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含恨入宫 第三十二章 牢狱之灾 (9)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妺喜妺喜第一卷 含恨入宫 第三十二章 牢狱之灾 (9)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夏桀对先祖是由衷的崇拜的,像先祖一样的建功立业开拓疆土,也是他的最大梦想,只是国事颓败,百年积弱,纲常难振,让他觉得很有一些力不从心,有心无力,无可奈何。

    对于这些很有作为的夏朝先祖,夏桀自己是时时从内心深处自愧不如的,虽然他是一个大帅哥,为人风流倜傥温文尔雅,武功很高,又精于琴棋书画,是众多妃子和天下少女们心中的男神,举止间依旧不失王者风范,虽然生活依旧锦衣玉食,虽然他依旧想有所作为,可是自小生活优裕的他,早已经看淡了一切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任何奢侈的享受对他都是一种司空见惯,爱好女色成为一种必然,也只有从女人身上,他才能找回一点点快乐,放下众多的忧烦。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东夷族的公然叛乱让夏桀很头疼。

    东夷又称夷,东夷,即东边的夷人。“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礼记王制》)。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原以东的众部落称为东夷,事实上他们只有一个部落自称为“夷”。最早是和炎黄相对的一个部落,是华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周朝时变成古汉族对东方非华夏民族的泛称,东夷是非特定的一个群体,所指代的概念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变化而屡屡变化。夷又有诸夷、四夷、东夷、西夷、南夷、九夷等称。夷字有多重含义。其主要意思是“平”。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夷字“从大从弓”。据说东夷人最早发明弓箭,擅长射箭。(距今4600至33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东夷骨刻文中已经发现了类似人背弓形的“夷”字,“从大从弓”有了原始依据。)东夷有九种,“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后汉书·东夷传》),“九”并非具体数目,只表示众多之义,因而也有“九夷、八狄、七戎、六蛮”之说(《尔雅·释地》),泛指中国东部夷人。夏朝时期,东夷是指生活于今山东、淮河、苏北、淮北地区,活动在今泰山周围的众多部落、方国,夏代的东方已有众多夷人的方国部落。《竹书纪年》所载,夏代还有淮夷、蓝夷;《尚书·禹贡》记载两河之间的冀州有鸟夷(一作岛夷,字形近似致误);青州在泰山以东至海有嵎夷、莱夷;青州南部至淮河有淮夷;淮南与淮海之间扬州也有鸟夷(一作岛夷)。

    在夏代400余年中,除与有扈氏甘之战发生在今陕西省关中外,其余未见与西方部落及方国战争的记录。与此相对照,夏与东方的斗争剧烈得多。夏初,后启与后益争夺共主地位的斗争以及从仲康失国到少康复国,中经后羿、寒浞“代夏政”,直到后杼灭有穷氏,前后经历半个世纪的斗争,是少昊集团中那些与黄炎集团结成部落联盟的各部落在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过程中的斗争。这些部落已从东夷中分化出来,加入了华夏雏形形成的行列,成为华夏起源时期东系的重要来源。他们分布在古河济之间,即今山东省北部与河南省、河北省接壤的地区。在夏代,还有一支从东夷中分化出来加入了华夏雏形形成行列的,就是商族。他们从燕山地区南下,兴起于河济之间,终于造成了代夏而建立中国第二个王朝的基础,其过程已在华夏雏形的形成一节叙述。在泰山与古济水流域,形成了以奄与薄姑为中心的各方国。西周初奄与薄姑仍是东夷中的大国,他们是东夷中社会发展水平最接近夏、商的方国,而泰山以东至海,以南至淮的各部落与方国,即夏时期的九夷或夷方。

    少康复国后,东夷中不少部落仍不服夏朝统治,与夏抗争,东夷诸部中仅方夷来朝。少康以太康失国为鉴,重视发展生产,国力增强,至其子予(又作杼)继位后,开始对东夷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一度迁都于老丘(今河南开封陈留北),并且为对付善射的东夷,改善武器装备,改进和发展了兵士的甲胄和矛。东征之战取得节节胜利,一直打到东海海滨,杼因此举而为后世称颂。杼东征东夷对巩固和发展夏王朝的作用,并以之与禹相提并论,深受后代崇敬。事实也证明,杼征东夷确实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至杼子槐(又作芬)在位时,风夷、黄夷、于夷、方夷等九夷均承认夏的统治而入都朝见。可以说征东夷之战,不仅加强了夏夷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同时,扩大了夏王朝的统治管辖区域,使夏王朝的统治由今豫西晋南地区扩展到黄河中下游地区以至淮河流域,进一步促进了这些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华夏族的形成。另外,这场战争对兵器和军队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夏启杀后益自立为后(王),传至太康,即发生了有穷氏后羿“代夏政”的大变革,接着寒浞代羿,前后40年,少康复国。一直到少康儿子后杼才消灭有穷氏,使夏朝得以巩固。自后启至后杼约半个世纪与东夷斗争,主要是在今山东北部以及河南东北部与河北南部,今山东与河南、河北接壤的地区展开。后杼以下,对东方各部落与方国的征伐及交往,已转移到泰山以东以南地区,到了夏代晚叶,与九夷的关系似有所改善,帝发元年,出现了“诸夷宾于王门,诸夷入舞”的局面。夏王朝晚期,尤其是夏桀当政的时期,夏朝与商族、东夷等东方诸部族关系恶化,导致商族与东夷诸部族被迫联合反夏。由于夏代末年东方诸部族与夏王朝关系恶化,为了共同对付夏王朝,保卫本部族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害,迫使商族及东方其他部族不得不进行联合,从而形成商夷政治、军事联盟。为了促成和加强商族与东夷的联合,商汤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与东夷联姻、施与恩惠等,商夷联盟已经形成,参加商夷联盟的东夷“诸侯”当较多,主要有有施、有仍、有缗、有莘、薛、卞等。到了夏桀时,夏王朝与东方诸部族之关系始逐渐恶化。一方面,夏王朝与东夷诸部发生磨擦与冲突,位于东方的有施、有缗氏发动了对夏王朝的叛乱,夏桀对其进行了征伐。另一方面,夏王朝与商族也积怨颇深。夏桀之时,商人势力逐渐壮大,对夏王朝的统治构成一定的威胁,夏王朝与商族之间的矛盾已不可调和。夏朝对东夷的战争,是夏朝政治军事中的重大事件,也是夏朝兴盛或者衰落的标志,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可等闲视之。东夷部族兵马精壮强悍,必须想方设法利用好控制好,让他们为夏朝效力。

    夏桀明白,东夷族,是夏朝的心腹大患,无论是安抚,或者是征讨,东夷部族的叛乱,短期内很难彻底的荡平,东夷部族和商国的结盟,必须要打破,商汤是东夷族部落联盟的领袖,他可以影响到整个东夷部族,他的生死去留,必须要慎重处理。

    夏桀明白,有于夏朝树大根深,尽管很很多乱象,不过对于各种天下大事,对一切事情的发展,他还有着自己的十分强大的掌控能力,天下诸侯对他还是必须言听计从的,否则是要立刻被剿灭的。同时,作为一代掌有天下的帝王,作为天下共主,作为一名政治家,他必须要有执掌天下应有的,预见危机未雨绸缪的政治敏感,必须考虑一个万全之策来应对目前的混乱局面。

    到底对那些不听话的人,应该是杀,还是抚?对商汤目前是继续关起来好,还是放回去监视起来好,还是找个借口把他给杀了,一了百了,杀了好,还是放了好?望着天空圆圆的月亮,夏桀一时间也犯难了。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妺喜妺喜》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妺喜妺喜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妺喜妺喜》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