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含恨入宫 第三十四章 牢狱之灾 (12)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妺喜妺喜第一卷 含恨入宫 第三十四章 牢狱之灾 (12)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昆吾国国君姒荣,一再的跟夏桀讲,过了这村没有这个店,现在是杀掉商汤的最好时机,商汤就在夏朝的驿馆里,杀了他一了白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不这样干以后会后悔的,可夏桀不想落下杀害贤良之士的恶名,毕竟他认为自己是有实力掌控天下的,最近自己带兵讨伐诸侯,所取得的的一系列胜利,就是明证。

    当年先祖鲧的失败,先祖大禹的成功,都在告诉他,对社会贤达怠慢不得,更不用说敢于杀害了。夏桀知道,是一个很会作秀的人,他对夏朝表现出来的恭顺,不一定是实心实意的。

    商汤是仁慈的君主,有一次汤走到郊外森林中,看见一个农夫正在挂捕捉飞鸟的网,把东西南北四面都张挂满了。待网挂好后,这个农夫对天拜了几拜,然后跪在地上祷告说:“求上天保佑,网已挂好,愿天上飞下来的,地上跑出来的,从四方来的鸟兽都进入我的网中来。”汤听见了以后非常感慨地说:“只有夏桀才能如此网尽矣!这样做实在太残忍了。”就叫从人把张挂的网撤掉三面,只留一面,也跪下去对网祷告说:“天上飞的,地下走的,要往左面就从左吧,要往右面,就从右吧,要高就高飞吧,要下来就下来吧,就到我的网中来吧!”说完起来对那个农夫和从人说:对待禽兽也要有仁德之心,不能捕尽捉绝,不听天命的,还是少数,我们要捕捉的就是那些不听天命的。商汤的“网开三面的事就在诸侯中很快传开了。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都齐声称颂说:“汤是极其仁德的人,对禽兽都是仁慈的”。大家都认为汤是有德之君,可以信赖,有不少商国附近的诸侯,都先后投奔了商汤。

    对这个网开三面的故事,夏桀并不认同,他总觉得这是一个政治作秀,是一种政治伪装,目的就是要利用自己的名望,获得最大化的政治红利。诸侯过对商汤的归顺也会有很多不得已的成分,今后一定要设法把人心重新给收拢回来。

    夏桀对商汤不放心,对东夷部族,对昆吾国,更不放心,他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三方发生大混战,把最大的政治红利,给予夏朝政府。不过理智告诉他,东夷部族和商汤是绝对打不起来的,因为商汤已经早就和东夷部族来往很密切了,看来也只有寄希望于商国和昆吾国两个诸侯国发生大的战争了,一旦这两个国家发生战争,夏朝一定要出兵帮助昆吾国把商国给灭了,比较这两个国家对夏朝的威胁,商国要远远的大于昆吾国,只要把商国给灭了,其他的诸侯,都是不足以成为大患的,把商国一灭,土地分作五个小国分封,再把昆吾国一分为三,再在东夷部族派驻大量的夏朝军队,同时利用各种时机,分化东夷部族,这样一下,夏朝面临的一切矛盾,就都解决了。

    看到夏桀无意杀掉商汤,而且心事很重,赵梁和昆吾国国君迅速做出决定,就在最近几天找个好机会,派人经过一番乔装打扮,夜晚潜入驿馆,把商汤给杀了。

    回头再说,商汤、伊尹和哈虎纳耶大师,当日夜晚在驿馆休息。第二天,就在驿馆附近一里处的伏羲庙庙前的一大块开阔地,搭建了一座粥蓬,用夏桀赏赐给哈虎纳耶大师的三千两金子和商汤、伊尹、妺喜各自捐献的一千两白银(实际上是铜,古代的金子大多是铜),一共是三千两金子和三千两白银,派人从夏朝的一些王公贵族那里,出高价买来很多粟米,支起六口大锅熬粥,从早上到晚上向穷苦百姓施舍,三人指挥很多商国人和妺喜安排的一些“花剑协会”和“爱国者同盟”的人,及一些热心的老百姓,过来帮忙,忙忙碌碌的整整一天,才把一切安排妥当。

    伊尹和哈虎纳耶大师求雨后的第三天,农历七月十二,得到下届同意授权后,大商国施舍粥蓬正式开始施舍粥饭。

    由于旱灾持续时间很长,地里庄稼几乎绝收,很多人都处于极度饥饿状态,“商汤在伏羲庙搭建施舍粥蓬,向所有的穷困人施舍粥饭”,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夏朝都城,并传遍了附近的三乡五里,这对于那些处于困顿饥饿等死状态的贫困百姓,是天大恩惠,无异于再生父母,很快的几千人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寻求帮助,六口大锅轮流不停的煮粥,三千多只木碗木瓢,不停的盛饭,庙前的一大块地上,不远处的丛林里,到处都是前来就食的灾民,伊尹指挥着七百多个人不停的施舍着米粥,还不时的向灾民讲述着,每天的施舍时间,遇到一些家里有重病人的灾民,还会给他一些米粮,让他们带回去给家人吃,也有一些伊尹亲自采集的用于防治灾疫的药材,也发给了一些需要的人。

    以前夏朝的老百姓只是听人道听途说的,知道商汤的大仁大义,如今商汤就在夏朝都城,就在自己因为求雨失败被夏桀囚禁后改为软禁监视居住的情况之下,依然的心系贫困老百姓,依然举办粥棚赈济灾民,这活生生的事实,让夏朝百姓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商汤的大仁大义,也让商国成了很多人的向往之地。

    由于商汤是以戴罪之身,被夏桀监视居住的,因此见到商国办的施舍粥蓬影响与日俱增,而且让夏朝的人心向往商国,负责监视商汤的一些特工,很快的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了夏桀,

    夏桀产生了以商国制衡昆吾国的想法以后,就决定设法让商国,扩大影响力,增大国力,可以制衡昆吾国,也让昆吾国可以制衡商国,夏朝设法进行暗中操控,在两个国家之间大肆制造矛盾,引发两个国家的敌对情绪,扩大分歧,让这两个实力强大兵精将勇的国家,不停的互相掐架,互相消耗实力,一有矛盾即不可调和,一有大的分歧必须请求夏朝出面调和解决。

    夏桀其实是很重视民心的相悖的,他很清楚,国家的兴亡,王道的光大,都离不开百姓的拥戴。先祖的教训和经验,让他时刻不敢懈怠,不敢怠慢贤达。见到商汤,开设赈灾粥蓬施舍粥饭给贫困百姓,在夏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人心发生了变化,开始对商国感恩戴德了,夏桀心里面很不愉快,可表面上对商汤却是赞誉有加的,还特意从国库里调拨了一部分粟米,交给商汤用于赈灾,商汤的到这些粟米之后,也明白了夏王的意图,于是就替他做了一些形式很大的宣传,让老百姓也明白了夏桀的一点心意,知道他并非是十恶不赦的坏人。

    夏桀明白,通过赈灾,商汤已经很巧妙地占据了一个政治的道德制高点,有了日渐广泛的民意基础,任由他坐大,对自己必将十分不利。如果此时不顾民意,杀掉商汤,是会让夏朝人心分崩离析的,如何打压商汤,必须得有稳妥之策。

    他明白,先祖鲧因为自持出身高贵,不懂得尊重人,不重视人脉的培养,不尊重社会贤达,不尊重各界人士,治水时得不到广泛的支持,以至于在治水失败被追究责任时,没有一个社会贤达出面为之讲情,被囚禁了三年,没有一个社会贤达出手相救,还遭到无情的污蔑,谓共工与驩兜、三苗、鲧并称“四凶”,说什么尧帝“流共工于幽州,放允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是莫大的功德。因为高傲自大,不懂得搞好社会贤达的关系,鲧被整个社会有话语权的人严重抹黑,被社会妖魔化,被谋害被冤杀时整个社会舆论不予同情,遇害后部落被攻打时,几乎没有什么外援,反而有很多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人,借机生事,这是血的教训。这就是不尊重社会贤达造成的恶果,也是不会收拢民心造成的恶果,先祖的被妖魔化,其根源就是得不到民众的支持,社会贤达也不予认同,其实治水的失败,并不在于堵和疏,而在于人心的得与失。

    先祖大禹,忍辱负重,以诚待人,广交社会各界朋友,平等待人,积极引领大家和自己一道治水,为了治水,不顾被监视被打压,费尽脑筋,不怕劳苦,最终成功地挫败了舜的阴谋,完成了治水大业,又征三苗,除驩兜,不动声色的以自己的政治班底,逐步肢解舜的政治统治体系,以养老名义流放舜,以监造九鼎、辅佐外交、带兵御敌等多方面,培养自己的儿子启,做接班人,开创了夏朝家天下四百年的基业。这是成功的经验。先祖大禹的成功最大的支持者就是老百姓,就是社会贤达,没有他们的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根本不会有治水的成功。

    有此教训与经验,大禹深得民心,才能够在暗中决定不动声色的肢解舜的正统治体系。因此他传位给先祖启的时候,就特意把尊重社会贤达作为最重要的一条,写进了流传了四百多年的三十二字祖训,这个祖训是“诚待天下,尊重贤达。勇敢弘毅,遇恶莫怕。顺天应人,以国为家。克己复礼,智信文雅”,临终之际,一再叮嘱儿子及后代,必须遵守,以保证夏朝江山千秋万代一直传承下去。夏启继位后严格遵守,并把这个祖训制成一个大鼎,放进宗庙,让每一个继任者,在即位时,必须到宗庙祭祀,跪拜阅读牢记并发誓遵守。

    善待社会贤达,任用他们做官,并且让他们去留随意,让他们感到夏朝的温暖和关切,让他们体会到夏朝的伟大和崇高,对于夏朝的进步与发展,那是至关重要的。

    夏桀也明白,没有纯粹的得,也没有纯粹的失,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当你正在得到时,同时也正在失去。有付出才能有回报,有失去才能有得到。任何得到都是以失去为代价的。得到的越多,往往失去的也越多。你要想得到一般人不能得到的,你就必须失去一般人不愿失去的。什么都想抓住,什么也抓不住;什么都想得到,什么也得不到。

    你很想得到的,也可能是你最不该得到的;你很想失去的,也可能是你最不该失去的。当你很想得到时,一定要多想一想你必须同时失去什么;当你很想失去时,一定要多想一想你必须同时得到什么。千万不能得不偿失!得不偿失时,无论得有多么多大的诱惑力,你千万不敢去得。

    对商汤的赈灾,一定要大力支持,还要设法化解商汤的巨大影响力,夏桀决定,让昆吾国也在夏朝的国都赈灾,借以化解商汤赈灾的巨大影响,赈灾用的钱粮必须有自己的国家出,夏朝给予有限的资助,这样一来,既可以挑起商国和昆吾国这两个诸侯国的矛盾,还可以消耗这两个诸侯国的国力。对夏朝很有利。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妺喜妺喜》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妺喜妺喜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妺喜妺喜》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