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含恨入宫 第三十三章 牢狱之灾 (10)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妺喜妺喜第一卷 含恨入宫 第三十三章 牢狱之灾 (10)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尽快杀掉商汤,免得将来昆吾国和商国发生激烈战争,这是昆吾国君姒荣的最急切的想法,也是他的最大的愿望。

    上古时期濮阳一带是黄帝为首的华夏族邦集团与少昊为首的东夷族邦集团活动的交接地带。黄帝擒杀蚩尤的大战发生在这里,据说蚩尤之首就埋在台前。黄帝长子玄嚣青阳氏邑于顿丘(今清丰南),次子昌意在南乐筑昌意城。继黄帝之后,颛顼统一治理中原地区,都帝丘(今濮阳,史称“颛顼之墟”),其族邦集团实力强大,万邦来朝。颛顼之后,帝窖继位,初都帝丘,后迁都伊洛平原,帝窖赐颛顼玄孙陆终长子攀为己姓,封邑昆吾(今濮阳)。帝窖之后,尧继位成为祁姓族邦集团首领,死后葬于城阳(今范县东)谷林。舜生于姚墟(今范县西南),住南河。他在河滨烧制陶器,到雷泽(古泽名,在今范县东南)渔猎,去历山耕作,还贩粮到顿丘(今清丰南)、负夏(即瑕丘,今濮阳西南)一带。舜在实践中才干大增代尧而立,成为姚姓族邦联盟的首领。尧舜之时,太行山区雨水丰沛,常闹水灾。以秦(今范县)为活动中心的东夷族邦首领伯益协助舜的水官大禹治水,两大族邦集团在抗洪斗争中增进了民族融合。

    夏商周时期夏王朝时期昆吾氏受封为帝伯,都濮阳,故濮阳有“昆吾国”之称。夏启时于昆吾铸九鼎,被视为国宝。夏帝仲康儿子相即位都帝丘,至帝杼时迁都于原。其间历百年,濮阳一直是夏文化的中心地带,不仅农业发达,制陶和冶铜技术也处于领先地位。昆吾氏经过繁衍发展,后又派生出九个姓氏,即苏、温、董父、叔安、鬷夷、旧许、顾、舟人、诸稽。昆吾集团,也就是昆吾国,在夏中晚期很强盛,是当时诸侯国十霸之一。昆吾人善于制陶、琢玉、冶金和占卜。昆吾人发明陶瓦以代替茅草盖房,是历史建房技术的创举,对后世影响很大。至夏太康时,王政腐败,外敌不断入侵,夏朝王室力量弱小,不能抵御,昆吾国组织勤王之师,联合诸侯国自为盟主,以尊王室,抵抗外族入侵,果敢的担起了,保卫夏朝疆土镇压反叛诸侯国的责任。夏桀时,昆吾国在今天的许昌一带,昆吾之君乃是姒荣,姒荣心术不正,仗着自己的国家强大,多次帮助夏桀,欺负附近诸侯国,专尚威武,好田猎,逞刑杀,恃其兵强马壮,恣意侵伐众诸侯,同时也暗中对夏朝起了野心,想联合一些诸侯国推翻夏朝。姒荣更是仗着自己的国家军事力量较强,耀武扬威,随意勒索诸侯各国钱财,与他为邻的北方诸侯,人人自危,对昆吾国怨声载道,而姒荣则因为国家强大,根本不把其他各国放在眼里,闻有怨恨昆吾国者,不管有没有什么事实,即兴兵伐之。无终子尤庭,帝尧之庶支也,因为议论昆吾国的恶行,被昆吾国所灭,带领族人奔来归附商。胙国伯超原先跟从昆吾助桀为虐,其子良仁新立。姒荣怒其不先来告知而自立,欲伐之,良仁畏惧,也来投奔商国。良人告诉商汤,北方昆吾氏为霸,吞并小国,二十八地,方八百里。甲士八万,车八千乘。其余北国虽未灭者,唯唯从命,朝聘惟谨。昆吾国穷兵黩武,持强凌弱,恶行累累,罄竹难书。

    昆吾国罪孽深重,虽有和夏朝一决雌雄的野心,可是因为昆吾国和周边国家关系紧张,经常欺压周边国家,姒荣的计划一直很难实施,也引起过夏桀的警觉,还让夏桀产生了以商国制衡昆吾国的想法。

    夏桀知道,商国灭了葛伯国顾国韦国,并不过分追究商国的责任,连一句责备的重话都没有,这里面不光是伊尹嘴甜会说话,把商汤灭这几个国家的理由说的很充分,实际上更多的是夏桀在设法让商国,扩大影响力,增大国力,可以制衡昆吾国,也让昆吾国可以制衡商国,更想让他们通过长期的斗争,把锅力都给严重的损耗掉,进而让夏朝也能坐收渔人之利,在适当的时候,再将这两个国家都给变小变弱,让他们永远没有实力跟夏朝对抗。

    因此,这几天以来,姒荣倾昆吾国之国力,托各种关系,花大价钱,送厚礼重礼,不停地找夏王身边的重臣和宠臣,赵梁,季洁,关龙逄,终古,甚至是妺喜也被送了重金,希望她在夏王枕边,为夏王早日杀掉商汤美言几句。

    如何处置商汤,夏朝的大臣们形成了三种意见:一种主张立即杀掉永绝后患,让商国经此打击,一蹶不振,进而为夏朝的长治久安打好基础;一种主张立即放了商汤再进行厚封重赏,让商汤从内心深处对夏朝感恩戴德,进而为夏朝平定诸侯叛乱;第三种意见就是,对商汤受以官职,不杀不放,留他在夏朝王宫为夏朝服务,同时静观其变,戒急用忍的,稳妥的设法分化瓦解商国,一步一步慢慢的把商国肢解,消除隐患。

    昆吾国的如意算盘,打的很精明,夏桀的想法,也很精明。可谁都知道,最终的决策权在夏桀手里。

    姒荣之所以要急切的除掉商汤,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昆吾国不仅国力强大,冶金技术高明,武器先进威力大,军事力量强大,具有问鼎天下的实力,而且昆吾国还有很多宗姓国,有几个国家和昆吾国关系很好,这些国家地理位置很重要,也很有实力。

    当年颛顼帝,有两位德淑贤慧的妃子(一说七妃五嫔),一位叫邹屠氏,一位叫胜奔氏。邹屠氏是蚩尤国的后代。在颛顼的祖先黄帝,战败炎帝以后,炎帝的臣子蚩尤,很不服气,在准备了若干年以后,觉得可以抗衡黄帝了,就发动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战争打的很激烈,黄帝差一点没有被蚩尤的叛军围死在烟雾阵中。其实蚩尤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八十一个兄弟,他们联合起来与黄帝作对,黄帝任用旱魃和应龙战败了蚩尤,把八十一个兄弟全部杀死在涿鹿之野,又把蚩尤的臣民,划分为善良的和作恶的两部分,跟随蚩尤叛乱作恶的人,统统驱逐到极北的地方,善良的人则迁到邹屠这块地方。这个邹屠氏就是善良蚩尤国民的后代。邹屠氏从小就很端正,喜欢做善事、好事,从不杀生。一次在路上遇到一个鸟死了,她也绕开不去踩它。颛顼帝知道了,认为她很有贤德,就娶了她做妻子。邹屠氏生的头一个儿子叫禹祖,就是颛顼升仙后接替他做君主的那个孺颛顼。邹屠氏在睡梦中觉得太阳落人怀中,从此就有孕生出一个儿子,以后每梦见一次太阳入怀就生一个儿子,这样一连生了八个儿子,依次是苍舒、阝贵、岂攵(音tui ai退艾)、梼戭(音taoyan桃延)、大临、庞降、庭坚、仲容、叔达。这八个儿子生来和顺,正直,而且很有本领,后来跟大禹治水做了很大贡献。后世称他们为“八恺”。八恺死了以后都被封为天上的神,每人主持一个方面的事情,一个是天主,一个是地主,一个是兵主(也有人把蚩尤称为兵主),一个是阴主,一个是阳主,一个月主,一个是日主,最后一个是四时主。

    那位叫胜奔氏的妃子名字叫娽(音1u录),她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叫伯称,号叫伯服;一个叫卷章,号称老童。老童从小喜欢求仙访道,他游历了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终日漂泊无定。后定居马鬼山,取榣山之榇(音chen衬)作琴,自作乐风,弹奏的曲音非常好听,每当他弹奏乐风的时候,常有五色神鸟舞于庭院之中。老童终生修道,神话传说中称他为我国上古时候的道教始祖。不过他的儿孙在神话史上却很有名望。一个是在颛顼帝朝中做火正官的重黎,再一个是继重黎做火正官的祝融。祝融就是后来被人们供为火神的那位大神。祝融的两儿子,则是颛顼帝绝地天通后,为他把守天门和地门的两位大神。一个叫重,一个叫黎。颛顼帝还有一个儿子叫吴回,后来也做了火正官。吴回的儿孙们更是了不起,吴回的儿子叫陆终,他娶鬼方氏的妹妹女颓(音tui退)为妻。女阝贵受孕三年,从右胁下生出三个儿子,从左胁下生出三个儿子。这六个儿子后来都成了以后诸候国的祖先。一个叫樊,芊(音qian千)姓,成为昆吾国的始祖;第二个儿子叫惠连,也称参胡,是韩国的始祖;第三个儿子叫篯铿,就是被人们称为寿星的彭祖,是彭国的祖先;第四个儿子叫求言,是郑国的始祖;第五个儿子叫安,姓曹,是邾国的始祖;第六个儿子叫季连,是楚国的始祖。按族谱,这几个诸候国的鼻祖,则是颛顼帝。

    除了这几个儿子外,颛顼帝还有几个小妃生的儿子,他们都被分封到边远的地方去了。在北方有叔歇国、中辐国;在西方的有季禺国、淑士国、三面一臂国;南方有苗民国、伯服国;东边有颛顼国。这样说,颛顼帝至少有八个儿子被分封到外地,建立了不同的国家,这些国家都是昆吾国的宗姓国,北方的叔歇国、中辐国;西方的有季禺国、淑士国、三面一臂国;南方的苗民国、伯服国;东边的颛顼国,虽然相隔远近不同,可以联系不断。尤其是在夏桀时期,叔歇国、季禺国、淑士国、苗民国、颛顼国、韩国、彭国、郑国、邾国,这些国家,由于同宗同族(按族谱,这几个诸候国的鼻祖,都是颛顼帝),而且又都几经迁徙,都成了东夷国家,见昆吾国强大,而且和自己又是同宗族关系,纷纷臣服于昆吾国,还多次跟在昆吾国后面,和昆吾国一道欺负别的国家,是昆吾国忠实的仆从和打手。

    昆吾国国王姒荣,不止一次的认定,如果能灭了商国,凭借着昆吾国的强大军事实力,加上这些国家和其他诸侯国的帮助,再做了东夷部族联盟盟主,有了号令东夷部族的权力,灭掉夏朝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商国发展极快,而且特别善于收买人心,如果下手慢了,错失良机,昆吾国肯定会被商国给灭掉,商汤被夏桀给囚禁,软禁,这是鼓动夏桀杀掉商汤的最好时机,也是彻底打垮商国的最好的机会。

    鉴于自己对局势的分析,昆吾国的姒荣,在夏朝王宫极力活动,促进夏桀早日杀死商汤。昆吾国姒荣想法很不错,可他不明白,以德服人天下无敌,他做事太可恶,不以王道取天下,而以霸道谋天下,最终是要失败的呀,凡事不可用强。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妺喜妺喜》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妺喜妺喜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妺喜妺喜》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