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含恨入宫 第六十四章 拜月节(1)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妺喜妺喜第一卷 含恨入宫 第六十四章 拜月节(1)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拜月节,就要到了,夏桀决定今年热闹一下,他要办个万人宴,与民同乐。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在后半万人宴更能够显示出夏朝的强大,有很大的政治意义,对消除各界人士对夏朝的各种误解好处很多。一方面夏朝遭了灾,诸侯国对夏朝有看法,办个万人宴,请一些诸侯国政要社会贤达来参加,用丰盛的筵席接待他们,可以让他们看到夏朝的强大后。对夏朝彻底的臣服,打消他们的不臣之心。另一方面,办个万人宴,特别是办一个由五千人参加的饮酒大赛,可以显示出夏朝中央政府与民同乐的仁慈之心。

    夏朝实际上是联邦制政府。从夏启开始,原来的氏族首领(联盟首领)变成国王;国有的领土比氏族部落联盟时期更为广阔;同一国内的人群既包含同一父系血缘的氏族或氏族联盟集团,也包括不同父系血缘的氏族成员,但均以同一国号为标志;社会上形成贵族、平民和奴隶阶层;王位、贵族爵位实行家天下式的世袭制;并形成大国征服小国、小国依附或臣属大国、大国国号代表王朝的国家组织习俗。姒姓的夏族首先形成当时最大的夏国聚落,率先成为其它小国的统治者和夏王朝文化的代表国及最高权力的执掌国。其聚落文化政治中心则建立在河南西部和山西东南部一带,即考古发现的二里头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和文献所说的“夏墟”。在夏王国聚落之外,同时并存着若干已从氏族形态过渡到国家形态的小国聚落,这些小国聚落以政治臣属、经济上基本独立、文化上相互交流的形式与夏王国聚落缔结关系,形成一个强大的同心圆或向心式的夏王朝国家或社会组织形态。在夏王朝时期,与夏王国同姓的诸侯国有有扈、斟寻、斟灌等国,其它大部分都是异姓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部分是自我完善发展起来的小型国家组织,有的则是被夏国征服后分封的,被分封者,有的是夏国的功臣或同姓,有的则是被夏王国所征服的原来部族首领,商族和周族在先公先王时期,也曾是夏王朝时期被分封的异姓诸侯国族。

    借助各种节日举办宴会联络和诸侯国的感情,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传统,爱面子的夏桀更是对非常重视,这也是他决定举办拜月节万人宴的一个重要目的。

    另外办万人宴,各地官员和诸侯国领导必须参加,有利于交流减灾经验,还可以让大司农具体的就一些问题和各地官员进行直接的沟通,促进农业的发展,对减灾工作有利,也对稳定人心有利。

    夏朝的种植业是较为发达的,黄河流域和其它流行旱田耕作习俗的北方地区,耕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黍,个别地区或亦种植豆、麻、稻、高粱、麦等等;长江流域、华南地区则主要种植水稻,个别地区(如台湾凤鼻头文化)亦兼种粟。至于其它作物种植,综合全国各地的情况,大致有芝麻、蚕豆、薏苡、瓠(葫芦)、菱角、芡实、甜瓜、桃、樱桃、莲藕、栗子、橄榄、枣、油菜、芥菜等等。其中的黍菽穈(粟)麦,当是夏朝的主要粮食作物,而梅杏桃瓜枣栗兰桑韭芸蒜等,则是当时种植的果树或蔬菜。

    今年虽然遭受了旱灾,但是在举办万人宴时,让劝农官大司农,利用宴会人多的机会,向夏朝各地的官员及各个诸侯国要人传递一些具体的减灾方法,对稳定人心也是十分有利的。

    在夏朝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甜糕、红枣、梨子、秋桃等祭品,其中甜糕和红枣是绝对不能少的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甜糕。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每人一份,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夏朝的拜月节,也就是后来的中秋节,源自于大禹治水的成功,是大禹治水成功后的庆祝活动,传说大禹治水完成于农历八月十五,那天下午所有的治水工全部做完成,晚上就举办了一个大型庆祝活动,祭拜月亮,感谢天神的帮助,感谢大家的齐心协力,举办完庆祝活动,大家就各自回家团聚了,因此,这一天又被称为团圆节。中秋节传承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基因。它被赋予众多美好愿景,庆贺丰收,家族团圆,品尝美食,祈求幸福,娱乐狂欢等等;秋天,月亮最明、最清晰,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宇宙精灵,“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神也。”(《史记天官书》),因为古人以“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四季,春属木,夏属火,夏秋之交属土,秋属金,冬属水;古代天子春天要祭拜太阳,秋天要祭拜月亮。祭拜太阳是在早上,祭拜月亮是在晚上;人们崇拜并敬畏月亮,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称为“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等,中秋节团圆宴是必然要吃的,月光下,全家团圆,吃新鲜的粮食、果蔬,有的地方要吃鸭子、田螺,并饮桂花酒。团圆宴以宫廷最为精雅。夏朝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枣以及其他时鲜。

    八月十五,转眼就到了,由于中秋是月节,从少康时期起有了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流传后,月亮作为太阴星神明在严肃之余带给人更多的则是温馨的感觉,月亮从此有了柔美的意象及文化内涵,在中秋就成了人们祭拜的对象和活动的主题。

    月,属阴,主女红,而海上生明月,因此在夏朝中秋节跟海缘份深厚的山东地区,例如妺喜的家乡有施氏国,民俗中就有一种跟女子相关的民俗,那就是“偷菜求郎”了,这一夜,未婚女孩子都要将自己打扮一番,踏着月光,三五成群到别人家的菜园、田地里偷蔬菜去,偷摘收获成果就预示着明年能“摘”到如意郎君的好兆头;还有的女孩子,早已有心仪的对象,就会自己偷偷到该对象家里的菜园去独自摘取,一旦有了收获,也意味着两人将会“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这一夜,谁家的菜园、田地有损失,都不会去追究的,也认为是吉祥的象征。而为什么会形成未婚女孩子“以偷为俗”的风气呢?在古代,女孩子一般是要讲究“中正”礼仪的,未嫁时轻易不得走出闺房,都是人性使然,束缚只不过是道德层面上的,鲜活的人性及欲望是任何清规戒律都难以捆绑住的,正所谓“满园春色关不住”,因此久而久之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或与“中原地区”间隔较远的“偏远之地”就会兴起一些让女子“解放”的传统做法,但女子毕竟还是女子,再如何解放,还都是带着“偷”的痕迹的,民俗之“偷”就此应运而生。另外在农耕社会,男人意味着耕耘之主体,“男”字不也是由“田”、“力”二字组成吗?传统观念里,嫁个好郎君就是嫁一个身体健康、耕耘技艺好的男人,也都带着深深的农事烙印,“偷”男人的抽象心理就具体化为“偷”农作物的收成这一形象了,所以在月满之夜,女孩子偷菜、偷瓜就能够让她们充满遐想而激情满怀,既能一扫平日正统式的造作,又能在“偷”这一传统纲常绝不允许的行为里寻获到人性开放的乐趣,又具有“偷得如意郎”的心理暗示及美好理想蕴藏于中,于是,蔚为大观,终成民俗。月亮代表人心,阴晴圆缺,盈亏满昃,古今皆同。

    拜月节,快要到了,妺喜也在回忆少年时期的节日生活,在回忆偷菜求郎的游戏,这让她不自主的想起了商汤。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妺喜妺喜》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妺喜妺喜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妺喜妺喜》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