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沧海一粟 第八十二章 文登花酒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四海录第一卷·沧海一粟 第八十二章 文登花酒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戚继光到底有什么神通,能够事事皆在掌握之中,仿佛一切皆有预料?

    这一点白廷生无法知晓,当天晚上,他便手书一信,托伊地知重秀转交胡三寿,便打发一船人起航回镇江去了。

    戚继光虽是为他而来,可在轻松解决了这件事情之后,却并没有闲着,而是带着他连夜巡营、找将官谈话,几乎马不停蹄。

    将靖海卫五所巡视完毕之后,天空中一弯新月已经偏向西方,预计再有两个时辰,东方海天之间便有日出的景象了。

    军营间的道路两旁,杂草丛生,微风下簌簌然,轻轻摆动着。

    戚继光骑在马上,低头见到过膝高的杂草,眉头微皱,向身后一名吏目说道:“记一下。”

    具体记些什么,他并没有多说,那名吏目居然也并不动问,仿佛早有准备似的,从褡裢里掏出一本厚厚的簿子,旁边打灯笼的士卒也很机警,立刻将灯笼举过来替他照明。

    那吏目取出炭笔,飞快地写下几个字。

    白廷生正跟在那吏目的侧后方,因此瞧得清清楚楚,只见那簿子上的空白处写着:营中道路杂草太多,请各营马上组织清除。

    就在这句话的附近,还有一些潦草的笔记,所记之事各有不同。

    白廷生匆匆一瞥之间,有弊病极重的大事,也有十分繁琐的小事。

    他记住三条,第一条写在纸张的顶头,最为醒目:前所箭楼哨卒鞋子坏了,交代各卫入冬之前统计冬装,不足早补。

    一个鞋子坏了,一个补足冬装,两件完全不搭界的事情,居然能联想到一起去,而且便成了一条军令,白廷生忽然觉得,这戚将军倒是个颇有意思的人。

    后面两条也有意思,一条是:米仓多是陈米,掺杂稻壳,前线尚且如此,后方何如?实在可恶,回莱阳后立即派人彻查。

    另一条是:中所的军旗有污渍,尽快换新。

    看完这三条,白廷生再不觉得戚继光有意思了,反而感到此人做事之细致,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而且诸事极有条理,轻重缓急都有讲究,仅仅这四条巡营笔记之中,便出现了四个不同的时间词:马上、早、立即、尽快……

    另一方面,此人的思维多有难以理解之处,比如杂草为何要“马上清除”,军旗上沾染一点污渍,又何必特意强调“尽快换新”?

    白廷生心中带着疑问,却不敢诉诸于口,只好跟在后面默默观察。

    到了天快亮时,戚继光终于回营,一到营帐之中便立刻下令休息,不过两个时辰之后,便又命令起身。

    当白廷生打着哈欠站在队列中时,却见戚继光精神奕奕,除了眼角的几条血丝,浑然看不出刚刚熬了一夜的样子。

    此刻靖海卫上下人,等已经全都站在帐外候命。

    戚继光接过吏目手中的簿子,很快择重去轻,接连下了十几道命令,语气铿锵,神态之中颇有责备之色。

    靖海卫的军官们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无人胆敢言语。

    一番训斥过后,戚继光再三叮嘱,务必好生操练,并且将“除草”、“换旗”这两件白廷生认为无可无不可的小事,着重提过一遍,这才带着人马,上路回莱阳去了。

    一路上戚继光都板着一张脸,心情十分沉重,其余人都避得远远的,只有那吏目紧跟在侧,时不时与他交谈一两句话,偶尔翻开那簿子,又汇报些什么。

    白廷生隐约觉得,戚继光表面风光无限,其实诸事烦恼极多,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戚继光?

    一个管家婆似的、驭下严厉到近乎苛刻的年轻人,就是南平倭寇、北御蒙古的千古名将、民族英雄?

    白廷生在心中打了个极大的问号。

    “白廷生!”

    就在他神思不属之时,突然听见前方一声呼喝。

    “到!”白廷生下意识地答了一句,反倒将转身望着他的戚继光喊得一愣。

    戚继光向他招了招手,示意他走近,随后指着那吏目说道:“这是楼楠,你跟他熟悉一下账簿。”

    楼楠拱了拱手,笑道:“在下楼楠,字良才。”

    “白廷生,字飞卿。请多指教。”

    这楼楠嘉靖七年生,与戚继光同年,今年不过二十五岁,浓眉大眼,一副书生相,目光中却透露着几分饱经世事的老练锋芒。

    一听说熟悉账簿,白廷生立刻想到那簿子上关于米仓陈米的记述,忍不住便问:“要查军粮吗?”

    “嗯?”戚继光眉毛一挑,似乎有些意外于他的灵敏,“不必多问,到时自会知道。”

    这句话其实也就表示肯定了。

    楼楠笑了笑,向戚继光道:“敬公,飞卿兄实在聪慧,看来这件事又多三成把握了。”

    “你倒瞧得起他!”戚继光没好气地道,不过他的口吻随即一转,“此人如果没有几分本领,我何苦留他下来?”

    “是,我想也是如此的。”

    楼楠点点头,又向白廷生悄悄眨了眨眼。

    白廷生见此人颇有善意,便也报之一笑。

    由于出发得晚,因此将近傍晚,一行人才走到文登城下,当夜一队人马投宿在城中客店之内。

    哪知既无公事,戚继光依旧不肯早早歇息。

    刚刚安顿好,他便拉着白廷生和楼楠两人,叫了一辆马车,三人紧紧挤着,报了个“微翠园”的地名,神神秘秘地离开住处。

    白廷生暗暗纳罕,听这微翠园的名字,倒像是喝花酒的青楼瓦肆,莫非戚大将军忽然来了兴致,要带两名属下一同去流连风月?

    他是疑问多多,却又不敢发问,肩膀与戚继光紧挨着,大气也不敢多出。

    跟着戚继光不过一天时间,白廷生只觉处处拘束,远不如在镇江时自在阔绰。

    不过使命在身,不得不尔,这般浑身难受了不一会儿,马车便停了下来,楼楠当先下车,轻车熟路地将戚继光和白廷生一一接下。

    一出车厢,白廷生转眼望去,却是一片幽静的私宅群落。

    只见脚下青石板路,四周一片青灰围墙,绿树掩映,屋顶错落,夕阳之下不知何处传来的脂粉香和花香,叫人熏熏然,飘飘欲醉,仿佛置身于百花园中。

    那赶车的很热情,替他们打了个下手,提着马鞭在东面一扇朱漆门上“梆梆梆”敲了三下。

    只听吱呀一声,朱漆大门应声而开,里头婉婉约约,站了个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四海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四海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四海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