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含恨入宫 第六十一章 牢狱之灾(39)(修订稿)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妺喜妺喜第一卷 含恨入宫 第六十一章 牢狱之灾(39)(修订稿)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出人意料的,夏桀的一顿暴打,打出了一个新的赵梁,让赵梁知道了自己只是一个奴才,夏桀随时可以取走,他的一切东西,甚至包括照亮的生命。

    因为一直得到夏桀宠信,私欲膨胀,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可以为所欲为的的赵梁,被夏桀的一顿暴打,彻底地打醒了,以前他感到的作为夏桀近臣宠臣的优越感,一下子全因为这一顿暴打,荡然无存了,尽管他也听出了夏桀对他的爱之深责之切,也明白了夏桀对国家的未来的一个构想,更看到了,夏桀在政治上力图从废墟上重建宫殿的设想。

    一顿暴打让赵梁明白了一个道理,祸福降临,是人自己召来的,本来就没有什么门路可求。古人白天再三自省,黑夜不忘慎思熟虑,警戒谨慎,害怕凶祸来临,在清心寡欲之中,无非是思想着如何迎来福祥,避开凶祸。人如果去掉贪念灾祸就会少很多,今后要谋大局,不要再贪那些个小钱。

    昆吾国姒荣,打算进攻商国,一直在做准备,需要很多军事能人,对昆吾国一定要设法帮助,要在昆吾国强大的过程里,找到自己崛起的位置。

    这一顿打没有白挨,让赵梁看清了局势,也明白了很多平日不去想的道理,更然他对夏桀有了深深的戒心。

    而此刻,夏桀却在回想,少康复国前后的事情。

    启病死了,他的长子名叫太康,托了老爸的福,做了夏朝的最高领导人。他可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从小就看见老爸天天饮酒作乐,耳濡目染之下,只晓得人生得意须尽欢,酒色无度还到处打猎,从来都不打理也根本不懂政务之事,他在位两年后,听亲信说,洛水北岸水美草肥,有奇异的珍禽异兽,去了不但可以游山玩水,还可以尝尝野味,说不定能遇见洛水神女。游手好闲的太康一听,自然大喜过望,立马带着美妃宠信浩浩荡荡去洛水北岸了。结果一去果真不假,乐得心开花,比起在山西好玩、好吃、好喝得多,一连3个多月不回都城了。很多政务文件都不能及时传送,再加上平时他也不爱理政事,本来就天怒人怨了,这下几个月在外地乐不思蜀,更是弄得百事废弛,民怨沸腾。东夷族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一见有机可乘,马上起兵,一路上很容易就夺取了夏的都城安邑。太康打了不少的野味,兴高采烈地回家,走着走着,还没有过完洛水,就发现怎么有重兵把守住河岸了,慌忙派人过河探问,这才知道是后羿已经攻占了国都,立了自己的弟弟仲康为国君了,而自己已经被后羿假传天意废黜了王位,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杀太康,就是不给他回都城,让他在外自生自灭算了。太康一想,我是国君,各部落首领都得听我的,一个东边的部落不足为患,马上就派人去各部落联络,让他们来帮自己夺回江山。可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平时各部落首领们本就看不下去太康的荒唐行为,又惧怕后羿的实力,也为了自己的小九九算盘,不愿做出头鸟为太康卖命,结果谁也不来帮助。这时的太康得到消息后,只好带着随从离开洛水在阳夏(今天的河南太康县)筑了一座土城居住下来了。这件事在历史上就称为“太康失国”。太康失国后没有励精图治,而是得过且过,在阳夏定居下来了,过上了自家的小日子,也不管也管不着自己妈妈弟弟的生活了,于是在27年之后病死并埋葬在阳夏了。

    后羿趁太康游山玩水攻占了国都之后,怕自己一时名不正言不顺当了国君天下人不服,就抓了太康的二弟仲康立为夏王,实则自己掌握朝政。仲康比他哥哥强多了,不甘心当后羿的傀儡,一心想夺回大权,秘密联络在外的大臣胤侯,授权其去征伐后羿在老家山东的党羽义和,试图削弱后羿的力量。可后羿所在的夷族部落个个骁勇善战、武艺高超,结果一番激战下来,胤侯失败被杀,仲康从此更受后羿软禁,生不如死,再也无力恢复夏的天下了。此等情况下,仲康在位13年后最终忧闷成病而死了,遗下的儿子还未成年。仲康一病死,他年幼的儿子叫相,顺其自然继位了,趁一次月黑风高之际,在贴心卫士的保护下,连夜逃往帝丘(今河南濮阳),后来又觉得不安全,又逃往斟灌(今山东寿光县)。后羿干脆坐上了王位,自持武艺高强,也觉得一个小孩子不成气候,也懒得去追杀相了。后羿并没有给百姓们带来幸福,和太康一样不理政事了,天天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将政事交给他得力的助手寒浞去打理了。

    寒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日长夜久了,自然不甘心一辈子服伺后羿,他为人很阴险且比后羿更加毒辣,而且特别有耐心,对后羿表面上溜须拍马、言听计从,实际上长期暗中培养势力,到处收买人心,连后羿的贴身士卫都收买了,后羿开始尚有戒心,时日一久,见确实寒浞办事得力,十足的忠心耿耿,不再疑心,更是成天风流快活,就这样足足20余年寒浞暗中行事都一直让后羿无所察觉。后羿呢,骄奢淫逸,作威作福,当然引起天下人不满,那些平时看不下去的人自然而然受寒浞拉拢。又是一个风高夜黑的夜晚,羽翼丰满的寒浞正苦于后羿武功高强无法除掉后羿之时,接侍卫来报,后羿今天打猎回来正在宫里胡吃海喝得酩酊大醉,与宠妃醉卧罗纱账之中,寒浞秘密召来后羿的贴身卫士逄蒙,耳语一番,暗中杀了后羿,夺了王位,做了东夷族的首领,为了江山稳固,自然不肯放过夏族,大肆掳掠夏族人作为奴隶,这时仲康的儿子夏族的继承人----相是夏族人的精神领袖,自然成了心腹大患。自从被后羿撵走的相大祸临头了,本来相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现在又是面临杀头之患。当年尚是孩童的相逃出国都后,在内心深处已经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重新聚集夏族人以图未来能光复夏国,无奈夏族元气大伤,为拓展势力,也向一些周边的其他势力较小的夷族人讨伐,就在这种国破家亡的环境下相一天天长大成人了,并娶了有仍氏部落女子为妻。

    后羿被杀这年冬天,相也刚刚完婚没多久,浞立即调兵遣将前往相暂住地斟灌(今山东省寿光县东),由其儿子浇做统帅,前往追杀。相一听,自忖目前的实力不足以抵挡骁勇善战的东夷族,赶紧收拾行李,带着家眷随从逃往帝丘,帝丘的城墙毕竟比斟灌要坚固得多,能据守一时。寒浞的儿子浇岂可饶过,在来年春天解冻季节,立即率兵马前往帝丘,一夜之间就将帝丘前后左右方圆五十里围得严严实实,然后下令开始攻城。当相得知围城消息晚矣,这回铁定插翅难飞,左思右想,自己肯定难以苛活,幸好妻子已经有喜孕兆头,惟有保存一丝血脉,东山再起了。于是相惟有忍痛与妻子有仍氏告别,自杀殉国。他的夫人后缗带着身孕趁乱从墙洞中得以逃脱,回到娘家有仍氏部落,不久肚中的遗腹子少康出世了,此时的夏朝帝系子孙早就惨遭寒浞派人四处杀戮伤亡贻尽,少康也就成了夏朝的最后一丝血脉----仲康的孙子,大禹的第五世孙。

    夏朝自太康失国以来,纷争不断,几易朝政,终至少康的奋进,开始了伟大的复国战争。少康持有两件宝物统领大军向国都进发,寒浞在夏都中惊恐万分,常常夜间发梦,梦到许许多多被他杀戮的夏族人来取其性命,夺取了他的王位,终日神情恍惚,疑神疑鬼,除了自己已将两个儿子浇和殪在“过”和“戈”进行驻守,又命人到各诸侯国中征集重兵来镇压少康的军队,凡是不听调配者都要杀头,结果造成的是许许多多的百姓纷纷逃奔少康而去。复国战争进行得相当激烈。少康身先士卒,在军前手持五彩神剑,脚踏帝江神兽,全军将士士气鼓舞,部队所到之处势如破竹。而寒浞也拼死顽抗,他找来各路邪神鬼怪为其助阵。相传他们总共经历了九九八十一战,场面甚是壮观惨烈。

    寒浞首先派来了东夷的骑兵,与少康军大战于华北平原。东夷伯明族的战士各个身披藤甲,手持长戈,乘着高额骏马呼啸着向少康军冲过来,好不威风。少康军也排成阵型,以长矛御敌。可那铁骑如迅雷闪电,在平原上任意驰骋,伴着阵阵长鸣,时而向少康军迎面袭来,时而又从后方杀至。少康军盼顾不暇,阵形破散。传说中少康乘上帝江神兽,腾至空中,令它咆哮一声,以吓万马。神兽于空中张开大口,吸入万千云彩,然后将头一晃,从肺腑中发出一声巨吼,响声惊天动地。敌军马匹闻见此声,尽皆受惊,有的扭头逃窜,有的将主人甩下,癫狂而踏,有的则口吐白沫,倒地暴毙,敌军顿时乱作一片。少康命军士趁势上前击杀,于是大破骑军。

    再经过数次交锋,寒浞军节节败退,寒浞见势不妙,派出多年来秘密收拢的在黄帝时期被灭的蚩尤族遗部前去应战。传说中的蚩尤族人个个凶猛善战,尚未开化,常规打扮都是身披兽皮,头戴兽角,口喷酒雾,如猛兽一般凶恶,在如今我国西南边远地区的苗侗少数民族聚集区仍依稀可见其古风。蚩尤族人与少康军相战,就将口中酒雾喷出,弥漫战场,少康军会难辨敌我,作战十分艰难。经过数天苦战后,少康军疲惫不堪,死伤无数。烦忧之时,军师斟睿献上一计,说:“当年黄帝派遣火官祝融来击退蚩尤,我们不妨效仿此法,以火相攻?”少康一听,恍然大悟,称赞道:“太妙了!睿兄的计策实在是太妙了!”于是命令斟睿前去准备。第二天,两军在太行山谷再次交锋。斟睿先命令大将艾率一队人马杀入阵中。当蚩尤军喷出酒雾后,斟睿又命令撤兵。当军队撤出后,蚩尤军正准备追击,斟睿即命人将火把投到蚩尤军阵中。顿时,酒遇火则燃,火把将酒雾连同兽皮一同燃起,顷刻间敌阵中出现一片火海,蚩尤族人痛不欲生,一片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哀鸣声,火光通天,整个山谷大火焚烧了三天三夜,蚩尤军全数化为焦肉枯骨,成了寒浞的替死鬼。少康军终得以前行,离都城一步步接近,军中士兵士气高涨。

    寒浞见势不妙,命人在黄河修筑堡垒,企图以黄河之险阻隔少康军。在黄河北岸布满弓箭手,加上春天冰封解冻,黄河水流湍急,少康大军几次想渡黄河,但每行至河中,敌军就万箭齐发,射死少康军无数,偶然有过河之军士,却被土堡所阻,无法登岸。少康只得将大军驻扎在南岸,僵持数月后,季节已至仲夏,少康军中粮草告急,加上酷暑难耐,军心开始涣散。少康和斟睿帐中商议,斟睿说:“自复国之战起,都经过了大大小小一百多战,一直节节推进,之所以如此大胜,就是因为有高涨的士气。然而现在困在黄河这里已经有几个月了,军士久不能向前行进,军心已经有所散漫。如果再不能攻克黄河天险,恐怕军中将会有变故。”少康也是苦闷没有良法,说“我也是很恼火,恨此黄河天险,不是人力所能作为,睿兄有没有好计谋?”睿思想了想只得说:“既然是天险,要不开坛祭天来求办法?”少康听完,叹息一声:“也只能这样了。”于是下令让人搭建祭坛。少康跪下歌颂水神共工的功德,畅述了先祖大禹与河川之渊源。祭文如下:“人之兴亡乃授于天。我祖夏禹,治水有功,人心所向,感恩上苍,授之以天命,传我夏后一族之显位。然则,既为天命,何以反复,是以有乱臣祸我族业?望上苍明鉴,助我等剿灭乱臣,还我夏后一族天授之业。望上天庇佑,弟子夏后氏少康呈上。”其实以今天的观点来看,不过是迷信活动,不可能会有什么上苍来解救,但是却有一个重要的心理作用,那就是通过当时人们普遍的敬神心理,来稳定军心,以待良机过河,这时候的军心不能焕散,要保持一股作气。

    祭祀后过去了九天,黄河两岸依然毫无动静,军心又开始动摇了,少康感到非常忧虑。斟睿上前解忧:“不出三日,肯定会有倾盆大雨,届时是我军克敌之时。”斟睿之所以敢如此肯定,那是根据夏季雨季来临,必定会有持续降雨,而风向是南风,这将会创造良机。说来也奇巧,第二天黄河两岸就下起了磅礴大雨,暴雨连续下了十日,此时的黄河更加泛滥,加上猛烈的南风,黄河之水冲上北岸,将寒浞大军所筑土堡全部冲垮,士兵们为大水所淹没,哀号连天。少康大喜,连忙跪地谢天以感其德。至此,少康未损一兵一卒即破黄河天险,军中士气再次高涨。不出几日,雨过天晴,黄河水退。少康带领大军渡过黄河,向着夏都直杀而去。

    眼看少康一步步逼近,寒浞惊恐万分,使出了浑身解数,又派出了善于训养猛禽的有翼氏部落与少康周旋。这有翼氏族人有崇拜大鸟的习俗,而且人人都会驯养猛禽,其首领翼飕更是拥有一只神奇的巨雕,可承载翼飕翔于空中而上阵拼杀,很是威风。在和少康军交战的时候,有翼部落的战士会以竹叶为哨,呼唤猛禽从天而降,落入阵中啄食少康军士兵的眼睛。少康军中众多士兵不能阻挡,满面鲜血,严重者以至双目失明,痛不欲生。此时翼飕就会骑着巨雕率领有翼族战士猛地杀向少康军,如此一来,少康军死伤惨重,不得已,只得暂避于一树林之中,结果敌军引火焚烧树林,逼迫少康出战。少康左思右想,突然急中生智,命令所有兵士丢弃长戈,换上弓箭与木盾同敌军对战。少康命令士兵排成一方阵,以一排士兵手持木盾、一排士兵手持弓箭,如此间隔交替排成数排。当敌军再次召唤猛禽时,少康命持弓士兵举箭齐射,瞬时间天空箭雨密布,有翼战士召唤的飞鸟被尽数射杀。当飞鸟接近士兵时,少康又命持盾士兵高举木盾,以抵挡猛禽的攻击。带猛禽再次飞回空中,少康又命弓手射杀之。如此反复几回合后,只见天空中一片箭雨血雨,有翼族人所召来的飞鸟已所剩无几。此时有翼首领翼飕恼羞成怒,骑着巨雕带着士兵疯了似的杀了过来。少康即命人沉着迎战。失去了猛禽的有翼战士根本不是少康军的对手,很快便被打败了。大将艾手持长矛将有翼首领翼飕从巨雕上刺了下来,翼飕倒地摔死,有翼军群龙无首,抱头鼠窜,少康军大获全胜。

    再经过数月的混战,终于,大军在冬至日这天到达了夏都安邑。当日都城外下起纷飞大雪,将士一鼓作气,饮酒驱寒,举火助威,开始攻城。少康将都城围住,断绝了寒浞的粮道。都城内粮草不济,军士饥寒难耐,早已军心涣散。寒浞在城内心急如焚,无计可施,恼怒连连。少康又在城外大声呵讨寒浞的罪状。寒浞听后暴跳如雷,鞭挞士兵来泄恨,手下将士敢怒不敢言,军心更加动摇。漫天大雪持续了十天十夜。少康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在停雪的当夜鸣鼓出击,再次攻城。此刻早已丧失战心的寒浞守军在睡梦中被地动山摇的杀喊声惊醒,皆肝胆俱裂。少康军士此刻却正是士气高亢,在擂鼓的助威声中,千军万马很快便踏破了城门,杀入城中。城内敌军皆闻风而降。此刻的寒浞已是孤立无援,诡计多端的他终于黔驴计穷,吓得面色苍白。但他仍不死心,还想逃到自己的儿子浇和殪的驻地去,以求东山再起。但城中已被少康的军队包围得水泄不通,哪里还逃得出去。少康拔出五彩神剑,满城追杀寒浞,恨不得食其骨、啖其肉,誓要将这灭族篡国的乱臣贼子碎尸万段。寒浞自知已无法逃脱,便抽出匕首,与少康死拼。此时寒浞已接近疯癫,拿着匕首朝少康一阵乱刺,却根本无法击中少康。一轮过后,寒浞气喘吁吁,无力再动弹,靠在墙边不停地呻吟。少康于是顺势举起神剑,猛地跳至半空,一刀斩下,将寒浞劈成两半,瞬时血肉四溅,寒浞暴毙。至此,少康终于诛杀了篡位的寒浞,报了灭族的血海深仇。随后少康立即派大军前往过和戈围剿寒浞的两个儿子——浇和殪。浇、殪二人见大势已去,便双双自杀而亡。城中守将随即开城投降,二地得以收复。少康终于结束了夏初长达百年的动乱,百姓欢呼雀跃,拥立少康即位,大夏的政权终于又回到了夏后氏的手里。

    少康即位以后,开坛祭祖,叩谢天地。并如他之前立誓所言,封赏功臣,铲除奸佞,重振朝纲,免去诸侯们十年贡赋,免去许多苛捐杂税。他吸取了太康、后羿和寒浞的教训,屏弃王宫陋习,从此勤政爱民,大力发展农耕,使夏朝一度出现了繁荣局面。这段历史后来被人们称颂为“少康中兴”,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少康复国之时,与后羿、寒浞所在的东夷族作战杀了不少东夷将士,东夷族人也是夏朝的诸侯臣民,而东夷族人占了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军事上虽然败给了少康,但是在心里却没有完全臣服,想当年大禹治水的重点在东夷地区,帮助东夷族人恢复生产,获得巨大威望,才能德服东夷族人,得以稳固天下,而少康虽然也实施王道,但是民族之间的仇恨却因为战争而激发,却非王道一朝一夕所能感化,东夷族各部落势力依然存在,不甘失败之余也经常会有战争矛盾发生,可以说少康只是恢复了夏朝的王权,没有争取到东夷族的人心。这化解民族之间的矛盾的历史责任就留给了杼,杼是少康的儿子,又名季杼,他少年之时就参与到父亲的复国战争之中,虽然没有父亲年少时的磨难,但却有政治上的才能,他对东夷族人实施软硬兼施的政策,他发明了用兽皮做的盔甲,可以抵挡勇猛东夷战士的石刀、石箭的砍、射,战斗力大大增强,对顽固的东夷族某些部落展出铁面无情的一面,一直将其逼入东海之滨,直至臣服,对于臣服的东夷部落子民,发挥“天下归心”的王道精神,做了不少的前期工作,那就是采取怀柔政策,免一定的赋税上贡,化解了不少的民族矛盾,终于经过种种努力,使国家统一起来,国力日益强盛,留下雄厚的基业在他儿子槐继位后不久就争取到了东夷部落的支持,而杼在争取人心方面优于少康,自然作为夏国一半以上的东夷族人歌颂起杼,而少康就鲜有夏人所称赞了。通过杼的文治武功,其在位17年后病死,由其儿子槐继位,国泰民安的夏朝终于迎来了最为强盛的时代。这就是史家所称的“槐黄时节”。“槐黄时节”,意思是夏王朝之花盛开的时节。槐在位26年,夏朝的疆域的不断扩大,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居住于泗水、淮水之间的九夷、即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部落,每年夏天纷纷来朝献贡,而夏王室的象征是槐树之花的黄色,槐树之花开花时节在夏天,因此槐树之花就是夏朝之花。槐的另一个名字是帝芬,这也是指花朵芬芳之意,从他的年号就可以知道夏朝这朵历经磨难的花终于迎来了怒放的时刻。政通人和的时代,作为守成的君主的故事显得乏善可陈,历史总是会让后人添油加醋的描绘动荡不安年代的种种事迹,对于平稳年代的基本是轻描淡写。杼、槐父子使夏朝走入了“抒怀”的时代,追求幸福和平的生活大力发展经济,安居乐业、民富国强,成为了实实在在的一条通天大道。

    回想起先祖复国的坎坷历程,夏桀对自己治国不力,深感自责,他又一次想到,让昆吾国和商国发生大纷争,夏朝好坐收渔人之利。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妺喜妺喜》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妺喜妺喜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妺喜妺喜》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