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含恨入宫 第四十章 牢狱之灾(18)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妺喜妺喜第一卷 含恨入宫 第四十章 牢狱之灾(18)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从龙门山回来的途中,夏桀一行人,直接的来到了伏羲庙附近商国开设的赈灾粥蓬,远远望去只见三十六口大锅分列庙宇两旁,一百六零八个大棚,围绕施舍粥饭的大锅分列,一个草房子主事台搭建在庙宇前方,近两万灾民在粥蓬管理者的引导下,正在来往有序就食粥饭,接受施舍,几千名粥蓬管理者服务者,正在按部就班的作着各自的工作,粥蓬管理紧张有序忙而不乱,夏桀尚未走近细看,便觉这粥蓬建的好,管的好,商国果真是能人不少。

    未等夏桀走近,早有人禀报给当天在粥蓬主事的伊尹,伊尹急忙带了一百名管理人员,远远的走出半里地,跪下迎候夏桀一行的到来,夏桀骑马走近,一见伊尹带人跪着迎接,急忙下马,双手将伊尹搀起,口中说道,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大贤不必如此多礼,朕路过此地,想来看看各位。”

    “多谢大王挂念,荒郊之地,伊尹礼数不周,还请见谅”伊尹急忙说道。

    “连日赈济灾民,大贤操劳国事,辛苦了”

    “哪里哪里,为大王分忧解难,本来就是臣下的份内之事,小臣所做不足万一,何老大王挂怀”

    “大贤,前面带路,让朕看看你这商国粥蓬”

    “是,大王请”

    就这样寒暄过后,伊尹带着夏桀把这些粥蓬看了一个遍,夏桀每到一处,粥蓬管理者服务者就食的灾民,都会在伊尹等人的带领下,向他跪拜,感谢夏朝的恩德,感谢夏王的救助,看到万千人集体向自己不停的跪拜,不停的感谢自己的恩德,夏桀一时间觉得非常开心,临走时他嘱托伊尹一定要把粥蓬继续办好,并给带头粥蓬捐献了一千零银子,其他人见了也都分别捐献了银子。

    万千灾民见到夏桀为粥蓬捐献银子,立刻再次全体跪下,连连高呼“感谢夏王扶危济困,夏王万岁万万岁”,万人欢呼,声震云霄,让夏桀开心激动异常,看到这一幕,夏桀明白了,自然灾害发生后,如果赈灾措施得当,使灾民能够得到妥善安置,反而能增强政府的凝聚力,黄帝时期全国自然灾害频发,但由于黄帝亲民务实,不仅没有引发社会动乱,反而提高了皇帝的威望,当时一旦发生灾害,黄帝一般都亲临第一线指挥抢险救灾,象先祖大禹一样引导民众积极抗击灾难,带领官员积极赈灾救济百姓,因而赢得了不少赞誉。百姓的欢呼与叩拜,让夏桀感受到了国家的力量,感受到了君主的荣耀与责任,他久久的注视着万千灾民,过了好一会,这才在伊尹等人的跪地欢送中离去。

    回到王宫稍事休息,夏桀便起驾去见大巫师,卜问雨师何时降临。三公六卿也一同随行。在庄严的大祠堂国事贞问房里,青烟袅袅,童颜鹤发的大巫师,从龟甲库里取出一块崭新的龟甲,钻了几个小孔,把它放到火焰上炙烤。在有如猴叫的吱吱声中,龟甲上便现出了花花裂纹。大巫师看了一眼,并不满意,又烤了一会,待其裂纹出现更多,并爆裂开时,方才将其供在案上占卜起来。在国君、太子和朝廷重要官员的庄严注视下,夏朝大巫师弓着虾腰,口中念念有词的向神灵祈祷着,过了好大一会儿,这才眯着细眼,谨慎细致的,像密密麻麻的蚂蚁一样仔细地探索着龟甲上的纹路,鼻子不时嘘嘘有声,像是用触觉在跟谁探问似的。靠着裂纹的式样、前代巫师的研究成果、自己多年密藏的经验和别人无法比拟的天文知识,他支支吾吾,终于得出了这样一个万无一失的结论:“雨师明天即将莅临,但要雨后以三十只羊祭祀,使其愉悦,以后方才风调雨顺。”

    蚩尤经过长期准备,制造了大量兵器,纠集众多精灵,向黄帝发起攻击。黄帝派应龙到冀州之野去抗击他。应龙是长着翅膀的飞龙,发动滔天洪水围困蚩尤。蚩尤请来风伯、雨师,应龙的军队迷失在漫天风雨之中。黄帝听说雷泽里有雷神,长着人头龙身,雷神的座骑夔牛,经常拍打自己的肚子,能发出惊天动地的雷声,就杀了无辜的夔牛,用他的皮做成大鼓敲打起来,震破蚩尤的凄风苦雨。黄帝又派了天女魃参战。魃身穿青衣,头上无发,能发出极强的光和热。她来到阵前施展神力,风雨迷雾顿时消散,黄帝终于擒杀了蚩尤。应龙和魃建立了奇勋。应龙与女魃两个居然在战争中发生感情,两人一时冲动,竟行了那男女之事,因此那女魃便失去法务,再不能回到天界,只好留在下界。但也丧失了神力,再也不能回到天上。应龙留在人间的南方,从此南方多水多雨。魃留居北方,从此北方多干旱,她所居之处,常年无雨,她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人们诅咒驱逐,称为“旱魃”。只有烧了旱魃,天才会下雨。

    在古代干旱是常有的事。在农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的上古时代,主要是望天收,因此祈雨祭祀成为一种重要活动。这就产生了一种典型的祭祀舞蹈,雩舞。雩: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从甲骨文看,雩字上面一个雨字,下面一个舞字,其造字特征是一个男人执牛尾在舞蹈,用舞蹈娱神求雨。这种“执牛尾”的舞蹈,在传说中葛天氏时代就有了,“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龙见而雩。”“谓四月昏,龙星体见,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雩祭以求雨也。”“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说的都是雩舞祭祀求雨的事。

    这种求雨的舞蹈,夏朝很盛行。当时的农作物,稻谷要远多于小麦,因此对以稻谷为主要农作物的伊洛河流域的夏朝来说,干旱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夏代有两次很有名的大旱,一次发生在“太康失国”时期。这一时期,夏朝的君主太康耽于游乐,整天在伊洛河交汇处打猎,不理朝政,被东夷族有穷氏部落的首领后羿乘虚而入,篡夺了君位。这一时期发生了大旱,久旱不雨,河流干涸,禾苗枯死,因此就流传下来“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

    另一次大旱就是发生在夏桀时期的这一次大旱,伊河洛河都给旱干了。大旱在即,赤地千里,伊洛河干涸断流,旱灾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给民众生活带来了辛酸与痛苦,民不聊生,东夷部落蠢蠢欲动,商国和昆吾国也不安分,这让夏桀感到既恐惧,又无奈,祭祀赤帝或者旱魃求雨,祈求神灵护佑,早降甘霖,成了他的最大心思。

    那时除了用牛羊猪作牺牲供神歆享以外,便是举行大型乐舞迎神娱神;那时的大型乐舞,集音乐、舞蹈和诗歌于一体,以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和全方位的精神与身体的冲击来征服神灵的意志,以使其兴高采烈地为人类服务。自旱魃肆虐以来,夏桀不知占了多少卜,祭了多少次祖,办了多少次乐舞来迎神,结果都丝毫不见成效,到最后,这些虔诚的活动只剩下一种虚幻的意义了:给国人树立精神支柱,自己感动自己,在永不放弃的希望中生存下去!

    任何一种文明,在初创时期,都是以整体控制的形式出现的。极度低下的生产力,集体生存的巨大压力,自然会产生出一种凌驾一切个体之上的整体性神话力量。在这种可怕力量的保护和压制之下,个人对集体的义务成为首要。只有对集体绝对服从,才能换得对个体生存必不可少的集体的庇护和资源,政治上的首要特征便是部族统治和家族统治,在这种条件下,哪里还谈得上个人的权利呢?

    国家意志,国家需要,大于一切,神灵的愉悦,神灵的赐福,是民众生存的基础,是国家安定的基础,向神灵为天下人求雨,是一种必须的选择,也是帝王必须要行的大道王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种大同社会,也必须是在风调雨顺之际才可行的,如果到处田地龟裂,民不聊生,那大道是注定行不通的。

    这雨来得不容易,这雨来的晚了一些,可是终于有雨了,天下苍生毕竟有救了,这个消息让整个夏朝的官员们,都感到很开心!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妺喜妺喜》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妺喜妺喜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妺喜妺喜》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