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楚汉相争 第一章:秦人 韩信攻魏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燎传第四卷:楚汉相争 第一章:秦人 韩信攻魏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数日后,大军返回栎阳。北地军在故秦旧都休整三日。与此同时,丞相萧何调拨了一部分新卒,押运关中粮草,随嬴栎同往前线支援汉王。

    到了荥阳,嬴栎向汉王面呈了对匈作战之军报。汉王对嬴栎在上郡作战的事迹已有耳闻。阅过战报,见汉军击退匈奴,巩固边防,顿时不已。当即,汉王重赏了北地军的将领。

    嬴栎辞而不受,最后也迫不得已,收下了赏赐。回营之后,便让李必当做抚恤,发往了栎阳。

    不久,汉王诏令传之,命嬴栎率军前往韩信大营与之汇合,由大将军调遣。

    这一日,汉王一人于帐中谋划对楚之策。护军陈平前来拜见。

    汉王甚是疲惫,见陈平求见,便丢了手中的竹简,问曰:“此番前来,可是助寡人谋断大计?”陈平道:“大王,臣下前来,是为大王谋身前之事。”

    “寡人身前之事?”汉王脑海瞬时清醒过来。

    陈平道:“大王,嬴栎与韩信往来密切,此人是旧秦将军,不可不防。”

    汉王一听,并不在意,他道:“陈平,嬴栎戍守北境,有退敌之功。如今又率军前来增援,协韩信战于京索。两军对峙,战事危急,又岂能无故撤替阵前大将?”

    陈平揣测到了汉王的心意。便道:“臣下有一计策,可以分化此人在我军中之势力。”

    汉王眉目一蹙,问道:“何计?”

    陈平道:“嬴栎虽然投入汉营,却唯大将军韩信马首是瞻。此人文武全才,又在关中深得民心。征匈奴之时,训练了一支善于骑射的北地军马。眼下,军中正在选拔精锐组建骑军。臣下以为,大王可以下一诏令,解除嬴栎指挥北地军的军权,将此精锐尽数编入中军。这样一来,便能解除大王的心腹之患。”

    汉王听罢,倒是有了顾虑。他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解除此人兵权之后,若是弃之不用,也为免太过埋没其才。”

    陈平道:“大王无需多虑,嬴栎既然与韩信为至交,不如将此人调入韩信军中。大将军正在训练兵马,进军魏国。可让嬴栎一并从征。”

    汉王深以为然。当即便命陈平拟了一道诏书,准备发往荥阳前线。

    数日之后,汉王派遣了一位使者,前往驻扎在荥阳前线的北地军大营。

    嬴栎等人得知使者前来,便在辕门处相迎。不久,使者的快达,众人却发现来人竟然是汉王的军师,张良。

    诸将与张良一道进入大营。张良道:“都尉,在下前来,为传达汉王诏书一卷。还请都尉过目。”

    嬴栎接过诏书一看,脸色一沉,问道:“汉王意欲何为?”

    张良道:“彭城之战后,我军深受楚国骑兵之侵扰。汉王思虑再三,决心组建汉国骑兵。考虑到樊哙,周勃等将军身负他职,汉王便命在下前来,向都尉征询担任骑将之人选。”

    嬴栎道:“汉王既要组建骑兵,为何要从我北地军之中抽调兵士?”

    ,诏书上的内容,是要从北地营之中调拨兵马,将营中骑兵尽数归于中军的统御之下。

    收复阳周之后,嬴栎留下北地营之中的材士固守肤施阳周二城。此番增援荥阳,嬴栎率领新募的两千多骑兵前来与韩信汇合。然而,刚刚经历了京索之战的北地军尚在休整与补充兵员,不想刘季却偏偏在此时发来诏书,要调走嬴栎的北地骑兵。

    张良道:“都尉麾下精锐,冠绝三军。汉王组建骑兵,正需良将锐卒以驰骋。”

    嬴栎看着诏书,正是进退维谷。张良道:“都尉,两日之后,将军樊哙会率兵前来替换前线的布防。汉王已下令,都尉将调回荥阳,随大将军出征魏国。”

    嬴栎对韩信出征魏国的消息有所耳闻。魏王豹反叛汉王,与楚军约合。汉王为了避免魏楚夹击,已决定让担任左丞相的韩信出兵攻魏。

    嬴栎想了想,说道:“军师请回,两日之后带樊哙将军前来换防。在下自会返回荥阳面见汉王。”

    待送走了张良,李必立刻进言道:“汉王此举,是要削去都尉的兵权。都尉当真要返回荥阳么?”

    嬴栎道:“诏令已下,本尉岂能违抗?樊哙已率军前来替防。这就是刘季留下的后手。他生怕兵符在交接之时,我营中将士会因此产生哗变。樊哙是刘季的心腹悍将,此番由他前来接替,足见此事之重。

    王廉拜求道:“都尉!这北地营的兵士,都是我们关中人的子弟。同袍们随都尉出生入死,统御之首,岂能一夕而易!”

    嬴栎怒道:“叔冽,你难道要本尉率领这两千人在汉营之中造反么?”

    此话一出,王廉顿时哑口无言。他心里愤恨,只得退回席座。

    嬴栎道:“叔冽,北地营再如何骁勇善战,也不过是一支只有两千骑兵的偏师。我们驻扎在荥阳前线,左右大营之中皆是汉王亲将,我等在此留守,时时刻刻都受到靳歙等人的监视。真要举事反叛,岂不是让将士们白白遭受灭顶之灾!”

    李必道:“那么,都尉是准备交出兵权,要与韩信将军汇合?”

    嬴栎道:“眼下已别无他法.......大将军要进攻魏国,既然汉王命我协助,也只能奉命行事,”

    少顷,嬴栎道:“李必,骆甲,你二人留在营中,从今往后,北地军就由你二人指挥。”

    两人大惊,他们没想到嬴栎会让自己继续留守在北地营。骆甲道:“我二人皆愿追随都尉征战。留在这里,与其受汉王猜忌,不如趁早离开!”李必矣道:“都尉,我二人留在此处,只怕也无用地。”

    嬴栎摇头道:“此言差矣。汉军将领多率步卒材士,缺少御骑兵之才。方才诏书下令,汉王要我向中军推荐两位骑兵大将。北地营之中,除两位之外,再无他人可选。”

    “都尉,末将官职卑微,恐难成事!”李必再三推辞,希望嬴栎收回命令。

    但是嬴栎却道:“吾意已决,此为将令。你二人不得推辞!从今往后,两位统帅北地军驰骋沙场,莫让我们子弟失了脸面!”

    两人无奈,只好接受了嬴栎的命令。

    两日之后,樊哙率军前来。樊哙这些时日里听到了不少嬴栎在北地的事迹。尤其是嬴栎以寡击众,收复阳周、桑野二县,立下大功。樊哙为此对嬴栎的印象改观不少。

    两人曾在蓝田的战场上相遇过。如今,却是同朝为臣。

    嬴栎见到樊哙,说到:“樊将军,兵符、籍册、地图文书皆已封存在大营之中。”

    待部将们确认无误,樊哙执礼道:“咸阳君。在下受命而来。从今往后,前线的备战,就有在下布置。”

    见嬴栎不答,樊哙便问道:“不知咸阳君可有骑兵将才推荐?”

    嬴栎道:“重泉人李必、骆甲,熟悉兵法,善练士卒,原为秦国骑士,可任汉王骑将。”

    樊哙道:“李必,骆甲二人,可是先前随咸阳君收复失地的北地营校尉?”

    嬴栎道:“正是,李骆二人率领骑兵出战破敌,收复了失地。”

    樊哙应允下来。嬴栎遂将营中之事托付给李骆两人之后,只带了王廉等少数亲兵,离开了雍丘。

    到达荥阳,嬴栎带着文书谒见汉王。刘季勉励了嬴栎一番,命令嬴栎前去与左丞相韩信会面,共同准备击魏之事。此番一同参战的,还有假左丞相曹参,中大夫灌婴。

    韩信的军营设在城南四的一处平地之上,嬴栎调入韩信军中。是两位天才将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距离栎阳一别,两人已有数月未见。韩信听闻汉王解除了嬴栎的兵权,大笑道:“若无汉王此举,本将军岂能得子正之助乎?”

    嬴栎苦笑道:“将军休得取笑在下。”

    韩信道:“无妨,无妨。其实,就算你还在前线统帅着那支北地军马,过不了多久,早晚也会被编入汉营三军之中。”

    嬴栎道:“先前在下招募这支军马之时,原意是为了对付北方的胡人。但是末将没想到,汉王会在彭城遭到如此大败。以至于萧何悉发关中老幼从军支援。”

    韩信道:“彭城一战,汉王虽败然筋骨未伤。六十万大军,多是诸侯从部。彭城之战时,汉军主力尚有吕泽等人留存军力。大战之后,汉军在彭城、下邑、雍丘等地层层设防,楚军不能疾进。又有英布反叛,分裂楚军之兵锋。先前你我合力,大战项氏于京索之间,楚军的推进,如今已是迟滞不少。汉王背靠关中,得萧何力助,已与项氏对峙矣。”

    末了,韩信又问嬴栎道:“咸阳君,不知对汉王击魏之事,有何看法?”

    嬴栎沉声道:“先前魏王豹以母亲染病,回去探望之由,背叛了汉王。渡过黄河之后,又截断河口之通道,重兵把守,与楚军联合。”嬴栎细细一想,和韩信分析道:“魏豹占据河东,向西威胁关中,南下袭扰荥阳。如此情况之下,魏国便可联络楚军,对荥阳汉军造成夹击之态势。”

    韩信道:“楚汉对峙,两军如今的主力都集中在荥阳一线。汉王是担忧魏国进攻荥阳的风险。故而在此非常之时命你我出兵。”他又问:“子正,汉魏两国一旦开战,你看我军有几分胜算?”

    嬴栎道:“魏王豹只图自守,无进取之心。若能一战破之,魏国可下。”

    韩信听罢,深为赞许。他道:“日前,本将曾询问出使魏国的郦食其,得知魏王豹并未起用魏地名将周叔,反而任用柏直。此人庸碌无能,胆小怯战,不过一竖子耳。守土之交给这样的将领负责,魏豹,离亡国也不远了!”

    两将谋议而定,韩信任命嬴栎为中军都尉,当下和曹参,灌婴共同领兵进发魏国。临走前,汉王不放心,又召见郦食其,问曰:“魏大将谁也”?

    对曰:“柏直”。

    汉王曰:“是口尚乳臭,不能当吾韩信。”

    又问:“骑将谁也”?

    对曰:“冯敬”。

    汉王道:“是秦将冯无择子也,虽贤,不能当灌婴”。

    再问:“步卒将谁也”?对曰:“项它”。

    汉王笑曰:“不能当曹参,吾无患矣”。

    得此军情,汉王愁肠已下,便静待韩信凯旋。

    韩信大军来到临晋朝关,率领三将登高查探,却见对岸旗帜密布,连营百里,显是魏兵已作固守。

    嬴栎献策曰:“大将军,魏兵守住渡口,我军可暂且安营下寨,造办船只,以待有变。”

    韩信受计,两军隔河相望。韩信一面下寨,一面令军中工匠砍伐树木,建造船只。对岸魏兵见韩信连日以来只顾造船,没有出兵的迹象,便慢慢放松了警惕。

    同时,韩信却在暗地里派出不少斥候到上游察看行事。不久,有探子来报:“魏兵固守渡口,但唯独阳夏一带,守备空虚。”

    韩信听罢,慢慢有了破敌之策。

    一旁的嬴栎听了,又道:“将军,阳夏守卫甚少,重兵皆在大河一岸。我军可避过魏军主力,先取该地。”

    韩信道:“此计与吾设想不谋而合,不过,在此之前,全军还需完成一事。”

    嬴栎看了看地图,问道:“将军可是要准备渡过阳夏?”

    韩信点点头,说道:“阳夏位于上游,要攻占此地,还需渡河而过。”

    嬴栎道:“近日有工匠赶造大船,何不现在调用出击?”

    韩信胸有成竹地说道:“子正,避实就虚,远而示之近。那些大船,还有用处。”

    当下,韩信先招入大将曹参,命他加派人手砍伐树木,无论大小,需尽快完成,以待军用。

    继又召见中大夫灌婴。韩信命他派遣军士,分往市中,购取瓦罂,每罂须容纳二石,具数数千,立即侯用。

    灌婴听罢,不禁满腹疑窦,便问韩信道:“大将军,行军打仗,只听过准备刀枪剑戈,不知要拿瓦罂有何用处?”

    韩信道:“将军不必多问,军令已下,按将令行事,不得延误。”

    灌婴大惑不解,就连身边的嬴栎也不知其中奥妙。灌婴出帐,身负军令,唯有尽快办妥。

    不出两日,曹参、灌婴办齐木料,瓦罂来见韩信。韩信取出一信,交于两人道:“两位将军,此函藏有机密,但请回帐后细看。”

    两人回去一看,却是一封制造木罂的信函。韩信在信中要两人制作木罂,作渡河之用。

    且看这木罂的造法:用多只瓦罂排成方格,再用木料夹住罂底,四围以粗绳紧缚。由于瓦罂入水即浮,多具浮力,这样将瓦罂与木料扎缚,横排竖列,便成一种特制的“木筏”了。

    灌婴与曹参具疑,便找到嬴栎询问大将军的用意。曹参道:“都尉,大将军可有言及造木罂之用意?”

    嬴栎摇头道:“不知。此事为军中之机密。”

    灌婴看着帐外刚刚做好的木罂说道:“也罢,既然是将军的命令,我等照办便是。”

    三人连夜督造木罂,这样又过了几日,已尽数将木罂制作齐备。嬴栎将此事回报于韩信,大将军听罢,不禁,说道:“子正,大事待成也!”

    嬴栎跟着韩信在营中检验木罂,皆无纰漏。及夜,韩信召集大小将领下达命令,中大夫灌婴率兵留守临晋渡口,放出战船,作佯兵之势;假左丞相曹参,调集兵士搬运木罂;中军都尉嬴栎,率前军主力渡河,与曹参军一同进攻阳夏。

    到了夜半,曹参一部将木罂尽数搬入大河。众将这时候才知道大将军用用木罂为筏,渡过河去。

    同时,韩信自己则亲率主力作为后军。在嬴栎,曹参二人抵达对岸之后,也乘着木罂渡过了大河。

    同时,在临晋一带守卫的是魏国大将柏直。柏直得到汉将灌婴要渡河的消息,立刻加派重兵守住各个渡口。柏直认为,灌婴乃是汉军名将,韩信初战就派出此人,必然要不惜一切代价争夺渡口。而彼时上游水涨难涉,故不被柏直所留意。

    守在河口的魏军整军而待,不给汉军灌婴可乘之机。

    韩信大军渡过河去,一路行至东张,终见魏军偏师之营盘。韩信当即在敌军哨骑范围之外整顿大军。命令嬴栎、曹参两部,分从东西两面冲阵。

    曹参早已迫不及待,命令一下,便率领本部军马杀向魏营。那魏营守将名唤李吉,突闻汉军冲入,仓促之下,率领魏兵抵挡。曹参之兵马多为汉军材士精锐,一顿猛杀猛冲,顷刻踏平了没有防备的李吉大营。那边嬴栎提剑纵马,从西面突入,不想遇到李吉溃败,遂一路追杀,大胜而回。

    韩信留下一部分士兵看住东张大营,又率曹参,嬴栎两人进攻安邑。

    安邑是魏都平阳的前哨,布有重兵。韩信疾兵突进,便是要趁势一鼓作气击溃魏军主力。待入安邑地界,守将王襄率军出战。他见韩信军连夜攻城,师老兵疲,便决意出城攻袭。韩信料得王襄计谋,便派遣嬴栎率先进攻。汉魏两军在安邑城下大战。嬴栎武艺精湛,一柄长剑在军中舞得宛若梨花,所掠之处,敌军非死即伤。王襄听报阵中有汉军大将持古剑冲杀,细细一看,发现是咸阳君嬴栎。王襄知道嬴栎曾与楚王项籍在渭水大战,。当下命令左右围拢嬴栎,欲图活捉其人献于魏王阶下。

    曹参见嬴栎部身陷重围,当即要求出战。韩信不答,依旧注视着城下的战局。待到魏军将嬴栎彻底合围,曹参第三次进谏之时,韩信才下令曹参率领中军主力直击王襄。

    王襄正率领魏军合围嬴栎,不想从山头下冲出一队大军,这支军马撇开被围困的嬴栎部,直取魏军中军。

    王襄被汉军之突击大乱了阵脚,来不及发号施令,魏军此刻不知是围是救,不多时,城下将旗坠落,曹参已击溃了王襄军马,将其活捉。而嬴栎一部也得以解围。

    韩信引兵跟进,见安邑城中粮草丰富,便决定暂且休整一日,犒赏将士,再图进攻魏都平阳。

    翌日,汉军将士饱餐一顿,依旧由嬴栎、曹参为先锋,引领大军开往平阳。那魏王豹在平阳得到阳夏、安邑的消息,顿时惊慌失措。魏豹聚集群臣商议,有大臣建议召回守在河岸的柏直回救国都。魏豹踌躇,左右皆是建议魏王应当趁韩信孤军深入之际,率领大军将其歼灭之。阳夏的败将李吉此刻也已退回到平阳城中,此人进曰:“汉军突入阳夏、安邑,已在各处分兵把守,兵力不足。而且此部汉军乃是韩信亲率,若能击溃这支汉军,魏地之围自解耳!”

    魏豹遂下定决心,一面差遣使者召回柏直,一面披挂上阵,亲自率领大军正面应战韩信。

    韩信听闻魏豹亲自前来,和众将商议道:“魏王率领大军五万列阵于平阳,我军兵少,当应速战,不知两位将军谁愿担此?”

    嬴栎待欲求战,不想曹参已经接过令旗,言道:“末将愿提精兵五千,将魏豹献于将军阶下!”

    众将脸色一变,均是心道:“以五千对五万,以卵击石,这仗打起来岂有胜算?”!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燎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燎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燎传》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