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沧海一粟 第六十三章 卖个破绽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四海录第一卷·沧海一粟 第六十三章 卖个破绽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大家虽然都说计策很妙,唯独赵开泰不是很明白。

    因为白廷生把这条计策说得太简略,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带他去见陶知府!”

    见赵开泰不懂,他便开导起来:“照理说,高振到了镇江,不论为了公事还是礼节,第一件事就该去拜见知府,他怎么没去啊?”

    赵开泰道:“喔,这个他早早说过的,不去拜见知府大人——陶知府官儿比他大,他不想劳神应酬。”

    这个高振,难得有机会离开衙门出公差,山高皇帝远,不用看上官的脸色,多么逍遥。

    因此从南京出城之前,就叮嘱赵开泰:悄悄的进城,惊动知府的不要!

    “照啊。”白廷生道,“你不是拿不准他收没收够钱,肯不肯替你说好话吗?咱们自己卖个破绽,撺掇高振去找陶知府。”

    赵开泰又不懂了:“白兄,主动带高振去找陶知府,这个不难。不过你何以断定,高振找过陶知府之后,便会做出‘中下’的论断?”

    原来白廷生所说的“中下”和“中中”指的不是对属员的考评,而是高振对镇江府“实地勘察”之后的评语。

    这一句评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许会左右赵开泰在镇江练兵的最终结果。

    白廷生笑着解释:“你可知这两日陶大成最烦恼何事?”

    “倒要请教。”

    “前几天有人交了一份证据给他,关于顾永贵勾结倭寇、走私生丝。”白廷生将其中过程约略简述了一遍,接着说,“因此陶大成近几日最烦恼的,恐怕就是抓不抓顾永贵。”

    抓不抓顾永贵,看上去和高振对镇江的评语半点也不相干,其实往深处一想,是有极大关联的。

    这个关联的重要一环,就是倭寇。

    高振拜见知府,必须谈到倭寇之患、镇江府巡检兵力不足两件事,如果情况属实,那便说明赵开泰在镇江练兵是有必要的,回南京之后这一句评语交上去,赵开泰到镇江便是板儿上钉钉的了。

    不过陶大成绝不会承认镇江有倭寇之患——这一来等于逼着自己非抓顾永贵不可!

    陶大成要想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继续捞顾永贵的好处,就一定会否认镇江府有倭寇,等于间接为顾永贵洗清嫌疑。

    镇江没有倭寇,顾永贵跟谁勾结?

    这一下就对赵开泰不利了,高振若是采信了陶知府的话,回头上交的这份评语,最好不过是“府内靖平,练兵之议可行可缓”。

    说白了就是“没有必要”。

    这便是所谓“中下”的评语了。

    赵开泰知晓其中的曲折之后,当即明白。

    “那中中就是不信陶知府的话咯?”

    “也不是不信。”王旭插口道,“信也好不信也好,这高振若是贪财好色、胃口不大的脚色,那么咱们今天已经算是打发过他了。不论他信不信,这个‘中下’的评语,也会给你提至‘中中’的。”

    “那他如果像你说的,是个贪得无厌、手段烂污的胚子,又怎么办?”

    “没事,”齐四很轻松地笑道,“等他见过了陶大成,我就再请他吃酒,套一套话。”

    王旭和他对视一眼,接着道:“果真如齐四兄的慧眼所观,高振对陶知府的话当然一笑置之,说不定跟咱们拿出来当成笑谈;否则必定会重演去年兵部考评之故事,大谈镇江无倭寇云云,那就是伸手要钱的意思了。”

    换句话说,即便高振真的贪得无厌,还想要钱的话,到时候明码标价,给定了数目,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其实白廷生这条计策,与其说是试试高振的人性,不如说是给高振一个开价的借口,也就是所谓的“卖个破绽”。

    齐四道:“总之是与不是、还要不要花钱,等他见过陶大成之后,我们坐下来一聊便知。咱们不怕花钱,只怕闷着脑袋被人摆一道儿。”

    赵开泰总算明白,连声称“好”。

    这件事自有王旭和齐四帮衬着料理,白廷生琢磨的却是,怎么把“中中”变成“上上”!

    按道理说,只要把高振伺候周到了,这个评语最少也会是个“中上”,南京兵部的上下已经打通,即便只是“中上”也尽够了,赵开泰走马上任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万事只怕个“意外”,赵开泰这件事对于白廷生来说,是唯一可行,也是唯一必行的一着棋,决不可有半点儿缺漏。

    因此白廷生绞尽脑汁,务必要再想个锦上添花的办法,确保万无一失,最好是高振的评语中,写一句“赵开泰非到镇江不可”!

    等他从思量中回过神来,赵开泰和王旭正站起来和他告别。

    他们连番讨论之下,夜色已深,两人这便打算回房歇息了。

    送走了赵、王二人,屋里便只剩下白、齐两兄弟和自斟自饮的程米虎。

    白廷生也打算告辞,不由想到早上乐善的话,刚抬起的屁股又坐下来,笑道:“四哥,我跟你讨个……”

    话说到此,他眼角瞥见程米虎,心中忽的一动,暗想:我真糊涂,谢三哥还在岛上翘首以盼,我却当着老程的面要丫头,别人只当我贪图享乐,忘了大事,这要叫人齿冷的!

    一念及此,硬生生改了口:“讨个老妈子,三寿子和李良总要有个专人照应。”

    “小事一桩。”齐四眨眨眼,打趣地说,“我一愰神,还以为你要跟我讨姑娘,原来是要个老妈子,明天我跟老菜保说一声就是了。”

    白廷生只好干笑以对,三人各自散去,酒宴结束。

    第二天一早,还真给白廷生想到一个“加分”的办法。

    于是他将预备去六摆渡的行程暂时押后,派乐善去卢家打个招呼,并且将拜会的时间定到明天——如果今天的“加分”办法成功,或许明天便不是他一个人去卢家,高振能够作陪也不一定!

    定好计策,他便找到齐四,只说等高振拜见陶知府回来之后,晚饭务必将他拖住,不要让他像昨晚假借“醉酒”早早退席,自己要带个客人回来……

    齐四自然无有不允,事实上,他对这个兄弟的话也从没反驳过一句,到了如今,已经将近言听计从的地步。

    由于乐善去了六摆渡,因此交代好这一桩之后,白廷生便借了张保权来,暂做自己的伴当,送一封信到县衙,请张四维到齐四的另一个档口——城西春风茶社去会面。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四海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四海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四海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