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672章 三生石上刻你我,永生永世在心间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正文卷 第672章 三生石上刻你我,永生永世在心间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京都攻下后,赵柽在东瀛又住了一个月。

    玉藻前并没有九条尾巴,宇都宫枫舞也很好,宇都宫家的女子从来不会叫人失望,很早之前他就知道。

    安排好了一切,开始返航,玉藻前是要带走的,既然不是妖怪,那就带回大秦。

    至于宇都宫枫舞,就留在东瀛做女王好了,至于王位能传多少代,到哪个年月,他也不管,随便去吧。

    和黄觉的船队分开而行,黄觉依旧往高丽驻守,这边则按照来时的航线,往明州方向回去。

    路过三山岛停留,云九霄依旧没有归来,不知跑去哪里浪得不归,叫赵柽想训斥一番这二师叔的想法落空。

    赵柽去看了上官兰,随后又去金台旧居那处小山,见刘慧娘。

    就看几个小童正捏着雪团,往一个小女孩身上打,旁边的小童们在看热闹,还有叫好的。

    这是个难遇的日期,无论之前,还是后世,能够在正月初一登位的皇帝屈指可数。

    最后朝上统一定下于明年正月初一登基,取全头全须之意。

    其中列出的理由无非就是出身最正,最有才名,育有皇长子,剩下的就是各种贤良淑德,识大体,有见识类的吹捧。

    朕的少年结束了。

    赵柽几步上前,那些小童闻声都望过来,他们都认得赵柽,立刻吓得不敢再说笑,仿佛鹌鹑一般站在那一动不敢动。

    赵柽此番没像之前那样推辞搪塞,而是随即下令,叫人准备登基大典事宜。

    “会也不能答!”小赵悦叉腰道:“你答了,先生夸你聪明,我们不全成了笨蛋?而且你姓段,我可不知道朝中有姓段的大将军大官,你到底是谁家的孩子?还不从实招来!”

    柳随云解其中意,遂与众人商议,帝登基初,号年天健。

    傍晚,赵柽在殿内将手上的奏折全部摔在地上,冷笑道:“干什么?他们这是想要干什么?”

    剩下一二成的大臣折子,那么小半成是举折寒梅的,余下者只建立后之事,并没有请择提举哪位。

    赵柽两个没往天字班地字班那边去,就在元字班黄字班这边瞧看,看大孩子玩没什么意思,看些小童才更有趣味。

    更有跨海远征作战,南面跨海远征爪哇诸岛,东面跨海降服东瀛。

    至于萧敏身份虽然最高,但为异族,无论如何都是主不了正宫的。

    赵柽深吸了一口气,萧敏看他脸色难看,不由急忙道:“陛下,我去劝……”

    小女孩躲来躲去,却不料脚下一滑,扑倒在地,立时“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啊?”柳随云立时一惊,这是想要干什么?难道外面没了对手,就要在内部寻找对手吗?这不是单单想要除弊诛贪那么简单啊,之前布置,没有这些,不过是绝逆患,清硕鼠,正朝纲,可眼下这话……

    柳随云道:“臣也正要禀告此事,那边如今热闹得紧,皇子皇妃们都回东京后,臣有意松懈青唐各府看守,便各种动作出来,后来南面诸国主押到,更是私下勾连,时不时来往密信之类物件。”

    两人下了赏景楼,也不坐车辇,而是在雪中漫步,朝着北面宫城门走去,这边出了门就是艮岳,皇家书院就建在原本那块巨大的磐侯石旁。

    似赵柽以摄政王身份理朝政几年的,绝无仅有,这也就是赵柽名望满天下,军功彪烈无谁能匹,才能镇住朝堂,镇住各路官员。

    柳随云闻言心中一颤,赵柽做事极少言大过空,无论行政事还是用兵时,一旦真的说出这等措辞,那么肯定就要有石破天惊的动静,只是赵柽此刻不说,他也不知道对方想要做什么。

    萧敏瞅过去好奇道:“那么多小孩,在干什么呢?”

    而且,赵柽改国号,称为秦,这又好比开国之君,甚至般般种种交叠,又远胜开国之君了。

    这些奏折国书之内,除了恭贺言辞外,都还有同一个内容,那就是请赵柽登基。

    萧敏眼睛在寻找小赵悦,赵柽往不远处一努下巴:“在那边呢。”

    本来新皇登基,与立后并无太大关系,毕竟不少皇帝登基都还没有娶亲,许多都是登基之后再立后的。

    因为各地奏折之上,包括朝堂大臣的晋言,十有八九都是倡议立祝氏女子为正宫。

    赵柽觉得气息如兰,不由心神荡漾,将刘慧娘拦腰抱起,向着木堂后方走去……

    “梦舒,你说倘有一天,朕忽然与天下士族,地方百官,朝堂文武,一一做对,会如何呢?”

    赵柽闻言哼了一声:“胡说八道,岂能以出身立后宫?贞娘出身怎么了?莫非不是良家女子吗?寒梅出身如何了?世代将门,世代忠良,元镜出身怎么了?河西之族早融于我华夏,都已不算异族。”

    “我,我……”段灵儿闻言哭得愈发伤心。

    “可是……”

    可赵柽不同,虽然媳妇数量和宗室其他人比不了,也没有一些大臣多,可总归好几个,而且子女都一堆了,这立后之事,立刻就被有心人提了上来。

    柳随云倒是与回鹘一脉相近,毕竟认识丽雅娜扎在前,又一直驻守青唐,有些无奈道:“陛下,他们会不知道吗?都是站在士族那一边,众口铄金,各处呼和,天下百姓哪知详细,最后哪怕不是真的也会变成了真的。”

    刘慧娘亮晶晶的双眼缓缓闭上,双臂环上赵柽颈子,依旧不说话,睫毛颤抖,身子发烫。

    七日之后,大军离岛,天高云淡,白鸥飞起。

    年号本应该礼部,或者中书门下议事选取,但赵柽却淡淡地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不错。”

    走了好半天,这才进入艮岳,雪已经小了下来,由鹅毛大雪变成了稀薄雪花。

    “陛下,虽然陛下英明神武,可是天下士族与天下官员何其之多,相互勾结,陛下如果抽丝剥茧,哪怕一丛一丛解决,也都无人敢语,可是一起对上,朝野军中皆有皆是,这,这恐怕……”

    因为新朝代大凡开国就要登基,不然四方不稳,而继任的皇帝,在先皇去世后也要抓紧登基,不然朝堂不稳,天下不稳。

    朕要开启一个大时代了,朕要做真正的大事了。

    刘慧娘微微摇头:“陛下,慧娘无意红尘之事,不想再入凡俗了。”

    “我,我会自然要答。”段灵儿边哭边道。

    滑倒在地的正是段灵儿,去年南征归来,王若初、段思嫣,还有段易长都跟着来了东京,段灵儿便被赵柽叫来书院读书。

    于是,朝上朝下,各路安抚,都请帝立后,上书朝廷。

    这一朝承接了宋时的文官敢言传统,皇帝的家事也敢管一管,毕竟开朝以来就这样。

    而其她几人除了折寒梅外,再未被提到,毕竟剩下的出身不能与祝秀娘相比。

    她这时穿了件小绿袄子,两个腮帮鼓鼓,不知道在吃什么东西,伸手指着滑倒在地的小女孩道:“段灵儿,我们都答不上先生的问题,你凭什么答上来?”

    明年正月初一登基大宝,年号天健。

    赵柽微微沉吟:“如今看到这些立后的折子奏章,那时所计怕是有些心慈了,沉疴当下猛药,待我再思索一番,既然要做,就不妨做一遭大的……”

    赵柽叹气:“好不容易再见,却又叫再不见,人生遗憾,莫过于此。”

    木堂之内,“慧娘,真的不与我走吗?”

    “我还没登基呢,居然就开始谋画这些事情,真当这几年国内太平,我不会拿他们开刀?”赵柽眯了眯眼。

    除了这两件必要事情外,还有各种礼事,杂事,其中有一个也尤为重要的就是立后。

    秋去冬至,初冬来临,大秦各处的请愿奏折雪片一般飞往东京,甚至包括大西方一些遥远的国度也主动示好,送来礼物国书。

    所有大臣都知道赵柽的后宫一直没分高下,之前人少,未登极时也就那样了,若是称帝之后,纳入人数增多,再无正阳宫主,可就于礼不合,也无法向天下宣告。

    接着叫人铸造神州万方鼎,绘制江山社稷图,将大秦的版图铸于鼎上,绘在图中。

    “陛下,时机未熟啊。”柳随云苦笑道。

    赵柽扬眉道:“我并不是气他们这些动作手段与勾打连环,而是他们话语之间,其心可诛,什么叫育有皇长子?熹儿怎么就是皇长子了?那诤儿是什么?”

    赵柽见此情景不由脸色阴沉下来,那几个打人的小童为首的正是小赵悦。

    这是自古来中原皇朝连想都没想过的事情,更别提去做了。

    这是个庄重而复杂的事情,因为赵柽和之前的宋帝不同。

    “他们人很多吗?”赵柽微微露出一丝不屑笑意:“朕的人更多,这天下的百姓,都会与朕站在一处,与朕一起战斗!”

    “我知道未熟。”赵柽一甩袖子:“但想要通过立后之事,先占据正统名义,想也别想。”

    那这一场登基大礼,势必要旷古绝今,做到天下最盛最大最震撼,慑服远夷,流传后世万代。

    赵柽忽然向前一带,将她拉入怀中:“人生如初见,何事问画扇,秋风扑凉萤,一瞬逾千年,慧娘,你……”

    此刻正直间休,学院里的学生们多在外面玩耍,若是平时天冷就都蜷在塾舍内了,可因为下雪,有了玩物,纷纷跑出来堆起雪人,打起雪仗。

    队伍未在明州多做停留,一路北上回归东京。

    刘慧娘忽然伸出柔荑,轻轻抓住赵柽的手:“陛下身边又不缺慧娘一个,天下大事,日理万机,粉黛三千,用不多久陛下就会忘记慧娘的。”

    柳随云在前方笑道:“陛下何必动怒,折子里所说所言倒也不错,祝妃却是出身最好,也最适合为后的人选。”

    “这个……”柳随云道:“陛下还是莫再生气,伤害了龙体不好。”

    赵柽瞅他一眼:“暂时空悬起来,拟旨出去,不是不立,容后再说,对了,青唐那边此刻如何,太上皇那里可有动向?”

    几日后有雪,东京城在大雪中衬托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柳随云行礼称是:“陛下,那一切还依当初所计行事?”

    赵柽摇了摇头,背着手往过走,萧敏急忙跟上。

    而登基日期定下来,接着就是年号。

    赵柽在楼上和萧敏看会儿雪景,然后道:“左右今日无事,去书院那边瞧瞧。”

    柳随云闻言愣了愣,感觉一股凉气都背后升起,他还想再说点什么,赵柽却挥了挥手……

    明州,登岸。

    “陛下,相见不如怀念,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到了东京,黄花落叶,秋日更深,赵柽下旨天下四方,传东瀛征服之事。

    “陛下,那就真不立后了?可挡不住人言汹汹,多则恐生不恭啊。”

    当然,其中也可能不少人暗通款曲,相互勾连,想要达到某些不可告人之目的。

    赵柽摸了摸下巴:“叫他们快活几年,人不能没有梦想,没有梦想和咸鱼又有何区别?尤其太上皇工于乐画才技,想法天马行空,若直接绝了他的念头,岂不要命一般,那倒是我不孝了,一点点来好了,叫太上皇有些事情做总好过无所事事郁郁寡欢,到时慢慢知道无望,最后没了念想再接回京城,还是要与圣人团聚才好。”

    赵柽回头看眼大海,沉默转身,心情阴郁交织。

    似此独断万年,与上一万年的所有朝代,都分割而开,乃称两个时代。

    握紧了刘慧娘的纤手,赵柽苦笑道:“这却是打趣我了,虽然聚短,但慧娘你还不知我乃什么样人吗?”

    “不用你!”

    当下的大秦国,与以往所有神州国家都不同,因为扫漠北草原与白山黑水,东下高丽,南平诸夷百部,西打西方诸国。

    赵柽负手站在甲板之上,看着渐渐远去的三山岛,神情间露出一抹难言的忧伤。

    赵柽开古帝之不能,将神州有史以来的版图扩到最大,真正实现了扫六合,平八荒,镇压四海内外,威震寰宇,独断万年。

    刘慧娘抿嘴一笑,却是不语。

    旁边的小童此刻纷纷跟着附和。

    怎会当时已惘然?刻骨铭心,情极深处,上穷碧落,下达黄泉,奈何桥上过,孟婆手中汤,都不会忘却,三生石上刻你我,永生永世在心间!

    小岛峰顶,刘慧娘望着帆影过尽,两行晶莹泪珠滚滚滑落……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你们怎么……”小赵悦觉得气氛突变,急忙回头看去:“啊,爹……”

    爹爹二字还没全叫出口,就被赵柽给倒拎起来,照着屁股就是一顿胖揍……

    (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