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回本土创业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老子就是要当皇帝正文卷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回本土创业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一场接风宴后,约翰一行人开始了自己的工作,不过并不是第一时间就进行市场调查,而是陆续接见,走访了公司的诸多客户,也就是诸多煤油的零售商以及小批发商。

    欧洲海峡贸易公司其实自身并没有建立零售渠道,他们走的是大批发商的路子。

    主要是想要单纯的建立零售渠道非常的复杂而且成本高昂。

    毕竟你不可能专门搞个店铺售卖煤油不是。

    煤油是一种非常基础的生活物资,在零售市场上表现为高频,小额,因此主要的零售地点实际上是各种深入乡村,街区的杂货铺。

    基于煤油的特点,因此煤油的终端销售,是依靠各级渠道批发商建立渠道之后,再把煤油销往数量庞大的杂货铺里,由这些深入民众的杂货铺里完成最后的零售。

    因此欧洲海峡贸易公司的销售模式,就是在各地区里设立办事处,这个办事处实际上就是一个主要的大量批发地点。

    通过这个办事处向该地区里的众多小批发商,大型或连锁的杂货铺等终端场所批发销售煤油。

    这也是楚国诸多行业在海外藩属国地区里的采取的共同模式,那就是以区域批发为主,一般不亲自参与小地区里的小规模批发以及终端销售。

    这些面临消费者的终端销售往往是由土著里的商人群体来完成的。

    布匹,日用五金,茶叶,副食品乃至粮食等等都如此。

    不过这也只是大多数而已,此外一些行业或特殊地区,楚国人也会亲自涉足零售行业,比如在伦敦租界隔壁的东伦敦市。

    这个英格兰王国里的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里因为靠近租界,同时人口和经济都还算不错,让众多楚国商人看到了有利可图,因此也有不少的楚国人在东伦敦里投资开设各种产业。

    如前年开业的‘太阳百货’,这家位于东伦敦闹市区,一开业就成为了英格兰乃至整个欧洲土著藩属国里最豪华的高端百货商场,就是由大楚帝国里的大型连锁百货公司太阳百货公司投资建设并直接运营。

    太阳百货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两百多家连锁的中高端百货商场,主营中高端商品,每年营收非常庞大。

    而东伦敦太阳百货商场,也是他们在海外藩属国里所投资建设的第一家百货商场,乃是企业出海耕耘藩属国市场的一个尝试。

    不过结果并不算太好……

    这家号称整个欧洲藩属国里最豪华的百货商场,名声在外,深受英伦地区权贵富人们喜爱的商场,到目前为止依旧处于亏损状态……

    因为这年头的百货商场运营成本其实都非常高昂,同时也主要经营中高端商品为主。

    这和后世人所熟悉的廉价商场或超市并不是一个概念,大楚帝国里的百货商场从一开始就立足于高端,后来下沉到中端领域。

    但是直到现在,大楚帝国里百货商场的概念都还是属于中高端商场的概念,里面开设的店铺几乎都是大牌子甚至奢饰品牌,商品价格不菲。

    当代的百货商场,商品以中高端商品乃至奢饰品为主,此外附带饮食以及娱乐项目。

    这种百货商场往往规模都非常大,占地面积动不动就是好几万平方米的多层建筑,安装有手扶梯以及电梯,商场里使用电灯乃至彩灯,地板都是能照人的高端瓷砖。

    这玩意哪怕是在大楚帝国里,也不是普通底层老百姓能去消费的地方,能去日常消费的起码都是中产家庭。

    而太阳百货在东伦敦投资开设的这家商场同样主打高端……太阳百货公司为了保持其全球高端品牌的独特性,不管在哪里开设的分店都是立足中高端领域,装修的非常奢华,卖的商品也是死贵死贵的。

    你让他降价,或者你让他搞低端商超……你还不如让他们直接破产呢。

    人家太阳百货的经营原则就是宁死不讲价,比如保质期非常短的蔬果品类,他们宁愿把花费高价采购来的各种昂贵新鲜果蔬商品过期后直接销毁,也不会降价销售把临期商品促销出去!

    这种经营理念,在帝国范围内还是有不少人追捧的,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东亚地区,太阳百货公司的商场往往就是一些中等城市的核心建筑,在大城市里也是属于重要商圈。

    但是到了欧洲这边后,就显得有些水土不服了……太阳百货公司高估了数亿欧洲人的消费能力!

    尽管他们在之前的市场调查里,得知了欧洲地区里的权贵富豪们不少,这从之前欧洲地区里一口气订购了上万辆中高端汽车就能够看的出来。

    这地方有钱人是真心不少!

    他们的打算是在东伦敦这个欧洲地区里经济最发达,同时也算是交通比较便利的土著城市作为起点,然后把欧洲地区的这些上层群体也纳入自己的客户群体里。

    但是……他们真正搞起来后就发现,自己高估了这些欧洲人的消费能力。

    而东伦敦的太阳百货,虽然规模比较小,商品种类也少一些,整体的投资成本以及运营成本对比国内的太阳百货缩减了好几倍……但是依旧入不敷出,以至于到现在都还在亏损状态。

    想要收回投资都遥遥无期!

    太阳百货作为第一个涉足藩属国中高端零售市场的前驱,已经面临着可耻的失败!

    至于原因?

    还能有啥原因,土著太穷!

    虽然顶层的土著有钱,一两千块的豪华轿车都能买得起,但是这些人的数量太少,而真正的消费主力是那些中高收入群体……嗯,楚国人眼中中高收入群体,大概就是年收入数百楚元到数千楚元的这一群体。

    这些群体,才是太阳百货公司的主要客户群体。

    但是很可惜,这些人在欧洲地区的土著群体里太少了。

    实际上当代欧洲地区诸多藩属国里的人群收入结构,是一种类似钉子的形状。

    最顶层的尖端群体,也就是王室以及那些大贵族,富豪商人等非常有钱,几十万楚元甚至上百万楚元身价的都不在少数。

    然后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富豪,高收入群体……按照正常来说,这些人往往会比顶层的权贵富豪群体多很多,但是在这些土著藩属国里却不是这样,其人口比例非常小,并没有比顶层的权贵富豪多太多。

    再过来则是中等收入群体,按照道理来说,这部分人应该能够占据总人口比例的二三十个百分点甚至更多,比如大楚帝国,

    但是欧洲的藩属国里,这些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口比例往往只有几个百分点。

    大部分欧洲藩属国的人口结构,是中层,高层以及顶层的人全部加起来,都只有总人口的个位数比例。

    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多,全都是低收入群体。

    从社会经济角度去看,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状态……但是摸着良心说,这已经是欧洲地区过去十多年各种社会和经济改革,融入楚国全球经济体系之后的结果了。

    在楚国人到来之前,他们更惨……

    除了贵族就是农奴……

    实事求是的说,楚国人的到来,实际上是给广大的欧洲,西亚,印度等各藩属国底层民众带来了更好的生活。

    这一点,从各藩属国的人口数量都在持续飞涨就能看的出来。

    但是,即便是发展了十多年的欧洲地区的经济结构以及人口结构,依旧支撑不起太阳百货这种专门面向中高层的中高端零售行业。

    所以,太阳百货亏大了,他们公司都已经在琢磨着把东伦敦的商场关门歇业,再把商场大楼挪作他用或出租或出售来挽回损失了。

    总不能一直这么亏下去。

    而东伦敦太阳百货的失败,也给其他的楚国商人们一个启示,那就是不要以国内的经验来对待藩属国市场。

    因此后来进入东伦敦零售市场的楚国企业,清一色的主打中低端零售……

    其中有投资矿务产业起家的富豪安通宣所投资建立的安氏百货公司,旗下主打的连锁英伦超市,走的就是小而全,经济廉价的路子!

    嗯,实际上就是杂货铺,只不过利用庞大的资金构筑起来了采购,物流供应链,用来降低成本,进行统一运营。

    还别说,这玩意的生意就好多了,而且也比较赚钱。

    安通宣在英伦地区尝试了这种小商超的连锁模式的甜头后,已经是开始凑集资金准备杀回东亚本土去进行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业,在本土搞一家大规模的连锁商超。

    至于英伦乃至欧洲市场……那都是小打小闹,市场容量始终有限,是培养不出来什么大企业的。

    在海外获得了成功,然后携带经验,技术,资金杀回东亚本土……这不仅仅是安通宣的选择,实际上也是大部分在海外获得了成功的商人们的选择。

    这倒不是有什么情怀……纯粹是东亚本土,尤其是东部沿海数省地区的经济太发达,市场容量太高。

    北美汽车在海外地区,尤其是在美洲地区的汽车行业里都算得上是龙头霸主了,同时在中欧以及其他不少海外地区里都是属于卖的很不错的汽车品牌。

    但是他们依旧心念念的想要扩大进军东亚本土市场,尤其是东部沿海数省的市场。

    因为在其地方哪怕获得了再成功……都不如在东亚沿海数省里把市场占有率提升区区几个百分点……

    为什么?

    因为东部沿海数省的汽车市场,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一百辆汽车销量里,最少有八十辆都是在东部沿海省份售出的。

    这就是为什么北美汽车公司最近几年想尽办法,不惜亏损也要扩大在东部沿海数省的销量,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的缘故。

    而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大部分的行业……不管你是民用消费品,又或者是工业设备,甚至是各种服务行业,比如金融,财务,商业资讯,广告宣传等。

    想要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起来,成为行业巨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企业……东部沿海数省的市场是绕不过去的。

    你放弃了这片市场,也就等于自我断绝了成为真正大企业的可能性。

    安通宣作为一个有理想更有野心的商人,同样也想要回东亚本土闯荡一番!

    自从二十年前到海外闯荡,他做过不少生意,前期积累了一些小身价后,趁着楚国大规模入侵欧洲,趁机在新成立的威尔士尔王国里获得了好几个煤矿以及铁矿,靠着挖煤挖铁开始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富豪之路。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他的矿务产业已经遍布了整个英伦地区,并且还和其他企业合股在多佛尔设立了一家小钢铁厂,进军钢铁产业。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实际上他的矿务产业也遇上了瓶颈,英伦地区里一些容易开采的煤矿铁矿乃至铜矿基本都有其他楚国矿务企业涉足了。

    至于欧洲大陆地区……同样也有其他矿务企业涉足,再加上人脉关系不到位想要再往上走就很难了。

    因此数年开始,他就走上了产业多元化的道路,各种投资搞了不少,但是真正算是成功的也就是低端商超行业。

    而有了这个成功经验后,安通讯觉得这个行业大有可为,尤其是他得知东亚本土里暂时还没有比较大规模,主要面向普通人群的连锁商超的时候。

    他有一种预感这是一次机会,一次真正让自己成为大富豪,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的机会。

    因此他毫不犹豫的把没啥搞头的矿务产业转让出售,大规模的回笼资金,回笼资金后也没有在欧洲地区里扩张搞商超……这些土著藩属国市场太小了。

    而是携带着高达一百多万楚元的现金直接回国,准备人生里的第二次创业豪赌!

    当然,说是豪赌呢,但实际上他并没有把所有身家都投入进去,在英伦地区还是保留了一些盈利比较不错的矿产,还保留了本土的一些商业地产等资产,价值也有个五六十万。

    就算第二次创业失败,把一百多万现金都亏完了,他依旧能够依靠这些固定资产给自己,给家人一个富裕的生活。

    安通宣携带家人回到松江城进行第二次创业,这也是一个时代的大缩影!

    有无数人都怀着自己的梦想来到松江城,追求自己的理想……只不过绝大部分人最终都失败了,能够成功的凤毛麟角。

    但就是这些失败者,为松江城带来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中低端劳动力以及大量的资金,经验,技术等。

    最终让松江城发展为一个人口超千万,经济活跃的超级大城市!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老子就是要当皇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老子就是要当皇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老子就是要当皇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