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2章 新兵和军服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一卷 第52章 新兵和军服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苏大腿是最先来到兵营的一批新丁之一,他和当初的老队员一样被兵营震住了,棱角分明、巍峨高大的混凝土建筑带来的视觉冲击远不是家乡那些低矮的土坯房能比拟的。

    进了营房内部,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他们感觉无从下脚。这些新丁平时饭都吃不饱,忙于生计,哪有闲功夫天天打扫收拾家里,再说农民家养鸡喂猪的,再干净也干净不到哪里去。

    进了兵营第一件事,就是学会讲卫生。平时邋遢惯了的新丁们被勒令洗了澡,换上簇新的棉布衣服,被子要叠的整整齐齐,所有人都要轮流打扫卫生,地上不能有一丁点垃圾,连茅厕都要保持干净。

    说到营房的茅厕,苏大腿印象深刻,简直比自家睡的房子还要干净,第一次进去上大号很不适应,硬是拉不出来。如果不按要求做,就要受罚。

    苏大腿亲眼看见一个同村的伙伴因为当值时打扫卫生敷衍了事,被打了十藤条,屁股开了花,于是谨记教训,每次轮到自己当值时把地扫的比自己脸还干净。

    新丁们初步适应了环境之后,就要接受基础训练。担任教官的是三百老队员中的佼佼者,他们经历过枯燥无比的队列和刺杀训练后,训练起别人来兴致格外高,手中的藤条抽的那叫一个欢。

    和所有刚接触训练的人一样,苏大腿在烈日下站立和正步走时,心里诅咒着想出这种方法的人,这样既无聊又无用的训练有用吗?

    队列训练和刺杀训练是交错进行的,练习刺杀时,新丁们更是叫苦连天。如果说队列训练无聊又难熬,那么刺杀训练则是痛苦升级。每天重复几个动作几百次,尤其是最后刺杀的动作,苏大腿练得胳膊都快脱臼了。

    不过让他们开心的是,每天大运动量的训练后,白米饭管饱,每天还有一顿荤菜,有时候是猪肉,更多的时候是鱼虾——对于刘烨而言,在临高这种靠海的乡下地方,鱼虾也能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性价比则比猪羊等牲畜高得多——让这些常年吃不上米饭的壮小伙们幸福地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如果说训练时像是在地狱,那么吃饭的时候就像到了天堂。

    枯燥的训练过程中,唯一让他们觉得神奇又有趣的,就是观摩老队员的射击训练了。爱国者步枪的威力震撼了这群土包子,几百人同时射击的壮观景象更是让他们合不拢嘴。

    苏大腿看过射击训练后,坚信自己来对了地方,抱对了大腿——有这么犀利的火器,官兵怎能不败?不过让他们失望的是,自己始终只能抱着长矛训练,那神奇的火器连碰都没碰过。

    两百新丁全部到齐,接受了十几天的训练后,刘烨把他们召集起来训话。苏大腿站在人群众,看着木台上的刘烨,很年轻,比自己大不了多少,这就是新东家吗?为什么他这么年轻,就能做下这么多事情?

    刘烨看着台下的两百人,缓缓说道:“你们既然选择来到了这里,成为我们的一员,就要守这里的规矩。这里的规矩不多,但是很严格,做不到就要受罚,相信你们中有很多人都尝过藤条了。但是,不要以为这就是最厉害的惩罚,上了战场,如果贪生怕死、不服从命令,就算没死在战场上,回来就要惩处,甚至处死!”

    新丁们哗然,之前没听说这条啊!自己不过为了帮东家保住地,又不是吃饷当兵。

    仿佛知道他们会这么想,刘烨继续说:“你们或许会说,我又不是给朝廷当兵,凭什么这么处置?我告诉你们为什么:第一,我管你们吃住,每月发一两银子的饷银,官兵也没这个待遇;第二,加入我的护卫队,你们家里佃种田地就有优惠,不仅租子可以少交三成,而且能种多少地就佃给你多少地;第三,打仗受伤我治,残了我养,死了家里给50两抚恤银子。”

    这几条就是吸引土兵加入护卫队的加强版,增加了佃种田亩的内容。新丁们都是佃户出身,腿上的泥都没洗干净,不比打仗和吃饭一样的斩脚峒土兵,面对这三条,还是有点迟疑,不过内心却都动摇了。每月一两银子,死了也有50两啊,每天还能白米饭管饱,天天能吃上一顿肉,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日子。这么算起来,给东家当兵似乎不那么可怕了。

    刘烨看出了新丁们的犹豫,在他们心中的天平上加上了最后的砝码:“家里没有男丁参加护卫队的,只能佃种五亩,租子照旧,这个你们都知道的。如果你们现在觉得规矩太严,想回家,我也不勉强,随时可以走。不过,退出的人要退还田地,以后永远不能佃种我的地!”

    这就是刘烨用熟了的胡萝卜加大棒方法了,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简单粗暴,直接有效。如果说面对饷银和抚恤银子的诱惑,还有人惜命的话,那么,在现在的条件下退还佃种的地,转而去佃种其他地主的地,继续接受地主和官府的双重剥削压榨,是他们万万无法接受的。

    进一步天堂,退一步地狱,就算哪个怕死的执意要退出,回到家里也会被家人的唾沫星子淹死,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最后两百新丁无一人选择退出,全部留了下来。

    训练还是日复一日的进行,新丁们也慢慢适应了新环境和训练的强度。

    解决了新兵的问题,接下来是要弄一套属于我们军队的军服。

    几天后,梁小明带着一套红色军服送给刘烨过目。

    刘烨拿起衣服前后左右仔细观看,赞道:“设计得好,手艺也好。这就是我想要的军装——简洁、实用。而且远远看去,与明军的鸳鸯战袄也像。”

    他翻看着武装带:“这个我倒没想到,明子考虑很周到嘛。”这根堪称原始的皮带自然不如后世的精致,简单鞣制后以铁扣固定,非常简陋,不过往腰间一系,确实能提升形象。

    梁小明说:“士兵就不用了,军官专用,将来可以挂指挥刀,等咱们弄出短铳——也就是手枪了,也可以挂手枪。不过你总想着与明军的鸳鸯战袄一样,是不是等待着被招安的那一天啊?”

    “准备充分点总没错嘛。”刘烨笑道,“以后有了机会,来个说话管用的大佬,我还是愿意潜入官兵的体制内混一混的,有了这层身份,以后展起来总要顺畅些,广积粮、缓称王嘛。”

    梁小明尝试着问:“反正都是红色了,要不,干脆弄成18世纪英军6军的军服?”

    英国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其影响力在全球都很广泛:派克大衣就是英国渔夫的传统服装,燕尾服则是英国骑兵把大衣前襟剪掉形成的。而近代英军的军服,是统一的带黑翻领红色军大衣、白色半长裤和长筒袜,头戴镶边三角帽,脚穿黑色皮鞋和长鞋套,绅士派头十足,因为穿着鲜艳红色军服的英军远远看去很像煮熟的龙虾,所以人称“龙虾兵”,这种服装一直穿了两个世纪没有大的改变。

    刘烨一听鲜艳的红色军服,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欧美电影中17、18世纪英法等国士兵看起来很浮夸的服装,颜色鲜艳、装饰繁琐、脑袋上还插根羽毛之类。

    “no!我才不要那种华而不实的服装。再说了,这种服装隐蔽性太差,在战场上不是活靶子吗?”

    梁小明试图说明燧枪时代和线膛枪时代的区别:“在燧枪时代,射程和精度都是很大的问题,军服没有隐蔽性的需求,反正大家都是玩排队枪毙,面对面开枪。再说,我们的对手连燧枪都没有,玩排队枪毙都没有对手。”

    刘烨还是摇头:“火绳枪的射程不比燧枪短,明军鸟铳就没有威胁吗?后金的军队将来也有大炮,人家也能远程攻击。反正弄得像只火鸡一样就是不行。若说军舰大炮明朝开始落后西方了,咱们知耻而后勇,向西方学习还说得过去,其他的东西我觉得咱们老祖宗的不错,干嘛非得学外国的。”

    梁小明抓了抓脑袋,尽管他认为刘烨是杞人忧天,明军杀伤力可疑的鸟铳和后金较为原始的大炮显然不会对护卫队造成太大的威胁,但是他不能说刘烨的思路是错的,毕竟军装演变的趋势是向实用靠拢,迷彩服的出现就是出于对于隐蔽性能的追求。

    “要不学德军的?二战时德军的军服那叫一个帅啊!”

    在很多军迷心中,二战时期德军的军装非常帅气,剪裁立体、收腰合理、勋章配饰比例协调,这个无关政治立场,纯粹是从审美的角度出。

    “纳粹?”刘烨一听连连摇头,虽然这个时空没人知道小胡子希特勒,不会触碰世人心中的红线,但是自己心中这道坎过不去。

    “不是党卫军,不是盖世太保,是德国国防军……”梁小明小声坚持了一下,不过很显然向一个半军盲解释国防军和党卫军的区别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很快他就放弃了。

    真是可惜了,二战德军军服和近代英军军服他都非常喜欢,德军军服除了纳粹的因素之外帅到没朋友,而英军军服处处都透露出一种绅士范,眼前这位“大当家”真是不识货。

    看着他抓头挠耳的样子,刘烨呵呵笑道:“不管是德军还是英军军服,你就打消这个念头吧。我也看过好莱坞大片,德军的服装确实好看,不过你认为17世纪营养不良的中国农民能够撑得起那样的军装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适合咱们国情的才是最好的。”

    梁小明无言以对。他见过网上宅男军迷购买过仿制的二战德军军服,因为没有日耳曼人的身材,穿上后看起来很猥琐,活脱脱淘宝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对比。这个时空的土著普遍瘦弱矮小,自然也撑不起挺拔修身的德军军服。

    “好吧,我无法反驳你,你的想法是最适合眼下的环境的。”梁小明最终放弃了。护卫队最初版本的军服就定为改良版本的明军鸳鸯战袄。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