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沧海一粟 第七十一章 金蝉脱壳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四海录第一卷·沧海一粟 第七十一章 金蝉脱壳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听到这一问,白廷生心知漕帮已经有了妥善安排,因此直接说:“请洪二哥吩咐。”

    “吩咐不敢当。”洪东峰果然已有计较,只见他站在窗前,一部虬髯轻轻飘动,忽然沉声说道,“我有两计,一是直接在前方槐楼镇找个野外悄悄下船,过草子河向西,我的人可以一直将二位送到凤阳府。”

    改变原定路线向西,这个计策确听上去十分可行,至少可以甩开官军和倭寇。

    官军不是厂卫和锦衣卫,特权低,约束却多,未必就有权限越境追到凤阳府。

    而对于倭寇来说,凤阳府太过深入内陆,又是太祖龙兴之地、中都留守司的所在,遍地卫所,驻军极多,凭他们几十上百号人,还没猖狂到侵犯中都的地步!

    办法虽好,可是白廷生毫不思索便即否决。

    他的措辞很委婉,却将意思说得十分明白:“西出凤阳的确是金蝉脱壳的好计,谅对方也想象不到。不过我们时间太过仓促,恐怕来不及绕远。”

    洪东峰叉着腰,低头沉吟一番,才道:“那我这第二计,也派不上用场了。”

    原来他的第二计,是带着白廷生两人到淮安府,下货不下人,漕粮、漕盐交割完毕之后,再带着两人杀个回马枪,返回扬州境内。

    这一记迷魂阵打出去,也能收到奇效。

    不过唯一的问题就在漕货数量众多,即便卸货交割,也要耽误五六天的功夫,再空船返回到宝应,又要耗去两天,那就等于小十天的时间寸步未行,这对白廷生来说也是绝不能接受的。

    看来洪东峰的计策皆是以稳妥为要,假如时间充裕,自然可以一试,现在当然只能另想办法。

    过了半晌,白廷生道:“这样吧,我们还是在槐楼镇下船,不过不向西,直接向东。”

    “哦?”洪东峰被他这个出人意料的计策吸引住了,“具体向东走哪一路?”

    “走盐城!”白廷生道,“从盐城出海,直奔登州。”

    谁也没想到,他的计策居然是放弃陆路,而走海路。

    这却是躲过了官军和杀手,况且从海路去登州,绝不比陆路来得慢,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避过倭寇?

    洪东峰觉得海上倭寇势大,而且绝无掩蔽,要逃过倭寇的追击恐怕不是易事。

    “洪二爷,说句托大的话,请你不要介意。”胡三寿笑着插口,“运河上自然你是大行家,可是海上的情形,你却是外行。别看同是水路,其实相去甚远。”

    洪东峰还是首次听人说起海上的门道,不禁起了极大的兴趣,用请教的口气说道:“请胡老哥细细说来。”

    “不敢当。”胡三寿道,“现在汪直在浙江,倭寇的主要势力当然都在浙江一带,给老船主壮声势。当然,南直一带苏、松、扬、常也有倭寇的行迹,但是到了淮安府盐城至海州一路,却不会有多少人手了。”

    “这样说法可有依据?”

    “自然是有的。”胡三寿道,“一来淮安府不在离富庶之地,倭寇无油水可捞;二来这次海盗几乎全师出动,各方势力早已做好部署,各有目标,不会擅自行事。”

    虽然老胡只是简略一说,其中细节并未多加透露,不过对于洪东峰这个门外汉来说,也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他觉得颇有受益,同时也略略放心,便道:“那好,既然二位胸有成竹,那么何时启程、要我漕帮如何协助,就请示下,无不尊办。”

    “洪二哥言重了。”白廷生拱了拱手,“我想入夜就走,明天日出以前能出海则出海,不能出海也要到盐城藏身。客气话不多说了,请洪二哥备两套衣衫、两匹快马,承情不尽。”

    “好。”洪东峰答应下来,便告辞出去。

    不久漕船放下舢板,很快便有水手乘舢板过岸布置。

    洪东峰的势力遍布扬州,漕船虽在运河中走,岸上却一路都有人待命,当下有人接了帮主的令,自去采办衣服、快马,就在岸上跟船而行,随时接应。

    白、胡二人便在船舱之中养神休息,预备入夜赶路。

    其实胡三寿嘴上说得头头是道,心里却没有半分把握。

    汪直四大将的手下的确如他所说,各有目标部署,可是那些日本来的真倭却未必肯听调遣,谁也摸不透这些人会在何处流窜。

    最关键的是,他们到现在都不清楚,岸上那些倭寇究竟是受了何人的指使、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来追杀他们……

    “我猜是王清溪,咱们打了他的狗,现在要替狗出气。”

    胡三寿略显轻松地说。

    他口中的“狗”,自然就是顾永贵。

    “但愿如此……”

    白廷生回了一句让人不明所以的话,翻身又睡了。

    落日西沉,天色终于黑暗下去,运河水面上却突然扬起大风来。

    白廷生和胡三寿这两位逃亡之人,此刻面对着被狂风吹皱的茫茫河面,以及前方岸上一浪接一浪倒伏下去的长草,毅然决然地纵上舢板。

    小船一沉一浮,在河心滴溜溜打了个转,漕船上的老船工手中绳索猛然绷直,拽得他倾出身子,又弯曲回来,吓得老头瞪眼朝天,骂了句极难听的土话。

    胡三寿扶助立足不稳的白廷生,两人在船上坐定,“空空”两声敲了敲船沿,老船工这才撤掉绳索,缩回了身子。

    早已准备好的胡三寿见状一扳双桨,小舢板即刻斜蹿出去,不一会便冲入茂密的长草,消失在岸边。

    在这一过程之中,漕船自始至终都不曾停驻,不疾不徐地向前航行,如果不在岸边的近处仔细观瞧,谁也不会瞧见有艘舢板放了出来,并带着两人离开漕船,上了槐楼镇外的河岸。

    岸上漕帮的几名弟兄早已等待多时,将白、胡接上岸,七手八脚地帮二人换上式样最普通的衣服,把快马和洪东峰另外附赠的盘缠、水、干粮一一奉上。

    等到白廷生和胡三寿策马而行,消失在了视野内,漕帮的帮众这才开始仔仔细细地收拾残局,将舢板、衣物全部清理干净。

    其中一人打了个呼哨,众人分头散去,很快融入夜色之中。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四海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四海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四海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