老婆子嘴笨嘴拙,口出狂言。&ot;

    林氏自知这桩婚事已是成不了了,也不想再跟她费什么口舌,道∶&ot;我乏了,李夫人请回罢。&ot;言罢,申嬷嬷已经面带憎色上前送客了。

    李夫人起身,临走前喃喃道∶&ot;伯爵府的这一盏茶真是好,可惜老婆子粗使惯了,尝不出低好的滋味,往后也没机会再品尝了。&ot;

    &ot;李夫人喜欢粗茶,西边大街上多得是,大可以买两斤回去尝尝。&039;&039;

    &ot;大娘子说得是。&ot;

    本以为一只脚踏进门的婚事,就这么吹了,林氏神色惶惶,她气的不是这个,她担忧的也不是竹姐儿找不到人家,而是原本就复杂的家事,被李家母子这么一闹,使得林氏、沈姨娘更加被动了。

    此事不成,老太太若是有了别的心思,该如何挡回去?

    尚书府那边若是起了甚么坏心思,又当如何应对?

    这时,沈姨娘带着竹姐儿从大堂后门出来了,方才之事,她们都在后头听见了。竹姐儿眼睛发红,显然已经哭过一场了,但泪痕已经擦得干干净净,眼眸里透露出一股倔气,而非哭得梨花带雨。

    反倒是沈姨娘脸上多些忧愁。

    竹姐儿来到林氏跟前,跪下行礼,说道∶&ot;女儿感激母亲替竹儿辛辛苦苦打算。&ot;是个懂事的。

    &ot;你这孩子,这是作甚么。&ot;林氏赶紧扶竹姐儿起来,心中亦是十分怜惜,道,&ot;这次是我没有打探清楚,没有考虑周全,叫你受了这么大的委屈,是我的错,你不要怪我才好。&ot;

    &ot;母亲尽心尽力,哪有甚么错,错在我看走了眼。&ot;竹姐儿倔强道,&ot;我看那李三郎在堤坝上跑上跑下,办事不怠,以为他是个有担当的,谁知道他在家中,连自己的半点主意都没有,做不得主。&ot;

    又道∶&ot;这样没担当的男子,这样刁钻的婆母,女儿即便嫁过去,也不会过得安稳的。&ot;

    沈姨娘亦道∶&ot;竹儿说得对,夫人一心为她好,她是真情实意心怀感激的。&ot;

    ::

    沈姨娘和竹姐儿一同回到逢玉轩。

    本已经收进杂物间的豆子、箩、瓷罐,又被竹姐儿端了出来,她不声不响,也不哭,只闷着头坐在窗前,一颗一颗地捡豆子。

    一把红,一把绿,撒进两个瓦罐中,沙沙声响。

    沈姨娘哪里见得了女儿这个样子,上前轻轻握住了竹姐儿的手腕,止住了她的动作,将竹姐儿抱在怀里,轻抚她的背。

    没有劝语。

    竹姐儿忍不住,呜呜嘤嘤在小娘怀里痛快哭了一场,半晌,,抹干泪水,道∶&ot;女儿哭这场,不是因为这门婚事,它不值一文,也不是因为嫡庶……若说羡慕,比起两位姐姐和英妹妹,女儿更加羡慕弟弟他。&ot;

    竹姐儿继续哽咽着道∶&ot;弟弟去读书,日以继夜,刻苦奋进,可以为自己谋一份前程,成为小娘和我的依靠,可以成为伯爵府的骄傲,我替弟弟高兴……可是我呢,我也努力,我也好学,女先生教的样样我都仔细学着,到头来,过得好不好,还是要依仗一门婚事,要看嫁给何人,女儿的努力都是不值钱的。女儿真的忍不住好羡慕好羡慕弟弟……小娘,你能不能告诉我,女儿这样想是不是错的?&ot;

    沈姨娘从不知道,竹姐儿捡豆子是为了平复心里这样的念头。

    她亦不知晓答案。

    沉默了好久,沈姨娘轻言道∶&ot;竹儿,你也知晓小娘的出身,小娘自幼被家人卖给了人伢子,又被送进了宁府,是个伺候人的奴婢,小娘只知晓谨小慎微、莫出差池、安分知足,才能够活命,一点点筹谋才能往上走……你方才说这些,小娘从未想过,更莫说知晓答案。不过,竹儿你的身份与小娘不同,你纵是庶出也是个主子,兴许以后你能知道小娘不知晓的答案呢?&ot;

    &ot;小娘,此话当真?&ot;竹姐儿仰头问。

    &ot;自然当真,小娘何时骗过你与弟弟。&ot;

    两人的话,正好被旁屋里温习功课的津哥儿一字不落全听见了,叫他也跟着伤心起来。

    这几日,津哥儿上课总是心不在焉,回答夫子问题时,也常常出现差错,连连被罚,课业成倍增长。

    裴少淮日日同弟弟在一起,心思又敏感一些,自然瞧得出弟弟有心事。

    这日散学回到伯爵府,分道时,裴少淮对弟弟言道∶&ot;瞧你这一副不茶不饭的模样,唉……

    津哥儿低着头只顾着往前走,要回自己院子,半晌,才回过神,转身问道∶&ot;方才大哥说有甚么茶、甚么饭?&ot;

    &ot;我说你心事重重,不茶不饭。&ot;裴少淮重申道。

    &ot;心事重重是真。&ot;津哥儿应答道,&ot;茶与饭,若是甜茶和好饭,倒也可以尝一些。

    &ot;来我院里同我说说罢。&ot;

    津哥儿这才跟着裴少淮回去,把那日听闻小娘、胞姐的话,悉数说给大哥听,这几年朝夕相处,他还是很信任很信服长兄的。

    &ot;大哥,听闻姐姐说她羡慕我,我不知为何觉得压力好大,又完全使不上劲。

    纵使是裴少淮带着前世的见识,他也难回答清楚这个问题。他知道竹姐儿是没有错的,但是这个世道不允许她是对的——正确的人很多时候都在与世间背道而驰。

    裴少淮现在没有本事,也不敢妄言说要改变世道,他只能先劝住弟弟,道∶&ot;津弟既带着三姐姐的一份羡幕,理应更加珍惜才对,若是浪费了这读书的机会,岂不是枉费了三姐姐的期盼?我只知晓,你若成了,她的心里势必会好受一些。&ot;

    &ot;大哥说得似乎蛮有道理。&ot;津哥儿想了想,又问,&ot;可我忍不住总去想此事,应当如何是好?&ot;

    &ot;不若找个空簿子,把心里想的悉数写下来,时时翻看,勉励自己。&ot;

    &ot;嗯嗯。&ot;津哥儿坚定点点头。

    ::

    十五日,裴少淮休沐在家,收到了尚书府的帖子,说是二堂哥裴少煜要来祝贺他过了府试,顺道探讨学问。

    裴少淮过府试已是去岁的事,这个时候,祝哪门子的贺?裴少淮已经猜想到裴少煜此番另有目的,又想到裴少煜三番五次打听伯爵府两位堂妹的事,怎么看都觉得不正常。

    于是,裴少淮叫母亲提前带着竹姐儿、英姐儿去了别家。

    裴少淮知晓,这二堂哥,年已二十,还未急着婚配,一直有参加科考,可惜院试一关始终未过。此人学问不好,嘴皮子却了得,又扑得下身子,靠着那&ot;竹贤书堂&ot;与京都各富贵人家的子弟十分相熟。

    是个万金油。

    来者不善,他要多多提防着。

    ;奢华的男子,约摸三十出

    果不其然,裴少煜并非独自一人前来,还带着一个衣着隆重,头的年岁。

    裴少煜同裴少淮介绍道∶&ot;这是安平世子,你同我一样,可称呼一声姐夫。&ot;有意拉近关系。

    裴少淮立马想起来,他的堂姐、尚书府的嫡长孙女裴若棠,嫁与安平郡王府的世子为妻,育有两幼女。那世子,想必就是眼前的这一位了。

    郡王爷不少,可是能留在京都的郡王爷并不多。

    裴少淮微微作揖,保持距离,道∶&ot;见过世子。

    &ot;本是亲戚,不必多礼。&ot;安平世子声音有些厚沉,又道,&ot;听闻你小小年纪已经过了府试,真是少年博才。&ot;

    &ot;运气而尔,世子谬赞了。&ot;

    直至此时,裴少淮其还会不明白尚书府的意图,心里只想着要如何周旋,把二人及早请出去。至于后续,他亦没有对策,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边走边看。

    裴少煜打探道∶&ot;三堂妹呢?好似有些日子没见她出门了,可是家中出了甚么事?&ot;直言不讳,他把裴少淮真当十岁小孩。

    &ot;堂哥的人看岔了罢,三姐今日刚同母亲出去了,不在府上。&ot;裴少淮应道,又问,&ot;堂哥找三姐是有甚么私事吗?&ot;

    一个私事戳破了裴少煜的掩饰,令他讪讪,只好道∶&ot;听闻三堂妹的棋艺了得,姐夫也是个爱棋之人,想趁此机与她切磋一二。

    裴少淮道∶&ot;我平日里比三姐棋高一筹,不如由我来代劳罢。&039;&039;

    &ot;这……&ot;裴少煜一时语塞。

    反倒是世子先开口了,道∶&ot;那便与你下一盘罢。

    纵横棋盘,黑白子交错相包围。其实,裴少淮平日里专注读书,棋艺并不高超,比不得三姐,方才只是借口拦下他们。

    未到一刻钟,黑子败得一塌糊涂。

    安平世子也没了兴致,不愿与十余岁的小童周旋,与裴少煜打道回府了。

    林氏一回来,裴少淮便将自己的猜想同母亲说了,林氏愁眉,喃喃道∶&ot;这样的身份,伯爵府恐怕是请不走这尊&039;&039;神&039;&039;了。&ot;

    若是早说了人家,兴许还能搪塞过去。

    一夜深思,并无奏效的对策。

    二老太太却直接上门来了,打得她们措手不及。那老妇人绕过其他人,直接找了老太公、老太太,正在大厅里拉亲戚关系,阵阵笑声从里传出。

    见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二老太太道∶&ot;大哥、大嫂子,一家人说一家话,共荣共辱不分彼此,今日我便也不藏着掖着了。前些日我来参加竹姐儿的及笄大礼,只见她落落大方、知书达理,便知是大哥大嫂平日里花了许多心思栽培,方能若此,也显得伯爵府是深有底蕴的。&ot;

    裴老爷子、老太太被哄得笑呵呵的。

    &ot;那时,我便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样好的丫头,理应给她寻一门好亲事才是。&ot;二老太太又道。

    老太太顺着话问道∶&ot;弟媳可是有好人家推荐?叫我好好听听。&ot;

    &ot;确实是个上好的人家。&ot;二老太太笑道,心想已成大半,又道,&ot;正是我那孙女婿,安平郡王府的世子,老嫂子你说这样的门第,皇亲贵族,算得上极好罢?&ot;

    &ot;这……

    虽是皇亲国戚,可是叫自家的孙女,去替二房的孙女生子,老太太不免还是有些犹豫的,毕竟伯爵府才是长房,才是正支。

    二老太太赶紧继续劝道∶&ot;既然说到了这份上,大哥、老嫂子想必都明白了我的心思,我便也坦白了。若棠生第二胎时,已经伤了身子,太医说……唉,不提也罢。此番让竹丫头嫁过去,虽是为妾,可生下来的孩子记的是嫡出,往后也是当世子的,这份厉害想必老嫂子能够明白。生下来这小子,与你我两家皆亲近,岂不是两全之美?&ot;

    &ot;再者,这姐妹齐心,共事一夫,后宅安宁,往后只会传为一桩美谈,郡王府这样的门第,谁敢瞧不起伯爵府呢?老嫂子说是不是?&ot;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