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含恨入宫 第六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饮酒大赛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妺喜妺喜第一卷 含恨入宫 第六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饮酒大赛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大体上,古酒约分两种:一为果实谷类酿成之色酒,二为蒸馏酒。有色酒起源于古代,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平乐等府深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猿酒。

    酒,最早出现于黄帝时代,不过那时不叫酒,而是称作醴酪,直到夏王朝初年,禹王的女儿命仪狄造酒,才正式有了酒的名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战国策?魏策二》)夏禹元年(辛卯,前2070),有个叫仪狄的大臣发明了酒,并亲自入朝献给夏王姒禹。因为酒味甘甜,姒禹多喝了几杯,就醉了。次日酒醒后,他对大臣们说:“酒能麻醉人的心智,后世必将有因酒而亡国者。”他认为酒并非什么好东西,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有害的,因此,他从此不再饮酒,同时还疏远了发明酒的大臣仪狄。但是,禹王不饮酒却不能阻止别人也不饮酒,他的儿子和孙子几乎都是饮酒的高手。由于夏王喜欢饮酒,朝中的大臣们也都饮酒,有条件的贵族家庭更是以能饮酒为荣。所以夏王朝上上下下每年都有许多粮食用来酿酒。

    这里所说的仪狄发明酒,只是指他第一次为酒命名,其实我国早在黄帝朝以前就已经有了酒,只不过那时不叫酒,称作醴酪。《通鉴外纪》载:“古有醴酪,禹时仪狄作酒”。仪狄所造的酒是用糯米发酵而成,称作酒醪,温软甘甜,饮之爽口,很多人都喜欢。

    “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酒醪,是一种用糯米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醪糟儿,性温软,其味甜,多产于江浙一带。醪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人们称之为黄酒。秫酒,是一种用秫米酿制的白酒。秫,又称黏高粱;杜康作秫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黏高粱。可见仪狄和杜康造酒所用的谷物不同,造出来的酒自然也就不同。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则是白酒的创始人。

    少康复国前曾为有虞氏庖正,负责掌管有虞氏的饮食。所以他对人们的饮食非常熟悉,知道有许多人都喜欢饮酒。他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为了复国大计,他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积累财富。为了赚钱,他发明了用秫秆编制簸箕,用秫穗编制扫帚,还用秫米来造酒。在此之前,人们最喜欢的酒就是仪狄所发明的酒醪,也就是黄酒。姒少康认为要想酿酒赚钱,就必须酿造出更好的酒占领酒业市场。于是他拜访了许多酿酒的师傅,向他们虚心求教,掌握了一系列酿酒的技术,又仔细分析了酒业市场,决定自己动手研究酿造一种新酒。

    那时黄河流域刚刚引进一种新的高杆粮食作物,叫作秫,俗称黏高粱。其成熟的秸秆可以用来编席、编斗篷;其穗散大,除去籽粒后可以制作笤帚、炊帚等;如果用黏高粱代替糯米来酿酒,秫的经济价值会更高。

    于是姒少康亲自动手试验用秫来酿酒。经过多次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成功,酿制出了优质的高粱酒,称作白酒。

    因为造酒需要大量的黏高粱,姒少康下令把纶邑大部分的良田都种植了秫,而且还高价收购外地的黏高粱,附近的一些村庄听说种秫(黏高粱)可以赚钱,也都纷纷种植。这样便产生了大量的秫杆和秫穗。姒少康为了赚钱,不仅开了大规模的酒厂造酒,还利用种秫产生的秫秆和秫穗开办了几处较大的编织作坊,编织各类席子和斗篷,制作常用的笤帚和炊帚,并把这些商品推销到外地,赚了不少的钱。他利用丝织业、造酒业、编织业等手工业生产赚钱积累财富,为进一步扩军备战消灭寒浞政权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酒对夏朝的中兴,还是功德很大的。因就在夏朝是一种时尚,也是一种很好的娱乐活动。夏桀为了显示夏朝的强大国力,为了让天下人知道夏朝对局势的掌控力是很强的,决定举办一个大型的饮酒大赛,让天下所有的饮酒爱好者都可以参加,胜出者有重奖。

    当初在朝堂上讨论这个饮酒大赛活动是否举办的时候,出现了三种意见。

    对于这个活动,关龙逄很不以为然,他认为凡是君主,一定要明察君臣的职分,然后国家的安定才可以实现,奸诈邪僻的渠道才可以堵塞,浊气恶疫才无法出现。君主治理国家也象种地一样,臣子和君主共同治理,臣子就有办法藏匿自己的阴私,君主就无法避开负累了。君主也必须象驾车的人一样坐在车上,不要离开车子,那么所有做善事的人就都会尽心竭力了,阿谀奉承、邪恶奸巧的人就无法藏匿其奸了,刚强睿智、忠诚谆朴的人就会争相努力去奔走效劳了。君主的车子,是用来载物的。明察了载物的道理,那么四方边远之地都可以占有,不懂得载物的道理,仗仕恃自己的能力,夸耀自己的才智,教令下得很多,好凭自己的意图行事,这样,各级官吏就都恐惧骚乱,长幼失序,各种邪恶一起出现,权成分散下移,不可取善终,不可以施教,明察驾马的要领,握住马缰绳,因而四匹马没有敢不用尽力气的。有道术的君主,他驾驭臣子们也有“缰绳”。那“缰绳”是什么?辨正名称,明察职分,这就是治理臣子们的“缰绳”。所以,依照实际审察名称,以便求得真情,听到言论要考察其所行之事,不要让它们彼此悖逆。名称有很多不符合实际,所行之事有很多不切合实用的,所以君主不可不辩明名分。不辨明名分,这就是厌恶壅闭反而更加阻塞啊。阻塞的责任,不在臣子,在于君主。君主亡国丧身,是因为驾驭臣子不得法啊。名分不正,那么君主就忧愁劳苦,百官就混乱乖逆了。所以国家大治需要做的事情,在于辨正名分。名分辨正了,那么君主就不受忧愁劳苦了。不受忧愁劳苦,那么就不会损伤耳目的天性了。多询问,却不专断地下指示。虽然知道怎样做,却不亲自去做。和谐万物,却不自夸。事情做成了,却不居功,静止的东西不让它运动,运动的东西不让它静止。依照事物的特点加以使用,不为外物所制约,不肯被外物役使。清静而公正,精神流传到天地四方,品德照耀到四海之外,思想永远不衰,美名流传不止。非常有德的人外表不机敏,安然处之,机敏就会显露出来,身体是用来保藏心的,心是用来保藏智慧的。智慧被深深保藏着,因而实情就不能窥见到啦。庇护人民,是为了让人民繁衍生息。广漠的上天虽无形,可是万物靠了它能生成,最精微的元气虽无影,可是万物靠了它能化育,非常圣明的人虽不做事,可是所有官吏都把才能使出来。这就叫做不进行教化的教化,不说话的诏告。

    圣贤君王的品德,光灿灿地就象月亮刚出来,普遍地照耀天地四方,没有照不到的地方,明亮亮地就象太阳的光芒,能化育万物,没有做不到的事情,精神与道符合,生命不受挫折,因而心志不可阻挡;精气与鬼神相通,深微玄妙,没有人能看出其形体来。这样,一旦君主南面而冶,各种邪曲的事自然会得到匡正,天下的人都恢复自己的本性,老百姓都从内心感到高兴、安心培育自己的善性,因而做什么事就没有不成功的。所以,善于当君主的人,谨慎地保持住真情本性,因而各种官吏就能治理了,老百姓就能亲附了,名声就显赫了。

    凡是当君主的,应该处于平静之中,使用道德去教化人民,治理根本的东西。举办饮酒大赛,于夏朝是一个显示实力的机会,不过这样显示实力,没有多大意义,一个国家的实力在于对百姓的亲和力影响力,大灾之后,最重要的是抓紧恢复生产,利用各种渠道去关心体贴老百姓,而不是玩虚的,搞华而不实的活动。

    太史令终古认为,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是天下百姓的天下。阴阳的调和,不仅仅使某一方有所增长;合时的雨水甘露,不是为了私自的东西而降下;万民的君主,不对某一个人有所偏私。上天并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去覆盖世间万物的,大地也并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去承载世间万物的,太阳和月亮并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去照耀世间万物的,而四季也并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去运行不息的,它们都只是按照自己的准则去进行,因此,天下万物才可以不断地繁衍生息。厨师用心地去做出各种美味佳肴,而不会去偷吃,因此才能成为一个厨师。假设一个厨师一边做出各种菜肴,一边又在不停地偷吃的话,是不可以成为厨师的。同样,即使是贵为君王公卿,也要努力去铲除天下的残暴之人,而且又不会因为一己之利而去徇私枉法,借此劝喻天下的贤士,这样才能成为君王公卿;但如果身为君王公卿,只是努力去铲除天下的残暴之人,而会因为一己之利去徇私枉法的话,同样不能成为君王公卿。凡是做君主的,不是因为是君主才荣耀,不是因为是君主才安逸,是因为他们施行大道。能有施行大道的行径的,是在适当的熏染环境中产生。所以古代善于当君王的,在用人方面劳碌,而少去管官事,这是掌握了为君的方法。不会当君王的,伤身费神,使心愁苦,使耳目劳碌,但国家越发危殆,自身更受辱骂,这是不知为君要领的原因。想要夺取天下,天下就不可以得到。要得到它就要先攻取自身。凡是事物的根本,一定先整治自身,爱惜其珍贵的东西。弃旧纳新,肌肤纹理畅通。古代的圣明君主,成就自身从而成就天下,整治自身就可以整治天下。治天下的人不刻意注重天下大事而应修养自身。善良有德行的人,礼节准则不会有差错,这样的人能影响四方的人的行为正派、不偏斜。

    如果君王失去了为君之道,边疆就会被外敌侵忧,国内难以安抚,声名就会败落,邻国就会轻视,胸中没有谋略,百姓就不服从号令,心要获得一些东西,才会听闻一些东西,能听闻到正确的,事业才能成功,事业成功才能成就功名。节制喜好欲望,放下算计人的阴谋,去掉工巧故作之态,让想象漫游在无穷无尽的空间,让心放纵在自然之中,如果这样就对天性没有损坏。没有伤害天性就可以懂得精微的道理,懂得精微的道理就可懂得神气,就可随应万物的变化而变。变化阔大精深,深不可测,就会行动适当,掌握要领,在时间中周旋,不会走上穷途末路。举止有规格,合乎常理,他就不会迷惑。

    就好像驾车的人,反过来要求自己,那么驾车马就能轻快利索,到达远的地方也很快,而且不觉得困倦。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效法它,所以设立君臣上下之分。万物有各种各样的类型,都有各自的分工与职守,不能互相替代,所以说地道方。君主掌握圆道,臣民立于方道,方圆不能改变,这样国家才能昌盛。万物运动则会萌发,萌发则会滋生,滋生则会发展,发展则会壮大,壮大则会成熟,成熟后才会衰败,衰败才会死亡,死亡才会消失,这就是圆道。云气向西移行,云气周旋往复,冬夏不停;水泉向东流去,日夜不停。水源不枯竭,大海不满盈,小溪汇成大海,重水化为轻云,这就是圆道。圣王效法它,用来保存自己的本性,用来安定自己的生命,用来发号施令。号令在君主的口中发出,官员接受并去施行政令,日夜不停,宣布通知下达到底,合于民心,于是四方遍颂,这样就会旋转再归来,上达到君主之处,这就是圆道了。号令施行符合圆道,那么使不合适的合适,使不好的变得美好,没有闭塞的地方了。没有闭塞之处,也就是君主的治理通畅。

    治国的道理很简单,就是顺应时代,顺应民心,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在夏朝遭遇大灾大难之后办一些大活动用来振奋人心也是可以,但是凡事不要做的太过了,要适可而止,饮酒大赛,规模不可太大,太费周章,办一个千人饮酒大赛,更适合一些。

    妺喜好热闹,认为学识通达的老师的教导,能使学生安定、快乐、舒适、交游广、庄重、严谨。由学习中得到这六个方面,那么旁门邪道就会被堵塞了,理义的方面就取胜。做一件事情如果是感到快乐,何必等圣贤的人去做?即使是不能成材的人都会被劝服去做这件事。如果做这件事是痛苦的,哪里会强求不成大器的人来做?即使是圣贤的人也不会长时间地做下去。治国理政,就是要给予百姓更大的快乐,更多的欢笑,国家要鼓励百姓享受发展成果,国家要重视引领时代风尚,夏朝饮酒之风盛行,办个万人饮酒大赛更好一些,更可以显示夏朝的威风。

    其他朝臣大多数人也都同意举办饮酒大赛,只不过是就饮酒大赛的规模,争议较大。看着大家争论不休,夏桀最后一思量,决定举办一个五千人饮酒大赛,规模可以说很适中,既不寒酸也不铺张。

    方案已定,各项准备工作迅速展开,各个诸侯国进贡的物品,也迅速到位,夏朝的乐队,厨师,安全保护人员,服务人员,比赛裁判等也迅速地安排到位。

    五千人的饮酒大赛,拜月节那天顺利举办。从各个诸侯国,和夏朝境内赶来的五千参赛选手,来到一大片一百多亩的开阔地,分纵横各五排共二十五个方阵每个方阵二百人排开,每人一个参赛者手上一个大酒罐,里面装满了酒,大约有今天的二十多斤酒(需要说明一下,那时的酒是没有蒸馏过滤自然发酵的低度酒,跟今天的啤酒差不多),在二十五个方阵的中心地带,有一个高台,上面坐着执旗发令的发令官和几个夏朝官员,在二十五个小方阵组成的整个方阵的正前方还有一个临时搭建的比较大的观礼台,上面坐着夏桀和几个夏朝官员还有几个诸侯国国王,他们是大赛的主持者。

    夏桀宣布大赛开始以后,就见方阵中心的发令官,将手中的红旗用力一挥,饮酒大赛,即刻就开始了。只见参加比赛的选手立即举起大酒罐,快速地喝起酒来,没多时就见有一千多人站立不稳,被场地里的服务人员搀扶出来,这些人随即被淘汰,又过了一会儿又有近一千人,胡言乱语起来,这些人不用多说,也被搀扶出来,也被淘汰了,这样一来,第一轮近一半的人就被淘汰了。经过服务人员检查,没有喝光一酒灌酒的人都被淘汰了。

    很快的方阵又做了调整,一下子少了十一个方阵,很快十四个方阵又被分成二十六个大组,一字排开,一面十三个组,进入另一个不远处的场地,举行射箭比赛,凡是头脑不清醒不能射中标靶者,当即淘汰,经过这一次射箭比赛,又一次淘汰掉了一千三百多人,经过短暂休息,再一次返回,饮酒大赛比赛场地的时候,五千人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五百人。

    和第一轮饮酒比赛一样,很快参加比赛的选手的大酒罐都灌满了酒,方阵中心的发令官,将手中的红旗用力一挥,饮酒大赛,第二轮比赛即刻就开始了。

    又是一大罐酒,当场就有三百多人倒地大醉不起,被人搀扶出去,又有四百多人胡言乱语,也被当即带出场地,经过检查,喝完第二大罐酒的六百多人,又被带进射箭比赛场进行射箭比赛,经过又一次比赛,又有三百人,因射不中靶标被淘汰,剩下的三百多人,又进行了拳击赛,棍棒武术对抗赛,最终选出了一百五十多名优胜者,又分成十个小组,进行了兵阵对抗赛,经过比赛,最终选出了一百名,酒量好功夫好懂简单兵阵的优胜者,夏桀亲自予以接见,并授予他们重奖,还在征得他们同意后,把他们编进了自己的卫队,作为一个特殊的小组,让夏朝的将军石栗红负责对他们进行全面的武术及军事技能培训。

    对其他的参加饮酒大赛的人员,夏桀也安排进行不同等级的奖励。谁都不会想到,夏桀有这样的智慧,把一个饮酒大赛变成了一个人才选拔大会,这个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让关龙逄、终古、妺喜、伊尹、赵梁等人都不得不佩服,夏桀的精明,夏桀的聪慧。

    这个结果,也让几乎所有的对夏桀举办饮酒大赛,不理解不支持的人,无话可说了。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妺喜妺喜》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妺喜妺喜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妺喜妺喜》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