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沧海一粟 第八十章 真神出现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四海录第一卷·沧海一粟 第八十章 真神出现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刚开始,事情一如白廷生所料,靖海卫接了信之后,果然百般劝说,只是不准“使团”离开。

    规劝言辞之中,无非“海路不靖、不如改道陆路”、“长官不在,请稍待长官回营,届时派遣军卒护送”云云,好话说尽,三代果依照白廷生的叮嘱,哼哼唧唧,就是不开口答应。

    最后还是身为“士官”的伊地知重秀力谏,三代果才勉勉强强“点了头”。

    至于靖海卫对他们的身份几分怀疑几分信,那不用去管。

    白廷生知道,一般下面的人遇到这种事,绝不会自己做判断,而层层上交,请更高一级的长官来拿主意——所谓无过即是功,只要是当官的,无不深谙《菜根谭》的这番“至理”。

    这种思想是对是错,白廷生不必去评判,他只要利用好了这一点,能够达到对自己有利的目的,那便足够了。

    当天晚上,以“居座丸山大和”、“士官太田宗人”为首的一船数十人,皆被靖海卫的军官殷殷请到岸上,设宴款待。

    好在官兵不曾上得船来,船上岛津家徽、旗帜,能撤的撤掉,不能撤的遮掩起来,岛津春日和胡三寿带着七八个船员作为留守,留在船上待命。

    至于这一层安排,也是别有深意的。

    白廷生的打算是:自己跟着“使团”上岸,可以随机应变,但是不能不考虑到最坏的结果。

    他留下岛津春日,因为春日可以对船上的留守船员下达命令,是走是留总有个人能做主。

    而把胡三寿丢在船上,则是害怕万一自己一着不慎,陷在了登州,那就说明戚继光并无接纳谢和之意。

    这样一来胡三寿便可跟着岛津春日逃走,将这个消息带回大渚岛,彻底断掉联络戚继光的念头。

    到时谢三哥是全力自保、然后死心塌地跟着老船主继续干,还是另谋出路,都可以早作安排。

    至于留下七八个水手,自不必说,一旦逃跑起来,终究需要人来操纵这条沙船。

    考虑到方方面面,这样的安排不可谓不周全,也不可谓不无奈——正是因为无可奈何,才不得不出此深入虎穴、未谋胜先谋败的下策。

    于是,白廷生怀着几分忐忑的心情上了岸。

    靖海卫将他们安排在了城外的一座小营盘,派了三百多官军,名为保护,实为约束。

    好在头一天双方必须保持表面上的客气,一场隆重而心不在焉的晚宴过后,草草散去。

    钻进军帐,伊地知重秀屏退左右,拉着白廷生,忧心忡忡地说:“白先生,有一位明军千户,似乎一直在套三代果的话?”

    他一说,白廷生便晓得所指为谁。

    伊地知重秀口中的那名千户,名字叫郭元凯,中等个头,四十岁开外,说话慢条斯理的。

    白廷生一见便知,是个极有城府的人。

    在席中,郭元凯曾经多次向三代果挑起话题,不是问京都的风土人情,就是谈他所结识的某某日本大德,其实都是以话套话的把戏。

    不过最难得的是,白廷生明明知道这郭元凯是在玩把戏,可这人偏偏就能把子虚乌有的事说得难辨真假,而且一句一停,娓娓道来,讲得绘声绘色,叫人不入彀都不行。

    好在三代果秉持“微笑点头、故作高深”的八字真言,反而成了以不变应万变的好手段。

    而且三代果本身派头不错,微笑点头之间,庄严宝相自然流露,完全看不出做作,仿佛真有高深莫测的修为似的。

    到最后就连郭元凯本人也心里发虚,以为这位名叫丸山大和的高僧已经看穿了一切虚实,这才点头微笑,不屑回答自己的诳语……

    知道了伊地知重秀的所指,白廷生便轻松地笑道:“套话又怎样,他可套出半句话没有啊?”

    伊地知重秀一回想,也觉得释然,跟着白廷生抚掌而笑:“不错不错,一个字都没有的,半句话更没有!”

    三代果坐在一旁“嘿嘿嘿”地跟着讪笑,他不知道自己此时还用不用遵守那“八字真言”了,因此只敢发出几声笑,而不敢说出词句来。

    这般一连三天,都有千户、副千户轮流招待,伊地知重秀假意几次提到进京之事,说正副贡使尚在敌营,生死不明,不敢多做停留,恳请将军们行个方便云云。

    可是这些待客的军官们绝口不搭此腔,问得急了,只说已经奏报朝廷,不日回文下来,便派大军护送进京。

    又过了一日,终于来了一位指挥佥事,官架子摆得十足,喝问三代果是否假冒国使,有何凭证。

    三代果依旧笑而不答,伊地知重秀则站出来,与其辩论。

    重秀先以中国、日本世代邦交,日本进贡不断为开头,从阿倍仲麻吕遣唐、鉴真六次东渡,说到近代策彦周良入明,双方往来如何密切,情义如何深厚,直说得声泪俱下。

    继而谈到此行如何如何艰难,途中劝退前来大明的本国海寇几多,又说来之前曾奏请将军,使各国守护约束本国人众,不得参与劫掠之暴行等等,不一而足。连三代果都被真正感动肺腑,甚至红了眼眶。

    最后谈到种下好因不等得到好果报,被中国海寇头目汪直扣押,又是如何如何的困苦,受刑、受辱、受勒索,最后连个别在场的大明军官都忍不住侧身拭泪。

    那名指挥佥事再也没脸质问下去,临走时甚至拍胸脯表示,一定将他们的情况向上反映,争取早日帮助使团脱困。

    靖海卫上下软硬两番试探相继碰了钉子,伊地知重秀的本领,就在今日才真正的大放光彩!

    不过这也只是糊弄过了一天,好似三代果这般的表演,至多再有两天,必然就会穿帮。

    可是他们从上岸到现在,足足盼了五天,才盼到一位指挥佥事,上面还有指挥同知和指挥使,戚继光的出现,似乎还遥遥无期。

    因此伊地知重秀对白廷生郑重说道:“白先生,鄙人等最多只能再留两天,否则风险太大——两天后务必回船撤离,请勿推辞!”

    这话白廷生无法辩驳,也不用辩驳。

    他知道一旦身份被识破是怎样的下场,因此没有异议,决定两天后随同撤离。

    可是万万没想到,就在当天晚上,头一天认识的郭元凯找上门来,后面跟着一位面色黝黑、脸颊削瘦,颔下三寸短须的年轻军官。

    不知为何,一见那年轻军官,白廷生便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浑身的鲜血轰的一声,便涌了上来。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四海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四海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四海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