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含恨入宫 第二十三章 诸侯大会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妺喜妺喜第一卷 含恨入宫 第二十三章 诸侯大会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夏桀仗着自己身强力壮,武功高强,夏朝又兵精粮多,又打败过很多小个诸侯国,总是想再向东边的小国攻伐,夺得更多的财物和美女。但是,又觉得动用军队攻伐,总是劳力伤神,打仗要费神费力。于是夏桀想出了一个既省力又可多得财物的办法,即举行一次诸侯大会,象先祖大禹举办涂山大会一样。

    大禹接其父位继续治水,吸取以往治水失败的教训,改变其父以堵为主的治水方法,《国语》卷三?《周语下》载:“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锺水丰物,”就是根据地势,采取以疏导为主的方法治水,取得了良好效果。治水的主要地点就在今天的伊(河)洛(河)河(黄河)济(济水),他疏导洪水入江海,消除了各地水患,整理出九州之地以供农耕,为人民立下了大功,受到尊敬和爱戴,后被推举为夏部落首领,曾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告城),后又迁都阳翟(今河南禹县)。

    大禹治水期间曾先后疏通了九条大河的河道,伊河便是其中之一。在远古时期,现在的龙门以内为一大湖泊,名曰五洋江,大禹率众首先凿开龙门,使这里的汪洋东流入海,显露出山川地貌,接着又在伊河的上游凿开了崖口,疏通了整个伊河河道。在开凿崖口工程期间,其人马就驻扎在距崖口不到500米的三涂山。大禹的治水精神感动了附近的山民,山民争相为其送水、送饭,其中三涂山附近的一女子(史称涂山氏女)更是被大禹精神所感动,在送水、送饭、送衣过程中,他们逐步产生了爱情,年已三十岁的大禹遂在三涂山举办了盛大的婚礼,对所娶的妻子非常满意,称为女娇。大禹在治理洪水时,为凿开公式辕山而化身为熊。涂山氏女当时已有身孕,在为丈夫送饭时意外看到这一幕,一时难以接受,转身就走,在嵩山脚下化身为石,大禹在后面喊“把孩子还给我”,于是“石破北方而启生”。今天在嵩山一带,还流传着启母石的传说,禹化身为熊的地方——公式辕山,就在从偃师前往嵩山少林寺的途中,那里的山间公路被称为十八盘,上面设有险关,名为公式辕关。大禹治水重点是黄河及其支流——伊水、洛水、颍水、济水、淮水、汉水等。大禹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公而忘私,不辞劳苦,引导小水入川,大水入河,河水入海。

    大禹在治理黄河时,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首先得到了流传在民间的两件珍宝:一件是《河图》,一件是《洛书》。《河图》就是先民在治水时画的水系图,是黄河及其主要支流的来龙去脉,画的跟实地情况一模一样,节省了许多实地勘察的功夫;《洛书》是用文字加符号表明各州的山川、地势,野兽、猛禽,以及它们的名字、形状、嗜好和避讳。依据这两件宝贝,大禹他们先易后难、由近及远、首先顺利地治理了伊河和洛河。

    伊河河水疏通后,为了展示其功绩,遂决定在三涂山召开治水现场大会,通知各地部落首领务必到会,这些众多部落首领,此时已成为各个邦国的君长。据《左传》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说明参加这次大会的人数及盛况。在这次大会上,防风氏首领因会议迟到当场被杀,禹借此震慑各邦国,建立自己的权威。这些前来参加大会的邦国君长,对大禹朝贡,行君臣之礼,成为夏王朝统治下的诸侯。这次大会的召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夏王朝建立的标志,史称“涂山之会”。

    涂山氏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中原各方国中势力最强。皋陶为涂山氏首领,禹任命皋陶为刑官,两族结成牢固的政治联盟,对大禹治水给予强有力支持。帝舜时,禹为司空,皋陶作士,伯益为虞。禹即帝位后,皋陶、伯益迭为首辅,涂山氏成了夏后氏最倚重的力量。为进一步获得妻族支持,大禹便携同妻子女娇,在涂山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准备与共工决一死战。据《左传》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记载),“夏之兴也以涂山“(《史记》)。正是涂山之会确立了禹的天下共主地位。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会议开始后,当时有个叫汪芒氏方国的部落首领防风氏被共工收买,有意怠慢大禹的命令。大禹当机立断,在会上杀了防风氏,以儆效尤。

    在涂山大会上,大禹穿了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着他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礼。礼毕之后,夏禹大声向诸侯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大家都明白禹受命于天,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诸侯看到大禹这种态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虑。这次大会,各方诸侯都带来了朝贺的礼物,大国献玉,小邦献帛,史书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大禹大享诸侯后,对各诸侯又重加赏赐,并申明贡法,要求务须按照规则缴纳。同时,大禹也表示要竭力保护各诸侯国的权利,使其不受邻国的侵犯。

    当年大禹在会稽召开诸侯大会,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与各路诸侯核对上交夏国中央的税金。“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的记载),“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会稽者,会计也。”(《史记·夏本纪》的记载),这次诸侯大会确实是为了检查诸侯国的会计帐目。参加这次大会的诸侯人数很多,数以万计。可见当时向大禹纳贡和交税的数目之大。这样巨大数额的贡赋,是前所未有的。

    如果自己也举行这样的大会,一方面可以显示夏王朝的威力,向诸侯们发号施令,叫他们称臣顺服;一方面又可以向诸侯摊派贡物,令他们定期进纳,大肆搜刮资财。岂不一举两得!

    主意已定,夏桀就考虑诸侯大会的地点。经过再三思索,他把地点定在有仍(即现在的山东济宁市)。有仍氏是太昊、少昊后裔(东夷昊族),建立的国家称“有仍国“,是中华文明在上古时期四个风姓古国中最古老的一个,早于夏朝建立,建立时间长达两千多年,也是中华文明中最早建立的族邦国家之一,这个族邦国家到了夏王朝时期是居东方的一个富庶强大的部落方国,在夏朝之前已经进入了父系社会。有仍氏国位置在今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有仍国都)、任城区、微山县、金乡县境内,相传,夏帝相妃后婚,就是这个仍国之女。有穷国君寒浞使过浇用兵杀斟冠,伐斟郡,灭夏后相。此间,帝相妃后婚怀孕在身,为避难,逃出自窦。归于娘家有仍氏国,生子少康。此言“有仍氏国“即此仍国。是夏朝中兴祖少康(杜康)出生之地(少康外祖父家),少康中兴复国后封此地为“任国“。有仍是桀祖上夏后帝相的妃子后缗的娘家,一向与夏王朝关系很好。当年后缗带了帝相的遗腹子逃到娘家,生下夏王室的根苗少康,夏王朝才得以中兴,延续其统治一直传到桀,因此,有仍对夏王朝有着特殊的亲密关系。而且,有仍四周小国多,资源丰富,便于进行控制和掠夺。这里是夏王朝的福地,在这里举办诸侯大会,很合适。于是,夏桀令人通知东方各地诸侯,在确定的日期到有仍参加诸侯大会,并要准备贡物,向夏王进献钱财和美女。

    东方各地的诸侯,不满意夏桀贪得无厌的掠夺行径。但慑于桀的武力,不得不前来赴会,并准备了一定的贡品。夏桀在诸侯大会上,摆出一副天子的架势,对各地诸侯不以礼相待,动辄进行训斥,而且敲诈勒索,要求的贡品特别多,引起诸侯的反感。他们三五成群地窃窃私议,都在数落夏桀的无礼,商量着如何想办法抵制夏桀的搜刮行为。这时,有一个叫“有缗”国的诸侯,态度特别偏激,他不能忍受夏桀的狮子大开口,要这要那,贪得无厌,就在会议中途不辞而别,一走了之。这样,有仍诸侯大会便不欢而散。

    有缗就在有仍的西南,今山东金乡县东北。有缗国,系舜子季禧的封地,是当时汶,泗流域,通向中原河洛地区的咽喉,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当局势不稳之时,对这样处于咽喉要道的国家一定要维持安抚才对,可是夏桀认为,有缗在诸侯大会上出走,是对他的公然背叛。一气之下,便率领夏朝军队及参加“有仍之会”的各诸侯国家,讨伐有缗。可怜有缗国小力弱,无力抵抗,被夏桀一举攻灭,然后将其财物、美女、强壮劳力全部虏掠到夏都。但是桀的所作所为,被各诸侯国看在眼里,恨在心上。他们对夏王朝更加离心离德,希望有哪一个国家强盛起来,把夏王朝推翻掉,解救他们于苦难之中。如此一来,夏王朝在诸侯国中更加孤立了。

    夏桀灭有缗之后,国**部的矛盾更加激化。就在这时,昆吾国前来向主持完诸侯大会,带着诸侯国贡献的大量财宝,战败国有缗国的财物、美女、强壮劳力,兴致很高的回到夏王宫的夏桀,汇报了商汤攻灭葛国韦国顾国三个诸侯国,并且兼并了这三个国家土地,这个发生在夏桀举办诸侯大会期间发生的重大事情,并且歪曲事实,说了商国的很多坏话。夏桀一听立刻下令,让昆吾国立刻整顿好二十万兵马,等候他的命令,将来和夏朝部队组成联军,一同攻灭商国。

    不过这一消息很快被妺喜知悉,她安排自己的特工组织不动声色的把这一消息,传递给了伊尹。

    伊尹和商汤经过一番商议,决定再次派伊尹到夏朝,联系妺喜,设法化解,目前的不利局势,进一步了解夏朝的政治军事动向。

    为了观察夏王朝的情况,伊尹决定,由他亲自去夏王都住一段时间,观夏的动静。汤就准备了土特产、贡品,派伊尹为使臣去夏王都朝贡。

    见事态严重,伊尹急忙带着随从、驾着马车、驮着方物、贡品来到夏王都。但是夏桀不在王都理朝,而是在河南的琼宫寻欢作乐,因为他从诸侯大会上带回了很多财宝,又打败了有缗国,带回了很多美女。伊尹只得又往琼宫来朝见夏桀。夏桀此时正沉侵于爱爱的美妙里,见了伊尹后,见了伊尹,依然表面上对他很客气,叙话之后,只问了问商侯为什么要灭掉葛国韦国顾国,伊尹回答说:“葛伯不举行祭祀,商侯送给他牛羊他也不祭祀,又派亳人帮助他耕种,他不但不感激,反而杀害送饭的人。商侯见他是大王的诸侯,如此不仁,有损大王之威,才将他诛杀。韦国顾国贪得无厌,经常欺侮周边诸侯,天怒人怨,人神共愤,又借机滋事,公然侵犯商国,多次图谋不轨,造反意图明显,商国有保卫夏朝疆土镇压反叛诸侯国的责任,这才依照大王赋予的权力,将他们攻灭,把这三个国家并入商国,就是为了更好的保卫夏朝,替大王靖除灾祸,因为商国永远都是忠诚于大王的呀。再说昆吾国也时常自持强大,不尊大王号令,几次擅自攻打商国及附近诸侯国,还公然抢夺过商国给大王进贡的贡品,商国把附近的国家并入自己的版图,可以像一双大手遏制住昆吾国,让它不敢轻举妄动,不敢对夏王朝无礼。”

    伊尹嘴甜会哄人,几句话直哄得夏桀心里甜蜜无比,又说了一些让夏王向其先祖大禹学习宽厚待人正道直行的话,夏桀只得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伊尹又奏道:“商侯派臣下前来贡职,不知大王有何差遣。”夏桀不在意地说:“你先回王都住下吧!还做以前你做的太医院副总监和本王的保健医生吧,你先休息去吧,有事时再传你。”就这样伊尹在夏王都又住了一年,而夏桀进取之心大减,整天只知饮酒作乐,把朝政弃之不理。

    伊尹将夏桀及王朝的情况观察清楚之后,就回到了商,向商汤献计说:“夏自禹建国以来,已经历四百多年,夏王是天下尊祟的共主—天子。虽桀暴虐无道,民有怨恨,但在诸侯中仍有威信,故不能很快伐桀,只有等待时机再行动。”于是伊尹和仲虺商议后,向汤献了一策,就是不能急于出兵伐桀,还要蓄积更大的力量,继续削弱拥护夏王朝的势力,等待时机。汤接受了伊尹的主张,作了积极的准备。

    汤和伊尹、仲虺决心除掉昆吾国这个夏桀的羽翼。就在积极准备讨伐昆吾国的时候,一件大事发生了。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妺喜妺喜》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妺喜妺喜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妺喜妺喜》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